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检测在毒鼠强中毒心肌损害中的诊断意义
1
作者 郭鹏 刘丽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1048-1049,共2页
关键词 杀啮齿动物药/中毒 发作/诊断 肌酸激酶/血液 同工酶类/血液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川蛭通络胶囊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海燕 李彦 孔咏梅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65-3369,共5页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中动脉阻断(MCAO)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MCAO/R组、川蛭通络胶囊治疗组(CZTLC),每组15只。其中CZTLC组于手...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中动脉阻断(MCAO)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MCAO/R组、川蛭通络胶囊治疗组(CZTLC),每组15只。其中CZTLC组于手术前5 d,口服灌胃给药2次/d。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深度麻醉取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TTC、HE及甲苯胺蓝染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丙二醛(MDA)测试盒分别测定脑组织SOD及MDA含量;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4及IL-10的表达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结果HE染色、尼氏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R可明显诱导左侧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侧主要表现神经元细胞体积缩小,胞浆空泡变性,细胞间排列疏松,海马、皮质的神经元大部分萎缩;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到川蛭通络胶囊治疗组小鼠脑组织区域神经元细胞损伤较轻微,表现为神经细胞的紧密排列和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增加。同时,与假手术组相比,药物处理组海马CA1和皮层的正常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假手术组小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川蛭通络胶囊组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脑匀浆TNF-α、IL-1β及IL-6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CZTLC干预组小鼠脑匀浆TNF-α、IL-1β及IL-6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CZTLC可显著下调凋亡蛋白caspase-3及Bax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其亦明显上调Bcl-2的表达,与CAMO/R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ZTLC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蛭通络胶囊 MCAO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多形式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艳 杨庆凤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9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形式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实习护士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采用双盲法对2组学生教学相同的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实验... 目的探讨多形式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实习护士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采用双盲法对2组学生教学相同的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实验组采用多形式案例教学进行教学,然后采用相同试卷对2组进行测试,包括笔试和操作,最后对2组护士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得分为(89.20±6.35)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69.21±6.56)分,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式案例教学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护理 教学
下载PDF
叶酸剂量对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晶 李秉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究叶酸剂量对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颈动脉硬化、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合并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各54例... 目的:探究叶酸剂量对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颈动脉硬化、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合并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小剂量组联合低剂量(0.8 mg)叶酸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剂量(5 mg)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脑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脑缺血情况总发生率为12.96%(7/54),与对照组的11.11%(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4/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7%(1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LI患者对患者颈动脉硬化、脑缺血的影响与常规剂量相当,且小剂量叶酸治疗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死 叶酸剂量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硬化 脑缺血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对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阴东亮 丁岩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即刻、术后12、24h,血浆TNF-α、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前急诊介入组患者TNF-α、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24h急诊介入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5)。急诊介入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幅(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