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球盖菇“山农球盖3号”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18
1
作者 任纪帆 朱静娴 +2 位作者 王庆佶 高馨梅 姜淑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7-982,共6页
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28株大球盖菇菌株,通过SRAP分子标记技术和耐高温递进式循环驯化选择出2株适合的实验材料,采用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行耐高温菌株初选,筛选出2株性状优良的耐高温菌株(S20菌丝耐高温、产量高;R10 I级菇... 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28株大球盖菇菌株,通过SRAP分子标记技术和耐高温递进式循环驯化选择出2株适合的实验材料,采用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行耐高温菌株初选,筛选出2株性状优良的耐高温菌株(S20菌丝耐高温、产量高;R10 I级菇比例高、子实体耐高温),收集2菌株出菇后的孢子进行单孢杂交,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多次继代培养和栽培实验,最终确定出J8L4(山农球盖3号)为最优耐高温高产菌株。该菌株能连续7d在最高料温达27–34℃、最高气温达40–47℃条件下生长良好,无杂菌污染,40d出菇,其产量达到14.56kg/m^2,生物转化率为91.03%,优质菇比例为66.2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层次的驯化筛选和多项育种技术的综合使用,使得所选菌株的优良性状更显著,遗传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育种 耐高温 优质高产
原文传递
9种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林霞 于晓丽 +2 位作者 王群青 王培松 王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平皿法,分析3%多抗霉素WP、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2%蛇床子素EC、4%宁南霉素AS、80%乙蒜素EC、6%春雷霉素WP、0.5%香芹酚AS、10%井冈霉素AS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 [目的]测定不同生物杀菌剂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平皿法,分析3%多抗霉素WP、0.3%丁子香酚SL、1.5%苦参碱AS、2%蛇床子素EC、4%宁南霉素AS、80%乙蒜素EC、6%春雷霉素WP、0.5%香芹酚AS、10%井冈霉素AS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除多抗霉素外,其余8种供试杀菌剂均对樱桃茎腐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毒力效果,但不同杀菌剂间的毒力差别较大。丁子香酚、乙蒜素、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烟草疫霉的EC_(50)分别为0.015 3、1.292 5、10.630 9、50.993 2、117.472 0、286.009 2、413.905 0和587.767 4 mg/L。丁子香酚对樱桃茎腐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乙蒜素和蛇床子素,春雷霉素、香芹酚、宁南霉素、苦参碱和井冈霉素的抑制效果较差,多抗霉素对樱桃茎腐病菌没有抑制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田间防治茎腐病和有效药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茎腐病 烟草疫霉 生物杀菌剂 毒力
下载PDF
烟草丛顶病毒ORF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国鲁 王德亚 +1 位作者 于成明 原雪峰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1,共9页
PCR扩增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ORF1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HISTEV中,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TBTV ORF1蛋白。利用切胶纯化的ORF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获得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效价... PCR扩增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ORF1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HISTEV中,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TBTV ORF1蛋白。利用切胶纯化的ORF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获得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效价为1:24 3000。经抗原亲和纯化从抗血清中得到特异性和灵敏度俱佳的ORF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BTV ORF1多克隆抗体既可以检测田间发病的烟草丛顶病样品中ORF1蛋白,也可检测在体内和体外翻译体系中的TBTV ORF1蛋白的表达。另外发现ORF2蛋白以ORF1延长蛋白的形式存在,根据ORF1和ORF2的重叠情况及潜在的七核苷酸滑动序列和下游的稳定二级结构,推测此ORF1延长蛋白是移码翻译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毒 ORF1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移码翻译
原文传递
金针菇成熟期和伸长期菌盖的转录组与蛋白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澳 陈宇 +2 位作者 亓春龙 吕晓萌 王威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329,共18页
菌盖是大型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但是其发育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为材料,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了金针菇成熟期和伸长期菌盖的差异基因与蛋白,并对其进行GO(... 菌盖是大型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但是其发育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为材料,采用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了金针菇成熟期和伸长期菌盖的差异基因与蛋白,并对其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聚类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本研究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有1391个,差异表达蛋白147个,均以上调表达为主。GO功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条目富集基因最多,其次是细胞组分(cell part)、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和细胞器(organelle)。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carbohydrate metabolism)和氨基酸代谢通路(amino acid metabolism)等。本研究选取了9个关键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对其表达量进行了验证。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水解酶类、结构域类和转录调节类蛋白为互作网络的主要结点。本研究联合转录组、蛋白组测序数据,通过分析差异基因与蛋白,为深入了解金针菇菌盖发育机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盖发育 转录组 蛋白组
原文传递
金针菇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5
作者 陈宇 唐英琪 +3 位作者 王含蕊 刘澳 王庆佶 王威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2-625,共14页
【背景】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由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 CS)催化合成。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在大型食用真菌金针菇中的数量及表达规律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在金针菇中存在的数量及其在子实体不同发... 【背景】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由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 CS)催化合成。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在大型食用真菌金针菇中的数量及表达规律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在金针菇中存在的数量及其在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为其在大型真菌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金针菇菌株L11基因组数据,结合NCBI其他真菌CS序列鉴定金针菇中几丁质合成酶编码基因的数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根据金针菇F19转录组数据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金针菇CS基因家族的表达规律。【结果】在金针菇单核体菌株L11的基因组中鉴定到9个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可分为4类(皮尔森相关系数=0.85)。【结论】金针菇CS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在金针菇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均存在差异,可能参与了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和组织的形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几丁质合成酶 转录组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肺形侧耳和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枝条废弃物联合转化能力比较
6
作者 赵威 赵传岳 +2 位作者 孔昊 谢兴同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为了探究腐生型食用菌——肺形侧耳和腐食性昆虫——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废弃物的联合转化能力,首先利用肺形侧耳PL2菌株对不同林果木枝条进行生物转化,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子实体浸提液的... 为了探究腐生型食用菌——肺形侧耳和腐食性昆虫——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废弃物的联合转化能力,首先利用肺形侧耳PL2菌株对不同林果木枝条进行生物转化,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子实体浸提液的抗氧化活性;之后采用白星花金龟幼虫对基于11种林果木枝条的肺形侧耳菌糠进行生物转化,并使用Hassan方法综合评价了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林果木枝条对肺形侧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子实体抗氧化活性均产生显著差异,在榉木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10.05 mm/d),在金银花枝条中生物学效率最高(68.95%),在桃木中多糖含量最高(9.52%),在杨木中综合抗氧化性最强(OD 0.6409)。进一步研究发现,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11种林果木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金银花枝条的联合转化效果最优,1 kg金银花枝条可产生846.19 g肺形侧耳子实体,使白星花金龟幼虫虫体增重45.97 g,产生499.54 g虫砂。本研究结果表明,肺形侧耳与白星花金龟幼虫对林果木枝条废弃物的联合转化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林果木枝条废弃物资源的生态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枝条 肺形侧耳 白星花金龟幼虫 生物转化
下载PDF
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姜淑霞 刘传忠 +3 位作者 王庆华 贾宁 李超 马洪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80,F0003,共5页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山东省是一重要的干果树种。自2004年起,山东泰安、济南、潍坊、临沂等地相继发生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板栗感病后,叶片上产生褐色的斑点,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9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10...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在山东省是一重要的干果树种。自2004年起,山东泰安、济南、潍坊、临沂等地相继发生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板栗感病后,叶片上产生褐色的斑点,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呈不规则大面积干枯,9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10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褐缘叶枯病 症状 病害鉴定
下载PDF
金针菇HMG-box转录因子鉴定及一个候选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孟丽 王丽 +3 位作者 刘芳 丑天胜 王威 谢宝贵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食用菌的原基形成受到环境因子和内源基因的共同调控,转录因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已测序金针菇单核菌株L11全基因组中鉴定到29个高速泳动蛋白(high-mobility-group box,HMG-box)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基于金针... 食用菌的原基形成受到环境因子和内源基因的共同调控,转录因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在已测序金针菇单核菌株L11全基因组中鉴定到29个高速泳动蛋白(high-mobility-group box,HMG-box)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基于金针菇双核菌株H1123各发育时期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与金针菇原基形成相关的HMG-box转录因子基因Fv-hmg。通过同源比对发现Fv-hmg的DNA序列在6个不同金针菇菌株中十分保守,一致性为98.38%,有92个SNP位点。克隆分析表明,该基因长度为1 517bp,含有一个内含子。该基因编码48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序列,含有一个HMG-box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组测序共同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金针菇原基时期的表达量比双核菌丝时期高达4倍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推测该转录因子参与调控金针菇的原基形成。HMG-box转录因子Fv-Hmg在金针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原基形成 高速泳动蛋白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杨树内生菌球毛壳抗生物质的培养基优化、检测和动力学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建锋 刘晓光 +3 位作者 高克祥 刘璇 李超 王庆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8,共7页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测分析该菌粗提液的活性成分及对杨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抗生物质液体培养的主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配方为:1%葡萄糖,1%蔗糖,0.5%牛肉膏,0.02%硫酸亚铁,0.01%维生素B1,pH值为7。球毛壳ND35菌株的抑菌作用分为活菌体的抑菌作用和代谢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液体培养后的菌丝胞内和胞外均产生抗生物质,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抗生物质pH值为7,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在221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该抗生物质有4个组分,均对杨树腐烂病菌有抑菌活性。生长动力学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的产量、吸光值、pH及其抑菌率是连续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球毛壳ND35 抗生物质 培养基优化 杨树腐烂病菌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从天然蛹虫草不同部位分离菌株特性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玉峰 周婷 +1 位作者 肖子扬 王丽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81-2994,共14页
以采集自泰山地区的6株野生蛹虫草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菌核、子座组织分离和子囊孢子分离法共获得18个菌株,经ITS鉴定均为蛹虫草菌株后,进一步对18个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出草试验、主要活性物质(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 以采集自泰山地区的6株野生蛹虫草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菌核、子座组织分离和子囊孢子分离法共获得18个菌株,经ITS鉴定均为蛹虫草菌株后,进一步对18个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出草试验、主要活性物质(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交配型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菌丝长势、出草产量和整齐度方面,从子囊孢子分离得到的菌株普遍优于组织分离菌株;而在活性物质含量方面,从子囊孢子和子座分离得到的菌株普遍优于菌核分离菌株。通过交配型测定发现,从菌核、子座和子囊孢子分离得到的18个菌株均不存在交配型缺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组织分离 子囊孢子分离 培养性状 活性物质 交配型基因
原文传递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山东南瓜和丝瓜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健 冀树娴 +3 位作者 王莹 耿超 李向东 田延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4-796,共13页
在山东泰安采集到两个表现黄花叶症状的丝瓜和南瓜样品中检测到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通过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命名为CN:Cm:17(丝瓜分离物)和CN:Lc:17(南瓜分离物)... 在山东泰安采集到两个表现黄花叶症状的丝瓜和南瓜样品中检测到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通过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命名为CN:Cm:17(丝瓜分离物)和CN:Lc:17(南瓜分离物)。结果表明,CN:Cm:17和CN:Lc:17基因组除Poly(A)尾巴外,分别含有9 593和9 591个核苷酸(Nucleotides,nt),通过多聚蛋白策略编码一个含308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CN:Cm:17和CN:Lc:17在氨基酸水平上一致率为96.7%;CN:Cm:17与韩国分离物KR:RDA:07的氨基酸一致率最高(97.8%); CN:Lc:17与CN:CJLX30535:14和CN:spider131932:13的一致率最高(98.4%)。重组分析发现,CN:Lc:17具有显著重组事件,为KR:KR-PA:05和CN:Cm:17的重组体。基于多聚蛋白编码序列的系统进化聚类结果显示分组与分离物的地理起源存在密切相关性,所有中国分离物分别聚集在A-Ⅴ和A-Ⅵ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分离物 全基因组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重组分析
原文传递
高产阿魏酸酯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活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祥锋 汪乔 +1 位作者 袁慧君 王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通过透明圈初筛和固体发酵复筛从野外采集的和实验室保藏的共106株大型真菌菌株中筛选得到两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经ITS序列测定结合子实体形态鉴定为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以米糠为诱... 通过透明圈初筛和固体发酵复筛从野外采集的和实验室保藏的共106株大型真菌菌株中筛选得到两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经ITS序列测定结合子实体形态鉴定为一色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以米糠为诱导培养基测定了两个菌株产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曲线,并选取活性最高的粗酶液进行了酶活测定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米糠为诱导培养基时,一色齿毛菌和血红密孔菌的阿魏酸酯酶活性分别在第4天和第6天达到最高;经优化得出一色齿毛菌粗酶液的阿魏酸酯酶最适测定条件为40℃、反应时间25 min、添加30μL粗酶液和400μL阿魏酸甲酯溶液,血红密孔菌粗酶液的最适测条件为30℃、反应时间35 min、添加20μL粗酶液和400μL阿魏酸甲酯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阿魏酸酯酶 筛选鉴定 酶活测定
下载PDF
中介体亚基MED25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窦悦 刘美彤 +3 位作者 卢安娜 吴佳洁 王群青 胥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7,共8页
由多亚基组成的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基于RNA聚合酶II的转录机器相连接,形成转录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从而实现特定转录信... 由多亚基组成的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基于RNA聚合酶II的转录机器相连接,形成转录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从而实现特定转录信号的传递。Mediator 25(MED25)是植物中介体复合物的一个多功能亚基,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境胁迫等多种复杂的生理过程。MED25可以和多种转录激活子(如MYCs、AP2/ERFs及ARFs等)、转录抑制子(如JAZs和Aux/IAAs等)以及其它中介体亚基(如MED13和MED16等)在蛋白水平上直接互作,调控植物激素茉莉酸(JA)、脱落酸(ABA)、生长素(Auxin)和乙烯(Ethylene)等信号途径以响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近年来对MED25的靶标分离及功能鉴定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系统介绍了MED25在各激素信号途径转导中的调控作用机制,对深入讨论植物如何启动特定激素信号途径进而调控特定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体复合物 MED25亚基 茉莉酸 脱落酸 生长素 乙烯
下载PDF
野生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Y2746对合成染料脱色性能的评价(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丽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5-1582,共8页
随着我国印染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染料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廉、脱色效果显著的方法治理水污染问题。本研究发现糙皮侧耳的胞外粗酶液对5种合成染料均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其中对结晶紫、酸性品红和考马斯亮蓝G-2... 随着我国印染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合成染料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廉、脱色效果显著的方法治理水污染问题。本研究发现糙皮侧耳的胞外粗酶液对5种合成染料均具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其中对结晶紫、酸性品红和考马斯亮蓝G-250(浓度为40mg/L)的最高脱色率可分别达到100%、98.67%和92.5%。糙皮侧耳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3种酶类,即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他们分别在第12天,第7天和第8天酶活达到最高,并且第12天产生的粗酶液对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根据酶活高峰形成时间与脱色率之间的关系,推测糙皮侧耳分泌的漆酶对染料起主要降解作用,而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起辅助作用。本研究发现发酵粗酶液较纯化的酶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糙皮侧耳发酵液中提取的粗酶液在染料废水脱色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漆酶 锰过氧化物酶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合成染料 脱色
原文传递
我国东北及山东部分地区野生蛹虫草资源采集及观察
15
作者 刘晴 刘梦潜 +3 位作者 王芬 怀美玉 王丽 董彩虹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1-1771,共11页
蛹虫草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其子座可规模化栽培。然而,栽培中菌种极易退化,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野生种质资源为蛹虫草栽培生产菌株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对东北和山东部分地区蛹虫草资源进行了持续调查,对其生态分布和宏观、微... 蛹虫草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其子座可规模化栽培。然而,栽培中菌种极易退化,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野生种质资源为蛹虫草栽培生产菌株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对东北和山东部分地区蛹虫草资源进行了持续调查,对其生态分布和宏观、微观形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5个地点共采集野生蛹虫草标本414份,寄主绝大多数为鳞翅目昆虫的蛹,少数为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茧。野生蛹虫草子座单生或2-25根,长1-17 cm,棒状、扁平状或不规则畸形,扁平状子座常具纵沟,部分可分支;子座可从寄主头、胸和腹部各部位长出,其中以头部为主。子座地上部分长1-6 cm,颜色呈深橙黄色。可育部位长0.5-4 cm,宽1.2-6 mm,大多数与不育柄部分界明显;地下部分0.5-11 cm,其长度与腐殖质厚度相关。首次明确观察到蛹虫草菌索,菌索连接蛹体和子座,或单从子座、蛹体上长出,但不是所有野生蛹虫草都有菌索。蛹虫草菌索与子座内部的疏丝组织菌丝形态各异,菌索菌丝中间膨大。人工栽培与野外采集的子座宏观形态差异明显,但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态无明显差异。通过野外采集和调研,获得了大量的野生蛹虫草种质资源,为解决蛹虫草种业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蛹虫草 资源调查 根状菌索
原文传递
参与草菇子实体分化的VvHox1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丽 王威 +4 位作者 李壮 王丽 朱孟娟 李玉 谢宝贵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2-360,共9页
通过草菇基因组注释,得到一含有同源框(homeobox)保守结构域的转录因子VvHox1,根据其在草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量变化,推测其可能与草菇的子实体分化相关。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该基因结构,发现VvHox1由2 856个碱基组成,包含4个... 通过草菇基因组注释,得到一含有同源框(homeobox)保守结构域的转录因子VvHox1,根据其在草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量变化,推测其可能与草菇的子实体分化相关。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该基因结构,发现VvHox1由2 856个碱基组成,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荧光定量PCR和数字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VvHox1在草菇的异核菌丝体、原基期和蛋形期的表达量不断升高,并且在蛋形期表达量达到最高,但是,在伸长期的表达量却显著下降。因此,我们推测转录因子VvHox1可能调控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相关基因,从而影响草菇子实体的形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形态发生 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板栗褐缘叶枯病协同致病菌Ophiognomonia castaneae的生活史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赛 张秀停 +3 位作者 聂阳 李超 王庆华 姜淑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8-1186,共9页
采用室外定点观察,子实体诱导及r DNA ITS、MS204、tef1-α3种分子标记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板栗褐缘叶枯病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的协同致病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的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年... 采用室外定点观察,子实体诱导及r DNA ITS、MS204、tef1-α3种分子标记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板栗褐缘叶枯病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的协同致病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的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叶片发病初期很少分离到O.castaneae,随着病斑扩大该菌的分离频率逐渐增大,至发病后期其分离频率可高达78.5%,甚至可超过致病菌P.castaneae-mollissimae,10月下旬板栗落叶背面的病斑上开始形成O.castaneae的分生孢子盘,11月下旬开始形成O.castaneae的子囊壳原基,次年5、6月越冬落叶背面的病斑上长出子囊壳;带病斑的叶片经室内外诱导,0–25℃范围均可产生成熟子囊壳;湿度是决定子囊壳能否形成的关键因素,强光照不利于子囊壳的产生;分离物的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易产生分生孢子;将分离物分为两种交配型,相互交配后6个月所有处理均未长出该菌的有性型子实体。室外定点观察及r DNA ITS、MS204、tef1-α3种分子标记表明分离物和病斑上的子囊孢子及其萌发菌丝为O.castaneae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板栗褐缘叶枯病 板栗蛇孢日规壳 生活史
原文传递
金针菇信息素信号通路基因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
18
作者 刘澳 吕晓萌 +4 位作者 王庆佶 王祥锋 李壮 张继月 王威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63-2574,共12页
【背景】子实体是食用菌的主要商品部位,也是真菌生殖生长的重要结构,其发育受到多种信号途径的调控。【目的】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为材料,对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的信息素信号通路基因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在... 【背景】子实体是食用菌的主要商品部位,也是真菌生殖生长的重要结构,其发育受到多种信号途径的调控。【目的】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为材料,对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的信息素信号通路基因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食用菌子实体发育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已有的金针菇基因组数据,注释了金针菇信息素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了该通路中参与金针菇子实体发育的关键基因,并对关键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cdc24和ste12基因在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的5个样品(原基、伸长期菌柄、伸长期菌盖、成熟期菌柄和成熟期菌盖)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cdc24和ste12这2个关键基因可能参与了金针菇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分化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MAPK信号通路 荧光定量PCR 差异表达 子实体
原文传递
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9
作者 周如月 林嘉龙 +3 位作者 李烨凡 秦佳雯 李壮 孟丽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71-1979,共9页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肿瘤等功效。灵芝酸属于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已成为评价灵芝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是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能够调节次生代谢产...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肿瘤等功效。灵芝酸属于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已成为评价灵芝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是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能够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注释获得了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GlBG),并通过RNAi技术对灵芝β-葡萄糖苷酶进行功能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lBG基因的DNA全长为2759 bp,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编码793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中含有β-糖苷水解酶的2个保守结构域。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沉默转化子中灵芝酸含量比野生型菌株的灵芝酸含量平均降低了38%,并且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hmgs、hmgr、fps、sqs和osc)的表达量也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表明灵芝β-葡萄糖苷酶在灵芝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为灵芝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酸 Β-葡萄糖苷酶 次生代谢
原文传递
大豆疫霉与大豆互作中的识别与反识别
20
作者 谭新伟 靳雨婷 +1 位作者 刘美彤 王群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共8页
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深入了解大豆疫霉与寄主在分子层面的互作机制是解析病原菌致病机理、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的必要前提。目前研究表明,植物通过两个层面的识别机制来启动防卫反应,而能否正确识别"... 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深入了解大豆疫霉与寄主在分子层面的互作机制是解析病原菌致病机理、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的必要前提。目前研究表明,植物通过两个层面的识别机制来启动防卫反应,而能否正确识别"非我"分子则是植物开启免疫系统的关键。而对于病原菌,则采用多种分子策略来极力逃避寄主的识别机制,分泌效应分子协同抑制寄主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一系列大豆抗病基因介导的小种专化抗性丧失的原因,以及大豆疫霉效应分子逃避和破坏寄主免疫反应的分子策略,并讨论了基于这些分子互作机制应用于筛选新型抗病资源和精确育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病 大豆疫霉 效应分子 分子互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