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燕 刘爱玲 +3 位作者 许耀 于春英 孙允龙 樊龙昌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5-696,共2页
目的:总结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5例误诊为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入院后出现电机械分离死亡... 目的:总结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5例误诊为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入院后出现电机械分离死亡;其余病例经系统治疗后治愈。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死亡率高,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需及时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的干预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燕 臧正明 樊龙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对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及对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ARB是否能够逆转心房重构,从而消除心房颤动的复发。方法选择7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对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及对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ARB是否能够逆转心房重构,从而消除心房颤动的复发。方法选择7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缬沙坦组,每组36例。两组复律当13均给予胺碘酮200mg口服,每8h1次,5d后减量为200mg,每12h1次,5d后再次减量为200mg,每日1次,持续至1个月,之后以100mg每131次维持至8个月,两组患者复律前后均给予正规抗凝治疗,缬沙坦组同时给予缬沙坦80mg每131次维持至8个月。复律后当13及复律后8个月时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面积(EDA)、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面积(ESA)及收缩末期容量(ESV)的变化。结果72例患者中,59例经胺碘酮复律成功,时间(18±6)h,3例72h未成功,经电复律1次成功,10例直接电复律1次成功。72例中3例未完成随访,2例意外死亡被剔除,共67例完成随访,其中对照组33例,缬沙坦组34例,均无发生显著心动过缓而退出试验。随访8个月,对照组12例(36.4%,12/33)复发,缬沙坦组6例(17.6%,6/34)复发,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复律后8个月LAD、EDA、ESA、EDV、ESV与复律后当日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后8个月,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复律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对维持窦性心律、改善心功能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