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7
1
作者 江晓东 李增嘉 +3 位作者 侯连涛 王芸 王雪 颜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4,共5页
土壤耕作可影响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土壤的贮水量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研究少免耕在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了5种土壤耕作体系(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 土壤耕作可影响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土壤的贮水量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研究少免耕在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了5种土壤耕作体系(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缺口圆盘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利用烘干法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耕作,少耕特别是旋耕还田方式能够增加土壤贮水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土壤0~60cm层次硝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的淋失。以旋耕还田为主的耕作体系可以在该地区应用,而免耕覆盖则不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免耕 灌溉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玉米籽粒容重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张丽 董树亭 +3 位作者 刘存辉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5-411,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容重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多个玉米品种籽粒的容重和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将山东省最新审定的29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三类,高容重型(...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容重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多个玉米品种籽粒的容重和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将山东省最新审定的29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三类,高容重型(H-TW)、中容重型(M-TW)和低容重型(L-TW)。玉米容重的变异来源于基因型和试验地区,二者均达极显著水平。受基因型控制的籽粒形状是决定容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粒型之间容重差异显著,容重值排序是爆裂型>硬粒型>马齿型。施氮肥对玉米容重的影响不大,同一品种不同的施氮量处理之间玉米的容重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籽粒容重与千粒重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容重与蛋白质含量和淀粉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通径分析指出赖氨酸含量对玉米容重起负作用,且由于决定系数最小(R(3)2=-0.05%),成为影响容重的主要限制因素,尤其是对蛋白质形成的限制,但对淀粉总含量的限制作用较小。【结论】提高玉米籽粒容重,应该首先着眼于籽粒总淀粉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产量 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中国白盐面条色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胡瑞波 田纪春 +1 位作者 邓志英 张永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38-1343,共6页
选用25个面粉色泽差别较大的小麦品种(系),研究了白盐面条的色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鲜白盐面条和干白盐面条的L*值(色泽亮度)与面粉R457白度、面粉L*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b*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类胡... 选用25个面粉色泽差别较大的小麦品种(系),研究了白盐面条的色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鲜白盐面条和干白盐面条的L*值(色泽亮度)与面粉R457白度、面粉L*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b*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煮后面条L*值与各面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鲜、干和煮后白盐面条的色泽红度(a*值)均与面粉a*值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干面条的a*值还与灰分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种状态白盐面条的色泽黄度(b*值)均与面粉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R457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干面条和煮后面条的b*值还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粉颗粒度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鲜白盐面条放置过程中色泽亮度的稳定性与面粉R457白度、面粉L*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b*值的稳定性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盐面条 色泽 色泽稳定性 小麦
下载PDF
施氮对墨西哥玉米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永军 王空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高氮,600 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植株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叶片中NO3--N含量以新生叶较高,...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高氮,600 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植株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叶片中NO3--N含量以新生叶较高,全展叶较低,老叶居中;茎鞘和根系的NO3--N含量在不同收获期表现为第一收获期低于叶片,第二期仅比新生叶低,第三期则高于叶片。随着收获次数增加,NO3--N含量在叶片中呈降低趋势,在茎鞘和根系中先降后升。高氮水平和分次施肥是造成同一类型叶片NO3--N累积的主要原因;高氮分次施肥处理(N2-3)第二期收获的新生叶NO3--N含量最高,为92.66μg/g,这一数值尚未达动物摄食的潜在致毒剂量。氮素用量增加,其生产效率降低,但高氮(600 kg/hm2)一次性基施处理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较高的氮肥用量一次性基施能够实现墨西哥玉米的高产且不会影响其产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施氮量 施氮方式 硝态氮 产量
下载PDF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永军 王空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55-1561,共7页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cm时刈割,留茬30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kg·m-2(鲜草重)和278kJ·m-2,显著高于留茬20cm(CK)与10cm处理;留茬30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cm与95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cm,株高95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留茬高度 刈割时期 再生产量 饲用品质 再生系数 再生性能 植株高度 纤维含量 无氮浸出物
下载PDF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永军 王空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kg.m-2,显著高于留茬...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kg.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处理;其粗蛋白(CP)和粗纤维(CF)含量较高,粗灰分(CA)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低。株高130 cm时刈割与对照处理(株高95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CP、NFE含量较低,CA和CF含量较高;株高60 cm刈割处理的CP、NFE含量高,CA和CF含量低,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综合分析5项饲用营养成分和总能量(GE)产量,留茬高度30 cm、株高95 cm时刈割可实现墨西哥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刈割 留茬高度 刈割时株高 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部分烟草种质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传印 刘洪祥 田纪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2-1596,共5页
利用AFLP技术,对48份不同类型和地域来源的烟草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用4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323条扩增带,其中174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55.72%。对AFLP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48份烟草种质分为2... 利用AFLP技术,对48份不同类型和地域来源的烟草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用4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323条扩增带,其中174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55.72%。对AFLP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48份烟草种质分为2大类群,即黄花烟草群和普通烟草群,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4组;48份材料的欧氏距离为1.41—10.78。初步研究表明,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AFLP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粱、苏丹草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文华 王空军 +3 位作者 王永军 赵久然 董树亭 胡昌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粱、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粱和苏丹草相比,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粱、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粱和苏丹草相比,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京科草1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722选分别高98.6%和139.9%;杂交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及总能量均最高,高粱次之,苏丹草最低,杂交种饲用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显著提高;从物质分配和能量形成的角度分析,茎秆和叶鞘是鲜物质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干物质产量和能量的形成过程中,茎秆、叶鞘和叶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苏丹草杂交种 高梁 苏丹草 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彩色小麦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玮 杨敏 +4 位作者 秦保平 王振林 武玉国 孙兰珍 尹燕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为探讨彩色小麦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利用305对多态性SSR引物检测了18个彩色小麦品种(系)。共检测到108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红粒、紫红粒小麦的等位变异数在7个部分同源群的排序为HG3>HG2>HG1>HG4>HG5... 为探讨彩色小麦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利用305对多态性SSR引物检测了18个彩色小麦品种(系)。共检测到108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红粒、紫红粒小麦的等位变异数在7个部分同源群的排序为HG3>HG2>HG1>HG4>HG5>HG7>HG6,黑粒和蓝粒小麦的排序为HG3>HG2>HG1和HG4>HG5>HG7>HG6。不同粒色小麦的SSR标记多态信息含量相近,其中红粒和紫红粒小麦为0.525~0.543,黑粒和蓝粒小麦为0.517~0.545。18个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极显著(P=0.0001),遗传相似系数在0.41~0.76之间。UPGMA聚类分析将18份材料分为6群,类群分布与亲缘关系及其地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小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施氮对杂交苏丹草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艳 刘锋 +3 位作者 王风云 张吉旺 叶梅 董树亭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中NO3-N含量最高;施氮处理植株茎秆、叶片NO3-N含量均高于对照(N0)。同种施肥方式下,各茬收获草(H1、H2、H3)的NO3-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所有氮素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NR活性升高。一次性基施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分次施肥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N3和N4)产草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N1和N2)(P<0.05)。施氮处理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218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等降低。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变化情况是相同施氮量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基施处理,即:N3>N1,N4>N2,粗蛋白生产效率是高施氮量分次处理高于一次基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草2号 氮素 硝态氮累积 产量
下载PDF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史忠强 江晓东 +3 位作者 王芸 宁堂原 韩宾 李增嘉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50-52,56,共4页
采用5种土壤耕作方式在山东龙口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中夏玉米的灌浆速率符合“S”型曲线,可与Logistic方程Y=k/(1+ae-bt)很好的拟合。相对于常规耕作,耙耕秸秆还田方式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灌浆速率,增产14.5%,与旋耕秸... 采用5种土壤耕作方式在山东龙口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中夏玉米的灌浆速率符合“S”型曲线,可与Logistic方程Y=k/(1+ae-bt)很好的拟合。相对于常规耕作,耙耕秸秆还田方式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灌浆速率,增产14.5%,与旋耕秸秆还田方式无明显差异,而免耕秸秆覆盖方式减产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免耕 叶面积指数 灌浆速率 作物产量
下载PDF
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晓艳 董树亭 +4 位作者 刘锋 吴正峰 叶梅 王永军 刘延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两种饲料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以及氮素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者的氮积累量逐渐增加;氮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刈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茎鞘中...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两种饲料作物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以及氮素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者的氮积累量逐渐增加;氮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刈割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茎鞘中氮分配比例逐渐增加;氮素吸收强度皖草2号逐渐增加,墨西哥玉米呈单峰曲线变化。墨西哥玉米再生草吸收氮素来自肥料的比率为97.6%~100.0%,在整个生育期呈斜“z”字型变化;皖草2号逐渐减少。氮肥处理间比较,头茬草一次性施肥处理吸收肥料氮比分次施肥处理分别高18.2%和19.3%;再生草的氮素吸收强度以分次施肥效果较好;氮收获指数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皖草2号各次收获草干重、全氮含量、氮累积量和氮回收率均高于墨西哥玉米,且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而墨西哥玉米则相反。生产上皖草2号品种应采用分次施用氮肥,而墨西哥玉米则采用一次性施肥的方式,这样既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还可获得优质的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吸收 氮回收率 氮素收获指数 皖草2号 墨西哥玉米
下载PDF
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营养价值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艳 董树亭 +1 位作者 刘锋 朱建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45-50,共6页
对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进行不同刈割频度和青贮等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刈割频度鲜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鲜物质产量分别刈割三次和两次最高;干物质产量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少,皖草2号显著高于墨... 对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进行不同刈割频度和青贮等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刈割频度鲜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鲜物质产量分别刈割三次和两次最高;干物质产量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少,皖草2号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皖草2号刈割三次粗蛋白质(CP)产量和总能量最高,高于墨西哥玉米,CP含量前者低于后者。两作物第一次收获期的干物质(DM)和CP瘤胃降解率最高,而后再生草降解率逐渐降低,粗纤维降解率逐渐增加,皖草2号略高于墨西哥玉米。青贮后皖草2号头茬草酸洗纤维含量、再生草粗灰分含量和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降解率均高于青贮前。两种饲用作物营养价值差异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所致,调控措施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作物 类型 饲用营养价值 调控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胁迫条件下夏玉米铬元素空间残留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增兵 董树亭 +2 位作者 王空军 刘鹏 张吉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盆栽形式系统研究了Cr、Cd、Pb、Hg、As 5种重金属元素复合胁迫下玉米植株中铬元素的空间残留。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铬元素残留浓度随胁迫浓度提高先升后降,呈抛物线变化,处理浓度为2K左右时出现峰值。不同基因型处理间铬元素的吸... 采用盆栽形式系统研究了Cr、Cd、Pb、Hg、As 5种重金属元素复合胁迫下玉米植株中铬元素的空间残留。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铬元素残留浓度随胁迫浓度提高先升后降,呈抛物线变化,处理浓度为2K左右时出现峰值。不同基因型处理间铬元素的吸收存在差异,高油115不但在叶片、茎秆中而且在单株中铬元素平均残留浓度高于费玉3号。在铬元素的空间分布中,对照处理之间各部位差异不显著,1K胁迫浓度下除下部叶外其余部位差异不显著,2K、3K、4K处理各品种铬元素的残留为叶片>茎秆,其它部分浓度低。叶片中铬的残留浓度以下部叶>中上部叶片,中上部叶片之间差异不显著。茎秆中铬的残留浓度与叶片中铬的残留浓度规律相似。子粒与其它(轴和苞叶)铬残留浓度随重金属复合胁迫浓度提高略有增加,但浓度低于叶片和茎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重金属复合胁迫 残留
下载PDF
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点 被引量:97
15
作者 齐文增 陈晓璐 +7 位作者 刘鹏 刘惠惠 李耕 邵立杰 王飞飞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6,共11页
探讨超高产夏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为制定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在大田条件下,以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 探讨超高产夏玉米品种整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为制定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在大田条件下,以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结果表明,超高产夏玉米DH661在成熟期内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33475.53 kg/hm2、369.76 kg/hm2、117.85 kg/hm2、285.78 kg/hm2,均显著高于ZD958,较ZD958分别高15.82%、23.72%、32.17%、21.89%。超高产夏玉米DH661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在叶片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均低于ZD958,而籽粒和根系中的分配比例高于ZD958,因而具有较高的养分收获指数与偏生产力。整个生育期内,DH661各器官的养分吸收速率均显著高于ZD958,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效率;茎、叶及根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在灌浆期前保持较高水平,之后下降较快,而籽粒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于灌浆期后增加较快。吐丝期后,DH661仍能吸收积累较多的养分,因此吐丝后适当追肥对于超高产夏玉米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夏玉米 干物质 氮、磷、钾养分
下载PDF
黄淮冬麦区175个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SSR标记与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武玉国 吴承来 +4 位作者 秦保平 王振林 黄玮 杨敏 尹燕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8,共11页
为了解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株高、产量相关性状相关标记的等位变异,选用108对覆盖小麦各同源染色体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对黄淮麦区175个小麦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4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4.15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1... 为了解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株高、产量相关性状相关标记的等位变异,选用108对覆盖小麦各同源染色体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对黄淮麦区175个小麦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4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4.15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14个;全部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75~0.869,平均为0.561。聚类分析显示同一地区或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具有共同亲本的品种多数聚为一类。关联分析表明,与株高、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P<0.01)的标记有23个,其中3个标记达到极显著(P<0.001)水平。标记wmc128(1B)和wmc236(3B)与小穗数极显著相关,分别解释小穗数变异的10.5%和8.0%;标记Xgwm129(2B)与千粒重达到极显著相关,可以解释千粒重变异的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多样性 SSR 等位变异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高光谱监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晓静 陈国庆 +4 位作者 王良 陈玉洁 王兰 刘肖瑜 李学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4-862,共9页
为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水分含量的快速监测,以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5种光谱参数,通过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光谱参数拟合状况进行分析和筛选,分别构建了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相对含水量... 为实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水分含量的快速监测,以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红外热成像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5种光谱参数,通过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光谱参数拟合状况进行分析和筛选,分别构建了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相对含水量与比值指数(R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归一化植被指数(R/ND)、优化土壤调整植被指数(OSAVI)、冠气温差(TDc-a)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与NDVI、OSAVI、R/ND、TDc-a和TDc-a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分别为0.842、0.884、0.831、0.864和0.945;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9、0.016、0.027、0.032和0.024,相对误差分别为2.16%、1.80%、3.30%、3.81%和3.53%。因此,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可以分别利用NDVI、OSAVI、R/ND、TDc-a和TDc-a估测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红外热成像 冬小麦 植被指数 冠气温差 叶片相对含水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韩惠芳 宁堂原 +4 位作者 李增嘉 田慎重 王瑜 仲惟磊 田欣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3-1188,共6页
在秸秆全量还田的试验田中(从2004年起),于2008—2009年及2009—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间,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旋耕、耙耕、免耕、深松和常规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除草条件下,免耕、深松的杂草... 在秸秆全量还田的试验田中(从2004年起),于2008—2009年及2009—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间,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旋耕、耙耕、免耕、深松和常规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除草条件下,免耕、深松的杂草总密度显著提高;而在除草条件下,杂草密度显著下降.小麦从拔节期到灌浆期0~60cm土层水分含量呈明显波动变化,田间保留一定量的杂草可增加不同耕作方式0~20cm的土壤水分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土壤水分保持效应.保留杂草仅提高了拔节期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在抽穗期和灌浆期,0~20、20~40和40~6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低于去除杂草处理.去除杂草条件下,深松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保留杂草条件下,旋耕的籽粒产量最高,常规耕作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杂草 冬小麦 有机碳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面粉混配对面团及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彩玲 田纪春 +1 位作者 邓志英 翟红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用质构仪测定了两个筋力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与糯小麦按不同比例混合后面团的拉伸特性、粘度特性和煮熟面条的质构特性(TPA)。结果表明,添加糯麦粉可降低山农12面粉的最大拉伸阻力,增加延伸度,并进一步改善拉伸面积和拉力比数,添加40%糯... 用质构仪测定了两个筋力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与糯小麦按不同比例混合后面团的拉伸特性、粘度特性和煮熟面条的质构特性(TPA)。结果表明,添加糯麦粉可降低山农12面粉的最大拉伸阻力,增加延伸度,并进一步改善拉伸面积和拉力比数,添加40%糯麦粉为比较合适的混配比例。而添加糯麦粉对山农11的拉伸特性无显著改善。添加糯麦粉增大了山农12和山农11面团的粘度、粘着性,可以用糯麦粉来调节普通小麦面粉的粘度指标,山农11本身具有较高的面团粘度,不宜添加糯麦粉调节面团粘度。煮熟面条质构特性的TPA曲线表明,两种面粉中添加糯麦粉均可以降低面条的硬度、粘着性、胶着性,增加面条的弹性和恢复性,可通过添加糯麦粉提高面条食用品质。面条TPA与面团指标相关分析表明面条硬度、胶着性与面团最大拉伸阻力、拉力比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面团延伸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育种早期可以用面团质构特性来预测面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普通小麦 质构特性
下载PDF
灌浆期遮光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花青素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海伟 王振林 +5 位作者 王平 王树刚 黄玮 武玉国 孙兰珍 尹燕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3-1100,共8页
为探讨光照条件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影响,以红粒小麦品种(系)D4红、红5、黑小麦76,黑粒小麦品系D4黑、昌邑黑麦,以及普通小麦济麦19(白粒)为材料,研究穗部遮光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 为探讨光照条件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影响,以红粒小麦品种(系)D4红、红5、黑小麦76,黑粒小麦品系D4黑、昌邑黑麦,以及普通小麦济麦19(白粒)为材料,研究穗部遮光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全灌浆期穗部遮光或后期遮光对籽粒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前期遮光,说明籽粒灌浆后期是花青素合成的关键时期。穗部遮光对D4红、红5及黑小麦76籽粒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大于黑粒小麦昌邑黑麦与D4黑。3个红粒品种(系)全灌浆期遮光后籽粒花青素含量不足1Ug-1,与白粒品种类似,而前期遮光后期恢复光照后籽粒花青素迅速合成。与未遮光的对照比较,遮光对2个黑粒小麦品系花青素含量影响虽达显著水平,但遮光后黑粒品系花青素含量仍在2U g-1以上。说明黑粒与红粒小麦籽粒花青素的合成途径不同。红粒小麦的花青素合成可能是一种依赖光的合成途径,而黑粒小麦中可能是依光型和非依光型两种合成途径,且后者是其主要途径。有色小麦籽粒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变化趋势是灌浆前期低,中后期高,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呈前期高,中后期低的变化趋势。未遮光处理的有色小麦,其不同时期籽粒花青素含量与PAL和CHI活性变化趋于一致,且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HI与PAL是有色小麦籽粒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黑粒小麦的花青素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红粒的相关性不显著。遮光后籽粒的花青素含量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光照条件对籽粒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并非直接通过3种酶活性的变化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查尔酮异构酶 多酚氧化酶 遮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