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脑膜窦血栓的CT、MR诊断
1
作者 吴化民 刘新红 +4 位作者 谢元忠 李慎江 马得廷 刘志强 韩明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窦血栓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MRI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硬脑膜窦血栓病例。结果:6例CT扫描中,4例CT平扫示上矢状窦增宽呈高密度影,2例增强扫描出现空“△”征。8例MRI平扫表现硬脑膜窦流空信号消失... 目的:探讨硬脑膜窦血栓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MRI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硬脑膜窦血栓病例。结果:6例CT扫描中,4例CT平扫示上矢状窦增宽呈高密度影,2例增强扫描出现空“△”征。8例MRI平扫表现硬脑膜窦流空信号消失,其中增强扫描6例,硬脑膜窦血栓表现为窦腔内的局限性充盈缺损,广泛性不规则狭窄,或完全闭塞。MRV显示硬脑膜窦血栓8例,表现为正常硬脑膜窦的血流信号消失,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合并直窦血栓2例,左侧横窦血栓1例,左侧横窦合并乙状窦血栓1例。结论:结合CT、MRI特别是MRV的影像学表现,可准确诊断硬脑膜窦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窦血栓 MRI CT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新红 吴化民 +1 位作者 周广安 于爱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本文探讨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病因,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视盘水肿、偏瘫、癫癎发作等。10例CT显示 3例上矢状窦血栓... 目的本文探讨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病因,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视盘水肿、偏瘫、癫癎发作等。10例CT显示 3例上矢状窦血栓;16例MRI(SE序列)显示8例脑静脉血栓;12例MRV显示10例脑静脉血栓;26例均做DSA检查予以确诊。确诊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或溶栓治疗,病情显著缓解,最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结合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辅以病因分析能对本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治疗原则应采取抗凝溶栓、病因和对症等多种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血栓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44
3
作者 丁文 郭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813-816,共4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有关。总照射剂量低于36GY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低于40GY无纤维化发生。其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法,表现为毛玻璃样斑片状高密度影,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
下载PDF
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对于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0
4
作者 盛蕾 锁彤 +3 位作者 张霞 李宝江 李道胜 谢元忠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SM)对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术前行超声(US)、数字乳腺X线摄影(DM)、CESM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检查,且...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SM)对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术前行超声(US)、数字乳腺X线摄影(DM)、CESM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检查,且经DM评估为致密型乳腺或不均匀性致密型乳腺的52例女性患者资料。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乳腺类型及肿块进行评估分类,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计算US、DM、DM+CESM和DCE-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χ^2检验比较DM+CESM及DCE-MRI组诊断乳腺的特异度及检出BI-RADS5类肿块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病灶87个,良性肿块35个。US、DM、DM+CESM和DCE-MRI这4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58/87)、64.37%(56/87)、100.00%(87/87)和100.00%(87/87),特异度分别为94.28%(33/35)、74.28%(26/35)、85.71%(30/35)和51.43%(18/35)。DM+CESM及DCE-MRI间检出乳腺癌特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P=0.002)。DM+CESM及DCE-MRI对BI-RADS5类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39.08%(34/87)和22.99%(2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结论CESM对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 致密型乳腺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盛蕾 王霞 孔庆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共检出肋骨骨折77处,肋软骨骨折4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肋骨、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2,P=0.000;χ2=4.101,P=0.043)。多层螺旋CT检查,曲面MPR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9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8处。VRT重建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8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0处。两种重建方法对于未移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0.003)。结论多层螺旋CT的曲面MPR图像可清晰显示未移位细微骨折线,VRT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骨折的移位。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判断肋骨,尤其是肋软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应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曲面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元忠 李长勤 +1 位作者 孔庆奎 王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 分析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 ,探讨去分化成分的X线、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 ,并结合临床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去分化软骨肉瘤不仅具有典型软骨肉瘤的表现 ,而且还具有... 目的 分析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 ,探讨去分化成分的X线、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X线及CT表现 ,并结合临床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去分化软骨肉瘤不仅具有典型软骨肉瘤的表现 ,而且还具有去分化成分的影像特点。 13例中8例显示有骨化 ,11例有骨膜反应 ,12例有软组织肿快 ,10例有钙化 ,其中 8例钙化位于病灶中央部位。结论 去分化软骨肉瘤具有典型软骨肉瘤所不具备的去分化成分的影像特点 ,认识这些特殊的影像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去分化 影像特点 X线 CT表现 钙化 影像分析 显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宋明军 徐军 万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典型肺结核组156例和非典型肺结核组78例,其中典型肺结核组均行X线和CT扫描,非典型肺结核组均行CT和MRI扫描。结果典...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234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典型肺结核组156例和非典型肺结核组78例,其中典型肺结核组均行X线和CT扫描,非典型肺结核组均行CT和MRI扫描。结果典型肺结核组CT扫描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CT分型误诊率显著低于X线(P<0.05);非典型肺结核组CT扫描准确率显著高于MRI(P<0.05)、CT扫描分型误诊率显著低于MRI(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临床价值高于X线及MRI,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结核 X线 MRI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有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胸骨骨折患者的MSCT资料,均对胸骨进行横断面MPR、矢状位MPR和冠状位曲面MPR(CPR)成像,比较不同方位MPR图像对不同类型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胸骨骨折...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胸骨骨折患者的MSCT资料,均对胸骨进行横断面MPR、矢状位MPR和冠状位曲面MPR(CPR)成像,比较不同方位MPR图像对不同类型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胸骨骨折中,矢状位MPR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横断面MPR(58.3%)和冠状位CPR(83.3%)图像的检出率(P=0.000)。对胸骨横断骨折,尤其是无错位的横断骨折,矢状位MPR图像明显优于横断面MPR和冠状位CPR图像(P=0.000)。而对错位性骨折、斜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三种方位MPR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图像可准确地检出胸骨骨折,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避免对无错位横断骨折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骨 多平面重组 骨折
原文传递
MSCT不同层厚的最大密度投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盛蕾 马得廷 +1 位作者 刘志强 孔庆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对于3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层厚5mm的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0.75mm组,2.mm组,5mm组,10mm组MIP重建。显示清楚的叶、段、...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对于3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层厚5mm的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0.75mm组,2.mm组,5mm组,10mm组MIP重建。显示清楚的叶、段、亚段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并行χ2检验。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23例,病变共累及肺动脉72支,对于肺动脉主干及各叶肺动脉栓塞,前4组图像检出率分别为100%、100%、95.2%、90.5%。对于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0.75mm组及2.mm组(检出率分别为96.1%、90.2%)明显高于5mm组,10mm组(检出率分别为82.9%、60.8%),0.75mm组及2.0mm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值为0.433)。2.mm组与5.0mm组、10mm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1)。结论:多层螺旋CT,2mm层厚MIP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又能减少图像数目,有重要的诊断价值,5.0mm组1、0mm层厚MIP重建图像定位准确,直观明了,为重要的补充,MIP后处理技术为检出肺动脉栓子的最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成人茎突测量与茎突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霞 盛蕾 +1 位作者 刘军 马得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对成人茎突测量中各种参数和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无咽部、颈部疾病的正常成人及32例40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对成人茎突测量中各种参数和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无咽部、颈部疾病的正常成人及32例40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SPS)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MPR及三维SSD图像后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测量,测得茎突的长度和内、前偏斜角。结果:40侧正常成人组测得茎突过长(超过30mm)19侧,占47.5%;方位角过大(内或前偏斜角>25°)者2侧,占5%。临床诊断为SPS组40侧测得茎突过长30侧,占75%;方位角过大者17侧,占42.5%。经统计学分析,在SPS组中,茎突过长检出率与方位角过大检出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值为0.003)。方位角过大在SPS组和正常成人组相比检出率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值为0.000)。结论:多层螺旋CT、MPR及三维SSD图像测量成人茎突非常方便,茎突过长不一定有临床症状,但茎突过长仍是诊断SPS的主要依据,方位角过大是诊断SPS的可靠依据,确诊需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表面阴影显示法 多平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DSA和DynaCT成像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军 王霞 +2 位作者 王浩洲 王琳 李吉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进行3D-DSA、DSA和DynaCT扫描检查,应用3D-DSA重建成像Inspace的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层面重... 目的:探讨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进行3D-DSA、DSA和DynaCT扫描检查,应用3D-DSA重建成像Inspace的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和DynaCT成像对肝脏血管和肿瘤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角显示。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和空间走行,比较肿瘤的供血动脉来源、走行、瘤灶数目、瘤灶染色程度及合并症的显示情况。结果:47例肝癌患者3D-DSA重建成像发现40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5例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2例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其中1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由肠系膜上动脉单独发出一支供血动脉到位于肝右下叶的肿块;显示肝动-静脉瘘9例,其中2例大流量混合性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瘘,6例周围型小流量局限性肝动脉-门静脉瘘和1例小流量肝动脉-肝静脉瘘。DynaCT成像发现病灶179个。常规DSA发现病灶145个,动静脉瘘7例,门静脉瘤栓9例。和常规DSA相比较,3D-DSA成像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起源、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空间结构的显示优于后前位DSA;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与腹主动脉间的夹角及肝动-静脉瘘较常规DSA更清晰方便;DynaCT重建成像对肿瘤瘤灶数目的显示率高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尤其是选择适宜形状的导管及合适、适量的栓塞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其采集时间最长只有20s,不能同时显示肝脏动脉期血管和静脉期门静脉内瘤栓的情况,必须与常规DSA检查结合,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显示病灶和血管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臂CT 三维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在肛周脓肿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盛蕾 李哲 谢元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不同方位及序列成像,尤其是冠状位及轴位T1WI压脂增强序列在肛周脓肿的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30例脓肿患者全部进行增强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MRI扫描三种序列组合对各种类型肛周脓肿及内口... 目的探讨MRI不同方位及序列成像,尤其是冠状位及轴位T1WI压脂增强序列在肛周脓肿的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30例脓肿患者全部进行增强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MRI扫描三种序列组合对各种类型肛周脓肿及内口的检出率,并与直肠指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手术证实52个脓肿,30个内口。直肠指诊肛周脓肿43个,检出率为82.69%,其中括约肌间脓肿15个,坐骨肛管间隙脓肿23个,肛提肌上方脓肿5个,正确的内口22个,检出率为73.33%。MRI轴位联合冠状位T1WI压脂增强序列检出肛周脓肿52个,检出率最高为100%,其中括约肌间脓肿18个,坐骨肛管间隙脓肿23个,肛提肌上方脓肿11个,正确的内口29个,检出率为96.67%。两组比较,对于肛提肌上方脓肿和内口的检出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30)。结论肛周脓肿术前MRI增强扫描,能发现更多的肛提肌上方脓肿及明确的内口,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可信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磁共振成像 内口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三维DSA重建成像对颈内动脉瘤构型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军 王霞 +2 位作者 王兆华 王浩洲 李庆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和三维DSA(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重建成像在颈内动脉瘤构型分析中的意义,对比其在颈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和三维DSA(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重建成像在颈内动脉瘤构型分析中的意义,对比其在颈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可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行MSCTA和3D-DSA检查,其重建成像显示颈内动脉瘤的三维空间构型,比较研究颈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颈内动脉瘤瘤颈开口与载瘤动脉的连接方式、动脉瘤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开口的相互空间结构关系。并以3D-DSA重建成像结果为标准,计算MSCTA重建成像对诊断颈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采用Kappa分析评价MSCTA重建成像与3D-DSA重建成像两种诊断方法显示颈内动脉瘤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检验MSCTA重建成像与3D-DSA重建成像两种诊断方法显示双泡及多泡型颈内动脉瘤的阳性率。结果 3D-DSA重建成像证实为颈内动脉瘤78例,其中单发59例,多发19例,共发现108枚动脉瘤;所有颈内动脉瘤可分型为三类:(1)单泡型动脉瘤74枚(68.52%)。(2)双泡及多泡型动脉瘤33枚(30.56%)。(3)梭型动脉瘤1枚(0.93%)。MSCTA重建成像检出颈内动脉瘤77例,单发58例,多发19例,共发现106枚动脉瘤;其中单泡型86枚(81.13%),双泡及多泡型19枚(17.92%),梭形动脉瘤1枚(0.94%);两者检查均为阴性13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所有颈内动脉瘤根据3D-DSA重建成像还可分型为:颈内动脉分支开口无关型动脉瘤、颈内动脉分支开口相关型动脉瘤和分支泡上发出型动脉瘤,分别有52枚、37枚和19枚;MSCTA重建成像显示的以上各型颈内动脉瘤分别是51枚、36枚和19枚;以3D-DSA重建成像为标准,MSCT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8.14%、92.86%、97.54%,两种检查方法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883,P<0.05)。3D-DSA重建成像显示双泡及多泡型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文传递
急性期脑梗死引起的运动性失语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树永 李敏 耿道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引起的运动性失语脑内代偿情况。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例,男女比例1.3:1,平均44.5岁;正常健康志愿者20人,男10例,女10例,平均38.5岁,均为右利手。检查者均完成图片命名任务。AFNI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引起的运动性失语脑内代偿情况。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例,男女比例1.3:1,平均44.5岁;正常健康志愿者20人,男10例,女10例,平均38.5岁,均为右利手。检查者均完成图片命名任务。AFNI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同一感兴奋区(ROI)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test。结果:患者组因病灶位置不同分为两组:①病灶位于左侧岛叶及左侧脑室旁白质5例。激活脑区如下:右侧Broca区,右侧BA10区,左侧角回,左侧顶上小叶,辅助运动区等。其中右侧Broca区激活强度和体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灶位于左侧额下回(Broca区)3例。激活脑区如下:左侧BA46区,右侧顶上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角回,辅助运动区等。正常对照组激活脑区:双侧岛叶,双侧额下回(Broca区,以左侧为著);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叶背外侧区,双侧顶上小叶,双侧颞上回,辅助运动区,双侧梭状回等激活。结论:急性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脑内代偿方式因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 Bold-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军 李海青 +3 位作者 李守强 徐微尘 王琳 王锦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检出222枚脑动脉瘤,其中囊性动脉瘤197枚,梭形动脉瘤16枚,夹层动脉瘤9枚;在222枚脑动脉瘤中,小型动脉瘤105枚,中型动脉瘤89枚,大型动脉瘤22枚,巨大型动脉瘤6枚。常规DSA清楚显示的有205枚,17枚显示可疑由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对138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开颅银夹夹闭治疗,19例进行介入性金属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旋转式三维脑血管造影可有效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多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成软骨细胞瘤CT与MR表现(附11例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元忠 谢丛华 孔庆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分析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征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点分析其骨骼病灶的形态、周围的组织改变情况。结果:成软骨细胞瘤骨内病灶形态呈良性表现,CT呈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 目的:分析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征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点分析其骨骼病灶的形态、周围的组织改变情况。结果:成软骨细胞瘤骨内病灶形态呈良性表现,CT呈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其内见有钙化;MR呈边界清楚的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区。同时在病灶周围有6例出现软组织肿胀或/和邻近关节囊肿胀,7例出现骨膜反应。结论:成软骨细胞瘤不仅具有良性肿瘤的典型病灶形态,而且在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及累及邻近关节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表现,认识这些征像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软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强化特点及其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锁彤 公维云 +3 位作者 孟潘庆 谢元忠 李秀娟 盛蕾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0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术(CESM)的强化特点及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8例临床怀疑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资料,并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参照第5版乳腺...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术(CESM)的强化特点及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8例临床怀疑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资料,并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瘤进行评估分类。统计乳腺浸润癌、原位癌及良性肿瘤的强化程度(轻、中、重度)、强化密度(均匀、不均匀)及强化方式[流入型(Ⅰ型)、平台型(Ⅱ型)、流出型(Ⅲ型)],使用χ2检验比较3者间的差异。结果138例患者共147个乳腺肿瘤,其中40个良性肿瘤,86个浸润癌,21个原位癌。96.5%(83/86)的浸润癌、42.9%(9/21)的原位癌、15.0%(6/40)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中、重度强化(χ2=87.878,P<0.001)。91.9%(79/86)的浸润癌、85.7%(18/21)的原位癌、73.5%(25/34)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包括环形强化)(χ^2=7.036,P=0.030)。90.7%(78/86)的浸润癌、47.6%(10/21)的原位癌、32.4%(11/34)的良性肿瘤表现出Ⅱ型、Ⅲ型强化方式(χ^2=45.683,P<0.001)。中、重度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5%(83/86)、42.9%(9/21)、17.6%(6/34);不均匀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1.9%(79/86)、85.7%(18/21)、73.5%(25/34);Ⅱ型或Ⅲ型强化方式对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78/86)、47.6%(10/21)、32.4%(11/34)。结论CESM上肿块显示为中、重度强化,不均匀强化,流出型(Ⅱ型)、平台型(Ⅲ型)强化方式,对于乳腺浸润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X线摄影术 强化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群 李秀娟 +1 位作者 赵君 张新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1概述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进而导致常见的运动症状,同时还累及一些非多巴胺能系统或核团,导致认知功能损害、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 1概述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进而导致常见的运动症状,同时还累及一些非多巴胺能系统或核团,导致认知功能损害、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symp-toms,NMS),其中最常见的NMS是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损害 多巴胺能系统 感觉障碍 运动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 多巴胺神经元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帕金森患者小脑微结构代谢变化的初步探究
19
作者 聂聪科 林威龙 马景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MR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46例PD患者为PD组进行APT和DTI检查,... 目的 探讨利用MR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46例PD患者为PD组进行APT和DTI检查,并选取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APT和DTI分别对感兴趣区测出MTR值和FA值,并分析组间差异。以t检验评估其参数对PD是否有一定诊断价值。结果 PD组小脑髓质的FA值和ADC值与对照组相比FA值减低,ADC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组齿状核FA值低于对照组,MT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组黑质FA值低于对照组,MT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ROC分析中齿状核与黑质在MTR值对PD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P<0.05),小脑髓质、齿状核与黑质FA值对PD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P<0.05)。结论 APT可以反映PD患者小脑微结构代谢的变化,其参考值可以作为PD患者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脑 齿状核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盛蕾 李玉报 马得廷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24例周围型小...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