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滑移率”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恩忠 谭远超 +5 位作者 孙文学 王建华 徐卫国 张勇 邵诗泽 张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00-202,共3页
采用腰椎应力摄片(站立和拉伸位),通过数学式计算出“应力滑移率”(Stressslippagerate,SSR),发现应力滑移率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成正比。用这一概念可指导脊柱滑脱的治疗。SSR≥30%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 采用腰椎应力摄片(站立和拉伸位),通过数学式计算出“应力滑移率”(Stressslippagerate,SSR),发现应力滑移率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成正比。用这一概念可指导脊柱滑脱的治疗。SSR≥30%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18例,采用了轴向牵引复位、Stefee钢板两钉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Steffee评定标准100%恢复到5级。SSR<30%12例中保守治疗4例,椎板切除植骨融合8例,5例达5级,3例达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滑移率 轴向牵引 腰椎滑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1 位作者 王增梅 谢大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0-192,F003,共4页
作者自行研究设计的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预先采用6具成人尸体的L3—S3骨骼做成椎弓崩裂并滑脱模型,采用临床Ⅰ型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在每片钢板上粘贴6片电阻应变片,进行中心和偏心加载试验,同时进行了弯矩... 作者自行研究设计的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预先采用6具成人尸体的L3—S3骨骼做成椎弓崩裂并滑脱模型,采用临床Ⅰ型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在每片钢板上粘贴6片电阻应变片,进行中心和偏心加载试验,同时进行了弯矩和扭矩试验,在586微机上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求出了线性方程及线性相关系数r,中心和偏心加载达到900N未出现钢板松动,扭矩和弯矩在833N·cm和666.4N·cm以内左右钢板的应力点应力呈线性增长。表明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手术操作简便、复位充分、固定可靠、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钉 沟槽柱翼钢板 力学实验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松 邵诗泽 +4 位作者 侯海涛 孙秀琛 刘海军 王欢 黄相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4期4130-4131,共2页
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很多,如Gallie钢丝法、Brooks钢丝法、Apofix椎板钩等,后来随着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Magerl螺钉)技术的出现,使后路固定技术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但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多,Magerl螺钉的一些不足之处逐渐暴露。2... 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很多,如Gallie钢丝法、Brooks钢丝法、Apofix椎板钩等,后来随着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Magerl螺钉)技术的出现,使后路固定技术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但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多,Magerl螺钉的一些不足之处逐渐暴露。2002年谭明生等[1]通过对寰椎后弓侧块的解剖研究,提出了在寰椎后弓侧块上行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克服了Magerl螺钉的不足,迅速成为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固定'金标准'手术技术[2]。笔者对1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板固定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固定 寰椎 后路固定 椎板钩 融合率 椎弓根钉 侧块 治疗 后弓
原文传递
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树强 杨永军 +3 位作者 苘红好 谭远超 张恩忠 张卫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的11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4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脱位椎体全部复位,随诊时的X线片显示...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的11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4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脱位椎体全部复位,随诊时的X线片显示椎弓根钉固定牢固,无松动。并发症6例,术中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2.7%;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2.7%。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确切,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失稳性伤病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峻 张恩忠 谭远超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GSPS)治疗脊柱失稳性伤病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新鲜猪胸腰段脊柱标本(T10-L3)制成失稳模型和骨折模型各4具,分别用自行研制的GSPS模拟手术固定。对试件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观察GSP...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GSPS)治疗脊柱失稳性伤病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新鲜猪胸腰段脊柱标本(T10-L3)制成失稳模型和骨折模型各4具,分别用自行研制的GSPS模拟手术固定。对试件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观察GSPS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测试GSPS连接棒从弹性夹块中的拔出力。结果:在0~600N轴向加载范围内,GSPS各点应变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弯曲扭转实验中,试件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与弯扭矩呈线性关系,当弯扭矩达到300N.cm时,扭转角不到6°;GSPS的连接棒从弹性夹块中拔出的最小拔出力大于3300N。结论:GSPS具有较高的抗轴向和弯扭载荷的能力,显示出高弹性。采用弹簧垫连接钉棒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恩忠 杨永军 +1 位作者 周纪平 段修武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脊柱疾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岁。应用ALPFⅡ治疗,并随访。结果:86例获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脊柱... 目的:探讨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器Ⅱ(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脊柱疾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岁。应用ALPFⅡ治疗,并随访。结果:86例获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和下肢痛的改善率分别为94.1%、65.9%、92.1%和87.4%,术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均明显(P<0.01,P<0.05),后凸角得到满意矫正(P<0.01)。未发现钉棒松动、断裂。结论:ALPFⅡ治疗脊柱疾病是一种操作安全简便、容易掌握、复位良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可扩张通道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峻 林海朋 +2 位作者 孙金星 鞠昌军 谭远超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910-914,共5页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在经可扩张通道固定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8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26~57岁,平均4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在经可扩张通道固定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8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26~57岁,平均4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4例,腰椎管狭窄症49例,腰椎滑脱症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微创组与开放组,每组54例。微创组应用自行设计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经可扩张通道行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内置物置入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改善率进行比较;通过X线对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椎间隙高度、术后融合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或马尾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微创组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椎弓根钉系统置入时间比开放组短。VAS评分:术后1周、3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开放组VAS评分比术后1周明显增加,而微创组变化不明显;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术后1周、3个月均降低。ODI评分:术后3个月、1年两组患者ODI评分比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年两组ODI评分比术后3个月均降低。术后1周、3个月、1年,两组间VAS、ODI评分比较,微创组均低于开放组。术后1年,微创组的改善率为(77.46±6.34)%,开放组的改善率为(72.73±4.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丢失,但微创组椎间隙高度大于开放组。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融合。结论:经可扩张通道微创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胸腔内胸椎旁巨大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8
作者 姚树强 周纪平 +2 位作者 杨永军 姜传杰 于建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进行性加重10个月人院。患者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疼痛,休息后无好转并伴右侧面部无汗,逐渐加重;2个月前疼痛加重,夜间难以人眠。
关键词 巨大神经鞘瘤 胸腔内 右肩部疼痛 椎旁 进行性加重 临床资料 无汗 面部
下载PDF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治疗腰椎滑脱症(附16例报告)
9
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4 位作者 王建华 徐卫国 邵诗泽 张卫 杨永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应用AT1型医用纯钛,自行设计了“单钉-沟槽柱翼钢板”用于临床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2例。资料完整、应力滑移率≥25%、随访1年以上16例。按Steffee临床评定标准,优良率为100%。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复位较好、固定可靠,具有良好的... 应用AT1型医用纯钛,自行设计了“单钉-沟槽柱翼钢板”用于临床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2例。资料完整、应力滑移率≥25%、随访1年以上16例。按Steffee临床评定标准,优良率为100%。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复位较好、固定可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响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复位 固定 腰椎滑脱症 治疗
下载PDF
可扩张通道下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初步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峻 鞠昌军 +2 位作者 林海朋 孙金星 张恩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可扩张通道采用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固定融合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经可扩张通道行微创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术后进行随访,最短12个月,最... [目的]探讨后路经可扩张通道采用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固定融合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经可扩张通道行微创固定椎间融合手术。术后进行随访,最短12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或马尾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296.3±82.4)ml,总手术时间为(182.5±26.1)min、椎弓根钉系统置入时间(38.3±6.4)min;术后1周VAS比术前1 d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3个月、1年VAS、ODI评分比术前1 d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椎间隙高度有明显增加。术后1年时融合率为100%。[结论]纹牙弧轨钉板系统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适合经可扩张通道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失稳 内固定 微创 腰椎融合
原文传递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翻修手术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绍东 唐天驷 +4 位作者 吴小涛 杨惠林 孙俊英 邱勇 谭远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PLIF cage)术后并发症的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PLIF cage术后并发症患者施行再手术治疗,再手术距植入时间6d~1.5年,其中11例植入时间超过3个月;16例初次手术单纯采用PLIF cage融合;15例植入术后腰及...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PLIF cage)术后并发症的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PLIF cage术后并发症患者施行再手术治疗,再手术距植入时间6d~1.5年,其中11例植入时间超过3个月;16例初次手术单纯采用PLIF cage融合;15例植入术后腰及下肢疼痛加剧,其中4例伴间歇性跛行,10例下肢感觉减退;腹部疼痛、不适1例;3例排尿困难;2例单侧、1例双侧小腿不全瘫。影像学检查:20例cage后移位、侵入椎管,1例前移位、突出椎间隙。再手术方法:11例cage重新植入,7例取出,3例椎管扩大减压;12例附加椎弓根固定;7例横突间植骨。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13例骨性愈合,3例假关节形成;21例中,5例症状消除,9例部分改善,6例无改变,1例加重,其中8例遗留下腰痛,1例排尿困难。结论PLIF cage术后并发症再手术困难,疗效欠满意,需尽早行再手术;严格PLIF cage适应证、正确操作,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手术 术后并发症 植入 椎间融合器 翻修手术 腰椎 排尿困难 新植 症状 防止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 被引量:18
12
作者 姜传杰 杨永军 +3 位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姚树强 于建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患者19例,其中T2~T32例,T3~T56例,T5~T811例。17例存在明显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结核患者19例,其中T2~T32例,T3~T56例,T5~T811例。17例存在明显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8例,E级2例。术前后凸畸形Cobb角为24°~53°,平均32.4°。根据患者手术时间、Frankel分级、后凸Cobb角、骨融合、内固定物失效、血沉变化及结核复发等情况评价手术治疗结果。结果:1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25.4±26.7min,全部病例随访1.5~3年(平均20.7个月)。9例术前合并有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肋间神经损伤病例。术后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至5°~17°,平均12°。术后6~12个月(平均6.8个月)椎间植骨达到骨性融合,未发现假关节形成。无一例内固定物出现断裂、松动、脱落。血沉均在2周后明显下降,在2~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颈前结核脓肿复发,后另行颈前结核脓肿切除术后痊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钉内固定可彻底清除病灶,椎体钉置钉安全性高,固定切实可靠,适合大部分中上胸椎结核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椎体钉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龙强 黄相鹏 +4 位作者 邵诗泽 付松 王亚楠 王欢 刘海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1诊治的78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采用PEID治疗(PEID组),38例采用PETD治疗(PETD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并发症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比较两组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轻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透视次数较PET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重度脱垂型患者手术时间较PET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脱垂型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和PEID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PEID透视次数更少,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PEID治疗的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微创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原文传递
单枚椎间融合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邵诗泽 付松 +3 位作者 谭远超 侯海涛 刘海军 孙秀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评价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7年8月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中资料完整的病例149例,男83例,女66例,年... 目的:评价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7年8月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中资料完整的病例149例,男83例,女66例,年龄32~68岁,平均46.7岁。失稳节段:L3/47例,L4/550例,L5/S192例。采用NaKai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观察术后失稳椎体间有无移位,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6个月失稳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间隙高度的比值。结果:手术时间1.5~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200~600ml,平均490ml。并发硬膜囊撕裂5例,神经根牵拉伤4例。随访16个月~6年9个月,平均39个月,术后腰椎序列恢复正常;术后1周失稳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间隙高度的比值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个月时按NaKai标准评定,优115例,良26例,可8例,优良率94.5%;术后16个月时,按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无失稳复发,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均无松动、移位等。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失稳症比较可靠的方法,能很好地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和节段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失稳症 短节段 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螺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1
15
作者 侯海涛 邵诗泽 +2 位作者 王亚楠 黄相鹏 付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路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4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男21例,女13例;年... 目的:探讨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路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4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男21例,女13例;年龄18~63岁,平均(41.6±8.2)岁;L4滑脱15例,L5滑脱19例;MeyerdingⅠ度12例,Ⅱ度16例,Ⅲ度6例;腰痛伴下肢疼痛28例,腰痛伴下肢麻木19例,腰痛伴下肢肌力减退18例,大小便障碍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s, 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0.8)h,平均术中出血量(362.4±93.7)ml,平均术后引流量(116.3±54.2)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年10个月。术后2周L4,5、L5S1椎间隙高度[(9.85±1.11)mm、(9.63±1.04)mm],较术前[(6.53±0.98)mm、(6.24±1.07)mm]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高度略丢失[(9.23±1.33)mm、(9.30±1.16)mm],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3.19±1.08)分、ODI评分为(12.34±7.52)分、VAS评分为(2.23±1.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腰痛、下肢神经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6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论采用单枚长方形cage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前移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嘉琳 房旦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引入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6月作为对照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外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另以2015年7—9月作为实验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总结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引入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6月作为对照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外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另以2015年7—9月作为实验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阶段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阶段中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个阶段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阶段中骨外科病区管理评分为(97.5±1.3)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为(98.5±1.3)分,消毒隔离评分为(97.3±1.2)分,三基考核评分为(98.3±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阶段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中骨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9.00%(99/100),明显高于对照阶段总满意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骨外科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护理管理 分层次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凤祥 朱洪英 +4 位作者 于红霞 宋嘉琳 赵红君 颜晶 邵海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干预后睡眠质量和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AIS和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睡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睡眠质量 艾灸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并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龙强 黄相鹏 +2 位作者 付松 邵诗泽 侯海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并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采用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并手术治疗的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23例一次复位成功,1周内行前路手术... 目的探讨采用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并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采用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并手术治疗的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23例一次复位成功,1周内行前路手术。9例牵引重量>15 kg、牵引时间>24 h后仍未成功复位,再行颅骨牵引及手法复位,5例复位成功者行单纯前路手术;4例仍未复位,行后路切开复位, 1例未行内固定,3例内固定后再行前路手术。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脱位椎体均复位良好,融合间隙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A级10例均无改善;B级9例中4例无改善,3例改善至C级,2例改善至D级;C级8例中3例无改善,4例改善至D级,1例改善至E级;D级4例中1例无改善,3例改善至E级。结论颅骨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后再行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关节突交锁 脊髓损伤 颅骨牵引 手法复位 前路手术 后路联合前路手术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4 位作者 徐卫国 王建华 张卫 邵诗泽 杨永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固定方法,观察其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前路减压植骨并用自行设计的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固定方法,观察其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前路减压植骨并用自行设计的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前后凸成角27.5°,术后为6°。骨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无一例不愈合。2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固定可同时进行,采用大块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可获得脊髓神经功能最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骨折 前路减压 植骨 固定术
下载PDF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自行研制的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3 位作者 刘峻 朱正兵 张卫 邵诗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评价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自行研制的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并探讨其有关外科技术问题。方法:将2001年2月~2003年11月间收治的11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成两组,行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后路手术治疗的62例为观... 目的:评价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自行研制的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并探讨其有关外科技术问题。方法:将2001年2月~2003年11月间收治的11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成两组,行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后路手术治疗的62例为观察组;行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观察组62例平均随访17.3个月(14~35个月),术后与术前所有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时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优良率为93.5%,改善率96.8%,融合率100%。对照组49例平均随访16.7个月(13~32个月),术后与术前所有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时与术后比较Tai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为61.2%,改善率77.6%,融合率79.8%。结论:单钉-沟槽柱翼钢板联合自行研制的椎间融合器后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避免取骨区并发症、维持椎间隙高度和节段稳定、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外科治疗 椎间融合器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