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托普利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等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许文亮 叶慧膺 +1 位作者 马虹 董吁钢 《新医学》 1997年第8期408-409,共2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口服卡托普利7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2、3和7天静脉采...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口服卡托普利7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2、3和7天静脉采血检测以上3项指标。结果:卡托普利治疗7天,血浆AⅡ显著下降,ET-1在治疗的头3天也明显降低,6-酮-PGF1α的变化不明显。结论:卡托普利能降低AMI早期血浆AⅡ和ET-1水平,减慢6-酮-PGF1α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卡托普利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脑卒中后血糖升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振才 边连防 +1 位作者 张勇 伍爱民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和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对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进行动态测定,对血糖和上述...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和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对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生长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进行动态测定,对血糖和上述激素浓度变化与脑中线移位、脑室受压、血肿破入脑室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脑卒中后血糖浓度与出血、梗死体积正相关。病变部位在基底节区者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高血糖组血糖升高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明显高于血糖降至正常后、脑卒中后正常血糖组和对照组。高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与脑中线移位、脑室受压、血肿破入脑室有关。血糖浓度与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浓度呈正相关,与T3负相关。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后血糖升高的机制可能与脑中线移位、脑室受压、血肿破入脑室等刺激下丘脑,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释放因子释放增加,继而血中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血糖 皮质醇 胰高血糖素
原文传递
尼卡地平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曹广智 邸文会 沈宇祥 《新医学》 1993年第7期356-357,共2页
30例单服尼卡地平疗效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联用卡托普利治疗6周。剂量分别为30~60毫克/日和50~150毫克/日,血压由平均24.57±1.67/14.96±0.65千帕下降至19.11±1.12/12.03±0.37千帕,经自身对照t检验P均<0.01。显... 30例单服尼卡地平疗效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联用卡托普利治疗6周。剂量分别为30~60毫克/日和50~150毫克/日,血压由平均24.57±1.67/14.96±0.65千帕下降至19.11±1.12/12.03±0.37千帕,经自身对照t检验P均<0.01。显效83.3%,总有效率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卡托普利 高血压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华祥 陈春富 +4 位作者 许亮 王维 王国卿 曹玉玲 阎志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2期83-85,8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偏头痛性眩晕(MV)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MV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养血清脑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3次/日。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1次/晚。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4~8 mg/...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偏头痛性眩晕(MV)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MV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养血清脑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3次/日。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1次/晚。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4~8 mg/次,2~4次/日。治疗12周,观察头痛、眩晕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眩晕指标均显著改善。养血清脑颗粒对MV患者头痛指标的影响优于倍他司汀,对头痛时间、程度的影响优于氟桂利嗪,对眩晕频率的影响与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时间的影响与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强度的作用优于氟桂利嗪。治疗后,3组间眩晕残障量表(DHI)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对DHI分项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倍他司汀和氟桂利嗪。养血清脑组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M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性眩晕 养血清脑颗粒 氟桂利嗪 倍他司汀 预防治疗
下载PDF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牛业来 宁宝华 《新医学》 1997年第11期611-612,共2页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山东滨州地区中心医院内科(251700)牛业来山东利津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57400)宁宝华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该药1982年用于临床。OME选择性...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山东滨州地区中心医院内科(251700)牛业来山东利津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57400)宁宝华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该药1982年用于临床。OME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氢-钾-三磷酸腺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药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现亮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17期827-828,共2页
自从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l)在CHF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并产生令人鼓舞的效果,被认为是治疗CHF的新进展。常用的ACEI有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 自从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l)在CHF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并产生令人鼓舞的效果,被认为是治疗CHF的新进展。常用的ACEI有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1isinopril)等。 1 抗心衰作用机制 CHF时心输出量降低、肾灌注压下降,激活RAS,血管紧张素Ⅰ(A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活性强的血管紧张素Ⅱ(AⅡ),使阻力血管强烈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水潴留,增加心脏前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素 ACEI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后血尿素氮升高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才 姜超玲 边连防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血尿素氛升高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法测定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次B空区应尿素氛浓度,比较血尿素氛升高组病死率与正常组病死率的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尿素氮平均技度的差异.并用直线回归方程的方...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血尿素氛升高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法测定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次B空区应尿素氛浓度,比较血尿素氛升高组病死率与正常组病死率的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尿素氮平均技度的差异.并用直线回归方程的方法,探讨血尿素氛浓度与脑出血、脑梗死体积间的关系。结果:血尿素氛浓度升高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尿素氛正常组,死亡组血尿江氛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血尿素氛浓度与脑出血、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枉论;血尿素氛浓度升高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存在负性影响。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血尿素氛浓度升高可能与岛水剂过量、病人呕吐、甘过历的肾征性作用及蛋白质负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素氮 脑出血 脑梗死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凤珍 高福生 +3 位作者 王爱华 周彩存 郑翠霞 王安潮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病(MNCOPD)患者营养支持的方案、方法及对呼吸肌张力的影响。方法:MNCOPD患者30例,按营养支持的方法分为2组。A组(营养膳加静脉营养)15例,B组(营养膳)15例。每天总热量供...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病(MNCOPD)患者营养支持的方案、方法及对呼吸肌张力的影响。方法:MNCOPD患者30例,按营养支持的方法分为2组。A组(营养膳加静脉营养)15例,B组(营养膳)15例。每天总热量供应为静息能量消耗(REE)×1.5,A组40%由静脉补给。治疗前及1周后作REE、最大吸气压(PImax)和最大呼气压(PEmax)测定。结果:两组REE均较预计值高28%~38%。A组治疗后脂肪供能率较治疗前降低;PImax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短期静脉营养支持使三大营养素消耗的供能率趋于合理,呼吸肌张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障碍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藻酸双酯钠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54例
9
作者 牛业来 田洪英 +2 位作者 弭庆胜 闫春平 惠波 《新医学》 1995年第12期625-625,639,共2页
慢性肺心病伴高粘血症108例,其中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62±10岁)采用综合疗法合并藻酸双酯钠(PSS)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一疗程。另54例(男36例,女1... 慢性肺心病伴高粘血症108例,其中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62±10岁)采用综合疗法合并藻酸双酯钠(PSS)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为一疗程。另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61±11岁)仅采用综合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同上。结果:PSS组起效快,症状改善非常显著,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极显著,有效率为92.6%。对照组起效慢,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较慢,有效率为61.1%,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高粘血症 药物疗法 藻酸双酯钠
下载PDF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10
作者 邹霓 王萍 +2 位作者 金仲品 田汝康 董向让 《医师进修杂志》 1996年第2期33-35,共3页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山东省滨州地区医院内科(256610)邹霓,王萍山东省滨州卫生学校金仲品,田汝康,董向让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B...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山东省滨州地区医院内科(256610)邹霓,王萍山东省滨州卫生学校金仲品,田汝康,董向让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BSCT),是一种经诱导后从自身外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造血细胞移植 外周血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脏疾病进展
11
作者 沈彦明 曹广智 《医学综述》 1995年第5期193-195,共3页
自1977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Eaptopril)问世以来,众多研究证明,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高血压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越来越多学者研究ACEI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初期应用阶段争议颇多... 自1977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Eaptopril)问世以来,众多研究证明,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和高血压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越来越多学者研究ACEI对肾脏疾病的影响,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初期应用阶段争议颇多,近年来随着对ACEI药理学和肾脏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深化,以及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认识趋向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治疗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13例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分析
12
作者 崔家玉 高慧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5年第3期35-36,共2页
急性肺栓塞临床并非罕见,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但临床发生漏误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多数病人急性起病,为较凶险的内科急症,早期诊断,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今结合本科遇到的13例典型病人对肺栓塞早期的临床特点... 急性肺栓塞临床并非罕见,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但临床发生漏误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多数病人急性起病,为较凶险的内科急症,早期诊断,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今结合本科遇到的13例典型病人对肺栓塞早期的临床特点,漏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 诊断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崔家玉 许道营 高慧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6年第3期52-53,共2页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单纯高血压患者在心、脑、肾并发症方面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因为二种疾病分别作用于心、肾、血管系统、视网膜这些靶器官,对其造成损害。虽然一般认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治疗同单纯高血压治疗相似。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廷瑞 王振才 李晓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8期855-856,共2页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药理作用 副作用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东宝 沈潞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 CoA )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 )可直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甲羟戊酸通路 ,特别是抑制类异戊二烯代谢产物的形成而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类 抑制剂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整体护理对心内科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彩霞 吴爱琴 《现代护理》 2001年第8期3-4,共2页
通过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进行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患信任度的对比分析 ,探讨整体护理实践对护患间信任度的影响。结果提示建立护患信任的根本在于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护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构成... 通过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进行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患信任度的对比分析 ,探讨整体护理实践对护患间信任度的影响。结果提示建立护患信任的根本在于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护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构成护患信任的五要素上努力。作者认为模式病房的实践 ,对护患间信任度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患关系 信任度 心内科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栩 金振刚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超声测量右肱动脉在静息时、反应性充血(流量介导血管舒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介导舒张)时的...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超声测量右肱动脉在静息时、反应性充血(流量介导血管舒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介导舒张)时的舒张末期内径,同时测量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取25例健康人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级流量介导血管舒张(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而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NC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血浆NO明显下降,ET明显升高(P<0.01)。经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1),F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NCD无显著改变,血浆NO显著升高,ET显著下降(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缓释片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十六角蒙脱石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牛业来 庞辉 李玉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十六角蒙脱石 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敏凤 张明梅 樊学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系统化整体护理(Systematic ap-proach to holistic nursing care)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度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使病... 系统化整体护理(Systematic ap-proach to holistic nursing care)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度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使病人在心理上、生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情凶险,预后差,因此,做好AMI病人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可以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日程,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系统化整体护理 护理诊断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后增生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东宝 沈潞华 +1 位作者 谢苗荣 陈晖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为探讨氟伐他汀对内膜增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关系 ,将雄性新西兰白兔 5 6只随机平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 ,用高胆固醇饮食和球囊导管剥脱内皮造成动脉粥样内皮损伤 ,分别在内皮损伤后 1、2、4和8w处死动物并取髂动脉 ,用... 为探讨氟伐他汀对内膜增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关系 ,将雄性新西兰白兔 5 6只随机平分为用药组和非用药组 ,用高胆固醇饮食和球囊导管剥脱内皮造成动脉粥样内皮损伤 ,分别在内皮损伤后 1、2、4和8w处死动物并取髂动脉 ,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 ,观察氟伐他汀对动脉新生内膜厚度和内膜 中膜厚度比、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 ,用药组的新生内膜厚度和内膜 中膜厚度比明显薄于非用药组 (P <0 .0 1) ,PCNA阳性细胞率及Actin含量均明显少于非用药组 (P<0 .0 5 ) ,细胞凋亡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 ,且各时间点均高于非用药组 (P <0 .0 5 )。以上提示 ,氟伐他汀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 ,可能与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细胞凋亡 血管平滑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