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宇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晓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09,共10页
一、在两种身份需求之间 在当代著名作家中,河南作家张宇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从1979年发表处女作《土地的主人》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他不断地用笔倾诉着他在那块土地上的生存感受。像他在《活鬼》里塑造的侯七,足以作为当代文学中民... 一、在两种身份需求之间 在当代著名作家中,河南作家张宇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从1979年发表处女作《土地的主人》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他不断地用笔倾诉着他在那块土地上的生存感受。像他在《活鬼》里塑造的侯七,足以作为当代文学中民间性格塑造得最生动的代表之一;他在《痛疼与抚摸》所塑造的水家几代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宇 著名作家 河南作家 生存感受 性格塑造 当代文学 土地 主人
原文传递
关于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艺术缺憾的一些看法
2
作者 姚晓雷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无疑体现出了一代伟人俯瞰历史、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但在艺术上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其之所以得到众人无条件地颂扬,一是这首词在当时特殊的环境里所具有的政治功能,二是领袖崇高的历史地位使然。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艺术问题
下载PDF
关于几个河南籍作家的诗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晓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以诗评文或评人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把要表达的东西集中在寥寥几语上。这里谈到的几个作家都是河南籍作家,其作品与河南地域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自己这里所说的诗评,并非是自己... 以诗评文或评人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把要表达的东西集中在寥寥几语上。这里谈到的几个作家都是河南籍作家,其作品与河南地域有密切关系。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自己这里所说的诗评,并非是自己对诗这种形式有过认真的研究,不过是滥竽充数,以图表述上的直接,至于贻笑方家也有所不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籍作家 诗评 批评方式 言简意赅 概括性 文学
原文传递
有关底层话题论争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刘先芳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底层话题是近年来人文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理论译介和理论反思四个方面都对之有积极的响应。据笔者在清华学术期刊网的搜索,从2004年起全国各种文学期刊杂志上,以底层为视角或关键词来解读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 底层话题是近年来人文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理论译介和理论反思四个方面都对之有积极的响应。据笔者在清华学术期刊网的搜索,从2004年起全国各种文学期刊杂志上,以底层为视角或关键词来解读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陡然增多,而与之相关的理论探讨文章也频频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话题 文学创作 评论文章 学术期刊网 文学评论 期刊杂志 文学作品 学术界
下载PDF
对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讨论的反思——兼谈文艺理论批评困境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先芳 《艺术广角》 2008年第1期10-12,9,共4页
在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讨论中,"反思纯文学"命题的提出,是文学知识分子回归文学领域坐实知识分子精神的体现。"纯文学"讨论中出现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对概念问题的纠缠不清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 在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讨论中,"反思纯文学"命题的提出,是文学知识分子回归文学领域坐实知识分子精神的体现。"纯文学"讨论中出现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对概念问题的纠缠不清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维护纯文学"与"质疑纯文学"等非此即彼的粗暴论争等问题体现了当下文艺理论批评的普遍困境。文艺理论批评只有增强对当下文学体制环境和文学理论批评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的理性自觉精神,才能解决学术论争中的二元对立等问题,实现学科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文学 知识分子精神 二元对立 批评困境
下载PDF
洛丽塔:沉默的镜像与缺场的主角——论纳博科夫“洛丽塔”形象的多重共构
6
作者 管恩森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纳博科夫因《洛丽塔》的出版畅销而改变了经济窘境并进而奠定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洛丽塔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是沉默而缺场的,她由小说男主人公亨伯特、小说创作者纳博科夫和小说阅读者三方共同参与建构。亨伯特之洛丽塔是其童年记... 纳博科夫因《洛丽塔》的出版畅销而改变了经济窘境并进而奠定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洛丽塔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是沉默而缺场的,她由小说男主人公亨伯特、小说创作者纳博科夫和小说阅读者三方共同参与建构。亨伯特之洛丽塔是其童年记忆投射的镜像,是幻象之物;纳博科夫之洛丽塔是他独特的艺术创造,是制谜之物;读者之洛丽塔则是视域融合后镜像与谜底的再生成,是共构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纳博科夫 镜像 制谜 共构
下载PDF
从分裂走向虚无——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形象
7
作者 史玉丰 郭海玉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S1期182-183,共2页
作为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人公,佟振保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权衡抗争,在理智和情感之间徘徊,始终处于一种人格分裂的状态,导致这种分裂的原因既有个人心理的因素,也有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最终导致了佟振保走向虚无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 分裂 虚无 悲剧人生
下载PDF
从《大众日报》看省报的全国两会报道
8
作者 梁艳 《青年记者》 2006年第10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大众日报》 两会报道 省报 《经济日报》 传媒手段 省级党报 媒体
下载PDF
“黑色”的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开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本论文从主题的角度对金基德影片的黑色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揭示了人类被隔绝的生存状态;其次,揭示了人物变态和扭曲的性方式,以此表现主人公孤独、恐惧、痛苦的心理状态;再次,他呼唤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用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隐喻人类自... 本论文从主题的角度对金基德影片的黑色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揭示了人类被隔绝的生存状态;其次,揭示了人物变态和扭曲的性方式,以此表现主人公孤独、恐惧、痛苦的心理状态;再次,他呼唤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用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隐喻人类自身,在那些残酷的生物影像中讽刺人类自身的残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影像美学 影像风格 “黑色”电影 生存状态 性心理 生命哲学
下载PDF
韩国重要电影导演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世纪之交韩国电影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导演这一环节对一个国家电影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针对目前国内对韩国电影导演的了解仍处起步阶段的现状,本文从国外重要电影节获奖和国内票房奇迹缔造这两方面遴选出5位导演进... 世纪之交韩国电影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导演这一环节对一个国家电影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针对目前国内对韩国电影导演的了解仍处起步阶段的现状,本文从国外重要电影节获奖和国内票房奇迹缔造这两方面遴选出5位导演进行述评,并期待通过对他们的介绍和论述起到一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电影导演 电影市场 林权泽 李沧东 金基德 康佑硕
下载PDF
从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对周星驰喜剧电影的解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思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1,共2页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以一种声象结合的方式为大众带来艺术享受,使人们在放松身心之余深刻地感悟人生哲理。尤其是喜剧电影,它作为文艺片中的一个品种,贴近市民现实,宣...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以一种声象结合的方式为大众带来艺术享受,使人们在放松身心之余深刻地感悟人生哲理。尤其是喜剧电影,它作为文艺片中的一个品种,贴近市民现实,宣泄性和娱乐性很高,票房收入也较高,因而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商业片种。谈到喜剧电影,就不能不说为观众带来欢笑的喜剧大师们。在喜剧电影方面造诣颇高的众多笑星中,香港很具实力的演技派影星周星驰首当其冲。他认真专业的表演和丰富多姿的表情及肢体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无厘头 现代大众文化 香港社会 后现代文化语境 青少年 语言 传统文化 观众 影片
下载PDF
韩国噩梦——论近年韩国恐怖电影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本文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浅要论述了韩国恐怖电影(此处指广义概念的恐怖电影)的三大特点:一,擅长多方借鉴日本和美国恐怖电影的成功经验并化而用之;二,在借鉴的基础上,有基于自身民族特色和本国电影文化特点的美学创造;三,恐怖故事蕴涵强... 本文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浅要论述了韩国恐怖电影(此处指广义概念的恐怖电影)的三大特点:一,擅长多方借鉴日本和美国恐怖电影的成功经验并化而用之;二,在借鉴的基础上,有基于自身民族特色和本国电影文化特点的美学创造;三,恐怖故事蕴涵强烈的伦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恐怖电影 模仿技术 韩式美学 伦理诉求 电影文化
下载PDF
昨日赤壁今又来——评电影《赤壁》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玉丰 郭海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0-21,共2页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电影《赤壁》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恢宏和壮大,但是却表现了迥异的特质,具体表现在对朋友之情的强调,对和平、自由、平等、团结等精神的弘扬和对人性英雄的塑造方面,这是吴宇森个人特色和中...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电影《赤壁》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恢宏和壮大,但是却表现了迥异的特质,具体表现在对朋友之情的强调,对和平、自由、平等、团结等精神的弘扬和对人性英雄的塑造方面,这是吴宇森个人特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成功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友 精神 人性英雄
下载PDF
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形象广告——中国首家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怡 黄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1999年,威海市城市形象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大陆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随后,大量的城市开始在电视上投放形象广告,各地在央视的投放量成倍增加,从2001年197316万元,到2002年的10346万元,再到2003年1-10月的27... 1999年,威海市城市形象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大陆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随后,大量的城市开始在电视上投放形象广告,各地在央视的投放量成倍增加,从2001年197316万元,到2002年的10346万元,再到2003年1-10月的27136万元。具有开创意义的威海市城市形象广告迄今共做了三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城市形象广告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是由于它适时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城市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说,城市形象广告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形象广告 电视广告 城市发展 中国大陆 中央电视台 开创意义 中国社会
下载PDF
路遥: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红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0,共9页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 从路遥在“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经历入手,通过对路遥作品、创作随笔以及路遥生前好友回忆文章的仔细解读,分析了青年时期的红卫兵经历对路遥精神气质、性情、心理所发生的重大影响。红卫兵经历形成了路遥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具体体现为受难情结、政治情结、绝望意识,这直接影响到路遥的创作心理以及作品的具体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红卫兵”经历 英雄情结 受难情结 政治情结 绝望意识
下载PDF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丁 《科技经济市场》 2010年第7期136-137,共2页
在诸多招聘渠道中,校园招聘已成为企业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崇。随着近年来应届生求职队伍的不断壮大、求职者就业观念的转变及企业自身的原因,校园招聘的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校园招聘存在的问... 在诸多招聘渠道中,校园招聘已成为企业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崇。随着近年来应届生求职队伍的不断壮大、求职者就业观念的转变及企业自身的原因,校园招聘的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的开展校园招聘、提高招聘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招聘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董文娜 《青年记者》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李-监曼,他在《民意》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科恩在谈到报纸作用时说:“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whattothink),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wha... 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李-监曼,他在《民意》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科恩在谈到报纸作用时说:“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whattothink),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whattothinkabout)。”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首先明确提出了议程设置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程设置理论 网络时代 报纸作用 新闻媒介 政治学家 言简意赅 大众传播 美国
下载PDF
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怡 姜岩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手机改变了新闻摄影与摄像,将大批受众纳入到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手机给记者采访带来巨大的方便,对新闻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手机为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工具。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下载PDF
对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子路 黄馨茹 《今传媒》 2011年第4期20-21,共2页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许是规范公民新闻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公民新闻 传播 思考
下载PDF
“房间”:品特戏剧中的存在图像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志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6,共5页
“房间”是品特戏剧中一个主导性的审美意象。在他最早的几部戏剧中,“房间”主要以空间结构的形态出现,七十年代起,品特的“房间”意象里已经注入了时间因素。品特“房间”意象具有一些现代的、甚至是后现代的文化特征:要求将戏剧从以... “房间”是品特戏剧中一个主导性的审美意象。在他最早的几部戏剧中,“房间”主要以空间结构的形态出现,七十年代起,品特的“房间”意象里已经注入了时间因素。品特“房间”意象具有一些现代的、甚至是后现代的文化特征:要求将戏剧从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结构模式中解放出来,打破戏剧艺术中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界限。“房间”已经成为品特戏剧创作一种基本视阈。“房间”意象其实就是作家刻意绘制的关于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况的一种存在图像,形象地表达了作家对于现代人存在问题的一种独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房间 存在 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