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文化之魂和大学文化之魅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崇杰 《建设科技》 2019年第8期9-11,共3页
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一种氛围和环境,是人、物的共同体;文化是一个... 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一种氛围和环境,是人、物的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厚德博学
下载PDF
既有建筑光伏立面一体化节能改造设计——以太原市某公共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崇杰 张泓 尹红梅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8期135-139,148,共6页
既有公共建筑面积大,占建筑总能耗比重高,在建筑能耗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光伏立面一体化改造有助于建筑节能.结合某公共建筑光伏立面一体化改造设计,阐述改造设计过程中的原则及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Ecotect辅助模拟对... 既有公共建筑面积大,占建筑总能耗比重高,在建筑能耗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光伏立面一体化改造有助于建筑节能.结合某公共建筑光伏立面一体化改造设计,阐述改造设计过程中的原则及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Ecotect辅助模拟对设计方案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对建筑功能适应性及建筑形式美的处理.利用DesignBuilder和PVsyst软件对采用光伏系统的建筑能耗与改造后的发电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光伏构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验证改造方案的节能性与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既有公共建筑 立面改造 建筑节能
下载PDF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参数化节能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耿耿 耿静 +2 位作者 尹红梅 王崇杰 朱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5-904,共10页
基于进一步丰富公共建筑方案阶段空间节能设计指标之目的,结合严寒地区设置有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的采暖系统形式及用能特征,提出了以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跨度高度比(SHR)、空间建筑面积比(ABAR)和朝向加权暴露边... 基于进一步丰富公共建筑方案阶段空间节能设计指标之目的,结合严寒地区设置有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的采暖系统形式及用能特征,提出了以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跨度高度比(SHR)、空间建筑面积比(ABAR)和朝向加权暴露边长比(OWELSR)为核心的中庭空间节能参数化设计理论.以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为变量,以双向、三向和四向贯通型与非贯通型中庭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进行了严寒地区设置有不同尺度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全年动态建筑能耗模拟.建立了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与建筑采暖用能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建筑采暖用能密度的归一化拟合及对比分析,分别定义了各个空间参数设计优选区间,指导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在方案阶段的节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能 参数化设计 中庭 严寒地区 空间节能设计指标
下载PDF
基于绿色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探索——以山东聊城华美医院老年养护中心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文晶 高慧杰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快速老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且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养老设施存在的高能耗、环境污染以及绿色设计理... 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快速老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且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养老设施存在的高能耗、环境污染以及绿色设计理念缺失等问题,本文从老年养护中心的绿色、低能耗建筑设计出发,结合聊城华美医院保健康复区及老年养护中心,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养老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根据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具有地区特色、适合老年人特点并满足其特殊需求的绿色老年养护中心建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养护中心 绿色建筑设计 节能技术
原文传递
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清波 李春珍 +2 位作者 李海文 王玥 吕志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1-2196,共6页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用于提高云母微晶玻璃强度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1)通过改变云母晶体层间结合离子的种类,提高云母晶体间的结合力;(2)通过调整基础玻璃组成和热处理制度裁剪显微组织,改善材料的强度;(3)通过热压等工艺实现定向析晶;(4)通过复合化设计形成复合材料,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其中云母微晶玻璃的复合化设计因具有复合相种类选择范围宽、添量可控、性能改善效果显著等优势而得到较大的发展。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复合相以颗粒和纤维两大类为主。颗粒复合相包括惰性颗粒、非活性颗粒及活性颗粒。其中惰性颗粒是指颗粒本身不发生相变,与玻璃基体亦不发生反应的颗粒;非活性颗粒是指颗粒自身不发生相变,但颗粒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的颗粒;活性颗粒可通过自身或与基体玻璃发生反应形成增强相。颗粒可添加到基础玻璃中,亦可添加到热处理前的母体玻璃中,通过改变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组成,或改变云母基玻璃的析晶过程,或通过反应改变云母玻璃的析晶规律,进而影响材料的烧结。在此类云母微晶玻璃中,颗粒的种类和析出是影响云母微晶玻璃最终性能的关键。颗粒的选择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微晶玻璃材料的开发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纤维复合相主要以外加方式掺入,可有效改善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韧性特征。有报道将碳纤维、SiO2/Al2O3纤维、AlN纤维等用于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在纤维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中,纤维与玻璃基体的界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微晶玻璃 复合材料 可加工性 颗粒 纤维
下载PDF
(1-x)Sr_2Bi_4Ti_5O_(18)-xBiFeO_3复合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萍 张丰庆 +2 位作者 杨士菊 郭晓东 范素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层层退火工艺制备出(1-x)Sr_2Bi_4Ti_5O_(18)-xBiFeO_3(SBFTi-x,x=0.1-0.4)系列薄膜,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BFO取代量x的增加,SBFTi-x复合薄膜的铁电性能逐渐提高。当BiFO_3(BFO)的取代量为0.3,测试电场为931 KV...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层层退火工艺制备出(1-x)Sr_2Bi_4Ti_5O_(18)-xBiFeO_3(SBFTi-x,x=0.1-0.4)系列薄膜,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BFO取代量x的增加,SBFTi-x复合薄膜的铁电性能逐渐提高。当BiFO_3(BFO)的取代量为0.3,测试电场为931 KV/cm时,剩余极化强度2Pr=23.4μC/cm^2,矫顽场2Ec=28.0 KV/cm,漏电流密度较小。对薄膜样品的漏电流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当测试电场强度低于230KV/cm时,曲线的拟合斜率ɑ都接近于1,说明薄膜内部的漏电流导电机制是以欧姆传导(ɑ≈1)为主,而测试场强高于230 KV/cm时,其导电机制为FN隧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Bi4Ti5O18 溶胶-凝胶法 铁电薄膜 铁电性能
下载PDF
锆硅渣在泡沫混凝土制备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丽娜 赵君超 +2 位作者 张萌 王建飞 田清波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3,共4页
研究了锆硅渣对泡沫混凝土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等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锆硅渣添加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锆硅渣可显著缩短料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减少泡沫混凝土孔壁的微裂纹,提高基体内部结构致密度... 研究了锆硅渣对泡沫混凝土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等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锆硅渣添加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锆硅渣可显著缩短料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减少泡沫混凝土孔壁的微裂纹,提高基体内部结构致密度。与纯水泥泡沫混凝土相比,以锆硅渣为掺合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气孔分布均匀,在相同干密度等级的条件下,锆硅渣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较高,且吸水率低,软化系数大、导热系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锆硅渣 干密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氟化物及制备工艺对高纯氧化铝陶瓷组织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清波 杨晓洁 +2 位作者 代金山 王玥 吕志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8,共7页
以高纯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研究了引入NH4F或Al F3对α-Al_2O_3转变特征、氧化铝粉体及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NH4F或Al F3促进α-Al_2O_3晶体形貌由... 以高纯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研究了引入NH4F或Al F3对α-Al_2O_3转变特征、氧化铝粉体及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NH4F或Al F3促进α-Al_2O_3晶体形貌由颗粒状向片状转变。但是经高温煅烧,形成的片状α-Al_2O_3晶体又转变为颗粒状晶粒。粉体经不同压力成型后的块状样品,在1300℃煅烧后,α-Al_2O_3晶体仍保留片状形态。但是进一步升温到1600℃烧结的氧化铝陶瓷,晶体形貌由片状逐渐转变为多面体。热压条件下,氧化铝陶瓷晶体仍能够保持片状,没有出现多面体形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样品烧结致密化程度不断增大,相对密度从77.6%增加到92.2%。相比以片状粉体为原料烧结的α-Al_2O_3陶瓷,以颗粒状粉体为原料烧结的陶瓷相对密度要大,在1600℃烧结的α-Al_2O_3陶瓷密度从92.2%提高到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显微结构 烧结 粉体 氟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