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营养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顺 曲珊 +2 位作者 明茗 王伦青 谭林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2401-2404,共4页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手术联合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但肺癌患者手术后早期就存在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术后普通饮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1],而免疫力下降及营养状态不佳又可导致...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手术联合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但肺癌患者手术后早期就存在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术后普通饮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1],而免疫力下降及营养状态不佳又可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2],延迟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影响放化疗方案的进行及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营养干预 切口愈合时间 生活质量 肺部感染 营养状况 联合放疗 肠内营养 营养状态 肿瘤晚期
下载PDF
氧驱动雾化吸入病人吸入技术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郇姗姗 林茜 +1 位作者 王佳宜 梁文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住院病人366例。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测评病人的一般资料。病人根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依据吸入技术的5个步骤,即体位、呼气、吸药、屏气...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住院病人366例。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测评病人的一般资料。病人根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依据吸入技术的5个步骤,即体位、呼气、吸药、屏气、漱口的操作要点评价病人的吸入技术,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雾化吸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病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得分0分8例(2.2%)、1分73例(19.9%)、2分156例(42.6%)、3分86例(23.5%)、4分43例(11.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接受雾化吸入疗法的住院次数的病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雾化吸入技术的因素为文化程度、接受雾化吸入疗法的住院次数。结论:住院病人雾化吸入技术掌握不佳。医务人员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病人掌握雾化吸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吸入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小RNA-22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凯平 沈毅 谭林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10-612,共3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222参与非小细胞癌发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对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实验中心收集的经手术切除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标本及100例癌旁肺组织中微小RNA=22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目的:分析微小RNA-222参与非小细胞癌发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对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实验中心收集的经手术切除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标本及100例癌旁肺组织中微小RNA=22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NSCLC病理组织中miRNA-222相对表达值为(20.12±6.37),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中表达量,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与组织miRNA-222相对表达水平相关(P<0.05)。结论:miRNA-222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产生及进展过程,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为NSCLC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222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健康教育减少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彦妹 管芝玲 刘玉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20-221,共2页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63例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组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并发呼吸道感染9例。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63例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组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并发呼吸道感染9例。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减少开胸术后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开胸术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馨 王草心 闫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580-15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采用血必净治疗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及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当日、术后24 h分别给予100 ml的生理盐水加100 ml血必净注射液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并计算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1、T2、T3、T4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TNF-α、IL-6水平随着CPB后时间推移而递增,均在T2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血清SOD水平较T0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而递降,均在T2时达到最低值,而后逐渐上升,观察组血清SOD各时间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RI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均在T2时达到最高值,但观察组T1、T2、T3、T4的RI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OI水平较T0明显降低(P<0.05),均在T2时达到最低值,但观察组T1、T2、T3、T4的OI水平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等作用,适用于CPB所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必净注射液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