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的隐私本质 被引量:82
1
作者 房绍坤 曹相见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20,共22页
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独立权说和传统隐私权说以信息控制理论、知情同意规则为基础,奉行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一般人格权说虽认识到信息社会下隐私共享不可避免,但无暇反思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在大数据时代,除表征功能外,个人信息人格利益... 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独立权说和传统隐私权说以信息控制理论、知情同意规则为基础,奉行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一般人格权说虽认识到信息社会下隐私共享不可避免,但无暇反思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在大数据时代,除表征功能外,个人信息人格利益仍应归入隐私范畴,只是因其无法被控制、必须共享而具有社会属性。而隐私概念在其诞生之初,就存在家庭、朋友、同事等关系维度。隐私信息无法事先界定,只能进行动态判断,这为隐私信息商业利用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并催生了基于场景理念的隐私判断模式。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是对隐私概念的误读,信息社会尤其呼唤以关系为视角的隐私公开的相对标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应顺应时势作出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利益 社会属性 隐私公开 相对标准 动态模式
原文传递
物质性人格权的尊严构成与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相见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56-71,共16页
民法上的尊严经历了从名誉权、一般人格权到人格权一般条款的变迁,其对《宪法》上人格尊严的发展,是具有实证权利价值基础的内涵。财产权与人格权均由尊严衍生,生物性人格权也都具有尊严属性。生命权有生命尊严,身体权有身体尊严,健康... 民法上的尊严经历了从名誉权、一般人格权到人格权一般条款的变迁,其对《宪法》上人格尊严的发展,是具有实证权利价值基础的内涵。财产权与人格权均由尊严衍生,生物性人格权也都具有尊严属性。生命权有生命尊严,身体权有身体尊严,健康权有健康尊严,均不具有支配属性。在尊严的效果上,自杀具有违法性,献身体现了生命尊严,消极安乐死是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加之于身体但未侵害身体完整的暴行、不当身体检查具有不法性,人体组成部分的捐献则有正当性,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有关的医学、科研活动的合法性,也以不侵害身体尊严为限。基于健康尊严的要求,人体试验必须严守知情同意等原则,不得收取试验费用,并在受试者健康受损时履行无过错治疗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性人格权 人格尊严 安乐死 器官捐献 基因编辑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本权利私法介入的否定立场 被引量:8
3
作者 曹相见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9-122,共14页
研究基本权利与私法的关系,应区分规范宪法与政治宪法两个维度。人之尊严入宪不意味着基本权利得当然介入私法,其在宪法民法中的发展系各自独立进行,并体现为一种"价值暗合"。作为所有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人之尊严具有面向国... 研究基本权利与私法的关系,应区分规范宪法与政治宪法两个维度。人之尊严入宪不意味着基本权利得当然介入私法,其在宪法民法中的发展系各自独立进行,并体现为一种"价值暗合"。作为所有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人之尊严具有面向国家和私人两个维度,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仍然泾渭分明。从基本权利的属性上看,它也无法介入私法:基本权利与私法违法性不同,不具有价值秩序的一致性;宪法规定公民义务的意义或者是价值宣示,或者仍然属于公法关系,且不具有普遍性;以刚性为特征的基本权利无冲突之可能,所谓的基本权利冲突实为民事权益冲突,只是学者常将未权利化和未类型化的民事利益与基本权利混淆。合宪性解释作为规范控制手段,也无法贯穿民法与宪法的价值秩序,其对私法仅具形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人之尊严 违法性 权利冲突 合宪性解释
原文传递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客观化构建——基于司法审查法治秩序形塑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客观诉讼,区别于以权利保障为价值导向的主观诉讼,其诉讼目标是维护与构建客观法规范体系,由此决定其制度功能是凝聚政治共识、形塑法治秩序,为实现此功能,必须选择与设置具有司法能动性的诉讼程序规则。因而行政公益...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客观诉讼,区别于以权利保障为价值导向的主观诉讼,其诉讼目标是维护与构建客观法规范体系,由此决定其制度功能是凝聚政治共识、形塑法治秩序,为实现此功能,必须选择与设置具有司法能动性的诉讼程序规则。因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客观化构建的基本路径是完善司法审查程序的"协商民主"这一宪法体制意义上商谈论证的制度功能,重构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证据规则、裁判规则等制度机制。以个案审理尤其是附带规范性文件审查的方式,协调与规范行政公益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等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等诉讼主体之间的关系,整合国家与社会的公共治理资源,协同推进行政法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客观法 制度功能 规范性文件审查
下载PDF
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的三维结构:价值、形式与功能
5
作者 汪栋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1,共15页
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权利价值、规范形式与协作功能构成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的一体三维结构。作为合宪性审查的实体标准,基本权利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列举权利与未列举权利、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的区分。基本权利的类型覆盖合宪性审查... 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权利价值、规范形式与协作功能构成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的一体三维结构。作为合宪性审查的实体标准,基本权利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列举权利与未列举权利、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的区分。基本权利的类型覆盖合宪性审查标准及其适用的主要情形,未尽之处可以“实体自然法”标准加以概括。宪法文本与程序自然法是合宪性审查的形式标准。宪法基本权利条款是实证法规范,而实体自然法与程序自然法的适用是基本权利实证化的过程。在现代高度复杂社会,既必须以合宪性推定方法维护宪制秩序,又应该以发挥宪法作为协作法的维系“规范性预期”与“社会分化”功能为目的,审慎适用基本权利标准以判断审查对象是否合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合宪性审查 实证法标准 三维结构
下载PDF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的法律基础 被引量:5
6
作者 侯圣贺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第1期87-96,共10页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是规范特许人(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特许经营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本质上属于政府特许经营合同,可被拆分为双阶理论下的“行政行为+民事合同”,即在订立阶段为行政行为,在履行和解除阶段为民事合同。为实现国...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是规范特许人(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特许经营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本质上属于政府特许经营合同,可被拆分为双阶理论下的“行政行为+民事合同”,即在订立阶段为行政行为,在履行和解除阶段为民事合同。为实现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的功能,保护特许经营权人利益和参与特许经营竞争者利益,应明确合同的必要内容、采用竞争性缔约方式、签订书面合同并对特许经营权进行登记。由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具有专属性,合同义务只能由特许经营权人自己履行并应注意保护园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基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的基本性质与制度功能,原则上不适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款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不具有溯及力,不发生恢复原状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合同 政府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权 自然资源使用权 竞争性缔约
下载PDF
论“祭奠权”何以不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曹相见 迟莉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8,共8页
关于祭奠纠纷的权利属性和利益类型,理论与实践均存在分歧。但祭奠利益作为主体对亲人的悼念之情,因其具有自由属性而非义务属性、不符合身份法律关系要素、具有对世性而非相对性,故不可能是身份利益;由于人格利益具有主观性,除人格权... 关于祭奠纠纷的权利属性和利益类型,理论与实践均存在分歧。但祭奠利益作为主体对亲人的悼念之情,因其具有自由属性而非义务属性、不符合身份法律关系要素、具有对世性而非相对性,故不可能是身份利益;由于人格利益具有主观性,除人格权上人格利益外,尚存在人格权外的人格利益,因此祭奠利益属于人格利益范畴,此亦为司法实践的多数做法。由于祭奠利益不具备社会典型公开性,亦不具有人格权上人格利益的专属性,所以无法上升为法定的人格权利,只能作为一种利益通过“一般人格权”的路径受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奠权” 人格 身份 权利 利益
下载PDF
论民法与宪法关系的当代使命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相见 《南海法学》 2019年第2期1-17,共17页
宪法应全面介入民法并非民法与宪法关系的真实使命。就历史演变而言,在前立宪主义时期,唯民法承担了权利保护的功能;近代立宪主义奠定了宪法的最高法地位,但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泾渭分明;社会国家时代,市民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民法、宪法... 宪法应全面介入民法并非民法与宪法关系的真实使命。就历史演变而言,在前立宪主义时期,唯民法承担了权利保护的功能;近代立宪主义奠定了宪法的最高法地位,但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泾渭分明;社会国家时代,市民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民法、宪法各有新发展,导致了民法与宪法的“价值暗合”。就理论演变而言,一方面,以民法、宪法具有价值一贯性为前提的基本权利第三人直接/间接效力说,因有戕害私法自治之嫌而成明日黄花;宪法司法化理论还涉及对宪法属性、基本权利属性的误判;国家行为理论虽然关涉私人,但并不涉及宪法对民法的规范效力问题。另一方面,国家保护义务理论、民法的“宪法化”或民法承担“宪法性功能”之说则属于立法层面超越宪法规范效力的理论,属于社会法学的范畴。民法与宪法关系的当代使命应为在宪法与民法“价值暗合”的背景下,分别从基本权利和民事权利的角度实现人的全面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主义 规范效力 价值暗合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 经由立法的政治过程
下载PDF
意定监护制度的改革方案——以奥地利为鉴 被引量:4
9
作者 杜生一(译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8,共14页
联合国《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第12条确立了异于传统成年监护之代行意思决定制度的协助决定制度,引发了各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变革。日本为了缩小与《公约》的差距,对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创设了意定监护制度,但该制度的启... 联合国《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第12条确立了异于传统成年监护之代行意思决定制度的协助决定制度,引发了各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变革。日本为了缩小与《公约》的差距,对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创设了意定监护制度,但该制度的启动仍以限制辨识能力不足之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为前提,且在具体细节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改正。而从比较法的视野审视,奥地利成年监护中期试案中新规定了以合意为基础的意定成年人代理类型,其中详细规定了成立要件、成年代理人的资格与代理终了、代理权的范围及权限防止等重要事项,这为日本改正意定监护制度中授权时意思能力的程度、授权方式与生效、授权内容及对代理人的监督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行决定 意思能力 中期试案 意定监护
下载PDF
民法上客体与对象的区分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相见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0-53,共14页
客体与对象的区分既有其语义学基础,在刑法上也有所贯彻,且与民法紧密关联,民法学界也有许多探索,并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就其区分路径而言,客体层次说误判了权利的结构,客体权利说则脱离了权利的视野,均不足取,客体行为说兼有二者之利却... 客体与对象的区分既有其语义学基础,在刑法上也有所贯彻,且与民法紧密关联,民法学界也有许多探索,并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就其区分路径而言,客体层次说误判了权利的结构,客体权利说则脱离了权利的视野,均不足取,客体行为说兼有二者之利却无二者之弊,具有合理性。客体行为说可有效解释民事权利诸类型,正确界定民事权利的性质,真正开创了"人格·财产"的私法格局,为人格权正面确权、人格权独立成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与对象 义务人行为 客体行为说 人格权
下载PDF
人格权法定的宪法之维与民法典编纂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相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1,156,共11页
人格权法定存在两种不同语境:一是立足于人格权类型、边界的明确,二是着眼于人格权的权利基础。人格权法定的肯定论多强调前者,否定论则主要从后者出发。事实上,人格权的基础既非民法赋予,也不是来源于宪法:宪法规范存在多种类型,人之... 人格权法定存在两种不同语境:一是立足于人格权类型、边界的明确,二是着眼于人格权的权利基础。人格权法定的肯定论多强调前者,否定论则主要从后者出发。事实上,人格权的基础既非民法赋予,也不是来源于宪法:宪法规范存在多种类型,人之尊严、人权不是宪法权利,而是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其与民事权利仍然泾渭分明。从立法技术上看,人格权法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民法、宪法对人格权采取了不同的类型技术,标准在于个人受义务主体侵害的可能性;民法人格权与宪法人格权均具有开放结构,但新生民事权利仅对宪法权利具有类型联想意义。在人格权类型和边界的界定上,"民法典(草案)"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仍应作出相应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法定 民法宪法关系 人格权类型化 民法典人格权编
下载PDF
印度财产法的法典化:具体化与标准化管控策略
12
作者 侯圣贺(译) 《私法》 2023年第2期157-186,共30页
19世纪英国殖民政府将印度普通法法典化的目标极具战略意义,而不仅是澄清法律并使其更加确定。其中的实体法规则为殖民政府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隐蔽的和间接的手段,以便进行影响深远的政诒和体制改革,而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则是限制印度... 19世纪英国殖民政府将印度普通法法典化的目标极具战略意义,而不仅是澄清法律并使其更加确定。其中的实体法规则为殖民政府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隐蔽的和间接的手段,以便进行影响深远的政诒和体制改革,而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则是限制印度习惯的适用和法官造法。财产法的法典化,尤其是1882年《印度财产移转法案》,被证明是实现真正意义上改革的一种绝佳的方式。本文揭示了印度财产法的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将财产法具体化(或条理化),使立法者得以限制印度法官对法律作进一步解释;二是财产权内容和类型法定(这是“财产权法定原则”的核心内容),立法者利用这一特征限制印度财产法领域习惯的适用。本文将这些特征分别称为“具体化”和“标准化”策略,并认为通过法案的实施,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化 财产法 法官造法 财产权 普通法 殖民政府 条理化 管控策略
原文传递
继承权的可侵性及救济路径研究
13
作者 侯圣贺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民法典》未明确规定侵害继承权的救济方式,亟待整合。继承权作为一项绝对权,受侵权法的强力保护。学界普遍采取继承回复请求权的立法模式或学说,但传统意义上的继承回复请求权主要关注继承人继承地位的回复和遗产返还问题,未认识到侵... 《民法典》未明确规定侵害继承权的救济方式,亟待整合。继承权作为一项绝对权,受侵权法的强力保护。学界普遍采取继承回复请求权的立法模式或学说,但传统意义上的继承回复请求权主要关注继承人继承地位的回复和遗产返还问题,未认识到侵害继承权行为的客体为继承权。继承回复请求权是回复继承权之全部内容的独立请求权,具有返还遗产、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复合构造。根据侵害继承权行为的不同,继承回复请求权具有不同的行使要件和法律效果。继承人可依《民法典》第1165条获得损害赔偿请求权救济。损害不限于不能取得遗产之上权利的损害,还包括侵害继承遗产选择权所生损害和回复继承权的必要费用损失;过错应根据不同的侵权行为及行为人的注意义务认定。继承回复请求权具有优先适用性,但为实现继承权的全面救济,也存在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并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权 返还遗产 继承回复请求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贡献与使命 被引量:4
14
作者 房绍坤 曹相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00,共15页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创造性地完成了人格权正面确权,符合人格权发展的最新趋势。人格权的正面确权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存在坚实的概念基础,但也面临客体理论上的难题,亟待学界检讨、更新。人格权独立成编的体系意义在于,既顺应了...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创造性地完成了人格权正面确权,符合人格权发展的最新趋势。人格权的正面确权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存在坚实的概念基础,但也面临客体理论上的难题,亟待学界检讨、更新。人格权独立成编的体系意义在于,既顺应了民法调整对象的理论发展,夯实了民法上人格·财产的二元结构,也体现了确定权利边界的立法要求,彰显了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时代特色,但人格权编还应进一步明晰人格、财产关系和具体人格权边界,并发掘人格权在信息、科技下的新样态。民法典人格权编应遵循一般规定、自然人人格权、特殊财产权的体系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编 人格权确权 调整对象 体系完善
下载PDF
“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立法保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现代化目标,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和城乡几乎隔绝的二元化体系早已成为延行多年的制度体系,因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现行的许多制度设计都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现代化目标,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和城乡几乎隔绝的二元化体系早已成为延行多年的制度体系,因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现行的许多制度设计都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口号,成为指导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原则性纲领。要真正把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变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就必须以极大的改革勇气解决户籍、土地和财政这三个关键性制度屏障,大力推进城乡之间的主体平等和权利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体制机制
下载PDF
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兜底条款性质之辨:原则抑或规则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丽珍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20年第2期51-62,共12页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为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兜底条款,学界目前关于该条款的性质主要存在原则说和规则说的界定分歧。从法理学视角和冲突法视野分析,该兜底条款疏于原则;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功...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为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兜底条款,学界目前关于该条款的性质主要存在原则说和规则说的界定分歧。从法理学视角和冲突法视野分析,该兜底条款疏于原则;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功能、兜底条款的内在、冲突规则的结构以及法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兜底条款更趋于规则。作为规则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兜底条款的适用,当坚守“全有或全无”的排异原则,独立作为选法依据,任何联合其他冲突规则的并列适用都是对兜底条款本意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密切联系原则 兜底条款 冲突规则 法解释学 《法律适用法》 冲突法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法理学视角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立法改革前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6-49,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乡村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乡村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尽快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进入启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有土地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制度立法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 用途管制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
下载PDF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的性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平华 侯圣贺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6,192,共6页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通过授权他人直接支配、利用园内自然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兼顾了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又可以使特许经营权人获益。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具备了典型物权的构造机理,属于一项物权。特许人之所以将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授予特定...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通过授权他人直接支配、利用园内自然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兼顾了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又可以使特许经营权人获益。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具备了典型物权的构造机理,属于一项物权。特许人之所以将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授予特定的市场主体,乃是认为其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实现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客体的选择,应"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包含了直接支配、利用园内自然资源开展经营活动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等双重内容。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具有主体上的专属性、客体上的限定性、权利构成上的复合性,是专属性和公共性的结合,属于特殊的准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权 准物权 自然资源
原文传递
基于地权改革与社会治理的乡村振兴法治思维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新群 曹相见 侯圣贺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20年第1期135-154,共20页
乡村振兴的法治思维要求构建内生式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稳定制度框架。它体现为一种立体的结构:一方面要主抓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制度底线和把握改革方向,为政府和群众实践预... 乡村振兴的法治思维要求构建内生式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稳定制度框架。它体现为一种立体的结构:一方面要主抓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制度底线和把握改革方向,为政府和群众实践预留空间,由此形成地权改革、社会治理两条主线。具体而言,就是要打破乡村振兴的领域隔阂,守住农村地权改革底线,正确把握"三块地"的改革方向,兼顾国家、集体与农民利益;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地位,强化乡村党组织权威,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形成民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秩序,同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组织;双线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权改革 村规民约 环境公益诉讼
下载PDF
集体财产的宪法意蕴与民法典时代的规则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军 宫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和修改的严肃性,宪法规则不可能同步于现实中社会改革和公民权利的发展实际。在这种情况下,私法领域的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就要对于宪法规范保持适当的时空感,而不是动辄以私权利违宪这样的政治性话语来指导我们的...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和修改的严肃性,宪法规则不可能同步于现实中社会改革和公民权利的发展实际。在这种情况下,私法领域的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就要对于宪法规范保持适当的时空感,而不是动辄以私权利违宪这样的政治性话语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实践。同时,民法规则的设立也不应该对宪法规则的公法规则进行过度的解读。围绕着农村集体土地问题,私法权利、公法规制和宪法价值辐射(公共性)这三重维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则有着不同的侧重,从而对于集体所有权的内涵和外延均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一般的法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需要突破民商法上业已形成的诸多观念和理论。宪法上的集体所有具体化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所有,而农民对于集体土地等集体财产的权利通过成员权来实现,恐怕是民法典时代我们能够找到最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农民利益的改革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财产 宪法规则 民法典 规则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