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国利 崔双双 +6 位作者 孙泽强 杨光 孔晓民 韩成卫 刘盛林 石宁 王学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8,共8页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西南地区土壤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7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旋耕、秋深松30 cm+旋耕、秋深松35 cm+旋耕、秋深松40 cm+旋耕4个耕作处理,研究深松深度对土壤水分、紧实度、土壤养分等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养分、作物产量均有影响。与旋耕相比,深松增加0~40 cm土层土壤中水分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且深松深度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深松改变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均有增产效果,且深松深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深松40 cm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深度 土壤养分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产量 鲁西南地区
下载PDF
接种比对叶菜类尾菜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付龙云 李彦 +5 位作者 赵自超 张柏松 袁长波 井永苹 曲召令 王艳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75-82,共8页
以叶菜类尾菜为主要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常因"过酸化"导致产气失败,为提高其能源化利用效率,本研究系统比较了10%、20%、30%和40%接种比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比为10%和20%时,丙酸、乙酸和氨氮浓度失衡,p H值最低可... 以叶菜类尾菜为主要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常因"过酸化"导致产气失败,为提高其能源化利用效率,本研究系统比较了10%、20%、30%和40%接种比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比为10%和20%时,丙酸、乙酸和氨氮浓度失衡,p H值最低可至4.82和5.50,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过酸化"现象,产气停滞或大大减少,甲烷含量低;而接种比为30%和40%时,丙酸、乙酸和氨氮浓度维持良好平衡,pH值基本维持中性,产气正常。采用较高的接种比对于叶菜类尾菜厌氧发酵正常产气至关重要,同时鉴于30%和40%接种比产气效果差别不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确定30%为最佳接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比 叶菜类尾菜 厌氧发酵 沼气 过酸化
下载PDF
利用乳酸菌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付龙云 张柏松 +4 位作者 李彦 赵自超 袁长波 井永苹 王艳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我国农业废弃物种类繁多、存量巨大,其资源化处理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乳酸菌处理农业废弃物具有安全高效、适用范围广泛、产品附加值高等突出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酸菌在农业废弃物"饲料化"、"肥料化"... 我国农业废弃物种类繁多、存量巨大,其资源化处理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乳酸菌处理农业废弃物具有安全高效、适用范围广泛、产品附加值高等突出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酸菌在农业废弃物"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及"材料化"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乳酸菌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利用乳酸菌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前景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处理 青贮
下载PDF
鲁西南褐土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泽强 韩成卫 +4 位作者 孔晓民 杨光 刘盛林 石宁 王学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69-74,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土壤容重1.2、1.3、1.4、1.5、1.6g/cm^3共5个水平处理,研究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冬小麦株高、植株干物质量...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土壤容重1.2、1.3、1.4、1.5、1.6g/cm^3共5个水平处理,研究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冬小麦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容重1.4g/cm^3时达到最高值,增至1.5g/cm^3和1.6g/cm^3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且容重越大降幅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1.6g/cm^3处理的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籽粒养分吸收量分别降低11.55%、13.61%、37.86%和39.46%。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穗粒数变化所致,容重1.5、1.6g/cm^3处理的穗粒数比对照分别下降27.37%和36.79%。原状土结构紧实,下层土壤容重过大严重制约冬小麦产量提高,与CK相比,容重1.2、1.3、1.4g/cm^3处理分别增产12.85%、21.49%、31.01%。通过深松等耕作技术打破犁底层,降低20~40cm深层土壤容重,促进植株生长和后期干物质积累,是冬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土壤容重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养分吸收 鲁西南
下载PDF
新型尿素对高产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盛林 董晓霞 +2 位作者 王学君 孙泽强 杨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5-30,共6页
氮肥对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将普通尿素改良为控释尿素和含微量元素尿素等新型尿素可能有助于提高氮肥生物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环境污染。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施用等量氮素的控释尿素(CLU)、聚能网尿素(SNU)... 氮肥对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将普通尿素改良为控释尿素和含微量元素尿素等新型尿素可能有助于提高氮肥生物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环境污染。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施用等量氮素的控释尿素(CLU)、聚能网尿素(SNU)、腐植酸尿素(HAU)、含锌尿素(Zn-U)和含锰尿素(Mn-U)与普通尿素(CU),比较其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CLU、SNU、HAU、Zn-U、Mn-U与CU相比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增施锰肥(Mn-U和U+Mn)增产效果优于增施锌肥(Zn-U和U+Zn);CLU、Zn-U和Mn-U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冬小麦品质均无显著促进作用,新型尿素Mn-U能够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其氮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因此,受土壤条件、作物品种、新型尿素种类、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石灰性土壤中施加不同新型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促进作用,如何通过尿素种类进一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尿素 微量元素 冬小麦产量 籽粒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成卫 孔晓民 +3 位作者 郝福庭 宋春林 吴秋平 孙泽强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为评价两熟制条件下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探明鲁西南潮褐土合理耕层构建的最佳耕作方式,提高玉米产量,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常规旋耕、深松三种耕翻及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组合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qu... 为评价两熟制条件下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探明鲁西南潮褐土合理耕层构建的最佳耕作方式,提高玉米产量,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常规旋耕、深松三种耕翻及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组合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还田"耕作模式的松土保墒和玉米增产效果最好。与秸秆不还田处理下免耕和常规旋耕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处理在20~30、30~40 cm土壤容重平均下降11.3%、10.6%和7.6%、8.0%,玉米全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提高8.1%~10.3%,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3.6%~6.1%。秸秆还田配合深松处理下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产量较秸秆不还田下免耕处理增产13.6%。因此,"秸秆还田+深松"耕作模式可作为本地区构建合理耕层结构、充分挖掘耕层潜力、提高玉米产量的推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状 玉米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