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1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零售”的本质、成因及实践动向 被引量:270
1
作者 王宝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1,共9页
在信息技术、消费升级、竞争态势等多因素驱动下,中国零售业正迎来新的转变时机,即"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新零售"是零售本质的回归,是在数据驱动和消费升级时代,以全渠道和泛零售形态更... 在信息技术、消费升级、竞争态势等多因素驱动下,中国零售业正迎来新的转变时机,即"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新零售"是零售本质的回归,是在数据驱动和消费升级时代,以全渠道和泛零售形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社交多维一体需求的综合零售业态。"新零售"既是电商逐渐遭遇"天花板"拓展线下空间、开辟新的利润源的倒逼行为,又是电商在消费升级时代弥补网络零售短板、依托信息技术争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举。"新零售"时代的线下零售实体不同于传统零售实体,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是"新零售"的关键,这也决定了当前网络零售企业主导"新零售"的基本格局,以阿里和京东为首的诸多企业已展开"新零售"的实践探索。"新零售"作为新生事物,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加以对待,政府要为其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新零售"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凸显合作共享的基本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零售” 多维度成因 线上+线下+物流 消费者体验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192
2
作者 王宝义 张卫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9,共9页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3年农业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劳动、土地、化肥、农药、农膜、机械动力、灌溉、役畜八类投入指标,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两类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农业总产值...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3年农业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劳动、土地、化肥、农药、农膜、机械动力、灌溉、役畜八类投入指标,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两类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农业总产值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利用SBM-Undesirable扩展模型测算全国、东中西、八经济区及省际农业(种植业)生态效率,并分解无效率项。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降-升-降-升"平缓右偏型"W"结构,总体上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趋于提升;2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和八大经济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又各具特点,三区域中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八经济区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差异较大;3省际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也存在差别,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较高的省份既有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贵州、新疆等经济落后地区。从效率损失结构来看,农业生态效率损失总体上主要是由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导致的,但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内部结构又存在诸多不同。总体而言,化肥、农药、农膜过度使用及其负面作用在较多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实质是平衡农业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三者的关系,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中,要基于资源禀赋现实、基于要素替代关系、基于生态负面影响等,结合地区发展现实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整,有区别地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SBM-Undesirable模型 非期望产出 时空差异
下载PDF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在我国的探索 被引量:102
3
作者 陈盛伟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8,共7页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看,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存在四个难题,为克服这些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由于指数保险运营所需信息少,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保险合同易于理解且具有流通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看,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存在四个难题,为克服这些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由于指数保险运营所需信息少,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保险合同易于理解且具有流通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等优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相关产品在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进展顺利。我国在上海、安徽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探索,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筹划实施,气象指数保险很可能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优势分析 应用与探索
原文传递
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性选择——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被引量:55
4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障 中国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
下载PDF
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敏 《物流技术》 2004年第5期91-94,共4页
1引言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理论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践运用在全球范围内亦呈日益深化的趋势.但就农产品供应链而言,目前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到农业(农副产品生产)、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 1引言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理论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践运用在全球范围内亦呈日益深化的趋势.但就农产品供应链而言,目前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到农业(农副产品生产)、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农副产品流通)三个产业领域,使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衔接问题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视还不够.事实上,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开始了供应链实践,并将其作为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获取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武器.因此,将供应链理论应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必将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中国 供应链 核心企业 产业链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6
6
作者 陈盛伟 冯叶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6,共9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措施,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必然性。基于山东个案,通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和TOPSIS法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措施,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必然性。基于山东个案,通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和TOPSIS法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业链延伸指数、农业增产指数、农业多功能性指数、农业服务融合度指数、农村经济繁荣指数、农民增收指数均实现快速或稳定增长,TOPSIS评价值逐年增加。这表明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措施得当,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我国仍需要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运用新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增产、培育产业融合主体等方面创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指数评价体系 熵值法 乡村振兴 “互联网+现代农业”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1
7
作者 王松茂 何昭丽 郭英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9-206,共8页
以西北五省156个乡村旅游模范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最邻近指数R=0.627,泰森多边形... 以西北五省156个乡村旅游模范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最邻近指数R=0.627,泰森多边形检验的变异系数为142.30%,符合凝聚分布模式。②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全局莫兰指数为0.125,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③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于三个分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陕西省中南部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青海省东部与甘肃省交界处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④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特征受到交通区位、湖泊水系、客源市场影响较大,呈现出"沿路"、"环湖"、"绕城"等空间分异格局。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乡村旅游模范村 旅游扶贫 湖泊水系 历史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战略 西部民俗风情文化
原文传递
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59
8
作者 朱建军 胡继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3,124,共10页
农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农地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反事实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对我国... 农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农地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反事实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构建多元Probit模型计算倾向值,依据倾向值分别对租入与未流转、租出与未流转两组农户进行匹配,得出每一个流转户的反事实收入,利用反事实收入研究发现,农地租入与农地租出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对比流转前后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发现,整体而言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收入分配 农地租赁 土地市场 倾向值匹配法
下载PDF
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产业演进、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宝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期间获得"爆炸式"增长,呈现出不断进化、扩展、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总体可分为萌芽期、兴起期、爆发期、整合期四个阶段。当前,网络零售已摆脱超高速增长而逐渐迈入稳定增长... 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期间获得"爆炸式"增长,呈现出不断进化、扩展、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总体可分为萌芽期、兴起期、爆发期、整合期四个阶段。当前,网络零售已摆脱超高速增长而逐渐迈入稳定增长时期,其竞争态势也已形成"两超多强"的格局,商家对消费者(B2C)综合电商平台、单(窄)品类服务深化电商平台、社区线上线下融合(O2O)平台是业态发展的三大趋势。行业纵横整合、协同发展是电商竞争的基本态势,而品质化、便利化、定制化服务是电商迎合消费需求的重要趋势。结合网络零售的特征及发展现实,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信息传递机制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加大电商扶持引导力度,规范竞争秩序;鼓励协同发展,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络零售 商家对消费者 线上线下融合
下载PDF
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 被引量:43
10
作者 汪冬梅 刘廷伟 +1 位作者 王鑫 武华光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首先建立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世界城市化的实践为背景,整合相关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了产业转换与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相关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动力机制 产业转换 产业发展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下载PDF
关于农产品物流的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5
11
作者 贾卫丽 王成艳 赵瑞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2-56,共5页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要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正在兴起的农产品物流是一条重要途径。从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为流通渠道结构单一、成本高、技术落后等,今后应从增强农业...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要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正在兴起的农产品物流是一条重要途径。从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为流通渠道结构单一、成本高、技术落后等,今后应从增强农业各部门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改进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方面着手并加以重视,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供求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方物流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包装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评价 被引量:55
12
作者 管立杰 赵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75,共4页
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文章对201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相差较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 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文章对2013—2017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相差较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技术效率变动对综合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次之。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不同省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的变动情况相差较大,且在不同时间呈现出波动性变化。绝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在不断提升,发展态势良好,应着力破解制约因素,有效提升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供给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分解——基于Probit-ISM模型 被引量:54
13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丰军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36-45,共10页
作为决策的首要环节,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后续的技术采纳行为。基于调研数据,将Ordinal Probit模型和ISM模型有机结合,探讨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具有... 作为决策的首要环节,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后续的技术采纳行为。基于调研数据,将Ordinal Probit模型和ISM模型有机结合,探讨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具有一定认知广度,但缺乏认知深度;风险态度、技术指导频数、被调查者类型、信息通畅度和受教育程度均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和兼业情况则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是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深度的表层直接因素;信息渠道通畅度、技术指导频数以及技术指导满意度是中间层因素;被调查者类型、兼业情况、受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深层次的根源因素。据此,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绿色农技推广,多媒介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以切实增进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技术 农技推广服务 农户信息诉求 认知深度 Probit-ISM模型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家传 梁希震 张乐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指出了现行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需求 组织体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43
15
作者 梁丽娟 葛颜祥 《软科学》 CSSCI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环境降压的出口,而且有利于缩小区际差距,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损害)谁付费”的原则,实现对生态功能...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环境降压的出口,而且有利于缩小区际差距,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损害)谁付费”的原则,实现对生态功能或价值形式补偿或实物形式的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一是解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二是解决补偿强度的问题,三是解决补偿渠道的问题。在补偿主体明确、补偿强度合理的前提下,分别建立起以流域、产业、资源开发利用者、全体公民、代际成员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共同繁荣、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环境降压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召云 孙世民 王继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方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方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展望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道德风险、利益分配、信息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应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应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组织模式 可追溯体系 电子商务
下载PDF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影响机制研究--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5
17
作者 郭安禧 王松茂 +1 位作者 李海军 郭英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8,共13页
如何获得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开发是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主题,但探究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影响机制的成果还很缺乏。文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以反映社区与居... 如何获得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开发是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主题,但探究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影响机制的成果还很缺乏。文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以反映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质量的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为中介变量,构建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中介作用模型,并利用在平遥古城收集的290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不是支持旅游开发最近端的前因变量;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是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之间的传导机制;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在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文章引入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质量为中介探究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关系,对揭示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形成机制、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更大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感知 支持旅游开发 社区满意 社区认同
下载PDF
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 被引量:44
18
作者 王松茂 何昭丽 +1 位作者 郭英之 郭安禧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119,共17页
针对现有文献缺乏旅游减贫多维效果及空间效应研究,本文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运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教育、医疗、生活与环境五个维度的贫困减缓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共同构成的... 针对现有文献缺乏旅游减贫多维效果及空间效应研究,本文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运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教育、医疗、生活与环境五个维度的贫困减缓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共同构成的综合嵌套矩阵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对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效应。主要结论有:(1)十年间,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较好地揭示出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十年间,各维度的减贫效果亦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表明各维度减贫效果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3)十年间,旅游发展对经济、生活、环境等维度的贫困均具有显著减缓作用,更重要的发现是旅游发展在这三个减贫维度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发展对教育、医疗两个维度上贫困减缓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步递减规律;旅游发展对生活减贫维度和环境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出由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渐增大特征。最后,论文就旅游减贫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多维贫困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乡村债务现状、负面影响及消减对策 被引量:32
19
作者 牛竹梅 《山东经济》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乡村债务的迅速蔓延 ,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消减乡村债务 ,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是经济学界正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国家、乡镇、村级经济组织和农民四个方面 ,探讨消减乡村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债务 农村经济改革 农村 财务管理
下载PDF
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慧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合二为一的新兴产业 ,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利益 ,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乡村旅游的开发应依据一定的条件和适当的定价策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增加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合二为一的新兴产业 ,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利益 ,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乡村旅游的开发应依据一定的条件和适当的定价策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的附加值方面 ,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业 农业 新兴产业 农村经济 生态环境 需求分析 农民收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