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丹 王玲玲 朱传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4期3150-31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一体化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一体化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而一体化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一体化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考试情况.结果 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一体化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1.68±0.87)d,对照组为(2.19±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一体化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测试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不仅能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效果,还能提高急诊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急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原文传递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德军 李建亮 王丹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 目的分析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且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3.8±34.0)分钟和(12.5±1.9)个,对照组分别为(153.5±38.4)分钟和(12.3±1.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别为(174.5±28.0)ml、(1.6±0.3)cm、(455.9±42.7)ml、(2.9±0.4)天、(9.6±1.2)天和(5.2±1.3)分,对照组分别为(225.7±30.0)ml、(4.2±0.6)cm、(620.6±67.3)ml、(3.5±0.5)天、(12.3±2.2)天和(6.5±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限于单个肺叶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操作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菅向东 郭广冉 +10 位作者 阮艳君 王玉彩 宁琼 赵波 高冬梅 李萍 冯福荣 郭景瑞 王星 林大伟 荆、刚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国产商品名益赛普)强化治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经诊治的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136例,分为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国产商品名益赛普)强化治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经诊治的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13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然后改为200mg,静脉滴注,1次/d,根据病情14d或21d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环磷酰胺600mg(首剂可酌增至800m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用2周,以后酌用。Etanercept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3周。分别于中毒后7、14、21d和12周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服毒量将患者分为3组:摄入20%原液或相当量〈50ml组、50~100ml组、〉100ml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均根据摄入毒物量分组比较。结果中毒后7、14、21d和12周强化治疗组不同服毒量患者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治疗组12周后治愈率分别为94.6%(〈50ml组)、75.0%(50~100ml组)、12.5%(〉100ml组),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16.7%、8.3%、O%,强化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2周后总体治愈率强化治疗组达到78.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百草枯中毒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衰竭、肝功能衰竭等,以上主要并发症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Etanercept强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泼尼松龙 环磷酰胺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就诊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传英 秦桂云 郭景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3-434,共2页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为4组,发病3h内组,发病3~6h组,发病6~24h组,大于24h组,研究各组间相关因素的不同,并比较其临床预后。结果 共入选310例患者,其中NIHSS≤8分组143例,发病3h内、3~6h、6~24h和24h患者在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3.18±0.76,2.81±0.91,1.88±0.69,0.80±0.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3h内组,3~6h和发病6~24h组,大于24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7.23±2.92,5.6±2.32,6.15±2.74,5.89±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无死亡,NIHSS〉8分组死亡率在各时间组无分别。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的时间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有关,来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越少,特别是在NIHSS小于8分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就诊时间 NIHSS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TNF-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米慧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47例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外伤后不同时间血清P-选择素和TNF-α含量,并对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血清P-选...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47例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外伤后不同时间血清P-选择素和TNF-α含量,并对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血清P-选择素、TNF-α与伤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颅脑出血及损伤组P-选择素、TNF-α在发病后第1、3d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在发病后第7d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P-选择素、TNF-α在伤后第1、3d两个时间点的血清的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P<0.05),TNF-α在发病后第7d水平仍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P<0.05)。颅脑出血及损伤组发病后血清P-选择素、TNF-α与伤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6、-0.83,P<0.01)。结论P-选择素、TNF-α参与了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及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出血及损伤 P-选择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钟尚乾 张焕风 +1 位作者 黄永禄 钟尹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血塞通软胶囊(三七总皂苷)具有扩张微小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血塞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变化。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变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塞通软胶囊 西药治疗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三七总皂苷 微小血管
下载PDF
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延芳 刘敏 +2 位作者 任立军 江毅 李秋菊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第6期555-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变化规律,并探讨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及聊城市第二人...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变化规律,并探讨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及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诊断并收入院的ACMP患者103例,随访3个月,以其中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27例为DEACMP组,其余76例为非DEACMP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来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立即检测血清NSE和动脉血Lac。结果与非DEACMP组及对照组比较,DEACMP组血清NSE和动脉血L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DEACMP组早期NSE和Lac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DEACMP组(P<0.05)。NSE和Lac水平升高预测DEACMP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18/27)和81.48%(22/27),特异性分别为67.11%(51/76)和44.74(34/7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86%(18/43)和34.38%(22/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51/60)和87.18%(34/39);准确性分别为66.99%(69/103)和54.37%(56/103)。联合检测时若当其中1个指标为阳性时即预测DEACMP发病,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59%(25/27),特异性为27.63%(21/76),阳性预测值为31.25%(25/80),阴性预测值为91.30%(21/23),准确性为52.43%(54/103);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预测DEACMP,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55.56%(15/27),特异性为76.32%(58/76),阳性预测值为45.45%(15/33),阴性预测值为82.86%(58/70),准确性为70.87%(73/103)。结论 DEACMP患者早期血清NSE和动脉血La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对DEACMP发病有更理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乳酸
原文传递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史玉占 杨淑芳 祝维秋 《中国医药》 2015年第7期979-981,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传统撤机组...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传统撤机组(50例)和非传统撤机组(50例),再将非传统撤机组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分为3~4分撤机组(32例)和5~6分撤机组(18例),比较3组的撤机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分撤机组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5~6分撤机组[96.9%(31/32)比83.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4分撤机组和5~6分撤机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5.2±2.5)、(5.0±3.0)d比(9.0±4.0)d;ICU住院时间:(8.1±1.9)、(9.1±2.1)d比(13.2±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撤机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肺部气压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4分撤机组和5~6分撤机组[VAP:26.0% (13/50)比15.6%(5/32)、16.7%(3/18);肺部气压伤:14.0%(7/50)比9.4% (3/32)、5.5% (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安全可行,建议以呼吸系统评分3~4分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撤机的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 呼吸 人工 撤机
下载PDF
临床护士情域能力与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玲玲 王平凡 +3 位作者 周青新 路秀娥 董玉荣 张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2期3076-3080,共5页
目的:调查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和护士情域能力现状,探讨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对临床护士情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7—8月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护士38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元领导风格量表(M... 目的:调查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和护士情域能力现状,探讨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对临床护士情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7—8月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护士38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元领导风格量表(MLQ)、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对临床护士情域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回收率为97.9%。结果:372名临床护士感知护士长MLQ总分为(86.30±18.59)分,条目均分(2.70±0.58)分;护士情域能力量表总分为(97.67±13.35)分,条目均分为(3.91±0.5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护龄、职称、学历的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长MLQ总分与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364,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护龄和变革型领导风格对临床护士情域能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护士长采用变革型领导风格可提升临床护士的情域能力,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护理工作中,稳定护理人才队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多元领导风格 情域能力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淑芳 史玉占 黄永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救治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阶梯肌... 目的探索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救治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阶梯肌肉注射进行解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静脉滴注进行解毒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愈率、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00%(19/19)、95.35%(41/43)和88.89%(16/18),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75.00%(9/12)、64.29%(18/28)、60.00%(6/10),两组相同中毒程度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K、AST、淀粉酶、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K为(152.3±23.2)U/L、AST为(37.5±11.4)U/L、淀粉酶为(114.2±43.8)U/L、CRP为(5.7±4.1)mg/L,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258.5±22.2)U/L、(44.5±12.4)U/L、(147.3±61.4)U/L、(9.8±5.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阶梯肌肉注射法对于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均具有更为优异的兼顾治疗效果,各种程度的中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中毒 酶类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景瑞 米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116例AOPP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MGB1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将AOPP患者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9例)、...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116例AOPP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MGB1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将AOPP患者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9例)、重度组(37例),再将重度组分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组(20例)和非MODS组(17例),比较各组血清胆碱酯酶(CHE)、HMGB1水平。结果AOPP患者中重度组血清HMGB1吸光度值为(2.91±0.12),显著高于中度组(2.15±0.17)、轻度组(1.16±0.29)和健康对照组(0.8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轻度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组中,MODS组血清HMGB1吸光度值显著高于非MODS组(P〈0.01),而CH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HMGB1水平明显相关,血清HMGB1水平可作为评价AO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中毒 炎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原文传递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与血胆碱酯酶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大军 贾卫滨 +1 位作者 肖丽 彭耀忠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RMP)的发生与血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关系。方法将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RMP患者依据发生RMP时间分为两组:A组15例,入院时已发生了RMP,监测入院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ChE活力;B组20例,...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RMP)的发生与血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关系。方法将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RMP患者依据发生RMP时间分为两组:A组15例,入院时已发生了RMP,监测入院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ChE活力;B组20例,在住院期间发生RMP,分别监测患者入院时、发生RMP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ChE活力,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入院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血ChE活力分别为(11.6±4.1)%、(40.5±9.1)%;B组入院时、发生RMP时及自主呼吸恢复时,血ChE活力分别为(39.1±7.2)%、(19.3±5.2)%、(61.5±12.2)%,两组内不同时间血ChE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RMP时血ChE活力低下,血ChE活力低下可能是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RMP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农药 呼吸麻痹 胆碱酯酶
下载PDF
经皮肤急性有机磷中毒72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591-3592,共2页
关键词 杀虫药 有机磷/中毒
下载PDF
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大军 肖丽 贾卫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6347-6348,共2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组(86例)和B组单用拜阿司匹林组(80例),随访12个月,进行NIHSS、BI、mRS和MMSE评分比较。结果:A组疗...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组(86例)和B组单用拜阿司匹林组(80例),随访12个月,进行NIHSS、BI、mRS和MMSE评分比较。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洛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联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治疗应用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动态变化的意义及预后的判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米慧 郭景瑞 +1 位作者 李爱红 王玲玲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3012-30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PQ中毒患者62例,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检测HMGB1水平,另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PQ中毒患者62例,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检测HMGB1水平,另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血清HMGB1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血清HMGB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性介质参与急性PQ中毒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急性PQ中毒病程检测及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中毒
下载PDF
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手术治疗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高德军 李建亮 王丹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行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心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值分别为(48.28±4.17)mm Hg和0.44±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37±5.15)mm Hg和0.51±0.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 O2水平为(92.26±16.27)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8±18.31)mm Hg,Pa CO2、吸氧浓度分别为(29.06±2.15)mm Hg、(33.24±14.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6±1.85)mm Hg和(53.21±16.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右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2.8±4.6)mm,低于对照组的(38.5±6.3)mm,6分钟步行距离为(202.2±40.9)m,长于对照组的(158.8±28.7)m(P<0.05)。结论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在手术治疗中应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及肺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大军 肖丽 王玲玲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抢救流程和疗效。方法10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临床将其分为轻、重、极重三种类型,分别予以不同的抢救方案。①轻型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催吐-洗胃-导泄-亚甲蓝-维生素C,给予大量补液,24h 2500~45... 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抢救流程和疗效。方法10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临床将其分为轻、重、极重三种类型,分别予以不同的抢救方案。①轻型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催吐-洗胃-导泄-亚甲蓝-维生素C,给予大量补液,24h 2500~4500ml,晶体约占2/3;②重型患者是液体复苏抗休克,应用多巴胺和纳络酮治疗;③极重型患者重点是防止脏器功能衰竭。结果抢救成功97例(97%),死亡3例(3%)。结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关键是正确的抢救流程和抓住抢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中毒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水平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敏 王立芹 +1 位作者 杨茂勇 朱玉森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181-1184,1189,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诱骗受体3(DcR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诱骗受体3(DcR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并发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65例和非呼吸衰竭组69例,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cR3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患者ALB、FEV1%、FEV1/FVC、PaO2水平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呼吸衰竭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CRP、PaCO2、IL-8、TNF-α、DcR3水平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非呼吸衰竭组患者CRP、IL-8、TNF-α、DcR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DcR3水平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DcR3水平组生存率(P<0.05)。高TNF-α、DcR3水平是影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cR3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是影响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诱骗受体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微栓子阳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微栓子的转归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传英 赵胜利 王敏 《中国医药》 2010年第9期827-829,共3页
目的 比较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有、无微栓子信号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微栓子信号的转归.方法 收集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发病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人院第1天和第7天进行经颅多普勒监测相应的狭窄动脉... 目的 比较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有、无微栓子信号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微栓子信号的转归.方法 收集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发病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人院第1天和第7天进行经颅多普勒监测相应的狭窄动脉半小时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定有无微栓子信号,判断新发梗死灶的数目及分布.详细记录所有临床特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用药情况.结果 共收集资料齐全的31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存在微栓子信号.存在微栓子信号的患者NIHSS低于无微栓子信号的患者[(3.83±3.16)分比(7.00±3.93)分,P=0.026];平均年龄亦有低于无微栓子信号患者的倾向[(60.17±18.91)岁比(68.79±11.44)岁,P=0.174];女性患者存在微栓子信号的比例偏高(6/12比3/19,P=0.056);存在微栓子信号的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存在多发性梗死灶的比例高(6/12比4/15,P=0.093).结论 存在微栓子信号的大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年龄偏早,而卒中严重程度相对较轻.存在微栓子信号的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多为多发性梗死.卒中发生后微栓子信号可能随时间延长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而减少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微栓子监测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下载PDF
甘草酸苷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炎性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齐凤芹 李秀敏 +2 位作者 韩洁 高一博 张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3期35-38,5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苷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炎性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法制作SE大鼠模型,根据腹腔内注射甘草酸苷剂量不同分别为:对照组、SE组、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甘草酸苷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炎性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法制作SE大鼠模型,根据腹腔内注射甘草酸苷剂量不同分别为:对照组、SE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腹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甘草酸苷(20、40和60 mg/k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E大鼠模型血清中高迁徙率组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定量实时PCR(q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甘草酸苷可以有效减少SE发作后血清和海马组织中HMGB1、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水平,在注射甘草酸苷6 h后,与SE组比较,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HMGB1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各项指标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甘草酸苷的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注射甘草酸苷12、24 h后,与SE组比较,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血清中HMGB1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甘草酸苷对SE大鼠血清中HMGB1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还与用药时间有一定关系。结论甘草酸苷可以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从而减轻SE大鼠模型中炎性因子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甘草酸苷 高迁徙率组蛋白1 海马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