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RC、VEGF及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水平分析
1
作者 曹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巨野县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6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SPARC、VEGF及HER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预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的SPARC、VEGF及HER2阳性表达率为66.67%、63.33%以及78.33%,相比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情况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25、33.211、40.402,P均<0.05)。对患者随访3年,胃癌SPARC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87.50%,相比于阴性表达者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VEGF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78.95%,相比于阴性表达者90.9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HER2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74.47%相比于阴性表达者76.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VEGF及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于癌旁组织较高,且还可用于预后水平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表达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TEN、Survivin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66份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TEN、Survivin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观察组PTEN阳性表达17例(25....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66份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TEN、Survivin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观察组PTEN阳性表达17例(25.8%),低于对照组的51例(77.3%)(χ^2=6.92,P<0.05);观察组Survivin阳性表达48例(72.7%),高于对照组的12例(18.2%)(χ^2=5.72,P<0.05);观察组MVD值为(74.6±18.3),高于对照组的(23.5±6.1)(t=6.722,P<0.01)。 PTEN、Survivin阳性表达与性别、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χ^2=0.16、0.27、0.22、0.24,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有明显关系(χ^2=4.39、4.92、5.76、5.29、6.26、4.25,均P<0.05)。 PTEN与MVD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93,P<0.05);Survivin与MVD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4,P<0.05)。结论 PTEN低表达、Sur-vivin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癌基因 微血管
原文传递
197例胃癌患者病理资料研究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正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为胃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97例,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60岁组占50.3%,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贲门癌、T1分期、淋巴结转...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为胃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胃癌患者197例,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60岁组占50.3%,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贲门癌、T1分期、淋巴结转移N1期、Borrmann Ⅱ型、低分化、腺癌分别在其所在分组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年轻胃癌患者较老年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正 张仰兴 +1 位作者 李晓霞 张仁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0-4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浆内见弥漫均...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浆内见弥漫均匀分布的强嗜酸颗粒,无顶浆分泌现象,细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腺性及实性结构,部分见导管内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不表达肌动蛋白、S-100蛋白、Syn及CgA,PAS染色阴性。结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光镜下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认为是大汗腺癌,其发病率可能比目前认为的更高,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生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嗜酸细胞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