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保存中IL-1和IL-8的累积与白细胞去除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象艳 李晓娣 +2 位作者 黄象娟 陈飞宇 谢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是否存在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8(IL-8)的累积,储存前白细胞去除是否可以减少或抑制细胞因子。方法选择19名健康献血者,各采集200ml全血分成2袋,其中一袋经去白细胞处理。取新鲜和保存各阶段的血液用ELISA法... 目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是否存在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8(IL-8)的累积,储存前白细胞去除是否可以减少或抑制细胞因子。方法选择19名健康献血者,各采集200ml全血分成2袋,其中一袋经去白细胞处理。取新鲜和保存各阶段的血液用ELISA法测定IL-1和IL-8的含量。结果储存过程中全血中的IL-1和IL-8浓度不断增高,尤其是7d后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经去白细胞处理后的血液IL-1和IL-8浓度在储存过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液储存过程中IL-1和IL-8不断产生和累积,而储存前白细胞去除可以抑制IL-1和IL-8在储存过程中的累积,对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去除 细胞因子 白介素-1 白介素-8
下载PDF
白细胞滤除对全血保存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娣 黄象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方法。方法采集19名健康献血者全血200 m l分成2袋,其中一袋行白细胞滤过(滤过组),另一袋不做处理(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液保存过程中IL-2和IL-6水平。结果两组保存过程中IL-2和IL-6水平... 目的探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方法。方法采集19名健康献血者全血200 m l分成2袋,其中一袋行白细胞滤过(滤过组),另一袋不做处理(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液保存过程中IL-2和IL-6水平。结果两组保存过程中IL-2和IL-6水平均不断增高;尤其是7 d后IL-6水平明显升高。滤过组IL-6水平3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滤过组IL-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除保存期末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液储存过程中IL-2和IL-6不断产生和累积。储存前或储存小于3 d时进行白细胞滤除可能会抑制IL-6在储存过程中的累积,但对IL-2的累积无显著影响。储存前或采血后早期白细胞滤除对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滤除 细胞因子 白介素-2 白介素-6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象娟 黄象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80-81,共2页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50袋(400 ml/袋)新鲜无偿献血者血液,在6 h内完成血浆分离,并立即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灭活条件为光照度35 000 LUX、温度4℃、作用时间30...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50袋(400 ml/袋)新鲜无偿献血者血液,在6 h内完成血浆分离,并立即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灭活条件为光照度35 000 LUX、温度4℃、作用时间30 min),灭活前后留取小辫,贴好标签后立即置速冻冰箱冻存;冻存1周后37℃依次解冻,采用凝固法检测Ⅷ因子含量、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含量,以灭活后含量/灭活前含量计算有效成分保有率。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及总蛋白含量均较灭活前显著降低(P均<0.05),其保有率分别为80.88%、95.69%。结论对血浆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可导致Ⅷ因子含量减低;由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需考虑用于不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血浆 总蛋白 Ⅷ因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基因突变对肝脏疾病进程的影响
4
作者 黄相丽 黄象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8期95-97,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呈世界性流行,目前全球大约有4亿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HBV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我国属于HBV高流行区。研究发现,HBV比其他DNA病毒更易出现变异,在HBV感染者体内...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呈世界性流行,目前全球大约有4亿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HBV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我国属于HBV高流行区。研究发现,HBV比其他DNA病毒更易出现变异,在HBV感染者体内常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HBV基因突变给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带来许多临床问题。现将HBV前C区和BCP突变对肝脏疾病进程度的影响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C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基因突变 疾病进程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娣 石庆芬 黄象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单采血小板20袋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辐照组采用35Gyγ射线辐照。测定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62例接受辐照和未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病例,检...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单采血小板20袋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辐照组采用35Gyγ射线辐照。测定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62例接受辐照和未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病例,检测其输注血小板前后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的变化。结果: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CD62P的表达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注血小板前后,患者APCT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γ射线辐照对保存期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输注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辐照 活化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