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痛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高峰 陈斐 +3 位作者 孙立新 陈怀龙 尹曾 毕燕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 自控股神经阻滞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立新 王彬 +1 位作者 王明山 时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应用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75岁,体重56~85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 目的 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应用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75岁,体重56~85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0.375%罗哌卡因5 ml,5 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0.375%罗哌卡因15ml,然后分别持续泵入0.375%罗哌卡因5 ml/h.P组测定阻滞平面后,两组患者均置入漂浮导管后行全麻诱导.记录芬太尼用量、P组患者痛觉阻滞平面;记录置入漂浮导管后(Ta)、开胸骨后(Tb)、血管桥吻合完毕(Tc)和术毕(Td)的HR、MAP、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肺动脉阻塞压(PAO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记录术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以评价循环的稳定性;记录患者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P组患者痛觉阻滞平面T(5.2±0.8)节段,P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G组(P<0.05);Tc、Td时P组患者CVP、SVRI和PVRI明显低于G组,Td时CI明显高于G组(P<0.05);P组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P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OPCABG,镇痛完善,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三种椎管内潜伏期分娩镇痛方法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井柱 王燕 +6 位作者 纪向虹 亢林萍 刘玉秋 时飞 毕燕琳 王明山 赵圣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7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椎管内潜伏期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 365例,采用三种镇痛方法将其分为A组(双管硬膜外阻滞,423例)、B组(单管硬膜外阻滞,436例)、C组(腰-硬联合阻滞... 目的比较三种椎管内潜伏期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 365例,采用三种镇痛方法将其分为A组(双管硬膜外阻滞,423例)、B组(单管硬膜外阻滞,436例)、C组(腰-硬联合阻滞,506例)。分析指标:①第一产程活跃期(T1)、第二产程(T2)、第三产程时间(T3);②产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③中转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率、器械助产率;④出院6周复查时相关并发症。结果①A组较B、C组,T1、T2缩短(P<0.05),三者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较B组及C组分娩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会阴侧切率、器械助产率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产妇腰背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双管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优于单管硬膜外阻滞及腰-硬联合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效果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志林 邹鑫 +1 位作者 王彬 陈怀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行丙泊酚1.0~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行丙泊酚1.0~2.0μg/mL输注、1.0MAC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以丙泊酚2.0~4.0μg/mL输注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管内皮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cU入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两组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T1)、CPB结束时(T2)、术后6h(T3)时血浆一氧化氮(NO)显著较低,cTnI、CK—MB、NSE、S-100β蛋白水平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2、T3时NO水平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15.09%(8/53),明显低于对照组34.62%(18/52)(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丙泊酚麻醉均会损伤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引发心肌再灌注损伤,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但前者程度更轻,术后POCD发生率显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醚类/药理学 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 内皮 血管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双管硬膜外潜伏期分娩镇痛联合体位管理对枕横位或枕后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井柱 亢林萍 +4 位作者 纪向虹 刘玉秋 时飞 毕燕琳 王明山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0-243,共4页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椎管内潜伏期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亦有研究发现,硬膜外镇痛本身可能引起分娩过程中胎位的不正常旋转而最终采取剖宫产分娩。对于已存在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产妇往往在潜伏期迫切要...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椎管内潜伏期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延长产程,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亦有研究发现,硬膜外镇痛本身可能引起分娩过程中胎位的不正常旋转而最终采取剖宫产分娩。对于已存在枕横位或枕后位的产妇往往在潜伏期迫切要求镇痛,临床上常进行体位管理以纠正胎方位异常。但剧烈的产痛使产妇难以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体位管理 潜伏期 枕后位 枕横位 分娩结局 产妇
原文传递
P38MAPK在炎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及CCR2对其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春生 万效梅 +2 位作者 时飞 刘玉秋 刘孝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50-754,共5页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在炎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表达及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对其调控的影响。方法:青年雌性SD大鼠72只,1...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在炎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表达及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对其调控的影响。方法:青年雌性SD大鼠72只,150~180 g。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在右后足底皮下注射100μl生理盐水)、炎性疼痛模型组(B组,在右后足底注射10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制备大鼠炎性痛模型)、拮抗剂组(C组,在右后足底注射100μl CFA,同时腹腔注射CCR2拮抗剂RS102895 20 mg/kg,连续注射7天)。三组分别于制模前和制模后1、3、5、7天测定制模侧后足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在3、5、7天分别处死8只大鼠,取制模侧L4~5 DRG,采用免疫组化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CCR2和p-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制模侧后足MWT显著降低(P〈0.05),制模后3、5、7天CCR2和p-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B组与C组比较,C组大鼠制模后相应时间点MWT显著增高(P〈0.05),CCR2和p-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p38MAPK在炎性痛大鼠DRG中表达升高;抑制CCR2活性可以降低p38MAPK在大鼠DRG的磷酸化水平,达到减轻炎性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趋化因子受体2 炎性痛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时飞 王明山 +4 位作者 王伦青 梁效民 李井柱 邬怡萍 孙立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因肺癌在全麻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56例,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n=...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因肺癌在全麻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56例,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n=28):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P组将帕瑞昔布钠40 mg以生理盐水2 ml稀释静脉注射,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组术中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均采用吗啡自控静脉镇痛24小时。主要观察指标: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吗啡用量;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 h(T2)、术后6 h(T3)及术后24 h(T4)从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T0、T2、T3、T4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1)与C组比较,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吗啡用量少(P<0.01),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T0时比较,2组在T1、T2、T3、T4时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组比较,P组IL-6、IL-8和TNF-α水平在T1、T2、T3、T4时低于C组(P<0.05),IL-10高于C组(P<0.01)。(3)与T0时比较,C组PaO2/FiO2在T2、T3、T4时降低(P<0.01),P组PaO2/FiO2仅在T3时降低(P<0.01);2组比较,P组PaO2/FiO2在T2、T3、T4时高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抑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释放,提高氧合指数,具有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超前镇痛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