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全丰芝 于善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 结果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老年人 脑卒中 抑郁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耳鸣耳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立志 马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3期366-367,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听力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听力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耳聋 针灸 推拿
下载PDF
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被引量:6
3
作者 蔡恩源 白志强 +1 位作者 董玲 刘世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对符合适应证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34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4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翼-颞联合入路"... 目的探讨对符合适应证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34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4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改良组),以Barthel指数(BAI)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d,两组脑组织膨出体积比例差异有显著性(t=2.788,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6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91,0.148,P>0.05);而术后3、6个月BAI、GOS评分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t=7.329,4.076,8.734,3.818;P<0.05)。结论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及减压充分等优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颞联合入路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皮层静脉
下载PDF
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玉森 王子轩 胡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 an绝经指数(KM I)评...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口服替勃龙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 an绝经指数(KM 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KM 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95.2%。两组KM I评分和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针灸疗法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晓英 贺美丽 +1 位作者 任秀东 武岩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利用高频超声进行早期乳腺癌筛查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山东省青岛疗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共计120例,分别对受检者进行物理触诊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 目的:研究分析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利用高频超声进行早期乳腺癌筛查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山东省青岛疗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共计120例,分别对受检者进行物理触诊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结果:高频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达到30.00%(36/120),高于物理触诊的10.00%(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体检者中,共发现3例疑似乳腺癌体检者,概率达到2.50%。其中,1号体检者年龄43岁,超声影像中可见不规则结节13 mm,无包膜,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髓样癌。2号体检者年龄46岁,体检者自觉右侧腋窝疼痛,触诊发现肿块,超声影像显示右乳肿块27 mm,血流信号丰富,腋下可见淋巴结肿大。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腺样囊性癌。3号体检者年龄41岁,超声影像显示右乳外上象限有不规则低回声结节14 mm,质软,无包膜,边界清晰,血流信号丰富,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髓样癌。结论: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对受检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有着显著的运用价值,能够观察微小病变,为临床提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早期诊断对乳腺癌患者的意义重大,尽早诊断、尽早干预,可强化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期限,改善预后治疗效果,加之高频超声检测方式不具备创伤性,安全性较高,经济实惠,体检者的依从性相对较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高频超声 乳腺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P—AKT表达异常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鹏 纪方方 王颜刚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P—AKT异常表达与甲状腺滤泡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P—AKT、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P—AKT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较甲状腺腺瘤和结节... 目的探讨P—AKT异常表达与甲状腺滤泡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P—AKT、VEGF及CD34的表达。结果P—AKT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较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显著增高(P〈0.001)。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AKT、VEGF蛋白表达均与微血管密度(MVD)相关(P〈0.05),P—AKT阳性标本的MVD值高于P—AKT阴性标本(P〈0.05),VEGF阳性标本的MVD值亦高于VEGF阴性标本(P〈0.05)。P-AKT表达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KT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高表达在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发展及继发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滤泡癌中可能存在AKT/VEGF通路,AKT是调控VEGF表达通路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AKT 血管生成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高洪盛 杨庆辉 +2 位作者 贺光辉 相法军 陈鲁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HbsAg(+)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HbsAg(+)的TIA患者30例为研究组;HbsAg(-)TIA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入院后行颈动脉彩超和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HbsAg(+)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HbsAg(+)的TIA患者30例为研究组;HbsAg(-)TIA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入院后行颈动脉彩超和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与相关性。结果 DSA检查显示TIA合并HbsAg(+)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25例(83.3%)明显高于HbsAg(-)TIA患者的15例(50.0%),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500,P<0.01);HbsAg(+)组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HbsAg(-)组的40%,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990,P<0.05)。中、重度狭窄患者TIA发作次数均较轻度狭窄患者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起一定作用;TIA发作次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彩超在检测颈动脉斑块及斑块分型方面明显优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乙型肝炎 颈动脉硬化斑块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任秀东 武岩岩 +1 位作者 宋洁迪 李佳睿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8期122-123,126,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该科室50例最终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和4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该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该科室50例最终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和4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该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颈总动脉的内径(VD)和血流动力学状况,血流动力学状况主要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血管反应(VR)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数据。结果研究组颈总动脉VD为(5.9±0.4)mm,对比组为(6.4±0.5)mm (t=5.499,P<0.001);研究组颈总动脉VR为(4.3±0.6)%,对比组为(9.4±0.8)%(t=35.931,P<0.001);研究组颈总动脉IMT为(0.9±0.3)mm,对比组为(0.8±0.1)mm (t=2.215,P=0.029);研究组颈总动脉PSV为(70.3±1.4)cm/s,对比组为(60.2±1.8)cm/s(t=31.199,P<0.001);研究组颈总动脉EDV为(17.1±0.8)cm/s,对比组为(16.5±0.7)cm/s(t=3.968,P<0.001);研究组颈总动脉MFV为(29.5±1.3)cm/s,对比组为(26.4±0.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98,P<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与健康人群进行区分,详细了解颈总动脉血管病变的具体状况,分析患者的病症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病变 检测价值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秀东 郝晓英 郭海纹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5期194-195,198,共3页
目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来该院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0名常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超声诊断,随后评价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目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来该院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0名常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超声诊断,随后评价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具体情况及两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内径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3,P<0.05)。研究组血流速度、血管内径(5.16±0.52)cm/s、(3.38±0.89)mm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内中膜厚度(1.37±0.29)m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股动脉(6.03±2.02)mm、胫前动脉(2.86±0.35)mm及腘动脉(4.92±0.56)m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诊断后,可以有效判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被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超声诊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10
作者 王国艳 黄人文 王国梅 《齐鲁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对心肌供血的影响。②方法 动态监测 3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2 4h血压和心电图 ,分析血压变化时心电图的改变。③结果 在剧烈活动时 ,收缩压升高 ,ST段压低加重 ;但在日常活动时 ,血压波动与ST段压低... ①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对心肌供血的影响。②方法 动态监测 3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2 4h血压和心电图 ,分析血压变化时心电图的改变。③结果 在剧烈活动时 ,收缩压升高 ,ST段压低加重 ;但在日常活动时 ,血压波动与ST段压低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波动 心肌缺血 老年人 影响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测老年人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摘要)
11
作者 李翔 《齐鲁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右心室结构 左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膀胱多发性憩室并结石一例
12
作者 马立康 徐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38-338,共1页
关键词 膀胱多发性憩室 膀胀结石 B超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