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5年经验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8
1
作者 牛军 牛卫博 +1 位作者 张朝阳 寿楠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然而有7%~21%的胆囊结石病人合并有胆管结石,在亚太地区和我国这一比例更高.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引流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石症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凤军 智绪亭 +2 位作者 寿楠海 徐克森 胡三元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石症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5 0例胆囊结石和 (或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114 7例单纯胆囊病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la 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成功率 97 6 %。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石症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5 0例胆囊结石和 (或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114 7例单纯胆囊病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la 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成功率 97 6 %。合并胆总管结石 (commonbileductstones,CBDS)的12 7例分为三组 :Ⅲ组 :肝内无结石 ,且CBDS少于 3个 ,直径≤ 1 0cm者首先内窥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 (endoscopicspincterotomy ,EST) ,成功率 80 % (2 4 / 30 ) ;Ⅱ组 :肝内无结石或结石局限于Ⅰ~Ⅱ级肝管 ,无肝内胆管狭窄 ,EST无法取出CBDS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laparoscop iccholedocholithotomyandT tubedrainage,LCTD) ,4 7例仅 1例未成功 ;Ⅰ组 :因合并Ⅰ~Ⅱ级肝管狭窄或肝内多发结石而开腹手术。术后残石 4 5例 ,4 2例EST和 (或 )胆道镜取石成功。结论 LC是单纯胆囊病变的首选治疗。力争LC术前或术中适于EST取出CBDS ,EST失败或结石局限于Ⅰ~Ⅱ级肝管 ,且无肝内胆管狭窄者 ,LCTD是行之有效的方法。EST和 (或 )胆道镜是术后残石的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联合 腹腔镜 EST 肝内 内镜治疗 胆石症 成功率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外科治疗:附108例报告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凤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间我院收治的 10 8例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右半结肠癌 3 0例中 2 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例未手术。左半结肠和直肠癌 78例中行一期切除 ( 5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间我院收治的 10 8例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右半结肠癌 3 0例中 2 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例未手术。左半结肠和直肠癌 78例中行一期切除 ( 5 6例 ) (Ⅰ期或Ⅱ期吻合分别 3 2 ,2 4例 )或二期切除11例 ,6例行姑息性手术 ,5例未手术。结果 伴结肠梗阻的结直肠癌多见于Duke′sC和D期 ( 5 9例 )的中、低分化腺癌 ( 65例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2 7.3 % ( 2 6例 46例次 ) ,以感染性并发症为主 ( 3 5 /46) ,吻合口漏 4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7.8%。手术治疗患者的 5年生存率为 2 8.4% ,未手术者 5年生存率为 0 % (P <0 .0 1)。肿瘤I期 ,II期切除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 ,9.0 % (P <0 .0 5 )。肿瘤一期切除后行一期 ,二期吻合手术的 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伴结肠梗阻的结直肠癌 ,手术应及时并遵循个体化原则 ,创造条件 ,要力争一期手术切除肿瘤 ,解除梗阻 ,但切除后行I期或II期吻合对预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并发症 肠梗阻/病因学
下载PDF
VEGF表达及MVD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志伟 鲁广恩 +2 位作者 胡安国 杨五计 戴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15-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及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5 0例HCC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 ,以及HC...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及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5 0例HCC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为癌细胞胞浆棕黄色着色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HCC的MVD范围 / 32~ 2 32 ) / 0 .74mm2 ,平均 (14 8.5± 5 3.2 ) / 0 .74mm2 。HCC的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是否完整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患者年龄、HBsAg是否阳性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VEGF阴性表达及少血管组 (MVD <14 8)预后显著优于VEGF阳性表达及多血管组 (MVD≥14 8)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4 6个月 ,多血管组为 12个月 ,(P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VEGF CD34 新生血管生成
下载PDF
经胸乳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短期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马驰 彭程 牛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比较经胸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短期临床效果及手术花费等问题上的差别。方法:收集2001~2015年国内学者发表的关于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对比的病例对照文章,对相关临床结果进行Meta... 目的:比较经胸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短期临床效果及手术花费等问题上的差别。方法:收集2001~2015年国内学者发表的关于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对比的病例对照文章,对相关临床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得到结果如下:手术时间腔镜组长于开放组(MD=18.95,95%CI:9.61~28.3,P<0.01),术中出血量腔镜组少于开放组(MD=-12.15,95%CI:-17.23^-7.07,P<0.01),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少于开放组(MD=-1.14,95%CI:-1.89^-0.39,P<0.01),术后疼痛人数比例腔镜组与开放组无明显差别(OR=0.87,95%CI:0.53~1.44,P=0.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腔镜组与开放组无统计学差异(RD=-0.02,95%CI:-0.05~0.02,P=0.33),住院费用腔镜组多于开放组(MD=1690.7,95%CI:1 371.6~2 009.8,P<0.01)。结论:经胸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方法,适用于对美观要求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甲状腺肿瘤 腔镜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赵同刚 牟洁 +2 位作者 孙栋 王西涛 刘凤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149-151,177,共4页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确切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清楚。PGS诊断和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已得到明显提高。随着对PGS疾病本身及其发病机制进...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确切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清楚。PGS诊断和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已得到明显提高。随着对PGS疾病本身及其发病机制进一步认识,临床营养支持手段的飞速发展,多数PGS均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瘫综合征·诊断·治疗
下载PDF
非胃手术后胃瘫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孙启龙 吴清 +1 位作者 孙保德 胡继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8-470,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病因 ,寻找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92~ 2 0 0 1年 6例非胃手术后胃瘫病人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非胃手术后胃瘫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 目的 探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病因 ,寻找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92~ 2 0 0 1年 6例非胃手术后胃瘫病人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非胃手术后胃瘫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上腹胀、呕吐 ,胃引流量增多。胃造影和胃镜检查不仅是检查手段 ,而且对胃蠕动的恢复有促进作用。非连续性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可以促进胃动力的恢复。结论 腹部非胃手术后可发生胃瘫。胃造影、胃镜的机械刺激作用和短暂中断TPN作为辅助刺激对胃瘫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对于创伤大、时间长的腹部非胃手术 ,预防性营养性空肠造口是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胃手术后胃瘫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病因 胃镜检查 预防性营养性空肠造口
原文传递
腹腔镜脾切除术43例报告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三元 张光永 +3 位作者 亓玉忠 李波 于文滨 傅勤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splenectomy ,LS)和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assistedsplenectomy ,LAS)的优缺点。 方法  1994~ 2 0 0 3年共实施脾切除术 4 3例 ,其中采用LAS行脾切除术 13例 ,完全在腹腔镜下行脾...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splenectomy ,LS)和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assistedsplenectomy ,LAS)的优缺点。 方法  1994~ 2 0 0 3年共实施脾切除术 4 3例 ,其中采用LAS行脾切除术 13例 ,完全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 30例 ,切除副脾 6例 ,4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LS术后切口感染 1例 ,并发DIC 1例 ,平均手术时间 16 0min ,术中失血平均 12 0mL ,术后平均住院 5 .4d。LAS平均手术时间132min ,术中平均失血 90mL ,术后平均住院 8.6d。结论 LS和LAS均安全可行 ,LAS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但病人住院时间长。LS费时费事 ,术中出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 术前准备 体位 脾周围韧带游离 脾蒂处理
原文传递
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29例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胡三元 陈波 +3 位作者 王可新 张光永 张海峰 刘崇忠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92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3485例,29例有开腹胆道手术史.分析29例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限于Ⅰ~Ⅱ级胆管);1... 目的 探讨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92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3485例,29例有开腹胆道手术史.分析29例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限于Ⅰ~Ⅱ级胆管);14例胆总管结石数>3个;21例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1.0 cm;3例曾首先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未成功.28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LCTD)者胆总管直径均>1.0 cm.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75~190 min,平均125min,除1例在原切口部位做小切口用直角钳将结石夹碎取出外,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5.5 d(2~14 d).术后残余结石3例,经T管窦道取出.结论 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执行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 再手术 胆管损伤
原文传递
腹腔内留置钛夹转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胡三元 张光永 +3 位作者 于文滨 李波 张海峰 王可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内留置钛夹 临床转归 实验 腹腔镜 腹部手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模式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邱法波 姜希宏 +3 位作者 吴力群 卢云 冯进波 张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人原发性肝癌 (PHC)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漂移。方法 :以IFN γ和IL 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 ,IL 4和IL 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 ,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PHC中 7/ 11... 目的 :观察人原发性肝癌 (PHC)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漂移。方法 :以IFN γ和IL 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 ,IL 4和IL 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 ,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PHC中 7/ 11为Th1型细胞因子表达 ,4/ 11为Th0型细胞因子表达 ;癌旁组织中 9/ 11为Th1型细胞因子表达 ,2 / 11为Th0型细胞因子表达。结论 :原发性肝癌和癌旁组织中Th1类细胞因子强势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表达 干扰素Ⅱ型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于洪鸾 潘芳 +2 位作者 江虹 马榕 孙敬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手术前给予45min的结构式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实行心理干预。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SAS...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手术前给予45min的结构式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实行心理干预。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SAS、SDS、SCL-90)对入院后和手术后患者情绪状况进行评分,同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查皮质醇(Cortisol)作为应激水平的检测。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SCL-90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血液Cortiso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Cortisol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降低应激激素的分泌水平,降低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临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情绪·乳腺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28
13
作者 胡三元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手术并发症 胆结石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马榕 孙靖中 +3 位作者 王建丽 余之刚 高海东 崔亚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目的 进一步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施行该手术 38例 ,其中Ⅰ期 2 2例 ,Ⅱ期 16例 ,35例符合作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 ,3例略超出手术适应证。结果  38例病人中 ,术后发... 目的 进一步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施行该手术 38例 ,其中Ⅰ期 2 2例 ,Ⅱ期 16例 ,35例符合作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 ,3例略超出手术适应证。结果  38例病人中 ,术后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 1例 ,1个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 ;皮下积液 3例 ,经穿刺抽液治愈 ;34例切口甲级愈合 ,顺利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浸润。术后 38例全部随访 ,最长随访时间 93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 5 9个月。 1例肿瘤直径为 4cm者术后 49个月发生乳头基底部复发 ,行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后随访 2 6个月无瘤生存。其余 37例病人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乳头根治术 手术治疗 乳腺癌 术式改良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延亮 牟洁 +2 位作者 孙栋 王西涛 刘凤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目的:比较行全胃切除术与胃次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11月于齐鲁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5例,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4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9例。使用胃癌特异性问卷Q... 目的:比较行全胃切除术与胃次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11月于齐鲁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5例,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4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9例。使用胃癌特异性问卷QLQ-STO22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的饮食、局部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全胃切除术患者与近端胃次全切除术患者相比,术后短时间内恢复较差,近期内恢复无明显差异,但均不及远端胃次全切除术患者。近端胃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反流症状多且严重,餐后腹胀发生率较高。结论:胃上部癌可以适当放宽全胃切除术指征,利用循证医学筛选较佳重建方式,在根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现状调查(CHAT-1)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明刚 李航宇 +6 位作者 张光永 李健文 陈杰 唐健雄 车焱 马迎民 李俊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治疗现状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事件。方法对2017-01-01—2017-12-31中国大陆58家大型医院中因腹股沟疝住院的所有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以Caprini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分层分析和数据统计,对相...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治疗现状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事件。方法对2017-01-01—2017-12-31中国大陆58家大型医院中因腹股沟疝住院的所有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以Caprini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分层分析和数据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8家医院共收治腹股沟疝住院病人14322例,经数据校对和数据清洗后,13886例(97.0%)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占51.2%,开放手术占48.8%。共观察到16例VTE事件,占全部病人0.1%(95%CI 0.11~0.13)。其中Caprini评分高危组和中危组VTE发生率分别为0.2%(95%CI 0.18~0.20)和0.02%(95%CI 0.01~0.0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0),低危组没有发现VTE事件。全部病人中,仅3250例(23.4%)在诊治过程中进行了Caprini风险评估,仅13.2%的对象接受了VTE预防措施(无论适当与否),其中接受适当预防的比例仅为1.2%。结论我国成人腹股沟疝围手术期VTE的评估和预防被严重忽视、术后VTE发病情况被低估,高龄、疝修补手术、全身麻醉、VTE病史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目前尚未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文传递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处理 被引量:28
17
作者 胡三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11-713,共3页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腹腔镜 并发症
下载PDF
骨桥蛋白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现军 左文述 +3 位作者 马恒 侯文红 蔡淑萍 姜希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阐明骨桥蛋白在胃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OPN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对含量,分析OPNmRNA的相对含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目的研究胃癌中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阐明骨桥蛋白在胃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OPN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对含量,分析OPNmRNA的相对含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6例胃癌组织中,50例标本可扩增出330bp的条带,OPN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5.8%(50/66)。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OPNmRNA的表达全部为阴性。OPNmRNA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66例患者随访10~27个月(平均16个月)。OPNmRNA表达阳性组50例中复发15例,表达阴性组16例中仅复发1例(P=0.05);OPNmRNA表达阳性组中死亡10例,表达阴性组无一例死亡(P=0.05)。结论胃癌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增高。OPNmRNA的高表达反映了胃癌病情的进展,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骨桥蛋白在胃癌的远处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mRNA 胃癌 表达 肿瘤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子田 王晓阳 +6 位作者 祝新 毛佳佳 刘志 武群政 孙富云 姚伦锦 金明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374-377,383,共5页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 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SOX)联合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估手术可行性,达到手术条件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肿瘤消退分级(TRG)、R0切除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转化治疗后ORR、肿瘤总消退率、R0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多集中在Ⅰ~Ⅱ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OX方案转化治疗治疗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是有效的,不良反应均可控且安全性不劣于SOX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替吉奥 奥沙利铂 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 转化治疗
下载PDF
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立业 杨莉 +2 位作者 朱民 王崇杰 韩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应用现代新型敷料对引流后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无论是否使用了银敷料,红肿消除时间(6.5±1.2)d;换药两周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提示为阴性,均发生慢性窦道与瘘管;18例患者在换药1~3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换药4~5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中药调理并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5个月的治疗后愈合,无硬块形成。结论现代新型敷料对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切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感染,引流通畅,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切口尽快愈合,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 浆细胞性乳腺炎 急性感染 新型敷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