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仿《古诗十九首》译莎翁商籁十九首
- 1
-
-
作者
刘晓艺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
出处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45-63,共19页
-
文摘
莎翁商籁以五步抑扬格为基本韵律格式,如中国旧诗一般,对格律也有着“诗律伤严近寡恩”的要求。译者从一位格律诗人的创作体验出发,仿风格苍凉的五言古风《古诗十九首》,偶取《子夜歌》句意,在语风、韵律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诗元素,以归化审美为鹄的,试验性翻译了19首莎士比亚商籁。本组商籁中,新译的有10首(第28、29、30、44、57、60、64、71、81、109首),余则取自译者的中英双语旧体诗文译文集《昔在集》,略有改动;英文原文以新剑桥版为准。
-
关键词
莎翁商籁
翻译
《古诗十九首》
五言
古风
归化审美
-
Keywords
Shakespearean sonnets
translation
Nineteen Ancient Poems
pentasyllabic verses
ancient airs
naturalized aesthetic
-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
-
题名“讲张”:苏州城的前朝梦忆
- 2
-
-
作者
陆浩斌
沈阳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不详
-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
文摘
幼时,在外婆家午觉醒来,外婆总会打趣道:“从苏州回来咧。”这其实是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睡觉怎么会和苏州扯上关系?不过,外婆也不知道缘由,只知道在她小时候,也是这么听来的。而在奶奶家,总是听奶奶说出一个叫“gang zang”(前字一声,后字四声)的词语,它是聊天的意思。那个时候,总觉得这个词很土,因为这个词和普通话对应不上,以为是“深乡下”里流出来的词汇。
-
关键词
苏州城
外婆家
普通话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赎罪》的忏悔意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付昌玲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
出处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76-8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9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赎罪》中的主人公布莱奥妮和罗比通过自我审视,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从而让自己背负沉重的罪感。在这种罪感的驱使下,布莱奥妮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忏悔,如不完全忏悔、创伤型忏悔、多视角叙述以及叙述者的评价性评论等,从而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她通过忏悔,与读者建立了亲密联系,获得了作家追求的透明性并实现了对人性的完美追求,从而获得了救赎和解放,实现了个体灵魂的自我超越。从麦克尤恩的角度来说,忏悔与赎罪是他作为一名作家想要担当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他介入社会,进而批判和改造社会的一种方式。
-
关键词
《赎罪》
忏悔意识
罪感
救赎
透明性
-
Keywords
Atonement
consciousness of confession
sense of sin
redemption
transparency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论《赎罪》的叙事诗学建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付昌玲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2,192,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文学文本理论知识增长的历史与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BZW022)
-
文摘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通过多视角叙事重塑了人物与故事情节,并给主人公布莱奥妮的叙述附上了自我辩护的色彩;通过元小说式自反叙述,让读者领略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独特的辩证关系;小说又借由布莱奥妮这个人物实现了对于罪行的救赎、心灵的净化以及意义的建构作用,从而向读者诠释了艺术的多重功能。这种叙事诗学建构方式反映了麦克尤恩全新的小说创作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感知。
-
关键词
《赎罪》
叙事诗学
自反叙述
净化
救赎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