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1
作者 沈启明 王慧 +2 位作者 张建忠 马丽红 张义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61-164,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室增大为特征,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DCM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致病,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指基因突变,Titin(TTN)基因突变和Lamin AC(LMNA)基因突...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室增大为特征,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DCM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致病,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指基因突变,Titin(TTN)基因突变和Lamin AC(LMNA)基因突变是DCM遗传病因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后天因素包括感染、酒精和免疫介导。现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引起心肌损伤和产生抗自身心肌抗体,在D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相关病因的特异性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常规的利尿、扩血管、延缓心室重构等治疗方法基础上,通过免疫疗法去除抗心肌抗体阳性患者的抗心肌抗体,可减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炎症,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但目前免疫疗法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支持,仅是DCM患者的一种实验性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病因 免疫疗法 进展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及P选择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效果和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新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381-383,391,共4页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P选择素(P-selectin,Ps)对老年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P选择素(P-selectin,Ps)对老年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以临沂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87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按照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将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未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前、治疗后血清MMP-9、CRP及Ps浓度差异,分析上述指标评价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187例患者中,35例发生MACE,发生率为18.72%。两组PCI治疗后5 d血清MMP-9、CRP、Ps浓度均较PCI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PCI治疗前、PCI治疗后5 d血清上述指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治疗后血清MMP-9、CRP、Ps浓度均明显下降,根据患者PCI治疗前、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能够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为治疗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 P选择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评价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龙梅 朱瑞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房扑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28例口服胺碘酮,疗程8周,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2.1%,发作改善有效率75%;对照组...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房扑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28例口服胺碘酮,疗程8周,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2.1%,发作改善有效率75%;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5.7%,发作改善有效率85.7%。治疗后4个月,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75%,发作改善有效率64.3%;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46.4%,发作改善有效率42.9%。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控制阵发性房颤房扑的症状与发作情况,而且在停药后仍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房扑 稳心颗粒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曙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3期66-66,80,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呕吐、头晕和肝肾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在降低心律失常患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普罗帕酮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辨证论治配合介入及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牟金亭 《陕西中医》 2014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配合介入与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及硝酸甘油...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配合介入与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主要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介入与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介入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新加钩藤片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相同 刘姣长 丁书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1-922,941,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钩藤片对原发性1、2级高血压及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新加钩藤片治疗)48例和对照组(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20例作比较研究,观察其对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显... 目的:观察新加钩藤片对原发性1、2级高血压及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新加钩藤片治疗)48例和对照组(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20例作比较研究,观察其对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肥厚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新加钩藤片有良好的降压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肥大左心室 新加钩藤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刘宁 陈立霞 《河北中医》 2004年第11期861-862,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