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人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于青 郑媛媛 +1 位作者 张莉 张志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人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人91例,均行PTA治疗。按术中释放球囊不同分为DCB组(46例)和普通球囊(POB)组...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人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病人91例,均行PTA治疗。按术中释放球囊不同分为DCB组(46例)和普通球囊(POB)组(45例)。POB组行POB-PTA,DCB组行DCB-PTA。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2周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P选择素],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一期通畅率、再狭窄率、靶病变处血运重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靶血管狭窄程度、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踝肱指数(ABI)、卢瑟福血管外科(Rutherford)分级。结果 DCB组术后6小时、2周血清NO水平分别为(30.83±3.95)pg/ml、(33.62±4.20)pg/ml,高于POB组的(26.70±3.58)pg/ml、(29.96±3.82)pg/ml, ET-1、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70.25±7.24)pg/ml、(67.29±7.05)pg/ml、(30.12±3.68)μg/L、(25.61±3.32)μg/L,低于POB组的(75.98±7.63)pg/ml、(70.73±7.31)pg/ml、(37.03±3.90)μg/L、(27.29±3.50)μg/L(P<0.05);DCB组一期通畅率(82.61%)高于POB组(55.56%),再狭窄率(10.87%)低于POB组(3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病变处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靶血管狭窄程度、Rutherford分级为(18.07±5.25)%、(25.68±4.35)%、(2.05±0.64)级、(2.24±0.81)级,低于POB组的(41.20±5.86)%、(57.36±5.18)%、(2.60±0.72)级、(2.75±0.94)级,MLD、ABI分别为为(3.37±0.68)mm、(3.02±0.59)mm、(0.85±0.19)、(0.82±0.15),高于POB组的(1.59±0.41)mm、(1.46±0.38)mm、(0.65±0.15)、(0.62±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CB-PTA可显著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提升一期通畅率,增加血管直径,缓解下肢缺血症状,降低再狭窄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长段闭塞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普通球囊 预后
下载PDF
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丕叶 焦娜娜 梁妍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1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1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指数量表评分、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FEV_(1)、PEF及FEV_(1)/FVC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可提高其呼吸能力,进而有效改善肺部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冯静静 王伟 孙折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0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均可用于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中,但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在疾病控制率及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方面优于调强放疗,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