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97
篇文章
<
1
2
…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9
1
作者
都金鳌
王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21期221-222,共2页
论述了中国电力企业中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即早期的物资科管理模式、目前的物资公司管理模式以及未来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同时论述了3个模式中出现的物流产品的特性。
关键词
物流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
物流中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昕
都金鳌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年第10期124-127,12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方面内容:信息资源规划、企业信息门户和企业应用集成。首先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建立全局信息资源标准,在此标准之上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心,结合商务智能、辅助决策分析手段,为领导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方面内容:信息资源规划、企业信息门户和企业应用集成。首先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建立全局信息资源标准,在此标准之上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心,结合商务智能、辅助决策分析手段,为领导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以企业信息门户为手段,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以及个性化服务;最后通过企业级应用集成平台实现企业应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P
EIP
EAI
单点登录(SSO)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ORTAL(门户)概览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昕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PORTAL的概念以及基本构成要素,并用几个简单的图片展示了PORTAL开发的特点。
关键词
PORTAL
门户
SSO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讲、学、练、用——电气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4
作者
王昕
华臻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期156-157,共2页
本文从科技发展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探讨了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包括教材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等。
关键词
专业英语
电气工程
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76
5
作者
黄曾华
王峰
张守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59-1972,共14页
针对我国当前推广应用的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基于视频监控的远程干预综采智能化、以巡检机器人辅助的工作面智能化,以及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综采智能导航等3个方向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当前可视化远程...
针对我国当前推广应用的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基于视频监控的远程干预综采智能化、以巡检机器人辅助的工作面智能化,以及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综采智能导航等3个方向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当前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看、动、想、稳”4个方面实际问题。分析了复杂开采条件下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自适应技术和综采机器人技术2项技术难题,归纳出开采空间多元信息采集及交叉融合、智能化采煤决策基础理论、综采装备群智能化协作3个科学难题。围绕技术、科学难题,提出了智能化开采系统需要具备的4个基本要素,分别为:煤炭开采空间感知能力、智能分析及决策能力、自动执行能力、可靠及稳健运维能力,设计了以“感知、决策、执行、运维”为4个维度的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研究了关键技术待突破方向,包括开采地质环境增强感知技术、智能开采工艺分析决策技术、开采装备智能化技术、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开采系统智能运维技术、辅助生产环节智能化技术、综采智能服务等方面。最后,以国能集团神东榆家梁煤矿智能化采煤示范工程项目为例,开展了基于“透明工作面”的数字化采煤应用,初步实现了智能化自主采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
智能装备
系统架构
关键技术
开采空间感知
智能决策
智能运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被引量:
51
6
作者
刘旭东
李珂
+2 位作者
孙静
符晓玲
张承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3-1619,共7页
在电动汽车等工况复杂的系统中,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快响应和强鲁棒性控制历来是研究的重点和难题.预测控制策略可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但依赖电机的数学模型.本文结合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和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永磁同...
在电动汽车等工况复杂的系统中,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快响应和强鲁棒性控制历来是研究的重点和难题.预测控制策略可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但依赖电机的数学模型.本文结合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和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速度跟踪控制器;然后针对外部扰动引起的电机性能下降问题,设计了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扰动,通过对扰动量的补偿,提高了鲁棒性;而且控制器参数容易调节.试验结果表明,电机从静止到1000 r/min,与PI控制相比,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特别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外加负载扰动时,转速跌落更小,且更快的恢复到给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驱动
永磁同步电机
广义预测控制
扩展状态观测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负荷均衡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
被引量:
48
7
作者
庞清乐
高厚磊
李天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48,共7页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智能配电网应能迅速检测和隔离故障,并迅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负荷供电,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传统的故障恢复方法虽能得到理想的供电恢复方案,但收敛速度慢且忽略了负荷均衡。因此,提出了基于启发式搜索的快...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智能配电网应能迅速检测和隔离故障,并迅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负荷供电,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传统的故障恢复方法虽能得到理想的供电恢复方案,但收敛速度慢且忽略了负荷均衡。因此,提出了基于启发式搜索的快速故障恢复方法。该方法以最少的停电负荷和馈线负荷均衡为目标,以供电恢复路径的负荷度最小为搜索规则,可缩短寻优时间,提高馈线的负载能力,避免由于过载而引起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故障恢复
负荷均衡
启发式搜索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及其应用
被引量:
42
8
作者
张艳丽
杨仁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4,共2页
介绍了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测量时序及输出特性,并以SHT11为测量元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测量
单片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化放顶煤开采的精确放煤控制技术
被引量:
43
9
作者
张守祥
张学亮
+1 位作者
刘帅
徐国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08-2020,共13页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引入电液控制系统后,实现了定时放煤和记忆放煤。要适应顶煤层地质变化,还需要引入放煤过程全方位监控技术和装备,实时监测放煤前、放煤中和放煤后的顶煤层静态和动态变化情况,精确控制放煤过程,做到随放随探,才能保...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引入电液控制系统后,实现了定时放煤和记忆放煤。要适应顶煤层地质变化,还需要引入放煤过程全方位监控技术和装备,实时监测放煤前、放煤中和放煤后的顶煤层静态和动态变化情况,精确控制放煤过程,做到随放随探,才能保证回采率和煤质的最优平衡。首先分析放煤过程监控的技术难点,在于放煤时煤岩粉尘造成视觉成像的信号严重衰减;其次根据放煤量数据判断煤矸放落比例的信号处理时间要求达到秒级,才能满足“见矸关门”决策对控制放煤实时性的要求。按照放煤过程分“放煤前、放煤中和放煤后”3阶段采用不同的感知技术和装备,放煤前采用支架顶梁前部安装透地雷达测量顶煤厚度作为放煤量的基准;放煤中采用在支架顶梁和掩护梁结合处安装三维雷达扫描未放顶煤空间,测量出剩余顶煤体量,与放煤前的放煤量基准进行比对,来确定放煤过程何时终止;放煤后将识别后部刮板运输机上已放落的煤炭体量和煤矸比例,提高煤矸检测的鲁棒性。放煤前测量煤层厚度的雷达采用超宽带无线脉冲信号,能够穿透3~6 m的煤层,测量煤层厚度精度达到厘米级;放煤中对顶煤体量的动态变化检测采用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能够满足空间测量范围、精度和处理实时性要求;放煤后对煤矸的识别采用高清宽动态摄像机辅以透尘光源,通过图像灰度卷积来计算煤矸混放比例参数,用以判断全煤下放、煤矸混放和全矸下放的3个过程数字量化问题,实现实时反馈控制精确放煤。通过放煤前、中和后3阶段的技术综合,研制相应的传感装备,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给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经过系统数据计算分析和智能化处理,把放煤控制决策数据发送给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对应支架的放煤口大小及时调整和关闭控制。经过具备条件的智能化综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智能开采
精确控制
煤矸识别
放煤3阶段
放煤3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实验-实训三位一体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
33
10
作者
闫龙
张鑫
+2 位作者
张顺堂
温国锋
吴昌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0-223,共4页
单片机及嵌入式课程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该类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和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等基础课关系较大,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入状态,当动手实践课程较少时...
单片机及嵌入式课程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该类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和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等基础课关系较大,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入状态,当动手实践课程较少时,知识点难以融会贯通。提出了一种集教学、实验及实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方法,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在线演示、分组讨论、小组实践、单独考核等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方法先通过软件(Proteus+Keil)虚拟仿真,仿真正确后通过硬件验证,既有灵活快捷的优点,又节省了器件损耗。该教学方式灵活,考察方法多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教学
虚拟仿真
硬件
教学改革
PROTEUS软件
KEIL软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及其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11
作者
庞清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神经网络具有万能逼近能力,在模式识别、模型预测和数据挖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在被逼近非线性函数峰值处的误差较大,当峰值两侧的斜率差较大时误差更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改进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短期负...
神经网络具有万能逼近能力,在模式识别、模型预测和数据挖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在被逼近非线性函数峰值处的误差较大,当峰值两侧的斜率差较大时误差更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改进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将当前时间间隔负荷、前一时间间隔负荷、当前时间间隔和前一时间间隔的负荷差和当前时间分别作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将下一时间间隔的预测负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负荷进行补偿,使预测精度更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函数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神经网络
粗糙集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
26
12
作者
沈亚军
王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基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特性,其比较优势只有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本文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因素,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技术创新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
32
13
作者
庞清乐
刘昱超
+2 位作者
李希年
孙静
王深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1-108,共8页
馈线终端单元在主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需要简单有效的控制算法。因此,提出了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馈线终端单元实时检测故障电流,将电流突变时刻作为故障起始点,记录故障后半个...
馈线终端单元在主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需要简单有效的控制算法。因此,提出了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馈线终端单元实时检测故障电流,将电流突变时刻作为故障起始点,记录故障后半个周波数据,并计算其极性。通过比较相邻检测点故障电流的极性,实现故障定位。仿真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主动配电网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时均能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故障定位
电流极性比较
馈线终端单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相干体技术探测煤矿微小构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
27
14
作者
王怀洪
王秀东
田育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42-1649,共8页
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要求探明煤矿微小构造,相干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分析检测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比常规解释方法更有利于小断层等小构造的识别;相干技术算法中C3比C1、C2两种相干算法在断层识别和...
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要求探明煤矿微小构造,相干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分析检测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比常规解释方法更有利于小断层等小构造的识别;相干技术算法中C3比C1、C2两种相干算法在断层识别和边缘检测上具有更高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相干体技术与地震属性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形成煤田地震资料解释的新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构造、岩性等实际问题,极大提高三维地震成果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相干体技术在许厂、梁家等煤矿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三维地震
相干体技术
小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开发
被引量:
28
15
作者
归丽华
杨智勇
+2 位作者
顾文锦
张远山
杨秀霞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67-470,共4页
骨骼服是一种辅助人承受负载,有效增强人的负重能力,并帮助人们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走,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械能量的一种人机结合的机器人.文章介绍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开发的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NA...
骨骼服是一种辅助人承受负载,有效增强人的负重能力,并帮助人们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走,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械能量的一种人机结合的机器人.文章介绍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开发的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NAEIES采用上肢控制下肢的原理,通过测量上肢的运动信息,控制下肢膝关节的运动,而下肢髋关节的运动则通过气弹簧来巧妙地实现,良好的实现了骨骼服在承载的同时,跟踪人的行走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辅助
人机结合
骨骼服
机器人
外骨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媒体技术规范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6
16
作者
贾代平
范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86,共3页
流媒体是网络条件下多媒体应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该文首先对流媒体技术的两个焦点问题(编码标准与通信协议)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RTP/RTCP应用的体系结构,随后结合流媒体在网络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当前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
流媒体是网络条件下多媒体应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该文首先对流媒体技术的两个焦点问题(编码标准与通信协议)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RTP/RTCP应用的体系结构,随后结合流媒体在网络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当前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技术
应用技术研究
RTP/RTCP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体系结构
编码标准
网络条件
焦点问题
研究领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优化环境下的群核进化粒子群优化方法
被引量:
20
17
作者
窦全胜
周春光
+1 位作者
徐中宇
潘冠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5,共7页
粒子群优化方法是由Kennedy和Eberhart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swarmintelli-gence)的进化计算技术·定义了“群核”(swarm-core)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群核进化的粒子群优化方法(swarm-core evolutionary particl...
粒子群优化方法是由Kennedy和Eberhart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swarmintelli-gence)的进化计算技术·定义了“群核”(swarm-core)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群核进化的粒子群优化方法(swarm-core evolutionary particle swarmopti mization,SCEPSO),在SCEPSO方法中,为增强群体的优化能力,把群体分成了3个子群体,并且每个子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同时研究了SCEP-SO方法对连续变化的最优点的动态跟踪能力,在3种动态优化模型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SO方法相比,SCEPSO方法能够可靠并精确地跟踪连续变化的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智能
粒子群优化方法
动态优化
群核
子群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被引量:
26
18
作者
冷永刚
王太勇
+2 位作者
郭焱
汪文津
胡世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8-1125,共8页
研究了两个双稳系统级联的随机共振特性 ,由于第一级双稳系统的作用是将白噪声转变为色噪声 ,因此它是整个级联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 ,以后各级系统近似按洛伦兹分布将噪声能量不断向低频区域集中 ,从而减弱高频抖动 ,突出波形的基本轮廓 ...
研究了两个双稳系统级联的随机共振特性 ,由于第一级双稳系统的作用是将白噪声转变为色噪声 ,因此它是整个级联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 ,以后各级系统近似按洛伦兹分布将噪声能量不断向低频区域集中 ,从而减弱高频抖动 ,突出波形的基本轮廓 .频谱中信号谱峰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规律表明 ,级联双稳系统只在有限的低频范围内 ,通过一定量的噪声强度来增强信号频率处的谱峰高度 ,如果前一级系统未达到随机共振状态 ,那么其后一级并不能对前一级的输出进行“优化”而形成随机共振 .级联双稳系统级数的增加 ,会使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域变窄 ,信号谱峰易被压缩和受到噪声干扰 .虽然可以用二次采样方法进行改善 ,但其改善程度有限 .因此对于信号检测而言 ,使用单级双稳系统即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系统
谱峰
系统级
低频
随机共振
信号谱
色噪声
级数
近似
有限
原文传递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路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
23
19
作者
阳光
刘欣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81-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高压侧电路设计方案。通过改进传统积分电路并适当选取元件参数改善了积分电路的低频幅值特性,并通过调整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夹角,在抑制低频干扰的同时实现了相位补偿。高压侧电路的供电电源直...
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高压侧电路设计方案。通过改进传统积分电路并适当选取元件参数改善了积分电路的低频幅值特性,并通过调整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夹角,在抑制低频干扰的同时实现了相位补偿。高压侧电路的供电电源直接取自母线,在供电电路中设计了电压比较调节电路和备用电池自动投切电路,通过比较调节电路使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相比较产生调节信号,完成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通过备用电池自动投切电路检测供电电路的电压输入,在电压输入低于给定值时将备用电池投入使用。软件系统中采用准同步算法以减少同步误差。实测表明,该设计方案抗干扰性能良好,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积分电路
供电电源
电力电子
电力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值滤波快速算法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
17
20
作者
董付国
原达
王金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48-49,64,共3页
通过分析经典中值滤波算法以及几种改进的快速算法,提出了2种新的快速算法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即不需要排序的基于统计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和只需要少量数据排序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方法...
通过分析经典中值滤波算法以及几种改进的快速算法,提出了2种新的快速算法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即不需要排序的基于统计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和只需要少量数据排序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方法在大窗口情况下非常有效,在保证整体数据不失真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滤波
快速算法
排序算法
窗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9
1
作者
都金鳌
王昕
机构
烟台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电子
与
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21期221-222,共2页
文摘
论述了中国电力企业中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即早期的物资科管理模式、目前的物资公司管理模式以及未来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同时论述了3个模式中出现的物流产品的特性。
关键词
物流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
物流中心
Keywords
logistic management mode
electronic power enterprise
logistic center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407.6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昕
都金鳌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电子
与
工程学院
烟台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年第10期124-127,123,共5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方面内容:信息资源规划、企业信息门户和企业应用集成。首先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建立全局信息资源标准,在此标准之上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心,结合商务智能、辅助决策分析手段,为领导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以企业信息门户为手段,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以及个性化服务;最后通过企业级应用集成平台实现企业应用整合。
关键词
IRP
EIP
EAI
单点登录(SSO)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ORTAL(门户)概览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昕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电子
与
工程学院
出处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了PORTAL的概念以及基本构成要素,并用几个简单的图片展示了PORTAL开发的特点。
关键词
PORTAL
门户
SSO
分类号
TP39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讲、学、练、用——电气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4
作者
王昕
华臻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电子
与
工程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期156-157,共2页
文摘
本文从科技发展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探讨了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包括教材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等。
关键词
专业英语
电气工程
教学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76
5
作者
黄曾华
王峰
张守祥
机构
中国矿业大
学
机电
工程学院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59-1972,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304,2017YFC0804306)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资助项目(2018ZD006)。
文摘
针对我国当前推广应用的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基于视频监控的远程干预综采智能化、以巡检机器人辅助的工作面智能化,以及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综采智能导航等3个方向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当前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看、动、想、稳”4个方面实际问题。分析了复杂开采条件下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自适应技术和综采机器人技术2项技术难题,归纳出开采空间多元信息采集及交叉融合、智能化采煤决策基础理论、综采装备群智能化协作3个科学难题。围绕技术、科学难题,提出了智能化开采系统需要具备的4个基本要素,分别为:煤炭开采空间感知能力、智能分析及决策能力、自动执行能力、可靠及稳健运维能力,设计了以“感知、决策、执行、运维”为4个维度的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研究了关键技术待突破方向,包括开采地质环境增强感知技术、智能开采工艺分析决策技术、开采装备智能化技术、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开采系统智能运维技术、辅助生产环节智能化技术、综采智能服务等方面。最后,以国能集团神东榆家梁煤矿智能化采煤示范工程项目为例,开展了基于“透明工作面”的数字化采煤应用,初步实现了智能化自主采煤。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
智能装备
系统架构
关键技术
开采空间感知
智能决策
智能运维
Keywords
intelligent coal mining
intelligent mining equip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key technology
mining space perception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TD8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被引量:
51
6
作者
刘旭东
李珂
孙静
符晓玲
张承慧
机构
山东
大
学
控制科
学
与
工程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昌吉
学院
物理系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3-161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035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61320106011)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7116
61304033
61304029
61403236)资助~~
文摘
在电动汽车等工况复杂的系统中,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快响应和强鲁棒性控制历来是研究的重点和难题.预测控制策略可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但依赖电机的数学模型.本文结合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和扩展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速度跟踪控制器;然后针对外部扰动引起的电机性能下降问题,设计了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扰动,通过对扰动量的补偿,提高了鲁棒性;而且控制器参数容易调节.试验结果表明,电机从静止到1000 r/min,与PI控制相比,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特别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外加负载扰动时,转速跌落更小,且更快的恢复到给定值.
关键词
电动汽车驱动
永磁同步电机
广义预测控制
扩展状态观测器
Keywords
electric 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负荷均衡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
被引量:
48
7
作者
庞清乐
高厚磊
李天友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山东
大
学
电气
学院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709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0EL030)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12-科技-88)~~
文摘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智能配电网应能迅速检测和隔离故障,并迅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负荷供电,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传统的故障恢复方法虽能得到理想的供电恢复方案,但收敛速度慢且忽略了负荷均衡。因此,提出了基于启发式搜索的快速故障恢复方法。该方法以最少的停电负荷和馈线负荷均衡为目标,以供电恢复路径的负荷度最小为搜索规则,可缩短寻优时间,提高馈线的负载能力,避免由于过载而引起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故障恢复
负荷均衡
启发式搜索方法
Keywords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
service restoration
load balancing
heuristic searching algorithm
分类号
TM72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及其应用
被引量:
42
8
作者
张艳丽
杨仁弟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烟台大
学
机电汽车
工程学院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4,共2页
文摘
介绍了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测量时序及输出特性,并以SHT11为测量元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测量
单片机
分类号
TD679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化放顶煤开采的精确放煤控制技术
被引量:
43
9
作者
张守祥
张学亮
刘帅
徐国清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南阳理工
学院
计算机
与
信息
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08-2020,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804306)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资助项目(2018ZD006)。
文摘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引入电液控制系统后,实现了定时放煤和记忆放煤。要适应顶煤层地质变化,还需要引入放煤过程全方位监控技术和装备,实时监测放煤前、放煤中和放煤后的顶煤层静态和动态变化情况,精确控制放煤过程,做到随放随探,才能保证回采率和煤质的最优平衡。首先分析放煤过程监控的技术难点,在于放煤时煤岩粉尘造成视觉成像的信号严重衰减;其次根据放煤量数据判断煤矸放落比例的信号处理时间要求达到秒级,才能满足“见矸关门”决策对控制放煤实时性的要求。按照放煤过程分“放煤前、放煤中和放煤后”3阶段采用不同的感知技术和装备,放煤前采用支架顶梁前部安装透地雷达测量顶煤厚度作为放煤量的基准;放煤中采用在支架顶梁和掩护梁结合处安装三维雷达扫描未放顶煤空间,测量出剩余顶煤体量,与放煤前的放煤量基准进行比对,来确定放煤过程何时终止;放煤后将识别后部刮板运输机上已放落的煤炭体量和煤矸比例,提高煤矸检测的鲁棒性。放煤前测量煤层厚度的雷达采用超宽带无线脉冲信号,能够穿透3~6 m的煤层,测量煤层厚度精度达到厘米级;放煤中对顶煤体量的动态变化检测采用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能够满足空间测量范围、精度和处理实时性要求;放煤后对煤矸的识别采用高清宽动态摄像机辅以透尘光源,通过图像灰度卷积来计算煤矸混放比例参数,用以判断全煤下放、煤矸混放和全矸下放的3个过程数字量化问题,实现实时反馈控制精确放煤。通过放煤前、中和后3阶段的技术综合,研制相应的传感装备,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给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经过系统数据计算分析和智能化处理,把放煤控制决策数据发送给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对应支架的放煤口大小及时调整和关闭控制。经过具备条件的智能化综放工作�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智能开采
精确控制
煤矸识别
放煤3阶段
放煤3过程
Keywords
fully mechanized coal-caving face
intelligent mining
precise control
identification of coal and rock
three-phases coal caving
three-processes coal caving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TD823.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实验-实训三位一体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
33
10
作者
闫龙
张鑫
张顺堂
温国锋
吴昌友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管理科
学
与
工程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0-223,共4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7KA068)
文摘
单片机及嵌入式课程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该类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和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C语言等基础课关系较大,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入状态,当动手实践课程较少时,知识点难以融会贯通。提出了一种集教学、实验及实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方法,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在线演示、分组讨论、小组实践、单独考核等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方法先通过软件(Proteus+Keil)虚拟仿真,仿真正确后通过硬件验证,既有灵活快捷的优点,又节省了器件损耗。该教学方式灵活,考察方法多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单片机教学
虚拟仿真
硬件
教学改革
PROTEUS软件
KEIL软件
Keywords
MCU teaching
virtual simulation
hardwar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teus software
Keil software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及其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4
11
作者
庞清乐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70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61204)
+1 种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03066)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09LG09)。~~
文摘
神经网络具有万能逼近能力,在模式识别、模型预测和数据挖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在被逼近非线性函数峰值处的误差较大,当峰值两侧的斜率差较大时误差更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改进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将当前时间间隔负荷、前一时间间隔负荷、当前时间间隔和前一时间间隔的负荷差和当前时间分别作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将下一时间间隔的预测负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负荷进行补偿,使预测精度更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函数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神经网络
粗糙集理论
Keywords
load forecasting: neural network: rough set theory
分类号
TM7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
26
12
作者
沈亚军
王宁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电
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文摘
基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特性,其比较优势只有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本文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因素,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技术创新
影响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752.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
32
13
作者
庞清乐
刘昱超
李希年
孙静
王深茏
机构
青岛理工大
学
信息
与
控制
工程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2227
61403236)
+1 种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规划项目(J15LN10)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ZH055)~~
文摘
馈线终端单元在主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需要简单有效的控制算法。因此,提出了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馈线终端单元实时检测故障电流,将电流突变时刻作为故障起始点,记录故障后半个周波数据,并计算其极性。通过比较相邻检测点故障电流的极性,实现故障定位。仿真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主动配电网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时均能实现准确的故障定位。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故障定位
电流极性比较
馈线终端单元
Keywords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location
current polarity comparison
feeder terminal unit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相干体技术探测煤矿微小构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
27
14
作者
王怀洪
王秀东
田育鑫
机构
山东
科技大
学
地球
信息
科
学
与
工程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42-1649,共8页
文摘
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地质保障体系要求探明煤矿微小构造,相干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分析检测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比常规解释方法更有利于小断层等小构造的识别;相干技术算法中C3比C1、C2两种相干算法在断层识别和边缘检测上具有更高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相干体技术与地震属性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形成煤田地震资料解释的新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构造、岩性等实际问题,极大提高三维地震成果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相干体技术在许厂、梁家等煤矿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煤矿
三维地震
相干体技术
小构造
Keywords
coal mine,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coherence, minor structur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开发
被引量:
28
15
作者
归丽华
杨智勇
顾文锦
张远山
杨秀霞
机构
海军航空
工程学院
总后勤部华东军用物资采购局
海军航空
工程学院
七系
海军航空
工程学院
控制
工程
系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学院
出处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060400293)
文摘
骨骼服是一种辅助人承受负载,有效增强人的负重能力,并帮助人们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走,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械能量的一种人机结合的机器人.文章介绍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开发的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NAEIES采用上肢控制下肢的原理,通过测量上肢的运动信息,控制下肢膝关节的运动,而下肢髋关节的运动则通过气弹簧来巧妙地实现,良好的实现了骨骼服在承载的同时,跟踪人的行走步态.
关键词
能量辅助
人机结合
骨骼服
机器人
外骨骼
Keywords
power assist
human-machine
exoskeleton suit
robot
exoskeleton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媒体技术规范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6
16
作者
贾代平
范辉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86,共3页
文摘
流媒体是网络条件下多媒体应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该文首先对流媒体技术的两个焦点问题(编码标准与通信协议)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RTP/RTCP应用的体系结构,随后结合流媒体在网络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当前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流媒体技术
应用技术研究
RTP/RTCP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体系结构
编码标准
网络条件
焦点问题
研究领域
Keywords
Streaming media
RTP/RTCP
QoS
MPEG
Heterogeneity subnet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G4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优化环境下的群核进化粒子群优化方法
被引量:
20
17
作者
窦全胜
周春光
徐中宇
潘冠宇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吉林大
学
计算机科
学
与
技术
学院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33020)
教育部"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文摘
粒子群优化方法是由Kennedy和Eberhart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swarmintelli-gence)的进化计算技术·定义了“群核”(swarm-core)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群核进化的粒子群优化方法(swarm-core evolutionary particle swarmopti mization,SCEPSO),在SCEPSO方法中,为增强群体的优化能力,把群体分成了3个子群体,并且每个子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同时研究了SCEP-SO方法对连续变化的最优点的动态跟踪能力,在3种动态优化模型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SO方法相比,SCEPSO方法能够可靠并精确地跟踪连续变化的全局最优解·
关键词
群体智能
粒子群优化方法
动态优化
群核
子群体
Keywords
swarm intellige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swarm core
sub-swarm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被引量:
26
18
作者
冷永刚
王太勇
郭焱
汪文津
胡世广
机构
天津大
学
机械
工程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8-112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5 0 475 117)
上海交通大学振动
+1 种基金
冲击
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批准号 :VSN 2 0 0 4 0 5 )资助的课题 .~~
文摘
研究了两个双稳系统级联的随机共振特性 ,由于第一级双稳系统的作用是将白噪声转变为色噪声 ,因此它是整个级联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 ,以后各级系统近似按洛伦兹分布将噪声能量不断向低频区域集中 ,从而减弱高频抖动 ,突出波形的基本轮廓 .频谱中信号谱峰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规律表明 ,级联双稳系统只在有限的低频范围内 ,通过一定量的噪声强度来增强信号频率处的谱峰高度 ,如果前一级系统未达到随机共振状态 ,那么其后一级并不能对前一级的输出进行“优化”而形成随机共振 .级联双稳系统级数的增加 ,会使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域变窄 ,信号谱峰易被压缩和受到噪声干扰 .虽然可以用二次采样方法进行改善 ,但其改善程度有限 .因此对于信号检测而言 ,使用单级双稳系统即可 .
关键词
级联系统
谱峰
系统级
低频
随机共振
信号谱
色噪声
级数
近似
有限
Keywords
cascaded bistable system
stochastic resonance
power spectrum
noise
分类号
O32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路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
23
19
作者
阳光
刘欣荣
机构
烟台大
学
光电
信息
科
学
技术
学院
山东
工商学院
电子
工程
系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81-84,共4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高压侧电路设计方案。通过改进传统积分电路并适当选取元件参数改善了积分电路的低频幅值特性,并通过调整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夹角,在抑制低频干扰的同时实现了相位补偿。高压侧电路的供电电源直接取自母线,在供电电路中设计了电压比较调节电路和备用电池自动投切电路,通过比较调节电路使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相比较产生调节信号,完成了对输出电压的调节;通过备用电池自动投切电路检测供电电路的电压输入,在电压输入低于给定值时将备用电池投入使用。软件系统中采用准同步算法以减少同步误差。实测表明,该设计方案抗干扰性能良好,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积分电路
供电电源
电力电子
电力系统
Keywords
Algorithms
Electric potential
Electric power systems
Integrated circuit layout
Integrated circuits
Power electronics
Switching
Voltage control
分类号
TM452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值滤波快速算法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
17
20
作者
董付国
原达
王金鹏
机构
山东
工商学院
信息
与
电子
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48-49,6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67315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ural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under Grant NoY2005G09)
文摘
通过分析经典中值滤波算法以及几种改进的快速算法,提出了2种新的快速算法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即不需要排序的基于统计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和只需要少量数据排序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治法的中值滤波方法在大窗口情况下非常有效,在保证整体数据不失真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关键词
中值滤波
快速算法
排序算法
窗口
Keywords
median filtering
fast algorithm
sort algorithm
window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探讨
都金鳌
王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王昕
都金鳌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ORTAL(门户)概览
王昕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讲、学、练、用——电气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王昕
华臻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黄曾华
王峰
张守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刘旭东
李珂
孙静
符晓玲
张承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负荷均衡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
庞清乐
高厚磊
李天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及其应用
张艳丽
杨仁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智能化放顶煤开采的精确放煤控制技术
张守祥
张学亮
刘帅
徐国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教学-实验-实训三位一体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闫龙
张鑫
张顺堂
温国锋
吴昌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及其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庞清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沈亚军
王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电流极性比较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庞清乐
刘昱超
李希年
孙静
王深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利用相干体技术探测煤矿微小构造方法研究
王怀洪
王秀东
田育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能量辅助骨骼服NAEIES的开发
归丽华
杨智勇
顾文锦
张远山
杨秀霞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流媒体技术规范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贾代平
范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动态优化环境下的群核进化粒子群优化方法
窦全胜
周春光
徐中宇
潘冠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冷永刚
王太勇
郭焱
汪文津
胡世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6
原文传递
19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路设计的改进
阳光
刘欣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值滤波快速算法的进一步思考
董付国
原达
王金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