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脓和创伤标本169份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发新 邱荣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8期24-25,共2页
目的:了解刀口和分泌物致病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检出129株致病菌,同时药敏试验,部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9份标本... 目的:了解刀口和分泌物致病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检出129株致病菌,同时药敏试验,部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9份标本检出致病菌129株,阳性标本检出率75%(126/169),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35.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5.5%),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8株(29.5%);其次是铜绿假单胞7株(5.4%),肺炎克雷伯菌5株(3.9%)。结论:刀口和分泌物中两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率都很高,青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对葡萄球菌耐药率都很高,几乎都在80%以上,特别是MRSA和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特别引起重视,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适当调整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汁和刀口分泌物 菌群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阴道哑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秋菊 张荣玲 +1 位作者 王廷凤 刘亚奇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阴道哑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阴道哑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时盆底肌肉肌力情况、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有32.50%、65.00%的患者为≥3级肌力,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有37.50%、85.00%的患者为≥3级肌力,2组盆底肌肉治疗后≥3级肌力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3级肌力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盆底肌肉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分别为(33.21±6.44)cm H2O、(33.00±9.45)cm H2O,治疗后分别为(38.45±9.40)cm H2O、(44.35±10.11)cm H2O,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34.17±6.32)cm H2O、(33.31±9.56)cm H2O,治疗后分别为(44.50±10.11)cm H2O、(54.76±11.45)cm H2O,2组盆底肌肉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肌力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明显促进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哑铃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下载PDF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瑞红 武斌杰 王亮芝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3-23,25,共2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曼月乐节育环组(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以及达那唑组(达那唑治疗),... 目的分析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曼月乐节育环组(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以及达那唑组(达那唑治疗),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曼月乐节育环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与达那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达那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月乐节育环 子宫腺肌症 疗效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鼠各器官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有彦 李爱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5983-5984,共2页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为神经递质的检测探索新的实验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6,其中每升中含EDTA-Na20.028g、SDS0.15g及浓硫酸0.22ml),流速1.0ml/min。结果:本实验方法对大...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为神经递质的检测探索新的实验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6,其中每升中含EDTA-Na20.028g、SDS0.15g及浓硫酸0.22ml),流速1.0ml/min。结果:本实验方法对大量样品进行过测定,其中包括正常、肝气郁症、肝气逆症等动物模型测定及用药后动物模型的测定,取得了可靠的结果。结论:本方法实验成本低、样品处理量大,为稳定性及精密度、准确性都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神经递质/分析 生物源单胺类/分析 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