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行机械取栓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萌 崔庆轲 +9 位作者 林凯 郝继恒 王子栋 陈文伙 温昌明 代高磊 王继跃 刘卫东 王石雷 张利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时间窗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不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自2017年1至12月收治的78例在时间窗内行机械取栓术的前循环AIS患者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时间窗内行机械取栓术预后不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自2017年1至12月收治的78例在时间窗内行机械取栓术的前循环AIS患者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36例,mRS≥3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原发狭窄;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到再灌注时间(TO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率、血管再通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P=0.035)、侧支循环代偿(P=0.011)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原发狭窄(P=0.04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完善的术前评估和严格的入组患者筛选,良好的侧支循环代偿,对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原发狭窄的患者行个体化治疗,严格控制术后高血糖可改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取栓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英 刘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6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术及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