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来宝 谭新欢 李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42-46,共5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笔者科室行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组(观察组)和切开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笔者科室行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组(观察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surgeons’form,ASES)、术口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手术切口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手法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且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术后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 微创 内固定 切开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复合富血小板血浆植骨在微创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廷伟 刘峻 +4 位作者 林海朋 孙秀琛 李金健 黄明利 王晓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微创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44例。依据椎间植骨是否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84例)。术前两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腰痛...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微创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44例。依据椎间植骨是否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84例)。术前两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麻痛。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类型、手术节段、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总失血量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治疗效果。侧位X线图像测量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在3D-CT图像上依据改良的Brantigan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记录融合层数。结果术前腰痛VAS、下肢痛VAS及ODI指数分别为:观察组(4.8±2.1)分,(6.8±2.2)分,(24.4±9.7)%;对照组(4.6±2.9)分,(6.6±2.7)分,(22.3±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总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获得平均42.5个月的随访(36~49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腰痛VAS评分、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融合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增加椎间植骨融合质量及融合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微创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变 融合
下载PDF
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来宝 毕宏政 孙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文登整骨医院创伤整复二科收治的48例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文登整骨医院创伤整复二科收治的48例采用外-后-内踝复位固定顺序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在1小时内完成,术后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30例,良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3.7%,1例患者外踝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时,先复位与固定外踝,可初步获得躁关节的稳定,为下一步复位后踝及内踝创造条件,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是一种方便、简洁、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复位固定顺序 踝关节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