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遁耕分层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徐萍 杨宪杰 +3 位作者 邓学斌 杨震 孙彦玲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针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硬茬播种导致耕层变浅和光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本试验设置遁耕分层施肥后播种(简称“遁耕”)和硬茬种肥同播(简称“硬茬”)两个处理,测定比较了土壤容重、含水率和养分含量,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 针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硬茬播种导致耕层变浅和光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本试验设置遁耕分层施肥后播种(简称“遁耕”)和硬茬种肥同播(简称“硬茬”)两个处理,测定比较了土壤容重、含水率和养分含量,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后期和成熟期对玉米生长发育性状、干物质积累性状、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比较分析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结果表明,遁耕处理与硬茬处理相比,可明显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率和20~40 cm土层氮磷钾养分含量。遁耕处理的玉米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在大喇叭口期到吐丝期明显高于硬茬处理,叶干重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穗干重从吐丝期到灌浆后期都显著高于硬茬处理;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轴重、单株粒重、单株秸秆重和产量也显著高于硬茬播种。与硬茬处理相比,遁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并增产19.53%。因此,遁耕分层施肥一体化技术明显优化了土壤容重和水分及养分分布,调控了玉米生长发育节奏和产量构成要素,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穗粒数和粒重,从而实现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遁耕 分层施肥 产量 调控效应
下载PDF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萍 杨宪杰 +6 位作者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1-841,共11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种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增产增效,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茬设置免耕玉米播种和遁耕分层施肥玉米播种2个处理,免耕玉米播种主区里设置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1)、人工施肥-旋耕深松-小麦条播(T2)2个副区;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处理主区后茬为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3)、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小麦宽幅匀播(T4)2个副区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玉米-小麦周年总产及产出/投入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模式明显能够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优化了耕层养分分布,增加了小麦株高、分蘖、地上部干物质重量、0~40 cm耕层的根干重,进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高产;籽粒产量表现为T4(8333.75 kg∙hm^(−2))>T3(8222.63 kg∙hm^(−2))>T2(7778.17 kg∙hm^(−2))>T1(7000.35 kg∙hm^(−2));T4、T3、T2处理分别比T1处理显著增产19.05%、17.46%和11.1%;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T4处理累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9469.7 kg∙hm^(−2),超过了吨粮田(15000 kg∙hm^(−2)),产出/投入比达3.76,是华北平原玉米-小麦周年节水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耕作模式。本文揭示了不同耕作施肥播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增产要素及玉米-小麦周年增产增效特征。建议加快在华北平原示范推广“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旋耕 深松 分层施肥 播种方式 增产增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