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过性全面性遗忘症(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青 王宪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一过性全面遗忘 健忘 全脑性遗忘 短暂性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姜鸿 赵海霞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及为期1个疗程(20d)的语言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语言康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促进其重返社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护理干预 运动性失语 语言康复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贤桢 郭志男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1期18-20,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血管性痴呆的本质是因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丧失。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5%,其中Alzheimer病约占50%,VaD约占20%,Alzheimer病合并VaD占10%~20%。我国VaD...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血管性痴呆的本质是因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丧失。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5%,其中Alzheimer病约占50%,VaD约占20%,Alzheimer病合并VaD占10%~20%。我国VaD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为5‰~9‰。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诊断标准及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诊断标准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各TOAST亚型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洋 柳燕 +2 位作者 李宏伟 臧洁 宋金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及各TOAST亚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年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AIS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每组15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及各TOAST亚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年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中度AIS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每组150例。按照TOAST分型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分别分为小动脉闭塞型(SAO)、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已知原因型+不明原因型(其他)亚组,其中常规SAO亚组70例、常规LAA亚组45例、常规CE亚组30例、常规其他亚组5例,替罗非班SAO亚组60例、替罗非班LAA亚组51例、替罗非班CE亚组33例、替罗非班其他亚组6例。常规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 h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常规组与替罗非班组及各常规亚组与替罗非班亚组入院时、治疗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安全性指标[颅内出血(IH)、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常规组与替罗非班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入院时,且替罗非班组低于常规组(P<0.05);替罗非班组治疗90 d后mRS评分低于常规组,预后良好者占比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SAO亚组与替罗非班SAO亚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入院时,且替罗非班SAO亚组低于常规SAO亚组(P<0.05);替罗非班SAO亚组治疗90 d后mRS评分低于常规SAO亚组,预后良好者占比高于常规SAO亚组(P<0.05)。常规LAA亚组与替罗非班LAA亚组入院时、治疗7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90 d后mRS评分、预后良好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LAA亚组、替罗非班LAA亚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入院时(P<0.05)。常规CE亚组与替罗非班CE亚组入院时、治疗7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90 d后mRS评分、预后良好者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阿替普酶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华 朱卫虹 高秋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7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36例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关知识知晓率...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36例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国峰 刘伯芹 赵仁亮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17,共4页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发病率最高、致残与死亡发生率极高的疾病[1].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高血压预防控制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强调要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凸显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高血压不仅促进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发病率最高、致残与死亡发生率极高的疾病[1].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高血压预防控制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强调要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凸显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高血压不仅促进脑动脉硬化、增加卒中发生风险,而且影响认知功能.估算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70%脑卒中患者与高血压有关[2],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3].近年来研究发现,平均血压对冠状动脉事件几乎没有预测作用,对卒中事件的预测作用也很小,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具有积极作用,BPV研究已成为血压领域研究的热点[4].BPV越大,对重要靶器官的影响也就越大.我们旨在通过近2年来国内外对BPV的研究,将BPV变化与脑动脉、脑卒中、痴呆等脑血管事件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事件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防治 脑卒中患者 脑动脉硬化 世界卫生组织 冠状动脉事件 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脑梗塞及预防复发 被引量:8
7
作者 胡新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尿激酶、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及阿司匹林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小剂量尿激酶及...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尿激酶、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及阿司匹林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组、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明显高于丹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血栓复发低于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出血明显少于大剂量尿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脑梗塞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相同,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防止血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脑梗塞 低分子肝素 预防 复发
下载PDF
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延芳 刘敏 +2 位作者 任立军 江毅 李秋菊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第6期555-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变化规律,并探讨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及聊城市第二人...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变化规律,并探讨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及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诊断并收入院的ACMP患者103例,随访3个月,以其中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27例为DEACMP组,其余76例为非DEACMP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来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立即检测血清NSE和动脉血Lac。结果与非DEACMP组及对照组比较,DEACMP组血清NSE和动脉血L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DEACMP组早期NSE和Lac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DEACMP组(P<0.05)。NSE和Lac水平升高预测DEACMP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18/27)和81.48%(22/27),特异性分别为67.11%(51/76)和44.74(34/7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86%(18/43)和34.38%(22/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51/60)和87.18%(34/39);准确性分别为66.99%(69/103)和54.37%(56/103)。联合检测时若当其中1个指标为阳性时即预测DEACMP发病,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59%(25/27),特异性为27.63%(21/76),阳性预测值为31.25%(25/80),阴性预测值为91.30%(21/23),准确性为52.43%(54/103);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预测DEACMP,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55.56%(15/27),特异性为76.32%(58/76),阳性预测值为45.45%(15/33),阴性预测值为82.86%(58/70),准确性为70.87%(73/103)。结论 DEACMP患者早期血清NSE和动脉血L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对DEACMP发病有更理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乳酸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推拿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筱媛 尹爱兵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期91-92,共2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实际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与时间增多,不少患者出现昼夜颠倒、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过短或彻夜不眠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与转归,更使卒中症状加重,致残率与病... 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实际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与时间增多,不少患者出现昼夜颠倒、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过短或彻夜不眠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与转归,更使卒中症状加重,致残率与病死率增加。传统治疗方法是应用镇静药物,但会出现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甚至加重闭塞性卒中进展。2012-12-2013-04,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32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睡眠障碍 电针 推拿
下载PDF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国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825-1826,共2页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护理 导管 留置 人类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敬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237-238,共2页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9例,根据其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腹部按摩等...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9例,根据其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腹部按摩等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4.1%,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4.6%,两组便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脑出血急性期 便秘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病50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毅 李春华 +2 位作者 于福恩 庄绪娟 刘方清 《陕西中医》 2011年第7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丹红注射液/治疗应用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下载PDF
甜梦口服液治疗神经症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德军 谭玉明 郭联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40-41,共2页
甜梦口服液治疗神经症50例疗效观察毛德军谭玉明郭联(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66000)关键词:神经症;甜梦口服液;安神补脑液中图法分类号:R749.71997年1~3月,我院对甜梦口服液治疗神经症做了双... 甜梦口服液治疗神经症50例疗效观察毛德军谭玉明郭联(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66000)关键词:神经症;甜梦口服液;安神补脑液中图法分类号:R749.71997年1~3月,我院对甜梦口服液治疗神经症做了双盲研究,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 甜梦口服液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蚓激酶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克波 王辉 《中国医药》 2008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蚓激酶胶囊60万单位,3次/d,2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下肢缺血症状、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水平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蚓激酶胶囊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敬香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5X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43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41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出血的一般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急性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43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41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出血的一般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急性期以制动、仰卧为主,恢复期合理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观察到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病情无进展48h后早期积极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胰岛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绪伟 李春华 +2 位作者 于福恩 庄绪娟 刘方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胰岛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患者161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卒中后高血糖应用口服药物降糖。胰岛素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胰岛素持续泵入或...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胰岛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患者161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卒中后高血糖应用口服药物降糖。胰岛素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胰岛素持续泵入或皮下注射的方法降低血糖。联合治疗组在胰岛素治疗组治疗方案外加用尤瑞克林。3组病例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 3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改善,胰岛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高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胰岛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胰岛素 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毅 于福恩 +2 位作者 庄绪娟 张绪伟 刘方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用来治疗高血压并发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TCD检查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然后比较患者用药前后...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用来治疗高血压并发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TCD检查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然后比较患者用药前后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p)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整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用药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3%,说明治疗组的药物治疗有效,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对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流,预防脑血栓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高血压 大脑中动脉狭窄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艳平 邵云霞 高焕民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5期29-30,33,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高胆固醇患者有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轻度、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合并高胆固醇患者4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高胆固醇患者有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轻度、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合并高胆固醇患者4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8、20周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对照组各项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周时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合并高胆固醇者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阿尔茨海默病 降胆固醇治疗
原文传递
Wernicke脑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绪伟 李春华 庄绪娟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Wernicke脑病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丈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多种导致维生素B1缺乏的因素均可诱发Wernicke脑病,慢性酒精中毒...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Wernicke脑病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丈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多种导致维生素B1缺乏的因素均可诱发Wernicke脑病,慢性酒精中毒仍是其主要病因,临床经典三联征少见,易漏诊误诊,用维生素B1治疗后症状常在数天至数周内改善。结论Wemicke脑病是临床急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对疑诊病例可采用维生素B1诊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ICKE脑病 维生素B1
下载PDF
小脑梗死与眩晕
20
作者 崔亚平 王清峰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小脑梗塞 眩晕 首发症状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