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尹淑华 《华夏教师》 2021年第32期43-44,共2页
初中语文课程当中包含着文化、理论与情感等多种教育元素,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文化技能的重要任务。在写作教学中积极调整教育方法,借助情境教学构建全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究,能够挖掘课堂中... 初中语文课程当中包含着文化、理论与情感等多种教育元素,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文化技能的重要任务。在写作教学中积极调整教育方法,借助情境教学构建全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究,能够挖掘课堂中的新资源,引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发展。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的育人优势,对其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众里寻他千百度——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研究
2
作者 肖茂森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随后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多角度入手,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 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随后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多角度入手,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彩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8期25-26,共2页
历史的发生与发展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和借鉴。我们开展历史教学,正是为了从历史中提取对现在、对未来有意义的信息,指引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大制约了学科价值的体现。本文对故事... 历史的发生与发展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和借鉴。我们开展历史教学,正是为了从历史中提取对现在、对未来有意义的信息,指引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大制约了学科价值的体现。本文对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故事化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转化教育职能,从而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学生成长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化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策略
下载PDF
如何利用杠杆来设计实验测量物质密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 2021年第4期51-53,共3页
由于测量物质密度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知识模块融会贯通,考查有关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考考查物质密度测定的实验题逐年增多.考查的知识范围不局限在质量与密度章节,注重与其它知识模块... 由于测量物质密度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知识模块融会贯通,考查有关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考考查物质密度测定的实验题逐年增多.考查的知识范围不局限在质量与密度章节,注重与其它知识模块的融合,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与杠杆结合来考查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设计.本文通过对一道中考题的剖析,来系统介绍怎样利用杠杆这个基本的工具来设计实验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 固体密度 液体密度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宝柱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 2022年第4期37-39,共3页
思维导图以独特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受到现代教育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引入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他们更高效地学习与成长。本文即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 思维导图以独特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受到现代教育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引入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他们更高效地学习与成长。本文即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两种方法剖析
6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 2020年第7期45-46,共2页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而根据电流的流向法连接容易出错.本文介绍的"节点法"和"先串后并法"这两种方法,只要按步骤连接一般不会出错,且正确率高.文章从"方法步骤、例题剖析、点评"三个...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而根据电流的流向法连接容易出错.本文介绍的"节点法"和"先串后并法"这两种方法,只要按步骤连接一般不会出错,且正确率高.文章从"方法步骤、例题剖析、点评"三个方面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图 实物图 节点法 先串后并法
原文传递
“声现象”题错解剖析
7
作者 杨仕明 《数理化学习》 2021年第4期45-46,共2页
"声现象"题中易错点主要出现在:声音的传播、声音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噪声的控制等方面.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对错因的剖析,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声音的传播 声音三特性 噪声控制
原文传递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题复习指点
8
作者 杨仕明 《数理化学习》 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是各地区中考的必考内容.本文将通过分析命题的特点来介绍应试策略,并结合中考题详细剖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固体密度 液体密度 实验题
原文传递
探析电学图象类考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9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 2021年第3期45-47,共3页
电学图象类题目是许多地区中考的必考内容.该文首先分析命题的基本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型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并结合中考试题详细剖析考点与解答方法.
关键词 电学图象 命题特点 解题思路
原文传递
“等压力法”快速判断液面升降
10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 2020年第11期45-46,共2页
冰块浸在液体中,若冰块融化后,液面高度将如何变化?利用传统的比较体积的方法计算量较大,较为繁琐.利用本文介绍的"等压力法"可以快速得出结论.下面将从"问题的引出、等压力法的应用、等压力法的拓展"三个方面做剖... 冰块浸在液体中,若冰块融化后,液面高度将如何变化?利用传统的比较体积的方法计算量较大,较为繁琐.利用本文介绍的"等压力法"可以快速得出结论.下面将从"问题的引出、等压力法的应用、等压力法的拓展"三个方面做剖析,以期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压力法 液面升降
原文传递
“压强题”错解剖析
11
作者 杨仕明 《数理化学习》 2021年第6期45-46,共2页
学习了压强后,对于受力面积、液体深度、结论规律等理解不够,导致不能正确选用公式等解决相关问题,错误率较高,就此本文通过对几道典型题目的错解剖析,从而突破压强问题这个难点.
关键词 受力面积 液体深度 压强 压力
原文传递
“功、功率、机械效率题”错解剖析
12
作者 杨仕明 《数理化学习》 2019年第10期53-54,共2页
功、功率、机械效率题出错率较高,本文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按出错原因归类,以例题的形式剖析并给出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 功率 机械效率 错因分析
原文传递
“电压 电阻”复习指导
13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 2020年第9期45-47,共3页
电压和电阻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学好电压和电阻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该文通过"知识点扫描(把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测量工具、一个重要元件……从而对知识点整体把握),通过重难点、易混点精讲,考点列举以及中考题的解法剖析",... 电压和电阻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学好电压和电阻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该文通过"知识点扫描(把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测量工具、一个重要元件……从而对知识点整体把握),通过重难点、易混点精讲,考点列举以及中考题的解法剖析",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复习电压和电阻的方法,进而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电压 电阻
原文传递
“杠杆示意图”经典题错解剖析
14
作者 王凤英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22年第8期47-48,共2页
杠杆示意图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杠杆五要素上.例如,力臂、动力(最小动力)、阻力的画法,支点的确定等.易造成错解地方的有:支点位置的确定、动力(或阻力)方向的确定、最小力的确定等.该文通过这些经典题的错解分析,可以快速掌握解决杠... 杠杆示意图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杠杆五要素上.例如,力臂、动力(最小动力)、阻力的画法,支点的确定等.易造成错解地方的有:支点位置的确定、动力(或阻力)方向的确定、最小力的确定等.该文通过这些经典题的错解分析,可以快速掌握解决杠杆示意图类考题的解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杠杆 支点 力的作用线 力臂
原文传递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凤英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年第6期87-87,共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难记、不好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难记、不好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角度一:"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方案(1)根据探究的课题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表格;(2)学生分组实验;(3)师生分析数据,得出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包括静态规律和动态规律,静态规律如表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分组实验 动态规律 数据记录 教学设计 实验步骤 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
下载PDF
论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16
作者 吕洁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年第19期106-106,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全面的德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道德修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德育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全面的德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道德修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德育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人文教育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