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例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季海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技巧。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19例行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例行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优11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 目的探讨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技巧。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19例行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观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例行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优11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无死亡。结论行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时,应熟练配合医生操作流程,并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下肿瘤 切除术治疗 护理配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爱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各... 目的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室风险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和减少手术风险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利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细节护理 安全护理 应用效果 风险发生率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miRNA-203联合TSGF、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殷立奎 徐广晓 +1 位作者 朱新兴 李守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203(miRNA-203)联合肿瘤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清CEA、mi... 目的分析微小核糖核酸-203(miRNA-203)联合肿瘤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清CEA、miRNA-203、TS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miRNA-203相对表达量为(0.26±0.16)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4±0.09)U/mL(P<0.05);观察组TSGF、CE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NA-203相对表达量随分期递增而减少(F=5.60,P=0.007 5)。TSGF、CEA表达水平随分期递增而增加(P<0.05);不同分期CE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分期TSGF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03联合TSGF、CEA检测的敏感度为95.0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或者2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03联合TSGF、CEA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特异度为90.00%,优于单项或者两项联合结果(P<0.05)。结论采用miRNA-203联合TSGF、CEA检测,可以及时准确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03 肿瘤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胃癌
下载PDF
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研究简况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秀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60-161,共2页
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重要心理疗法。总结和汲取医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气质等来改善患者情绪,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恰到好处的心理调护,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早日康复。从中医情志护... 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重要心理疗法。总结和汲取医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气质等来改善患者情绪,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恰到好处的心理调护,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早日康复。从中医情志护理特点和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情志护理技术要点,探讨术前、术中、术后临床实践的启示,完善当前手术室情志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情志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学科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晓龙 宋玉清 +2 位作者 吴建英 袁学芝 王慧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2期1241-1241,1243,共2页
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运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6例,根据病历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则运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运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6例,根据病历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则运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秀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76-77,共2页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循证护理 辨证施护
下载PDF
69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扈营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后出院。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后出院。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安全管理
下载PDF
系统化手术室无缝隙服务对患者焦虑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扈营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5期11-12,共2页
目的研究系统化手术室无缝隙服务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分组后,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在手术室内分别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和... 目的研究系统化手术室无缝隙服务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分组后,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在手术室内分别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和传统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焦虑自评量、抑郁自评量、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指标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率、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较之对照组患者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并对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无缝隙服务 患者焦虑 满意度
下载PDF
综合访视对手术室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聂立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访视对手术室患者应对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术前综合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访视对手术室患者应对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术前综合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积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综合访视可使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生理条件,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访视 手术室 应对方式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10
作者 张丽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情况、血糖水平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6.15±0.78)mmol/L低于对照组(8.54±0.9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2,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2.15±0.96)d,排便(3.56±1.23)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98±0.36)d,住院时间(12.56±4.75)d等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术后排气(3.56±1.21)d,排便(4.36±1.26)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5.69±0.59)d,住院时间(16.36±5.2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4、3.048、16.597、3.604,P<0.05)。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4,P<0.05)。研究组护理舒适度(23.36±3.14)分,护理主动性(40.96±3.44)分,护理亲和度(32.73±3.63)分,护理专业性(41.78±3.02)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3、12.602、10.353、9.587,P<0.05)。结论运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糖尿病 手术室综合护理
下载PDF
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1
作者 李文蕙 孙明春 +2 位作者 刘美凤 李栩 王欣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4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整体护理 调查分析 焦虑心理
下载PDF
自制器械卡在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郭芳 魏淑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自制器械卡 手术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配合
13
作者 孙文静 周美辉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5年第2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配合。方法: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脱出股骨头。切断股骨颈。扩髓。倒入骨水泥。安装假体。关团切口。结果:本组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11例随访6mo...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配合。方法:硬膜外麻醉。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脱出股骨头。切断股骨颈。扩髓。倒入骨水泥。安装假体。关团切口。结果:本组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11例随访6mo。关节功能获得大部恢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能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手术 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