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诊疗后并发两种不同类型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洪英 郑延波 +3 位作者 卢再鸣 肖亮 钟红珊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介入诊疗后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异,以提高介入医师对此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3所医院1998-2005年介入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少见并发症肺栓塞病例,按照栓塞物不同分为碘油肺栓塞和血栓肺栓... 目的总结介入诊疗后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异,以提高介入医师对此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3所医院1998-2005年介入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少见并发症肺栓塞病例,按照栓塞物不同分为碘油肺栓塞和血栓肺栓塞两种类型,就每种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加以总结。结果3所医院临床诊断介入诊疗后肺栓塞10例,其中肺血栓栓塞5例,肺碘油栓塞5例。5例肺血栓栓塞患者表现为次日离床活动后突发性呼吸困难伴晕厥,2例死亡,3例经抗休克及局部溶栓治疗痊愈或好转。5例碘油肺栓塞患者表现为术后1~3d出现渐近性呼吸困难,无休克表现,经以给氧为主的综合治疗15~50d症状消失。结论肺栓塞是介入诊疗后的急重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史患者也可发生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维持有效循环和溶栓治疗是有效疗法。碘油肺栓塞起病慢,治疗以保证供氧为主,肺内碘油可在1个月左右完全清除消失。肺增强CT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诊疗 并发症 肺栓塞
下载PDF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涛 刘胜 +4 位作者 郑延波 宋雪鹏 姜文进 孙博琳 王立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评价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其中行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24例(研究组),单纯行胆道内支架术26例... 目的评价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其中行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24例(研究组),单纯行胆道内支架术26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肿瘤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情况,以及胆道内支架的通畅状况和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24例患者共成功置入125I粒子条30条,共450枚粒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黄疸情况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242(CA-242)的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03和P=0.004);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与术前比较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个月CA-199、CA-242和CEA的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支架通畅率为83.3%(20/24),对照组为57.7%(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研究组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为1~15.5个月,平均9.84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为0.8~9个月,平均5.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胆管引流管内置入125I粒子条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胆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控制肿瘤生长,明显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黄疸 阻塞性 125I粒子 支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延波 徐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纳米技术是继信息、生物技术后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电磁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纳米粒靶向治疗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纳米粒在今后肿瘤治疗中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纳米粒载药体系及纳米... 纳米技术是继信息、生物技术后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电磁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纳米粒靶向治疗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纳米粒在今后肿瘤治疗中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纳米粒载药体系及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纳米粒载体 靶向治疗 肝肿瘤
下载PDF
C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姜文进 +6 位作者 郑延波 宋雪鹏 刘胜 孙博琳 王立刚 宋海洋 姜雨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28-1432,共5页
目的探讨C臂CT(CB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51个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378例次。137例患者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 S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165例次(SCT组),185例... 目的探讨C臂CT(CB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51个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378例次。137例患者在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 S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165例次(SCT组),185例患者在CB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213例次(CBCT组)。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个月疗效评估,SCT组与CBCT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97.0%(133/137)、96.2%(177/185)。术后总死亡率0.31%(1/322),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15/378),其中SCT组为10.9%(18/165),CBCT组为2.3%(5/21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93,P<0.05)。结论 CB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优点是实时监测、定位准确、可以多角度、不受其他脏器的干扰、时间短。缺点是术者要直接接触射线。没有碘油沉积或没有明确标记显示不清的病灶,则需结合术前CT或MRI结果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三维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硬膜外神经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郑延波 姜文进 +6 位作者 孙博琳 王涛 王立刚 刘胜 宋雪鹏 宋海洋 刘艳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4期2-5,共4页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和硬膜外神经松解术治疗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2017年10月,119例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4例单纯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切吸组),55例行经...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和硬膜外神经松解术治疗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2017年10月,119例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4例单纯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切吸组),55例行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硬膜外神经松解术(联合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0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19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3±2.8)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联合治疗组相比单纯切吸组在VAS评分(2.73±1.33vs.4.16±1.17;2.51±1.24 vs.3.71±1.19;2.48±1.16 vs.3.96±1.37)及临床疗效评估(37.50%vs74.55%;45.31%vs76.36%;43.75%vs78.18%)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硬膜外神经松解术两种微创介入技术序贯治疗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有望成为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种微创高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吸 经皮 经皮导管松解 硬膜外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