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感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志飞 徐忠 +3 位作者 辛力 王伯松 孙卫东 李金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96-1001,共6页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感知,探讨疾病感知对患者出院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及试验组54例,试验组根据心内科专业书籍及相关指南制作的幻灯片对其进行教育...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感知,探讨疾病感知对患者出院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及试验组54例,试验组根据心内科专业书籍及相关指南制作的幻灯片对其进行教育;对照组根据护士平时的健康教育内容制作幻灯片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及出院后1,3,6个月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WHOQOL-BREF)、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Revised,BIPQ-R)进行评估,统计出院后患者再梗死、再住院及死亡例数。结果对照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试验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试验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和BIPQ-R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试验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BIPQ-R评分低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时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后1,3,6个月再梗死例数及总数,出院后1,3,6个月再住院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再住院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例数。结论由心内科专科医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感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并减少再入院率,但对患者再梗死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疾病感知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费城染色体阳性颗粒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刘芹芹 辛利 +5 位作者 刘玉玉 杜书静 王伟岩 刘艳灵 魏绪廷 滕清良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阳性(Ph+)颗粒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的诊断、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诊断为Ph+G-ALL 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骨髓涂片中含颗粒的原始幼稚淋巴细...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阳性(Ph+)颗粒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的诊断、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诊断为Ph+G-ALL 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骨髓涂片中含颗粒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中的23%,免疫表型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BCR-ABL融合基因阳性,Ph染色体阳性,骨髓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定期门诊复诊。结论成年人G-ALL少见,诊断依据骨髓形态学检查及免疫分型,治疗按照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但其诱导缓解率、生存期低于非G-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颗粒性 急性 细胞形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