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公益诉讼制度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慧 《政法论丛》 2002年第5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诉讼模式 受害者 公共利益 司法保护 公益诉讼制度 案件 私法自治 集体利益 传统 群体
下载PDF
论新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 被引量:38
2
作者 初炳东 许海波 邢书恒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47,共3页
论新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初炳东许海波邢书恒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是刑法中十分重要也是难以把握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我国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即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具备数个犯罪构... 论新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初炳东许海波邢书恒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是刑法中十分重要也是难以把握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我国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即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但是,如果刑法条文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犯 转化犯 故意杀人罪 强迫他人卖淫罪 故意伤害罪 强奸妇女罪 新刑法 有期徒刑 拐卖妇女 行为人
原文传递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被引量:39
3
作者 杨士林 《法学论坛》 2003年第6期5-11,共7页
本文从界定公众人物的含义和范围入手,说明了公众人物名誉权所具有的公共性质及其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关系,并大体分析了这种冲突的原因。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解决这种冲突的机制,而宪政先进国家则通过引入宪法确立了对这种冲突的平衡机制。... 本文从界定公众人物的含义和范围入手,说明了公众人物名誉权所具有的公共性质及其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关系,并大体分析了这种冲突的原因。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解决这种冲突的机制,而宪政先进国家则通过引入宪法确立了对这种冲突的平衡机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名誉权法制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由传统上的侵权法调整转向宪法调整,这种趋势说明在名誉权案件特别是在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案件的审理中,要兼顾名誉权和言论自由这两种价值,而我国近乎没有宪法适用,怎样从宪法的高度解决这种冲突,司法实践迫切需要宪法学理论作出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人物 名誉权 言论自由 宪法调整 公共性质
下载PDF
特许经营基本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任学青 《法学论坛》 2002年第4期56-62,共7页
由于特许经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的欠缺 ,阻碍了我国特许经营的规范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特许经营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剖析了特许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 ,大多数国家出于对特许权经济价值的认可而给予特许权一定的法律保护 ;阐明了特许经... 由于特许经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的欠缺 ,阻碍了我国特许经营的规范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特许经营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剖析了特许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 ,大多数国家出于对特许权经济价值的认可而给予特许权一定的法律保护 ;阐明了特许经营关系是建立在特许权许可使用基础上的复合合同关系 ,揭示了特许关系不同于代理关系、合伙关系、连锁经营关系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许经营 特许权 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下载PDF
死亡赔偿请求权基础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石春玲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3,共7页
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是民法学理论中的难点,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从社会学、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应以死亡“损害转移”的观点作为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近亲属因死者的死亡而承受了死亡损害转移的后果,从而对死者的死亡享... 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是民法学理论中的难点,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从社会学、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应以死亡“损害转移”的观点作为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依据。近亲属因死者的死亡而承受了死亡损害转移的后果,从而对死者的死亡享有死亡赔偿请求权。其中,死亡补偿费是对生命损害本身的补偿,而不是对死亡引起的未来财产损失的赔偿。在没有近亲属的情况下,任何支付医疗费、丧葬费的第三人均可向赔偿义务人请求支付上述费用,但可向法院提起赔偿请求的程序当事人不限于上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赔偿 请求权基础 近亲属 死者 程序当事人 赔偿请求 赔偿义务 支付 角度分析 费用
原文传递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爱民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99,共2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动、自主的专业化成长,它依靠教学反思、专业对话等逐步实现。校本培训应抓好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按不同类型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学习型教师组织 教师培训 教师评价
下载PDF
反垄断法草案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俊峰 张颖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由于没有考虑到垄断侵害、反垄断诉讼与传统民法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重大差异,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缺陷严重,难以实施。法经济学的分析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实践均证明,单纯依赖专司机关的行政执法,难以收到理想... 由于没有考虑到垄断侵害、反垄断诉讼与传统民法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重大差异,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缺陷严重,难以实施。法经济学的分析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实践均证明,单纯依赖专司机关的行政执法,难以收到理想的反垄断效果。为此,反垄断法应采取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惩罚的最佳倍率虽难以准确测定,但不妨借鉴美国的三倍损害赔偿立法例,同时根据实践需要,以特别法形式对惩罚性赔偿适用除外的情况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草案 损害赔偿制度 法经济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中外公益诉讼制度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晖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50-153,共4页
各国都有公益司法保护制度 ,公益诉讼是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公益诉讼可以保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打击公众犯罪 ,推进法制 ,完善民主制度 ,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世界两大法系的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各国都有公益司法保护制度 ,公益诉讼是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公益诉讼可以保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打击公众犯罪 ,推进法制 ,完善民主制度 ,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世界两大法系的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制度 民主与法制 比较与借鉴
下载PDF
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法社会学求证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炳君 《政法论丛》 2005年第4期20-25,共6页
当代中国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系社会转型过程中,基于“三农问题”的隐性矛盾和显性冲突而引发的,具备一定数量、规模的且特定利益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农民,在其利益受损且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和维权渠道不畅的情形下,而采取的非常化群体性抗争... 当代中国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系社会转型过程中,基于“三农问题”的隐性矛盾和显性冲突而引发的,具备一定数量、规模的且特定利益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农民,在其利益受损且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和维权渠道不畅的情形下,而采取的非常化群体性抗争的行为状态。从法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的立体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力求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既定的规则中观察和理解社会,以群体关系为基础,深入研究这类群体事件成因,对于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关注农民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利生态状况,及时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减少社会损失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群体性事件 显性利益 隐性利益 农民负担 司法救济
下载PDF
家庭暴力存在原因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国奎 《政法论丛》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原因分析 表现形式 原因分析 法制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
下载PDF
模拟法庭课—实践性法律教学的新尝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姜春兰 《政法论丛》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21世纪的法学教育 ,不仅仅是要进行知识教育 ,更重要的是能力教育 ,如何通过正规的培训途径 ,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律应用型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目标。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式的实践性教学其意义不只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方法的改... 21世纪的法学教育 ,不仅仅是要进行知识教育 ,更重要的是能力教育 ,如何通过正规的培训途径 ,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律应用型人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目标。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式的实践性教学其意义不只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方法的改变 ,而且是对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它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不足 ,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 ,从理论走向实践 ,成为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又一有益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法庭课 法学教育 实践性 课程设置 教材
下载PDF
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玉福 《政法论丛》 2001年第3期3-10,共8页
法律在配置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 ,必须适应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问题的原则性规定 ,与“人治”型的社会文化基础发生了强烈的碰撞。本文从社会传统文化基础的角度 ,考察了《公司法》在有限责任... 法律在配置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 ,必须适应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问题的原则性规定 ,与“人治”型的社会文化基础发生了强烈的碰撞。本文从社会传统文化基础的角度 ,考察了《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问题上的立法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立法缺陷 公司法
下载PDF
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爱民 《滨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85-87,共3页
儿童同伴关系与儿童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家庭关系、社交技能以及气质、社会观点采择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儿童教育中应重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儿童 同伴关系 学业成绩 社会行为 社交技能 儿童教育
下载PDF
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与对策 被引量:12
14
作者 侯爱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心理影响 教师评价 心理效应
下载PDF
现代法律中的平等——平等的主体条件、法律平等的本体及价值 被引量:19
15
作者 闫国智 《法学论坛》 2003年第5期20-26,共7页
平等关系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成员主体意识的普遍提升 ,在人的关系中 ,任何一方失缺该意识 ,都不可能有平等存在。法律平等是绝对平等与相对平等的统一 ,立法平等是法律平等的本体 ,没有立法平等就没有适法平等。平等是最基本的法的价值 ,... 平等关系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成员主体意识的普遍提升 ,在人的关系中 ,任何一方失缺该意识 ,都不可能有平等存在。法律平等是绝对平等与相对平等的统一 ,立法平等是法律平等的本体 ,没有立法平等就没有适法平等。平等是最基本的法的价值 ,也是贯通于其他法价值之中对之具有纠偏、定向作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平等 法律平等 法律价值
下载PDF
婚姻家庭法应当明确规定第三者的民事责任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春玲 张迎秀 《当代法学》 1998年第6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第三者 婚姻家庭法 民事责任 配偶权 明确规定 侵权行为 受害人 行为违法 法律保护 救济手段
原文传递
国外、域外别居制度比较——再谈我国别居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孟德花 《河北法学》 2002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别居又称分居 ,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会法 ,至今仍存在。国外各主要国家及域外香港、澳门等地区都规定了别居制度。我国建国以来的 195 0年和 1980年两部婚姻法均未规定别居制度。 2 0 0 1年 4月 2 8日修订的《婚姻法》中 ,虽... 别居又称分居 ,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会法 ,至今仍存在。国外各主要国家及域外香港、澳门等地区都规定了别居制度。我国建国以来的 195 0年和 1980年两部婚姻法均未规定别居制度。 2 0 0 1年 4月 2 8日修订的《婚姻法》中 ,虽将别居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但同时应进一步对别居的法定理由、效力、程序、终止理由、期限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居制度 法定理由 《婚姻法》 判决离婚 分居 效力 教会法 国别 域外 主要国家
下载PDF
论小额诉讼程序基本理念及制度建构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尚豪 阚英 《政法论丛》 2006年第5期87-92,共6页
小额诉讼的基本理念除了诉讼效率之外,其更加关注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和程序利益的保护,根本的目的在于正义的实现。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建构应当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注重对当事人的程序保护,不应当为了程序之简便而忽视正义之保障。在此... 小额诉讼的基本理念除了诉讼效率之外,其更加关注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和程序利益的保护,根本的目的在于正义的实现。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建构应当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注重对当事人的程序保护,不应当为了程序之简便而忽视正义之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在机构设置、程序进行、能否上诉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诉讼 程序利益 建构
下载PDF
判例法之中国本土化价值论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炳君 《政法论丛》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判例法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 ,如同成文制定法占主导地位的大陆法系一样 ,起到了司法统一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法律文化与社会文明的演进 ,成文法天然的僵化和滞后特性以及判例法的灵活性和具体指引的特点 ,日益凸现。两大法系... 判例法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 ,如同成文制定法占主导地位的大陆法系一样 ,起到了司法统一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法律文化与社会文明的演进 ,成文法天然的僵化和滞后特性以及判例法的灵活性和具体指引的特点 ,日益凸现。两大法系相互吸收、引进和趋同 ,共同支撑起了人类的法制大厦。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陆法系国度 ,顺应世界法律文化潮流 ,汲取人类法律文明之精华 ,当属自然。尤其在现存司法体制和审判管辖制度难以改变的情形下 ,创设和移植已被世界诸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判例法制度 ,不失为一剂医治“司法的地方保护”病症的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 中国 判例 自由裁量权 裁判质量 法官素质 司法公正 背离判例报告制
下载PDF
单位犯罪中的个人责任理论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星 《政法论丛》 2001年第2期50-53,共4页
单位犯罪中的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报应刑与功利刑相结合的理念 ,通过法律规定将单位拟制成一个实体 ,它实现犯罪的行为能力由其自然人成员实现。在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为了打击该单位再犯的能力 ,满足被害法益的报复情感 ,... 单位犯罪中的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报应刑与功利刑相结合的理念 ,通过法律规定将单位拟制成一个实体 ,它实现犯罪的行为能力由其自然人成员实现。在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为了打击该单位再犯的能力 ,满足被害法益的报复情感 ,重建对规范的信任与忠诚 ,立法者根据需要对单位处以刑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个人责任 代理责任论 有限制代理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