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士闪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4,共9页
钟敬文的艺术民俗学思想探索,源于他建设中国学派的世纪梦想,而由五四运动所激发的爱国热情与民间情怀,则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动力。终其一生,他始终坚守民间本位,兢兢业业于民俗艺术相关研究,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学术财富... 钟敬文的艺术民俗学思想探索,源于他建设中国学派的世纪梦想,而由五四运动所激发的爱国热情与民间情怀,则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动力。终其一生,他始终坚守民间本位,兢兢业业于民俗艺术相关研究,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学术财富与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这主要表现在:一,他一生致力于对民俗艺术的价值辩护与学术倡导,努力为其在民族文化体系与国家教育制度中争取合法地位,以促进“民众在学术史上光荣的抬头”为己任;二,倡导艺术民俗学研究,主张从“作为民俗现象的艺术活动”专题研究中寻求学术突破,推进学科发展;三,奖掖后进,倡扬学科建设自觉意识,推进中国特色艺术民俗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艺术民俗学 民俗艺术 民间本位 中国学派
原文传递
新时代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泽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民俗文化蕴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俗文化唯有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时代新语境,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民俗文化蕴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俗文化唯有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时代新语境,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除了深入阐挖民俗文化之精粹外,还应借助创意性思维对其熔魂铸魄,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创新民俗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新表达。同时,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重视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激活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时代风尚与现实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俗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有温度的田野”二人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士闪 菅丰 +1 位作者 陆薇薇 陈杭勋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0,158,159,共13页
“有温度的田野”,是2019年张士闪在与菅丰的学术对话中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此后中国民俗学界曾组织多次学术活动,对其所涉领域和范畴展开广泛讨论,但对这一概念本身的探讨尚付阙如。二人在新近学术对话中,结合各自田野调查实践及相关研... “有温度的田野”,是2019年张士闪在与菅丰的学术对话中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此后中国民俗学界曾组织多次学术活动,对其所涉领域和范畴展开广泛讨论,但对这一概念本身的探讨尚付阙如。二人在新近学术对话中,结合各自田野调查实践及相关研究,进一步对“有温度的田野”所涉及的田野理念、田野定位、田野关系、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进行探讨。与传统田野调查所强调的“冷静观察,科学记录”原则不同,“有温度的田野”倡导“深度田野,文化共情”,关注研究者与当地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文化交流与现实共筑等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意义。“有温度的田野”自有其学术局限性,但相关田野实践与学理探讨不仅可以促进对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反思,亦有助于推动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温度的田野 田野调查 文化共情 梅花拳 斗牛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加华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中国古代耕织图主要由耕织图绘与耕织图诗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图”与“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外在形式层面的相合与并置,内容表达层面的“文”由“图”生与“图”“文”互补,内在意象层面的教化意涵表达与共鸣。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耕织图主要由耕织图绘与耕织图诗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图”与“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外在形式层面的相合与并置,内容表达层面的“文”由“图”生与“图”“文”互补,内在意象层面的教化意涵表达与共鸣。中国古代耕织图之所以采用图、文相合的创作方式,与其作为重农劝农传统的产物,意在教化劝农有直接关系。而这一模式,又深刻体现出图像与文字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优势、特点与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织图 图文并置 图文互补 意象共鸣 教化与象征
原文传递
艺术的“生活化传播”:命题提出、基本问题与研究空间
5
作者 吕行佳 宋世桢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在考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时,“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生活世界”及“日常生活”相关研究的回溯,可以更好理解艺术学研究的“生活转向”与“生活视角”,进而提出艺术的“生活化传播”这一命题。艺术的“生活化传播”既还原了社会... 在考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时,“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生活世界”及“日常生活”相关研究的回溯,可以更好理解艺术学研究的“生活转向”与“生活视角”,进而提出艺术的“生活化传播”这一命题。艺术的“生活化传播”既还原了社会交往的亲切感,又发挥了大众化传播的普及作用。它作为一种可重复的艺术传播形式,呈现出民间艺术与主流传统文化的紧密关联,并使艺术与生活的互动关系由隐而显。在研究材料上,日常生活中与艺术有关的细节、实践和事件均包含其中。在研究视域上,可参考艺术民俗学的做法,从“礼俗互动”的角度考察艺术与所属社会整体的互动关系,亦可从媒介考古的视域对艺术之“物”所承载的制度及文化内涵进行还原。在研究方法上,应保留艺术学科的惯常特色,关注“身边的田野”,同时适当汲取相近学科的最新成果,如以“线上民族志”的方法考察数字平台中艺术的“生活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生活 “生活化传播”
原文传递
探索育人实践中的教学问题——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二)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健 王均霞 +5 位作者 王旭 邵凤丽 龙晓添 林海聪 衣晓龙 贺少雅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第3期54-68,共15页
国家文化转写的多模态*高健云南大学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起步较早,在过去八十多年发展史上一直强调学科交叉。这不单单指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的交叉,还包括与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边疆学、文化产业甚至理工科的交叉。
关键词 民俗文化研究 边疆学 民俗学 民间文学 云南大学 文化产业 学科交叉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走向全球文学的东亚汉文学——基于幕末明治汉文中国行纪的考察
7
作者 叶杨曦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4,共15页
1827年,歌德在与他人交流时提倡“世界文学”,距今已有近200年,但目前世界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除了过度关注欧洲主要文学外,就是类似于作为歌德当年提出此观念背景而存在的民族文学的叠加,有违其初衷。我们有必要打破世界文学概念的思... 1827年,歌德在与他人交流时提倡“世界文学”,距今已有近200年,但目前世界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除了过度关注欧洲主要文学外,就是类似于作为歌德当年提出此观念背景而存在的民族文学的叠加,有违其初衷。我们有必要打破世界文学概念的思维定式,拥抱全球文学。就此言之,强调国别地区间的彼此互动、侧重汉文化圈的整体性路径与视野的东亚汉文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幕末明治汉文中国行纪是日本士人撰写的汉文学作品,反映出他们的实际创作水平,属于东亚汉文学的一部分。其作者大多是素养颇为丰厚的汉学者,在典范承继和规划描摹方面受到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其中包孕的经世之见在中国古代旅行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显示出衍变创新的特点。对此加以研究能有效破除国别文学研究的纵向壁垒,强化汉文化圈文学研究的横向联系,也有助于激发其学术潜能,为构建中国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中国行纪 幕末明治 东亚汉文学 全球文学 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历史考据学的检讨与重生
8
作者 王震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1,共9页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史学界重新掀起实证考据的潮流,宏大叙事模式遭到厌弃,整理和考订史料、清理和解释史实被视为史学研究第一要务。割裂实证与理论、学术与现实,提倡“为历史而历史”的琐碎“纯学问”的风气,其实是史学乃...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史学界重新掀起实证考据的潮流,宏大叙事模式遭到厌弃,整理和考订史料、清理和解释史实被视为史学研究第一要务。割裂实证与理论、学术与现实,提倡“为历史而历史”的琐碎“纯学问”的风气,其实是史学乃至古典人文学术试图纠正此前“以论代史”不良风气而矫枉过正的表现,但同时也为学界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客观上完成了“回归原典”的沉潜与积累,为孕育新学积聚了资源和力量。进入21世纪后,以郭店楚简、清华简为代表的一批出土文献研究的深入,使得建立在新材料基础上的思想理论研究成为热点,也推动了实证考据逐步放弃繁琐化、碎片化的纯学术追求,转而寻求与思想理论相对接。这一转向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正途”的回归,标志着史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终究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考据 检讨 重生
原文传递
中国正义论视域下的儒家礼教重建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玉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新文化运动所谓“吃人的礼教”并非泛指儒家礼教,而是特指专制权力的“礼教”。儒家礼教的本意乃是“育人”,即用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来教育人们,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当然,礼教在皇权制度下确实曾经沦为“吃人”“以理杀人”的东西。因... 新文化运动所谓“吃人的礼教”并非泛指儒家礼教,而是特指专制权力的“礼教”。儒家礼教的本意乃是“育人”,即用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来教育人们,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当然,礼教在皇权制度下确实曾经沦为“吃人”“以理杀人”的东西。因此,今天应当在走向现代性之际重建儒家礼教。重建礼教的理论依据乃是儒家“制度伦理学”原理——“中国正义论”,而其现实依据则是现代生活方式对于社会规范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礼教 吃人 育人 正义论
下载PDF
仁治与无治:梁启超论儒家与道家政治思想
10
作者 蔡杰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81,158,159,共16页
梁启超在游历欧洲归国之后,对中国传统治道作了一番检视,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学派。梁启超提出无治主义、礼治主义、人治主义、法治主义,分梳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治道思想。儒家治道以人治主义为基础,并以礼治主义为补充。梁启... 梁启超在游历欧洲归国之后,对中国传统治道作了一番检视,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学派。梁启超提出无治主义、礼治主义、人治主义、法治主义,分梳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治道思想。儒家治道以人治主义为基础,并以礼治主义为补充。梁启超认为,儒家治道的根本在于仁,他将仁理解为同体意识或感通之心,是维系共同体的根本。儒家治道拥有目的论维度,旨在通过礼乐教化的方式,提升国民人格,使之凝聚成朝向繁荣的社会共同体。道家治道是无治主义,不同于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是以自然为中心,拒斥政府的干涉。梁启超主要是以无为理解自然,并将无为追溯到无私无欲,然而梁启超就此提出道家思想的一处矛盾,即无为的悖论问题,并表示出对道家治道的批评和不满。梁启超的论断虽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不足,例如忽略了儒家天治主义的超越维度,再如对道家治道的批评可能有失公允。但梁启超旨在阐发永恒的治道真理,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传统治道,为现代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儒家 道家 仁治 礼治 无治
原文传递
主敬与中和:儒家治道思想的根基
11
作者 蔡杰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01-213,275,276,共15页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调节天下百姓的性情,使之和睦而不生怨气,从而维持社会的“中和”形态。从礼乐到“中和”,是以人伦作为勾连,根源在于使民众在伦理生活中产生爱敬之心。爱敬是礼乐的实质内涵,也是施行礼乐的目的所在。爱敬观念背后有一个逻辑圆环:一方面,敬身的实质是敬亲,敬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敬天;另一方面,敬身向外推扩是从父母开始,由近及远至全天下的范围,这一逻辑圆环构成了天人系统的顺畅运行。施教者通过推扩爱敬,向百姓教敬教爱,引导与发掘民众本性中的爱敬潜质,使之在亲子关系中实现出来,由此维持天人系统的“中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教化 礼乐 爱敬 天人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重农、劝农传统的多样化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加华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9,共14页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形成了强烈的重农、劝农理念与传统。这一理念与传统,贯穿上到国家政治、下至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大体来说,这些表达与呈现形式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口头传统、仪式行为... 传统中国“以农为本”形成了强烈的重农、劝农理念与传统。这一理念与传统,贯穿上到国家政治、下至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大体来说,这些表达与呈现形式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口头传统、仪式行为、文字书写、图像系统。从口头传统上看,其表达形式主要指与农耕活动相关的口头叙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农谚莫属;从仪式行为上看,其表达形式主要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仪式活动,比如籍田礼、鞭春礼等官方礼典以及开秧门、照田蚕等民间仪式;从文字书写上看,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文字性表述,如农事诗、劝农文、劝农诏、农书等;从图像系统上看,主要指描绘农业生产相关环节的各种图像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为体系化耕织图。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深刻体现出农业生产与传统中华文明的有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劝农 口头传统 仪式活动 文字表达 图像叙事
原文传递
儒家以孝治天下的可行性分析——以释奠与养老、耕藉礼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蔡杰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5-24,183,184,共12页
天子以孝治天下,并不是到家家户户去宣讲孝道,而是通过礼乐的方式教化民众。但在成为合格天子的前提下,天子才有以孝治天下的可能,所以教养世子就具有重要意义。释奠和齿胄礼均是教养世子的重要礼仪,旨在教世子尊崇与传承圣人之道,掌握... 天子以孝治天下,并不是到家家户户去宣讲孝道,而是通过礼乐的方式教化民众。但在成为合格天子的前提下,天子才有以孝治天下的可能,所以教养世子就具有重要意义。释奠和齿胄礼均是教养世子的重要礼仪,旨在教世子尊崇与传承圣人之道,掌握父子、君臣、长幼等人伦之理。这说明天子事父从兄的美德,在幼时就已养成。而天子事养“三老五更”的养老礼,则是从己身父兄向“三老五更”的孝悌推扩,旨在教化全天下人事父从兄、尊长敬老。耕藉礼也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方式,天帝与天子类似于父子的关系,只有当天子正视其相对卑贱的身份并致孝天帝时,才能为诸侯乃至全天下人提供效法的榜样。儒家强调尊贵者德行的时间先在性,由此引导民众践行伦理美德,构建和谐有序的天下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奠 养老 耕藉 孝悌 人伦 美德
原文传递
日用礼书与乡村礼治
14
作者 李海云 《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在鲁北地区东永安村使用百年之久的日用礼书抄本《应酬本》,含括日常礼仪知识与传统价值观,不仅承载着乡村历史文化传统,也为我们理解乡村社会中的知识传播、价值传承与社会建构提供了重要路径。与《应酬本》相关的文字书写与应用实践,... 在鲁北地区东永安村使用百年之久的日用礼书抄本《应酬本》,含括日常礼仪知识与传统价值观,不仅承载着乡村历史文化传统,也为我们理解乡村社会中的知识传播、价值传承与社会建构提供了重要路径。与《应酬本》相关的文字书写与应用实践,强化了乡村民众生活的礼仪规范与价值传统,有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代乡村社会面临着全球化、都市化、现代化等所带来的新挑战,应准确认知以《应酬本》为表征的乡村传统知识体系,并予以创造性转化,促使其在创新传统文化、弘扬传统价值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为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礼书 乡村礼治 《应酬本》 抄本
下载PDF
汉学是科学吗——现代中国汉学和宋学的对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志野好伸 张瀚之 常春兰 《天府新论》 2023年第2期38-46,共9页
20世纪初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加速了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汉学和宋学的对立也被卷入这种分化之中。在科学派一方,丁文江坚持科学万能论,主张汉学是科学,宋学不是科学;胡适认为汉学并非汉儒之学,而是宋学“格物致知”方法的延续和发展,与西... 20世纪初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加速了科学与哲学的分化,汉学和宋学的对立也被卷入这种分化之中。在科学派一方,丁文江坚持科学万能论,主张汉学是科学,宋学不是科学;胡适认为汉学并非汉儒之学,而是宋学“格物致知”方法的延续和发展,与西方科学处于同一路向。在玄学派一方,张君劢认为宋学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企图以宋学包容汉学并由此重建新儒学;冯友兰则认为宋学是哲学而非科学,正是因为其具有空虚这一不同于科学的特征而成为中国哲学经久不变的主流。而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之前,王国维早已对汉宋划界问题有所预见,他较为倾心于汉学并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然终不可得。对汉宋划界形成过程的追溯为我们重新思考何谓“中国哲学”提供了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宋学 科学 哲学
下载PDF
超越与自由——儒家超越观念的自由人性意蕴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萍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155,180,共9页
"超越"问题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不仅在于两者基本语义的契合性以及基本特征的对应性,而且在于自由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超越,即不断地超越旧主体性,获得新主体性。从儒家立场看,自由作为一种超越,是以"天命... "超越"问题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不仅在于两者基本语义的契合性以及基本特征的对应性,而且在于自由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超越,即不断地超越旧主体性,获得新主体性。从儒家立场看,自由作为一种超越,是以"天命之性"为根本趋向,但由于"天命靡常","天命之性"总是与时俱进地体现为一种"时代主体性",因而人的自由逐次呈现出宗族自由、家族自由、个体自由等不同的历史形态。这实质已开显出自由人性的意蕴,即人一方面具有"自由的天性",即主体性超越的趋向;另一方面具有"自由的习性",即基于当下生活方式而获取主体性超越的内容。据此而言,人性并不能以先天的善恶等现成的规定性来概括,而只能说人性就是作为超越的自由本身,也即"自由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超越 主体性 自由的历史形态 自由人性
原文传递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长银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共1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翦伯赞汲取了刘知幾的传统史学认识与梁启超的实证主义史学观点,但他并不只是重述《中国历史研究法》里的史料观念,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这一工作不仅完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也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伯赞 《史料与史学》 刘知幾 梁启超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原文传递
论“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儒家“正义”概念辨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玉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5,192,共9页
在正义问题上长期存在着思想混乱的一种重要原因,是既有的正义理论缺乏"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的区分。"行为正义"所指的是人们的行为是否正义,即是否符合现行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亦即是否合乎"礼&q... 在正义问题上长期存在着思想混乱的一种重要原因,是既有的正义理论缺乏"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的区分。"行为正义"所指的是人们的行为是否正义,即是否符合现行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亦即是否合乎"礼";而"制度正义"所指的则是这种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本身是否正义,即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亦即是否合乎"义"。前者只是传统伦理学的主题,后者才是一般正义论的主题。行为正义的前提乃是这种行为所遵循的制度本身(礼)是正义的,而根本上则是这种行为符合制度赖以建立的正义原则(义)。因此,不是道德决定制度,而是制度决定道德;除非正义原则本身就被视为根本道德。由此可见,作为制度伦理学的一般正义论乃是基础伦理学,而为传统伦理学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论 伦理学 行为正义 制度正义 儒家
原文传递
从所予的神话到心灵的神话——德雷福斯与麦克道尔之争
19
作者 李珮 《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7,共10页
经典的经验主义认为我们可以从非概念性的经验中获得概念性的认识,塞拉斯指出了这种观点的矛盾性,并将其称作“所予的神话”。麦克道尔通过重新理解经验、赋予经验以概念性来避免所予的神话,并建立一种概念论思想,即,知觉经验都是概念... 经典的经验主义认为我们可以从非概念性的经验中获得概念性的认识,塞拉斯指出了这种观点的矛盾性,并将其称作“所予的神话”。麦克道尔通过重新理解经验、赋予经验以概念性来避免所予的神话,并建立一种概念论思想,即,知觉经验都是概念性的。但德雷福斯认为,麦克道尔的概念论无法解释存在主义现象学所看重的具身活动的非概念性,因此只能是一种“心灵的神话”。麦克道尔与德雷福斯的争论体现了分析哲学与现象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本文重审这一对话,纠正了德雷福斯对麦克道尔的部分误读,并论证调整前的麦克道尔的概念论是一种强意义上的心灵的神话,调整后的麦克道尔的概念论是弱意义上的心灵的神话。如若同时避免心灵的神话与所予的神话,我们可以采用建立在“寻视”(Umsicht)基础上的派生的心灵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予的神话 麦克道尔 心灵的神话 德雷福斯
原文传递
孔子博物观念辨正
20
作者 于沁可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4,158,共9页
在讨论先秦时代的博物观念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被广为援引。西学观念影响下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教导弟子从《诗》中学习动植物的“名称”,是中国先秦时代对自然界漠不关心、只注重社会伦理秩序的有力证据。然而,这一论断既... 在讨论先秦时代的博物观念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被广为援引。西学观念影响下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教导弟子从《诗》中学习动植物的“名称”,是中国先秦时代对自然界漠不关心、只注重社会伦理秩序的有力证据。然而,这一论断既未考虑到时代变迁下观念的改变,又以西方现代哲学思维看待我国传统的“名”“实”概念。实际上,先秦两汉时期,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术流派的论述中,孔子的博物观念大相径庭,而在乡土博物学的语境中,所谓的“名”与“实”是合而为一的。辨正孔子的博物观念,可以从博物学、科技史的角度观照传统哲学中长期以来争论的“名”“实”之辨问题,是孔子研究走出儒学讨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博物观念 《诗经》 乡土博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