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疫苗株SA738侵染BHK-21细胞诱导其凋亡及Caspase3表达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广君 吕素芳 +4 位作者 魏凤 肖跃强 李峰 林初文 沈志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6-2060,共5页
旨在深入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株PRV SA738侵染BHK-21细胞后,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时间及相关细胞凋亡因子表达情况。通过测定传统疫苗毒株Bartha-K61株和实验室人工筛选的gI-/gE-/PRV SA738病毒株滴度,分别利用2株疫苗毒株侵染BHK... 旨在深入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株PRV SA738侵染BHK-21细胞后,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时间及相关细胞凋亡因子表达情况。通过测定传统疫苗毒株Bartha-K61株和实验室人工筛选的gI-/gE-/PRV SA738病毒株滴度,分别利用2株疫苗毒株侵染BHK-21,采用原位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剂量gI-/gE-/PRV SA738疫苗毒株和Bartha-K61疫苗毒株均延迟侵染细胞的凋亡。缺失疫苗毒株gI-/gE-/PRV SA738延迟侵染细胞的凋亡时间比Bartha-K61疫苗毒株时间长,但侵染细胞增殖速度下降。细胞凋亡后期最终细胞死亡,正常细胞细胞死亡后无凋亡小体。gI-/gE-/PRV SA738疫苗毒株和Bartha-K61疫苗毒株侵染细胞凋亡后期凋亡小体形成,并检测到膜结构。在病毒侵染早期细胞内关键凋亡细胞因子Caspase3表现为上调。Caspase-3参与了病毒侵染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细胞凋亡 Caspase-3
原文传递
PRV SA株gB基因和EGFP基因在BHK细胞中的融合表达研究
2
作者 韩强 郭广君 +1 位作者 吕素芳 沈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7-80,181,共5页
为了研究gB蛋白在细胞内的作用位点,试验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A株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B基因保守片段;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以gB基因与EGFP基因胶回收产物为模板,用gB基因上游引物及EGFP基因... 为了研究gB蛋白在细胞内的作用位点,试验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A株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B基因保守片段;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以gB基因与EGFP基因胶回收产物为模板,用gB基因上游引物及EGFP基因下游引物通过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获得gB/EGFP融合基因;构建pcDNA3.1/gB/EGFP重组表达质粒,转染乳仓鼠肾细胞(BHK细胞),采用Western-blot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扩增到300bp的gB基因、760bp的EGFP基因及1060bp的gB/EGFP融合基因;成功构建出pcDNA3.1/gB/EGFP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BHK细胞;Western-blot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融合蛋白在BHK细胞中成功表达。说明通过荧光蛋白研究目的蛋白的作用位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EGFP融合基因 作用位点 乳仓鼠肾细胞 pcDNA3.1表达载体 荧光蛋白
原文传递
猪伪狂犬病病毒HN2012株的分离鉴定及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伟 张松林 +6 位作者 王文秀 魏凤 苗立中 刘吉山 李峰 沈志强 丁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2012年以来,由新型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PR)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范围发生,在河南省发病猪场分离到1株PRV,命名为HN2012。该病毒在BHK-21细胞中能够产生典型的PRV细胞病变,将HN2012以10~5 TCID50的剂量感染成年家兔,接种兔在36... 2012年以来,由新型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伪狂犬病(PR)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范围发生,在河南省发病猪场分离到1株PRV,命名为HN2012。该病毒在BHK-21细胞中能够产生典型的PRV细胞病变,将HN2012以10~5 TCID50的剂量感染成年家兔,接种兔在36h内全部死亡,均出现典型的PR症状。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N2012与其他毒株同源性为94.82%~99.83%。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gE进化方向分为国内分离毒株和国外分离毒株两支,中国分支明显划分为2012年前分离毒株亚群和2012年后分离毒株亚群。这些结果对于我国PR的预防和疫苗株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变异 鉴定 gE 遗传进化
下载PDF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士运 张松林 +7 位作者 苗立中 孙翠平 刘磊 马永彪 李振伟 王玉茂 沈志强 韩文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为了评价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在联苗中的免疫效果,试验用不同含量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制备联苗,分别免疫兔和绵羊,在免疫后的第10,14,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免疫后第25天用1个最小致死量(MLD)的腐败... 为了评价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在联苗中的免疫效果,试验用不同含量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制备联苗,分别免疫兔和绵羊,在免疫后的第10,14,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免疫后第25天用1个最小致死量(MLD)的腐败梭菌毒素对免疫兔和绵羊分别进行攻毒,以期得到能使动物获得足够保护的抗原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兔和绵羊联苗中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最小免疫剂量分别为0. 3 mg、0. 25 mg时,在免疫后第14天腐败梭菌毒素血清中和效价均能达到1;免疫后第25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兔和绵羊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75%。说明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可以替代羊三联四防苗中腐败梭菌组分用来进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腐败梭菌 Α毒素 重组 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