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 |
仵从巨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2
|
“侉子性”——河南乡土小说呈现中的一种民间个性 |
姚晓雷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3
|
关于昆德拉的四个词 |
仵从巨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4
|
三重主题及其完成:关于库切之《耻》 |
仵从巨
范蕊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5
|
父亲:剥去了圣衣的上帝——试论卡夫卡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
胡志明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0
|
|
6
|
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 |
普慧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7
|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 |
普慧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3
|
|
8
|
“变形”的美学——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小说的话语方式 |
胡志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9
|
暧昧的选择——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中对萨特存在主义影响的消化 |
胡志明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10
|
《毕司瓦斯先生的房子》:一个自我反讽的后殖民寓言 |
胡志明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1
|
诺贝尔奖关注的文学母题:流亡与回乡 |
周怡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2
|
中国修辞学的现状和出路 |
高万云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3
|
|
13
|
试论拟声词的基本特性及其成因 |
杜丽荣
邵文利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4
|
后现代小说“通俗化”的一个范本——评聚斯金德的《香水》 |
仵从巨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5
|
残疾儿主题:大江健三郎文学出发的“原点” |
胡志明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8
|
|
16
|
人妖之恋的文化渊源及其心理分析——关于《聊斋志异》的两个话题 |
周怡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17
|
古汉语词义引申方式新论 |
邵文利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8
|
汪曾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
刘明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7
|
|
19
|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
邵文利
杜丽荣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0
|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存在的主要问题——汉字异体字整理系列文章之一 |
邵文利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