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F4A对巨噬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陈意坤 王克涛 +5 位作者 王华阳 邵倩倩 谈万业 宋晓彬 曲迅 魏奉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KIF4A对巨噬细胞不同亚群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在PM A及不同人重组细胞因子的外界刺激下分别分化为M0、M1、M2细胞,采用ELISA技术检测此3种巨噬细胞亚群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si...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KIF4A对巨噬细胞不同亚群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在PM A及不同人重组细胞因子的外界刺激下分别分化为M0、M1、M2细胞,采用ELISA技术检测此3种巨噬细胞亚群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转染敲除M0、M1、M2细胞中KIF4A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敲除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巨噬细胞M0上清中可检测到LIF、VEGF、s VEGFR1及TIM P1,而s VEGFR2、Flt-3、Leptin、LeptinR、CD40L均不表达。其中LIF、VEGF、TIM P1在M0向M1、M2分化过程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 VEGFR1在M0向M1分化过程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M2分化过程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转染KIF4A siRNA后,M0与M1细胞中LIF、s VEGFR1、VEGF、TIM P1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2细胞中LIF、VEGF、TIM P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 VEGFR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M2细胞s VEGFR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KIF4A参与M2细胞中s VEGF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KIF4A 转染
原文传递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6
2
作者 郑家伟 王绪凯 +8 位作者 秦中平 范新东 李凯 杨耀武 霍然 刘少华 赵吉宏 汪小勇 周德凯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过去曾采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口服或注射途径的药物治疗(激素、长春新碱、α干扰素、平阳霉素),激光治疗,放射性核素贴敷或局部注射,冷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疗效不一,副作用或并发症多且...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过去曾采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口服或注射途径的药物治疗(激素、长春新碱、α干扰素、平阳霉素),激光治疗,放射性核素贴敷或局部注射,冷冻治疗,手术治疗等,其疗效不一,副作用或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自2008年意外发现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具有显著效果以来,口服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但有关药物剂量、次数、用药年龄、疗程、用药方案、监测、不良反应等,仍无统一意见。为规范普萘洛尔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国内多名不同专业从事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形成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家伟 王绪凯 +10 位作者 江成鸿 秦中平 范新东 李凯 杨耀武 霍然 刘少华 赵吉宏 汪小勇 周德凯 雷少榕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44-747,共4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已被美国FDA批准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减少口服普萘洛尔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近年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全身用药以及众多观察等待患者的替代选择。但有...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已被美国FDA批准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药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减少口服普萘洛尔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近年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全身用药以及众多观察等待患者的替代选择。但有关适应证,药物剂型、剂量、用药次数和方法、疗程,用药监测和不良反应等,仍无统一意见。为规范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制剂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国内多名不同专业从事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形成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供临床参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吗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种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导板精度的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洪 刘东旭 +2 位作者 王克涛 王春玲 赵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导板,评价导板的精度。方法选择4个下颌骨标本,制作石膏模型,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CAD/CAM导板。在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标本的后牙段植入14枚种植体,再次行C...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导板,评价导板的精度。方法选择4个下颌骨标本,制作石膏模型,设计并制作基于CT数据的CAD/CAM导板。在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标本的后牙段植入14枚种植体,再次行CT扫描,采用点对点配准技术实现扫描前后CT三维重建模型的配准,测量实际种植体位置与虚拟放置的种植体位置间的偏离值,评价导板的精度。结果 14枚种植体植入后头部偏差量为(0.47±0.12)mm,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以及垂直向偏离值分别为(0.22±0.08)mm、(0.25±0.06)mm、(0.30±0.11)mm。尾部偏差量为(0.19±0.07)mm,角度偏差量为1.79°±0.68°。结论在CAD/CAM导板辅助下于下颌骨模型植入种植体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辅助临床种植体植入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导板 种植体 精度 配准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家伟 王绪凯 +9 位作者 秦中平 范新东 李凯 杨耀武 霍然 刘少华 赵吉宏 汪小勇 周德凯 刘学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3-319,共7页
自2008年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国内外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和发布了多个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基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血管瘤发病机制、普萘洛尔作用... 自2008年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国内外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和发布了多个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基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血管瘤发病机制、普萘洛尔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必要对专家共识进行更新,以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指导用药和管理,为临床上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科学规范。本更新主要是简化了临床检查、用药、监测流程,使之更具有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丽丽 刘超 王青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755-756,共2页
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近期关于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改良术式的报道众多,大都是以解剖面神经并行腮腺肿瘤和部分腺体切除术为基础,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再对术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旨在减少手术导致的... 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近期关于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改良术式的报道众多,大都是以解剖面神经并行腮腺肿瘤和部分腺体切除术为基础,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再对术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旨在减少手术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手术切口、面神经分离、耳大神经和腮腺导管的保留等方面对改良术式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手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量化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云生 车宗刚 +2 位作者 王冰 王勇 彭化海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在多数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设计过多地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基于Noordhoff提出的原则,本文提出一种量化设计唇红瓣的方法以克服此类缺陷。方法单侧唇裂患者36例,依量化设计原则设计唇红组织瓣修复唇红,观察术后照片,评价效果... 目的在多数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唇红瓣的设计过多地依靠医师的个人经验。基于Noordhoff提出的原则,本文提出一种量化设计唇红瓣的方法以克服此类缺陷。方法单侧唇裂患者36例,依量化设计原则设计唇红组织瓣修复唇红,观察术后照片,评价效果。结果32例唇红修复后形态满意。结论经量化后的唇红瓣设计简单可靠,易于掌握,其效果具一定的可预知性,可供各种单侧唇裂术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唇红 唇红瓣 量化设计 单侧唇裂修复术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1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明霞 赵华强 +1 位作者 谈万业 刘少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2-14,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牵张期1d、4d、7d,固定期1、3、5周随机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下颌骨标本进行TGF-β1的检测。结果:TGF-β1在潜伏期和固定期表达较弱,牵张期表达明显增强,在牵张第7天表达达高峰,且集中表达于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望利用外源性TGF-β1提高牵张成骨形成骨的质和量,从而为牵张成骨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奉才 张东 +1 位作者 刘少华 孙善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1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在双侧下颌骨第一前磨牙前方无牙区行骨切开术,用自制牵张器固定。经过7d潜伏期,以每次0.5mm的速度牵张,每天2次,连续7d。分别在... 目的: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1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在双侧下颌骨第一前磨牙前方无牙区行骨切开术,用自制牵张器固定。经过7d潜伏期,以每次0.5mm的速度牵张,每天2次,连续7d。分别在潜伏期末、牵张结束、固定期第14天、第28天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全部动物的下颌骨被成功延长,牵张间隙逐渐被新生骨组织充填。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下颌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培惠 魏奉才 +2 位作者 晋国营 单秀丽 孙树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成骨特性。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腹股沟的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ADSCs,分别转染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成骨特性。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腹股沟的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ADSCs,分别转染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因和Ad-hBMP-2基因。用荧光显微镜每隔12h观察转染Ad-GFP的细胞,并确定转染率,观察其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转染Ad-hBMP-2的细胞作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作骨钙素(OC)检测确定成骨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hBMP-2的表达。结果12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Ad-GFP的细胞,有52%的阳性表达细胞,48h后转染率达95%;转染Ad-hBMP-2后倍增时间延长,ALP、OC检测为阳性表达,hBMP-2蛋白转染后48h为阳性表达,并持续至第5代。结论ADSCs可以作为腺病毒转染的载体,转染Ad-hBMP-2基因后有明显的成骨作用,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腺病毒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安淑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愈合分级、护理前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好,值得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 口腔外科手术 术后愈合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干扰素对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云生 张文东 +3 位作者 杨春惠 孙亚夫 耿波 袁奎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治疗组,37例。所有患者AJCC2000分期均为Ⅱ、Ⅲ期。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治疗措施下各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用于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3年总生存率为4%,其中Ⅰ组为3%,Ⅱ组为4.5%,Ⅲ组为5.7%。肿瘤厚度(P<0.001,RR=2.696)、有无破溃(P<0.001,RR=2.068)、淋巴结转移(P<0.001,RR=1.710)和治疗方法(P<0.001,RR=0.395)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2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提高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P均<0.01),但2年后作用逐渐减退。2种辅助治疗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925)。结论:2种辅助治疗措施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在2年内显著,随时间逐渐消失。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方法效果并不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α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 干扰素-Α2B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V3网络的龋病和根尖周炎根尖片的诊断
13
作者 王凯欣 刘丰 +1 位作者 曾令芳 刘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诊断龋齿和根尖周炎的效果,初步探讨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298张包含健康牙齿、龋病、根尖周炎的根尖片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1573张训练集图像,233张验证集图像以及492张测试集...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诊断龋齿和根尖周炎的效果,初步探讨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298张包含健康牙齿、龋病、根尖周炎的根尖片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1573张训练集图像,233张验证集图像以及492张测试集图像。通过多种神经网络对比验证,选择性能较好的MobileNetV3网络模型应用于牙病诊断,并通过调整网络超参数优化模型。采用精确率、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模型识别龋齿和根尖周炎的能力,并使用类激活热力图对网络模型性能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基于MobileNetV3网络模型的牙齿病变检测算法对健康牙齿、龋病和根尖周炎进行分类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9.42%、99.73%和99.60%,F1分数为99.57%,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智能诊断效果。可视化类激活热力图也显示出网络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提取牙科病变的特征。结论基于MobileNetV3网络模型的牙齿病变检测算法能够排除图像质量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满足口腔医学教学和临床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病变 龋病 根尖周炎 根尖片 智能诊断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MobileNetV3网络 类激活图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扁桃体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立强 解光 +4 位作者 潘新良 栾信庸 魏奉才 王勇 杨秋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 探讨扁桃体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2 4例扁桃体癌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情况不同 ,采用经口入路、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下颌骨切除入路、经舌骨入路等 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 ,以胸大肌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 目的 探讨扁桃体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2 4例扁桃体癌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情况不同 ,采用经口入路、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下颌骨切除入路、经舌骨入路等 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 ,以胸大肌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舌瓣后置、软腭黏膜瓣修复组织缺损。所有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  3年生存率为 76.0 % ,5年生存率为 60 .8%。患者咀嚼、吞咽、呼吸、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最大限度地重建患者的口咽功能 ,并辅以术后放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癌 治疗 外科手术 鳞状细胞癌 存活率
原文传递
细胞注射法和组织块移植法在构建血管瘤动物模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超 秦中平 +7 位作者 魏奉才 范招纳 赵雯静 王玉敏 卓绍杨 陈健 刘景鹏 刘少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原代细胞注射法和组织块植入法在血管瘤动物模型建立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取50%组织块植入12只BALB/c裸鼠双侧腋下为组织块组,另外50%组织块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并将传代细胞植入12只BALB/c裸鼠双... 目的比较原代细胞注射法和组织块植入法在血管瘤动物模型建立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取50%组织块植入12只BALB/c裸鼠双侧腋下为组织块组,另外50%组织块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并将传代细胞植入12只BALB/c裸鼠双侧腋下为细胞组,观察不同生长时期瘤体变化,观察至第7、30、60天分别切取移植瘤组织,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第7天,细胞组瘤体小,质软,镜下细胞增殖旺盛,有少量血管生成。组织块组瘤体与机体融合,质软,镜下有大量小血管;第30天,细胞组瘤体体积变大,质稍硬,镜下细胞继续增殖,大量血管生成。组织块组瘤体体积未变化,质硬,有大量的炎细胞,仅残存少量血管;第60天,细胞组瘤体变小,质硬,镜下血管开始萎缩、减少。组织块组瘤体变小,质软,镜下大部分已脂肪化,仅血管周围有少量移植物残留。结论组织块移植法难以建立可靠、稳定的血管瘤模型;原代血管瘤内皮细胞裸鼠皮下注射可以建立可靠的血管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裸鼠 动物模型 细胞皮下注射 组织块皮下移植
原文传递
Id-1在恶性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斌 张成梅 刘少华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1,Id-1)是Id转录调节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属于螺旋-环-螺旋蛋白超家族成员。早期对Id-1的研究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负向调节正常细胞的分化。近年来研究表明,Id-1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并... 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1,Id-1)是Id转录调节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属于螺旋-环-螺旋蛋白超家族成员。早期对Id-1的研究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负向调节正常细胞的分化。近年来研究表明,Id-1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并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现就Id-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1 肿瘤发生 机制
原文传递
β肾上腺素受体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超 刘少华 +1 位作者 王丽丽 魏奉才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434-435,共2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定论,现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的发现,启发我们以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为起点,发掘血管瘤发病机制,以助于研发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定论,现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的发现,启发我们以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为起点,发掘血管瘤发病机制,以助于研发副作用更小、特异性更强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受体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对血管瘤患儿体格发育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建勇 李凯 +3 位作者 岳琳琳 李荣慧 黄莹莹 刘少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普萘洛尔对血管瘤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血管瘤患儿资料,手术切除者为手术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者为普萘洛尔组。于2014年12月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收集患儿体格...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普萘洛尔对血管瘤患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8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血管瘤患儿资料,手术切除者为手术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者为普萘洛尔组。于2014年12月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收集患儿体格发育指标,以2组患儿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体质指数、体重/身高、胸围/身高、坐高/身高等10项指标作为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将获得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2组指标数据分别与《中国七岁以下儿童生长参照标准》和WHO儿童正常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并以年龄、性别和居住地作为协变量,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2组患儿各项生长指标作协方差分析。结果:118例患儿(普萘洛尔组92例,手术组26例)纳入研究,经统计学分析,10项指标中仅身高和胸围有统计学差异(P=0.038<0.05,P=0.041<0.05),普萘洛尔组患儿身高、胸围均值分别较手术组低11.11 cm和3.25 cm。结论:长期口服普萘洛尔可能延缓血管瘤患儿的身高和胸围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血管瘤 体格发育
下载PDF
牙种植手术中自体骨的收集和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克涛 赵华强 +3 位作者 柳忠豪 马锋 王建华 魏奉才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牙种植过程中,收集自体骨即刻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小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选择14例牙种植患者,植入25颗种植体时发生17处骨缺损,其中开窗式骨缺损9处,颊(舌)侧种植体颈部暴露8处。在牙种植窝制备... 目的:研究牙种植过程中,收集自体骨即刻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小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选择14例牙种植患者,植入25颗种植体时发生17处骨缺损,其中开窗式骨缺损9处,颊(舌)侧种植体颈部暴露8处。在牙种植窝制备过程中,应用自制的集骨器收集随冷却水流出的骨屑,并将其即刻移植或与Bio-oss混合后移植修复骨缺损。结果:牙种植术后3-6个月,原缺损处局部形态饱满,X线片示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二期手术时见缺损处已覆盖成熟骨质,移植骨成活良好。结论:应用自制集骨器获得的收集骨修复种植体周围小型骨缺损,方法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骨移植 骨缺损 自体骨 集骨器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负载脂肪干细胞预防SD大鼠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圣敏 曹长红 刘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982-2987,共6页
背景: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病因可能涉及侵袭性牙科手术、感染、颌骨机械性损伤、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但其潜在机制和治疗尚不清楚,预防是主要的临床命题。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负载脂肪干细胞对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 背景: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病因可能涉及侵袭性牙科手术、感染、颌骨机械性损伤、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但其潜在机制和治疗尚不清楚,预防是主要的临床命题。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负载脂肪干细胞对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全面预防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唑来膦酸组、浓缩生长因子组、脂肪干细胞联合浓缩生长因子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80μg/kg),每周1次,连续给药12周建立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以上4组均于第8周时拔除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浓缩生长因子组拔牙后于拔牙窝立即植入0.5 cm×0.5 cm浓缩生长因子;脂肪干细胞联合浓缩生长因子组拔牙后于拔牙窝立即植入0.5 cm×0.5 cm浓缩生长因子/脂肪干细胞复合物,对照组和唑来膦酸组拔牙后不处理;拔牙后8周过量麻醉处死大鼠,分别通过拔牙创观察、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牙龈再生、拔牙创周围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相对于其他3组,浓缩生长因子/脂肪干细胞复合物明显促进了拔牙创周围软组织愈合和新骨形成,减少了死骨形成量,有效预防了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双膦酸盐 颌骨 骨坏死 浓缩生长因子 骨再生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