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褥疮护理与治疗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竹芹 綦美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5期667-668,共2页
目的:探讨卧床病人褥疮护理、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30例长期卧床病人进行预防褥疮的护理,观察褥疮的发生率。对5例褥疮病人采用双氧水冲洗、氧疗、呋喃唑酮+甲硝唑+复方磺胺甲恶唑敷盖创面等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 目的:探讨卧床病人褥疮护理、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30例长期卧床病人进行预防褥疮的护理,观察褥疮的发生率。对5例褥疮病人采用双氧水冲洗、氧疗、呋喃唑酮+甲硝唑+复方磺胺甲恶唑敷盖创面等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褥疮。5例褥疮病人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均治愈,未发生逆转。结论:通过规范、精心的护理,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发生率。采用双氧水冲洗、氧疗、呋喃唑酮+甲硝唑+复方磺胺甲恶唑敷盖创面的治疗是治愈褥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治疗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CTA模拟手术入路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斌 于立刚 +1 位作者 代艳 张书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6-1587,共2页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在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本科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并在CT工作站上进行手术入路模拟,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然后对术前CTA结果与术...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在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本科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CTA检查并在CT工作站上进行手术入路模拟,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然后对术前CTA结果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术中证实动脉瘤133个。与术前CTA检查结果高度一致。结论依据CTA检查结果和模拟手术入路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脑血管造影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亚低温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斌 于立刚 代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与常温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亚低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对照组(50例),亚低温组术后开始用冰毯机持续降温,维持体温32℃~35℃。配合应用冬眠... 目的与常温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亚低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对照组(50例),亚低温组术后开始用冰毯机持续降温,维持体温32℃~35℃。配合应用冬眠、镇静、解痉等措施,治疗时间为5~7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与亚低温组相同。两组患者伤后当天及第1,3,5,7天行头颅CT扫描检查,动态观察损伤脑组织的影像学变化,并作预后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为19/50(38%),死亡率4/50(8%)。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12/50(24%),死亡率7/50(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佳霖 来永光 张建斌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生理盐水组在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PSH综合征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d和3个月,右美托咪定组患者PSH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4 h,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PSH发生率,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颅脑外伤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硬膜下积液45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丰慧 徐鸿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开颅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占位性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3个月~2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36... 目的:总结显微开颅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占位性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3个月~2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36例,大部分消失9例,无复发、出血及感染表现。结论: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翼点开颅 脑底池打通术 硬膜下积液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复杂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立刚 崔恩东 +2 位作者 许振东 张维杰 李鹏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复杂大脑中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2例复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IC-EC动脉搭桥术,采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评估患者生...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复杂大脑中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2例复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IC-EC动脉搭桥术,采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能力。DSA检查明确血管重建后的通畅情况,包括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2周复查DSA,显示载瘤动脉闭塞完全,血流通畅,无死亡病例。术后7d、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较术前降低,而ADL评分明显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d,而ADL评分明显高于术后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术后3个月rCBF、rCBV明显高于术前,而rMTT、rTTP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CBF、rCBV明显高于术后7d,而rMTT、rTTP明显低于术后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EC动脉搭桥术治疗MCA动脉瘤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行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效果
7
作者 王志锁 许振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实施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组后各25例,观察组术中入路选择经外侧裂,而对照组为经颞叶皮层。结果 治疗后,对比日常生活能力、格拉斯哥的分值,观察组更优(P&l... 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实施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组后各25例,观察组术中入路选择经外侧裂,而对照组为经颞叶皮层。结果 治疗后,对比日常生活能力、格拉斯哥的分值,观察组更优(P<0.05);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更少(P<0.05);对比手术情况,观察组更优(P<0.05);对比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分值以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值,两者相似(P>0.05)。结论 基底节区HICH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采用经外侧裂入路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8
作者 荆友斌 郭志男 +2 位作者 张书仁 王琦 张建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277-278,共2页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四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倒经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其中,单纯外减压术(AI组)4例,外减压+颞肌贴敷术(A2组)5例,内减压+...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四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倒经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其中,单纯外减压术(AI组)4例,外减压+颞肌贴敷术(A2组)5例,内减压+外减压术(B1组)3例,内减压+外减压+颗肌切除术(B2组)3例。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进行预后判断:恢复良好3例(A1组1例,A2组2例),轻残5例(A1组2例,A2组3例),重残3例(A1组1例,BI组1例,B2组1例),植物生存2例(B2组2倒),死亡2例(B1组2例)。结论:外科手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手术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外科手术 内减压 外减压 颡肌贴敷术 颞肌切除术
下载PDF
脑动脉瘤早期手术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68例分析
9
作者 王丰慧 徐鸿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9期4695-469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早期手术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对改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动脉瘤早期(发病72 h以内)夹闭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术治疗6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未出现血肿或脑疝患者,无去骨瓣减压病例。4例发...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早期手术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对改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动脉瘤早期(发病72 h以内)夹闭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术治疗6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未出现血肿或脑疝患者,无去骨瓣减压病例。4例发生脑积水,2例脑梗死。结论:脑动脉瘤早期手术术后持续脑室外引流能够有效地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引流术
原文传递
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体会
10
作者 李佳霖 陈大鹏 +1 位作者 张建斌 张书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头皮、颅骨、硬脑膜均已开放,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并发颅内感染。此种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加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颅内感染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死亡...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头皮、颅骨、硬脑膜均已开放,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并发颅内感染。此种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加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颅内感染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死亡,但传统治疗方法腰穿术,治疗效果差,所以目前需研究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选用重型颅内感染4例进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联合侧脑室引流注药治疗,另4例进行间断腰穿注药治疗作对照,对两组治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比第二组疗效显著。第一组治疗方法具有颅内压控制平稳、对脑膜刺激小、脑脊液药物浓度高、缩短感染时间等优点,术后恢复快,减少了传统手术中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出现。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颅内感染,应优先考虑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和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蛛网膜下腔引流 注药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动脉瘤12例治疗临床分析
11
作者 于立刚 张建斌 徐雪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9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创伤性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近10年来使用介入方法治疗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使用可脱球囊闭塞假性动脉瘤瘤颈,同时闭塞载瘤动脉。12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中,6例恢... 目的:探讨颅内创伤性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近10年来使用介入方法治疗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使用可脱球囊闭塞假性动脉瘤瘤颈,同时闭塞载瘤动脉。12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中,6例恢复正常工作,3例轻残,2例重残需人照料,术后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动脉瘤极其罕见,对于外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岀血及大量鼻出血情况均应考虑创伤性动脉瘤的形成。此类动脉瘤行介入治疗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动脉瘤 介入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付晓艳 徐珊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9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神经功能...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神经功能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14.33±0.38)分比对照组的(10.26±2.83)分高(P<0.05);且研究组肺感染、中枢高热等并发症发生率6.00%比对照组的22.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耿守科 刘梅红 李宝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43-44,47,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预后。方法将58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超早期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4h)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试验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开颅,开颅后均在显微...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预后。方法将58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超早期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4h)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试验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开颅,开颅后均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切开岛叶皮质、清除血肿。术后随访3个月,对其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术式对超早期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小的优点,预后好,可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小骨窗 高血压 基底神经节 脑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佳霖 孙江亭 +1 位作者 荆友斌 张书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术均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丰慧 徐鸿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5期132-132,共1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目前大多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且效果较好,但也有手术并发症.包括癫痫、脑内出血、张力性气颅、脑组织膨胀不良和(或)硬膜下血肿复发等,但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发作的病例却极少见文...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目前大多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且效果较好,但也有手术并发症.包括癫痫、脑内出血、张力性气颅、脑组织膨胀不良和(或)硬膜下血肿复发等,但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发作的病例却极少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11月收治的1例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间脑性癫痫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折耳法”定位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荆友斌 王琦 张书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2期1424-1424,共1页
目的:分析应用"折耳法"进行微创穿刺点定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折耳法"确定穿刺点,进行微创穿刺抽吸,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均在3~6d内抽吸引流出大部分血肿并拔管,临... 目的:分析应用"折耳法"进行微创穿刺点定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折耳法"确定穿刺点,进行微创穿刺抽吸,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均在3~6d内抽吸引流出大部分血肿并拔管,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形状规则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治疗,应用"折耳法"定位穿刺点,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微创 穿刺点 定位 折耳法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17
作者 王丰慧 于宏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7期1718-1718,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 硬膜外血肿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鞍内恶性畸胎瘤1例
18
作者 张波 袁庆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4,共1页
患儿,女,9岁。于入院前20d无任何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出现喷射状呕吐,伴复视及视力锐减。起初仅视物不清晰,继而无法识字,入院前4d双目完全失明。病后无发热,无多饮、多尿现象。查体:神清,营养发育正常,双瞳孔散大约0.8cm,无光感... 患儿,女,9岁。于入院前20d无任何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出现喷射状呕吐,伴复视及视力锐减。起初仅视物不清晰,继而无法识字,入院前4d双目完全失明。病后无发热,无多饮、多尿现象。查体:神清,营养发育正常,双瞳孔散大约0.8cm,无光感,眼球活动自如。四肢运动、感觉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诊断 治疗 脑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