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作者 王钰 《环球慈善》 2024年第4期0196-0198,共3页
音乐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涵养情操,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和崇高理想,还能激发对生活与真善美的热爱之情。同时,它有助于培养丰富的创造力和生动的表达能力,是 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音乐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涵养情操,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和崇高理想,还能激发对生活与真善美的热爱之情。同时,它有助于培养丰富的创造力和生动的表达能力,是 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诚如“兴趣乃最佳导师”所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探索有效途径, 以更佳的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学生的 学习兴趣有了,才能不断地显示出学习的成果。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采用合适的音乐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研究和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教学设计内容。 我认为,初中音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奠定基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和疏 漏。以音乐教育为最好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 学习效率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2
作者 金莹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 2023年第6期12-14,共3页
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备受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 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备受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可基于大概念设计相应的情境和任务群。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3
作者 赵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7-69,共3页
一、教材版本湘教版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二、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可细分为两个方面: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 一、教材版本湘教版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二、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可细分为两个方面: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以及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的特点;利用当地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土地资源 教材版本 课标要求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湘教版教材 八年级 运用资料
下载PDF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探究
4
作者 王秀萍 《爱情婚姻家庭》 2022年第26期88-89,共2页
分层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学科相关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差异性特征明显... 分层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学科相关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差异性特征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分层教学法为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供了全新可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综合评估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开发学生潜在综合能力,拉近师生距离的目标。以下是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工作的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启刚 《教育艺术》 2021年第6期78-78,共1页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兴趣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情景教学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交流互动 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