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力提升“中国太阳城”建设
- 1
-
-
作者
吴翠云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
-
出处
《建设科技》
2011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山东省德州市自2005年提出并大力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全力打造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应用的"领军城市"。"十二五"期间,德州市将把太阳能开发利用放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扩大太阳能开发利用先发优势、放大世界太阳城大会后发效应,坚持高起点定位、大力度建设,全力打造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的中国太阳城。
-
关键词
太阳城
中国
太阳能产业
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利用
德州市
山东省
点定位
-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与改进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吴钊平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界》
2007年第1期239-240,共2页
-
文摘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使用者对风险信息和不确定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应本着充分披露、实时报告、前瞻预测的原则,对财务报告进行六个方面的改进。
-
关键词
财务报告
局限性
建议
原则
-
分类号
F236.1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吴春垒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界》
2006年第9期24-25,共2页
-
文摘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在欠发达地区,难点也在欠发达地区。目前,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寻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和措施。
-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难点
对策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马东才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南方论刊》
2009年第2期39-41,共3页
-
文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来源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致使农民依靠务农增收的形势趋于严峻。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特点
困难
措施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
-
-
题名新形势下启动农村市场的意义与对策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韩振方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7期7-9,11,共4页
-
文摘
近几年,中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市场却不能有效启动,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开拓和启动农村市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根本目的的要求,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从现实性上来讲,农村市场也已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应认真分析制约农村消费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非收入水平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
关键词
启动
农村市场
新农村
-
分类号
F723.82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两河牵手”塑造德州文旅新格局
- 6
-
-
作者
张志芳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宣传部
-
出处
《时事报告》
2024年第6期54-55,共2页
-
文摘
德州市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黄河、大运河汇聚的城市之一。德州因黄河而名,黄河古称“河”,秦始皇改为“德水”,西汉设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隋改郡为州,始有德州之名;因运河而兴,明清时期漕运兴盛,德州“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成为全国最繁华的33个商业城市之一,被誉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近年来,德州市创造性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用水系和生态廊道把黄河、大运河连通起来,建设独具特色的文旅新高地。
-
关键词
商业城市
大运河
黄河故道
生态廊道
德水
新格局
牵手
德州市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赵霞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
文摘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城市建设和繁荣农村的双重职责,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体制、制度、立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将社会保障权还与农民工。
-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权利
城市化进程
特殊群体
城市建设
工业化
职责
农村
体制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42.61
-
-
题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马东才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
文摘
作为农业产业化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传统的“公司加农户”模式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采取农民互助、合作的自愿形式,政府要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产业化
发展
农民增收
扶持
公司
互助
优惠
纽带
-
分类号
S851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F321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王葵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6期5-6,9,共3页
-
文摘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措施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梁德星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金融经济》
2007年第6X期152-153,共2页
-
-
关键词
企业财务
财务风险预警
财务管理
筹资风险
存货管理
财务决策
财务杠杆效应
变现力风险
企业坏账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 11
-
-
作者
马东才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71-72,共2页
-
文摘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的农民工返乡,一方面加大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造就创业机会。如何变"危"为"机",充分发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潜能,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创业
困难
措施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起点上推进新的思想解放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马东才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南方论刊》
2008年第2期4-6,共3页
-
文摘
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历史起点。新起点不但对发展的要求更高,而且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新起点上推进新的思想解放。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起点
思想解放
法宝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D2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苑世清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界》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
文摘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应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
建设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 14
-
-
作者
王江红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湖湘论坛》
2008年第2期10-11,共2页
-
文摘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时代最强音。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中,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拓展,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关键词
和谐
和谐社会
实践结合
理论创新
丰富
发展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王文明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界》
2006年第11期49-50,共2页
-
文摘
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因此,既要注重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以及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用制度巩固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努力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
关键词
党员先进性
长效机制
实效
-
分类号
D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 16
-
-
作者
乔冰
-
机构
中共山东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出处
《理论界》
2006年第3期6-7,共2页
-
文摘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建设农村”。就是要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统一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
途径
-
分类号
F287.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保证
- 17
-
-
作者
马东才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8-119,共2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基层党员干部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统筹城乡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 18
-
-
作者
刘长路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5期13-14,共2页
-
文摘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有效途径之一。必须从统筹城乡的角度,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环境。
-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乡统筹发展
中国
土地制度改革
劳动力市场
就业培训教育制度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19
-
-
作者
苑世清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7期6-7,共2页
-
文摘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减少农民”转向“建设农村”。这意味着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
途径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 20
-
-
作者
陈义杰
-
机构
山东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全国商情》
2009年第14期128-129,共2页
-
文摘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建立,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各层人员对社会保障中的养老、失业、救济、就业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尽快健全、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迫在眉睫。
-
关键词
完善
社会保障
法律制度
措施
-
分类号
D922.182.3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616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