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谢立信 王富华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6年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PK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将PKP的原因分为10类:化脓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 目的探讨1997至2002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6年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所有PKP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将PKP的原因分为10类:化脓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白斑、角膜破裂伤、角膜烧伤、再次PKP、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及其他。并且记录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再次PKP的原发病和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6年间PKP的原因及其变化情况。结果共调查1702例PKP患者。PKP的原因依次是化脓性角膜炎542例(31.9%)、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99例(17.6%)、圆锥角膜219例(12.9%)、角膜白斑164例(9.6%)、大泡性角膜病变118例(6.9%)、角膜破裂伤105例(6.2%)、再次PKP 77例(4.5%)、角膜烧伤70例(4.1%)、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67例(3.9%)及其他41例(2.4%)。圆锥角膜(X2=26.399,P<0.001)和大泡性角膜病变(X2=11.4229,P<0.001)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他原因则无明显变化。化脓性角膜炎中真菌感染居首位(65.9%),6年来各病原菌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多数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有内眼手术史,其中白内障手术最常见(76.3%)。再次PKP的原发病以角膜烧伤(24.7%)、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4%)及化脓性角膜炎(14.3%)为主,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免疫排斥(61.0%)、植片感染(14.3%)及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10.4%)。结论感染性角膜病仍然是PKP的主要适应证,其中真菌感染为首位病因。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穿透性 回顾性研究 角膜疾病
原文传递
我国盲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盲性疾病状况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高华 陈秀念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5-628,共4页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全球盲情日益加重。根据2017年国际视觉损伤专家组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世界范围内约有3 600万盲人。世界卫生组织发起《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旨在2019年之前将可避免视...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全球盲情日益加重。根据2017年国际视觉损伤专家组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世界范围内约有3 600万盲人。世界卫生组织发起《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旨在2019年之前将可避免视觉损伤的患病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25%。中国作为世界上盲人数量较多国家之一,眼病防治任务艰巨。本文针对我国盲的患病率、主要致盲性疾病及防治措施,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眼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更好地开展眼健康工作,减少我国盲人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眼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江音 史伟云 +1 位作者 李凤洁 王婷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就诊的角膜内皮细胞数低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6例(47只眼),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 目的探讨双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就诊的角膜内皮细胞数低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6例(47只眼),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63.8±6.3)岁。入选标准: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000个/mm2且白内障核硬度≥Ⅳ级。根据ECCE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单切口组(24只眼),双切口组(23只眼)。双切口组手术方法为:采取先行上方巩膜预切口,从颞侧或鼻侧2.6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完成常规撕囊,水分离,切开上方巩膜切口,娩出晶体核,巩膜切口缝合,从角膜切口灌吸残余皮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吸除黏弹剂。观察术中前房维持情况,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角膜内皮计数及视力、散光情况。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t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视力、核硬度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切口与单切口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827±164)和(802±121)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28)。术后6个月双切口组与单切口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793±147)和(706±10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1);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4.16%±3.12%和11.69%±2.9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52,P<0.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9.67%±6.11%和28.33%±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P<0.05)。随访6个月,双切口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单切口组3只眼出现角膜大泡、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和术源性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0.15;P>0.05)。结论采用巩膜大切口娩出硬核联合角膜隧道切口完成其余手术步骤的双切口ECCE,对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内皮 角膜 角膜内皮细胞丧失
原文传递
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钟文贤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真菌性角膜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最为常见的严重感染性角膜病,在我国已成为角膜盲的首要病因。为了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增加治疗手段和提高治疗效果,眼科医师应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本文归纳分析了真菌性角膜炎中真菌毒力因素和宿主防御... 真菌性角膜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最为常见的严重感染性角膜病,在我国已成为角膜盲的首要病因。为了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增加治疗手段和提高治疗效果,眼科医师应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本文归纳分析了真菌性角膜炎中真菌毒力因素和宿主防御因素等与其发病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毒力 眼感染 真菌性
原文传递
FK506缓释系统前房植入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被引量:18
5
作者 史伟云 刘廷 +1 位作者 谢立信 王身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前房植入FK506药物缓释系统(DDS)对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FK506房水药物浓度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107只新西兰白兔中随机数字法选取73只兔进行角膜新生血管化模型的制作,其中68只兔作为受体成功建... 目的探讨前房植入FK506药物缓释系统(DDS)对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FK506房水药物浓度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107只新西兰白兔中随机数字法选取73只兔进行角膜新生血管化模型的制作,其中68只兔作为受体成功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空白DDS前房植入组、环孢素A(CsA)DDS前房植入组(含CsA1 mg)、0.1%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含FK506 0.5 mg)。角膜移植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排斥发生的时间,移植术后1周取各组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检测。0.1%FK506眼液滴眼组和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在移植术后的不同时间点抽取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的检测。观察各组兔移植术后4周和观察期结束时角膜植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角膜植片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Fas及FasL mRNA的表达。结果FK506 DDS前房植入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超过180 d,明显优于其他各组(F=926.37,P=0.0000),其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FK506药物浓度明显高于FK506眼液滴眼组(T=21.00,P=0.0022)。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在术后24周内均能在房水中检测出FK506。术后4周对照组和空白DDS前房植入组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明显的IL-2Rα和MCP-1 mRNA的表达,而CsA DDS前房植入组、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植入组角膜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未见IL-2Rα和MCP-1 mRNA的表达。各组均未见明显的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论前房植入FK506 DDS可有效地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房水中较高的FK506药物浓度是防治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他罗利姆 药物缓释系统 免疫抑制 免疫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我国角膜屈光手术的快速发展和变迁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雁 史伟云 李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5,共5页
中国的角膜屈光手术以激光手术为代表,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3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每年近百万人接受此类手术。新技术革新速度快,使手术效果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同时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实力不断接近国际水平。尤其近年来... 中国的角膜屈光手术以激光手术为代表,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3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每年近百万人接受此类手术。新技术革新速度快,使手术效果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同时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实力不断接近国际水平。尤其近年来,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术研究成果的增多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均标志着我国角膜屈光手术步入了多元化、智能化和规范化阶段。回顾30余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成绩的同时,仍应认识到不足。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为我国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趋于自然的视觉矫正效果。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视敏度
原文传递
三种常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曲明俐 段豪云 +2 位作者 王瑶 王茜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7-632,共6页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 背景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是眼科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长期应用可导致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损伤,但3种滴眼液导致HCECs的损伤程度及滴眼液中添加物的细胞毒性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及其相应原料药对HCECs的毒性,明确其细胞毒性的主要来源. 方法 常规培养HCECs,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1∶1、1∶2、1∶5、1∶10稀释的滴眼液或原料药,使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5%、0.02%和0.0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的增生率;3种滴眼液均稀释至质量浓度0.002%(1∶50),以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迁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法测定各组药物处理后HCECs损伤程度.结果 3种滴眼液对HCECs的毒性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其中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大,溴芬酸钠滴眼液对HCECs损伤程度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20.25,P=0.00;迁移:F=103.43,P=0.00;损伤:F药物=164.16,P=0.00).与滴眼液相比,原料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普遍较小,其中普拉洛芬原料药对HCECs增生、迁移和损伤影响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增生:F药物=332.27,P=0.00;迁移:F=23.02,P=0.00;损伤:F药物=154.83,P=0.00). 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溴芬酸钠滴眼液中以双氯芬酸钠对角膜上皮的毒性作用最大;3种药物的细胞毒性来源是添加物本身或原料药与添加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滴眼液 细胞毒性 原料药 添加物
下载PDF
糖尿病角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晔 周庆军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糖尿病角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再生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症状,这主要与糖尿病条件下角膜...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糖尿病角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再生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症状,这主要与糖尿病条件下角膜上皮基底膜成分变化、半桥粒连接数量下降、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角膜神经末梢损害以及氧化应激等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角膜病变临床特征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糖尿病角膜病变在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角膜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两年患者角膜后表面的变化 被引量:16
9
作者 龙克利 吴秀梅 +2 位作者 张嘉璠 丁雯芝 彭予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2 a角膜后表面的变化。方法...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2 a角膜后表面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来我院角膜屈光科行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8例92眼。将患者依照术式分为两组,fLASIK组25例47眼,等效球镜度为-6.00^-11.00 D;LASEK组23例45眼,等效球镜度为-6.00^-9.50 D。利用Pentacam测量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 a、2 a时角膜后表面高度及曲率和非球面因子Q值变化,角膜后表面高度取自中央角膜厚度最薄点、角膜顶点及距角膜顶点1 mm范围4个位点(0°、90°、180°和270°),同时记录视力、屈光度数、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切削深度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切削深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最薄点和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4个位点差异亦无均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最薄点和角膜顶点以及4个位点后表面高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曲率和Q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曲率和Q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术后2 a时两组患者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和术前的差值与切削深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比值无相关性(fLASIK组:r=0.017,LASEK组:r=0.061,均为P>0.05);角膜后表面Q值差值与切削深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比值亦均无明显相关性(fLASIK组:r=0.062,LASEK组:r=0.103,均为P>0.05)。结论经fLASIK或LASEK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后表面保持稳定;这两种术式在保留足够的角膜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表面 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25-G玻璃体手术系统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立信 黄钰森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在无灌注状态下应用25-G玻璃体切除头切除视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和玻璃体前皮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为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连续30例(40只眼)儿童白内障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晶状体前囊环形撕开、白内障吸出和...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在无灌注状态下应用25-G玻璃体切除头切除视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和玻璃体前皮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为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连续30例(40只眼)儿童白内障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晶状体前囊环形撕开、白内障吸出和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后,在前房保留黏弹剂的状态下,经扁平部应用25-G玻璃体切除头行视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和前玻璃体皮质切除。观察记录手术切除时间、眼压变化、穿刺口愈合情况、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前房塌陷、晶状体后囊膜撕裂和其他并发症,IOL均位于囊袋内。视轴区后囊膜切开和玻璃体前皮质切除的时间为20~60s,平均(38.8±11.2)s。有2只眼术后发生短暂低眼压,均在3d内恢复正常,其余患儿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术后2只眼前房出现轻度纤维性渗出,在术后3~7d完全吸收。超声活体显微镜显示巩膜穿刺口在术后1个月左右痊愈。随访时间4~30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儿瞳孔均圆而居中,无虹膜后粘连、后囊膜切开区混浊、IOL偏位或夹持、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脉络膜脱离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结论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利用25-G玻璃体切除头在无灌注状态下行视轴区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和玻璃体前皮质切除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操作容易控制,术后炎症反应轻。长期疗效及与其他手术方式疗效的比较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儿童 晶体囊撕裂术 玻璃体切除术 晶体 人工
原文传递
中国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角膜及眼表疾病专家共识(2020年)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5-740,共6页
自体血清是指自体静脉血液离体并凝固后,在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及维持眼表微环境稳定的作用,在复杂角膜及眼表疾病中的综合治疗效果是目... 自体血清是指自体静脉血液离体并凝固后,在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及维持眼表微环境稳定的作用,在复杂角膜及眼表疾病中的综合治疗效果是目前任何一种商品化的药物滴眼液所不具备的。然而,目前自体血清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尚未规范。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细胞 中华医学会 综合治疗效果 眼表疾病 眼科学 自体血清 纤维蛋白原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中国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史伟云 +4 位作者 高华 刘祖国 徐建江 李莹 潘志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7-733,共7页
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是多次角膜移植失败、严重眼烧伤(化学烧伤、热烧伤)、自身免疫相关性及瘢痕性角结膜疾病等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方法。目前代表性产品有美国波士顿(Boston)人工角膜和俄罗斯Micof人工角膜,相关手术已在全球开展... 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是多次角膜移植失败、严重眼烧伤(化学烧伤、热烧伤)、自身免疫相关性及瘢痕性角结膜疾病等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方法。目前代表性产品有美国波士顿(Boston)人工角膜和俄罗斯Micof人工角膜,相关手术已在全球开展近30年,术后2年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随着我国领扣型人工角膜(仿BostonⅠ型人工角膜)批准上市和米赫人工角膜(仿Micof人工角膜)完成临床试验,国产人工角膜将给我国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机会。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与常规角膜移植手术有诸多不同,为了使国产人工角膜在临床得到规范使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该领域专家,在国产人工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规范、围手术期用药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意见,为我国规范开展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器官 假体和植入物 角膜 眼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Pentacam及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在可疑圆锥角膜的诊断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显丽 陈敏 +2 位作者 马玲 王秀先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比较Pentacam及OrbscanⅡ在正常人及各期圆锥角膜的测量值及形态学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两者早期筛查可疑圆锥角膜的敏感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正常人196只眼、可疑圆锥角膜50只眼、完成期圆锥角膜73只眼,分别行两种角膜地形图检查。... 目的比较Pentacam及OrbscanⅡ在正常人及各期圆锥角膜的测量值及形态学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两者早期筛查可疑圆锥角膜的敏感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正常人196只眼、可疑圆锥角膜50只眼、完成期圆锥角膜73只眼,分别行两种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前、后表面曲率、最佳拟合球面(BFS)、I-S值(Inferior—Superior)(3及5mm)、高度图分类、高度值、角膜厚度等指标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ntacam和OrbscanⅡ测量正常人角膜后表面的Kmax分别为(-6.5±0.2)、(-6.7±0.8)D,Kmin分别为(-6.0±0.9)、(-6.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1;P〈0.05);其他如角膜前后表面BFS、高度值、厚度值等的测量值Pentacam也较小。高度图形态Pentacam正常组、可疑组均以递减为主,其递增型前表面分别为14.4%(28/196)及20.0%(10/50),后表面为2.0%(4/196)及26.0%(13/50);完成期组前表面91.7%(67/73)、后表面94.5%(69/73)为递增型。Orbscan正常组80.4%(165/196)递增型,可疑、完成期圆锥角膜组全递增型。ROC曲线敏感指标及cutoff值:Orbscan角膜前、后表面I—s值(3mm及5mm)对可疑圆锥角膜的诊断灵敏,角膜前表面5mm的cutoff值为1.15D,后表面为0.65D。Pcntacam除I-S值敏感外,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值亦具良好的诊断价值;角膜前表面高度cutoff值4.5μm,角膜后表面7.5μm。结论两仪器在正常人多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ntacam数值小。两仪器I—s值对可疑圆锥角膜筛查灵敏,而结合高度图形态及高度值Pentacam诊断价值更高,高度图递增型角膜前突危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原文传递
中国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史伟云 李素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4,共5页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由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角膜退行性病变,常见原因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颅脑和眼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等,可导致干眼、角膜上皮缺损和角膜溃疡。因角膜知觉减退或缺失,患者自觉症状轻,就诊时多已出现严重的角膜基质融解甚至...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由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角膜退行性病变,常见原因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颅脑和眼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等,可导致干眼、角膜上皮缺损和角膜溃疡。因角膜知觉减退或缺失,患者自觉症状轻,就诊时多已出现严重的角膜基质融解甚至穿孔,且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鉴于目前临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存在大量误诊误治问题,为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损伤 角膜炎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视疲劳量表的制订及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艳艳 邓如芝 +4 位作者 李志华 张嘉璠 李小曼 林娜 吕帆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4-291,共8页
目的设计能够量化视疲劳严重程度并辅助诊断病因的视疲劳量表。方法通过检索视疲劳相关量表或问卷的文献及相关共识中对视疲劳的定义,筛选出视疲劳相关条目组成第1版视疲劳量表。综合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门诊... 目的设计能够量化视疲劳严重程度并辅助诊断病因的视疲劳量表。方法通过检索视疲劳相关量表或问卷的文献及相关共识中对视疲劳的定义,筛选出视疲劳相关条目组成第1版视疲劳量表。综合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的97例视疲劳患者[男性47例,女性50例,年龄(34.42±14.62)岁]和20名健康人[男性9名,女性11名,年龄(33.50±7.31)岁]的采访结果,以及3轮德尔菲法综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的17位相关专家的意见,增减或修改条目形成第2版视疲劳量表。再根据2轮共275例视疲劳患者[男性97例,女性186例,年龄(34.42±14.62)岁]和49名健康人[男性17名,女性32名,年龄(35.79±8.88)岁]的采访结果进行条目调整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终版视疲劳量表。通过克龙巴赫(Cronbach)ɑ系数、折半信度、再测信度评估终版视疲劳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量表可重复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由视疲劳在专家共识中的定义拟定2个自评条目,与通过文献回顾筛选出的52个视疲劳症状条目组合,形成第1版视疲劳量表。再根据2轮受访者调查结果和3轮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的结果,调整并删减条目,形成包含2个自评条目(“你是否有视物疲劳症状”“用眼疲劳是否影响你的学习、工作或生活”)和19个症状条目(“你是否感觉眼周不适”等)的终版视疲劳量表。通过因子分析将量表中的19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眼部症状、视觉症状和全身及精神症状,Cronbachɑ系数分别为0.79、0.84、0.85;量表总体Cronbachɑ系数为0.90,折半信度为0.80,再测信度系数为0.965。因子分析表明,3个维度的特征值均>3,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4.3%。结论本研究设计的视疲劳量表经初步验证,在量化视疲劳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辅助临床医师诊断视疲劳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调查和问卷 德尔菲技术 结果可重复性
原文传递
中国眼烧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史伟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4-260,共7页
眼烧伤主要包括化学烧伤和热烧伤,通常由酸性、碱性等化学物质或热源物质等接触角膜、眼表、眼睑以及周围皮肤等造成,是临床常见的眼科急症。烧伤物质可对眼睑、眼表、角膜及眼内组织造成潜在的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失明。目前临床对于... 眼烧伤主要包括化学烧伤和热烧伤,通常由酸性、碱性等化学物质或热源物质等接触角膜、眼表、眼睑以及周围皮肤等造成,是临床常见的眼科急症。烧伤物质可对眼睑、眼表、角膜及眼内组织造成潜在的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失明。目前临床对于眼烧伤缺乏规范统一的诊疗方法和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不良。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眼烧伤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诊疗准则(主题)
原文传递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文惠 李素霞 +4 位作者 董春晓 冯莉娟 刘敏 王欣 史伟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行PKP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根据发病时间、发作次数、术...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行PKP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根据发病时间、发作次数、术前有无青光眼病史对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早期青光眼、术后青光眼多次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PKP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随访(16.0±11.0)个月,总发生率为10.5%(60/573)。术后早期青光眼发病率为6.1%(35/573),主要诱因包括术后严重前房炎症及虹膜粘连19例,浅前房5例,其他11例。35例患者中药物治疗21例,联合手术治疗14例,以小梁切除术为主,共8例,最终眼压控制率为71.4%(25/35)。术后晚期青光眼发生率为4.4%(25/573),激素类药物诱发15例,周边虹膜前粘连6例,其他4例。单纯药物治疗21例,眼压控制率72%(18/25)。不同发病时间组间前房积脓、青光眼治疗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P=0.009;χ2=4.000,P=0.046);术前有青光眼者术后青光眼发作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23)。术前严重的前房积脓是术后早期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青光眼病史是继发性青光眼多次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严重的角膜感染、青光眼病史、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是PKP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影响因素。PKP治疗的不同时期继发性青光眼防治重点不同,单纯药物和手术治疗对眼压控制均有效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高眼压 青光眼
下载PDF
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玲娟 赵靖 +2 位作者 谢立信 吴洁 孙大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眼志愿者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FD-OCT测量值为(530.74±31.74)μm,Visante OCT为(554.06±33.32)μm,A超为(531.61±31.76)μm。三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3,P<0.01)。两两比较显示:FD-OCT测量结果与A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与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和FD-OCT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9),前者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后者厚(23.32±10.4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46~26.17μm。结论 A超作为目前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随着检查舒适度、检查速度等要求的提高,使用渐显局限。新的角膜测厚仪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些问题,但是诊断分析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测量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FD-OCT Visante OCT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无缝线无灌注25-G玻璃体手术系统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9
作者 由彩云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2-765,共4页
后发性白内障是婴幼儿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普遍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摘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仪是同步灌注、吸出与切除,切除最高频率为600次/... 后发性白内障是婴幼儿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普遍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摘除、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仪是同步灌注、吸出与切除,切除最高频率为600次/rain,切除头为18G,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扁平部20G玻璃体切除需做2个巩膜穿刺口,拔管后需缝合,灌注液直接进入玻璃体腔,使玻璃体水化膨胀向前移动进入前房,对眼内组织扰动较大,而且20G切除头相对婴幼儿眼球较大。25G玻璃体切除最高频率为1500次/min,可将前段玻璃体整齐切除,减少了玻璃体牵拉和震动;只需做一个巩膜穿刺口,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术后由缝线污染引起的不适。本文就无缝线无灌注25G手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的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嘉璠 吴洁 +2 位作者 刘坤 毕文娇 崔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corneal density,CD)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IOL Master 500测量TPRK组(72眼)和FS-LASIK组(42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眼轴长度,同时使用Pentacam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及CD分析。对手术前后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之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间差值)与C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TPRK组及FS-LASIK组手术前后眼轴差分别为(0.09±0.04)mm、(0.11±0.05)mm,角膜消融厚度分别为(0.09±0.02)mm、(0.09±0.03)mm,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486、0.494,均为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4、1.995,均为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二者一致性好。TPRK组角膜前层(120μm)及全层的CD术后低于术前,中间层及后层(60μm)的CD术后高于术前。FS-LASIK组眼轴测量偏差仅与0~2 mm前层的CD中等相关(r=0.356,P<0.05)。结论TPRK及FS-LASIK术后患者眼轴长度均较术前短,二者差值与角膜消融厚度相符。TPRK及FS-LASIK术后3个月CD略有降低,但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与CD的变化基本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轴长度 角膜消融厚度 角膜光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