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们理想中的信息技术课堂 |
钟和军
陈红
李妮
|
《信息技术教育》
|
2006 |
1
|
|
2
|
乡情让历史不再遥远 |
王涛
曲昌军
|
《中学历史教学》
|
2009 |
0 |
|
3
|
走出“考前焦虑”的阴影 |
赵振霞
|
《网络科技时代》
|
2007 |
0 |
|
4
|
博客日志——我的成长秘籍 |
王旭东
|
《班主任》
|
2010 |
0 |
|
5
|
暗夜里的一盏明灯——谈《窦娥冤》和《孔雀东南飞》的浪漫主义结尾 |
姜海燕
|
《语文天地》
|
2010 |
0 |
|
6
|
“麻雀嘴巴”与“鸦雀无声”——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思考 |
范国晖
|
《基础教育》
|
2010 |
0 |
|
7
|
正视狼性 以狼为师——读《狼图腾》想到的 |
郭树山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0 |
|
8
|
化学题目中条件隐含的几种常见方式 |
孙志林
|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
2010 |
0 |
|
9
|
双剑在手,百战不殆--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探索 |
杨成春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0 |
0 |
|
10
|
诗歌鉴赏方法举隅 |
付兴军
|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
2008 |
0 |
|
11
|
“游戏PK”的灵感 |
李妮
|
《网络科技时代》
|
2007 |
0 |
|
12
|
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问题 |
赵世刚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0 |
0 |
|
13
|
“科学性”:高考命题的第一要义—从2009年辽宁文综卷35题说 |
曲昌军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9 |
0 |
|
14
|
动态网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
李作刚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1 |
0 |
|
15
|
形神兼备 言近旨远——戴望舒《烦忧》赏析 |
张丽丽
|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