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郁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27
1
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4 位作者 陈雨振 韩秀珍 姚泽贤 刘长华 宋承木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前我们在研究中对肝郁研究提出应区分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论点,随后对两证病因与发病机理的研究发现肝气郁多因郁怒所导致。为了深化理论认识,研制出反映肝郁理论本质且能实际应用的动物模型,创造形成郁怒的造模方法,复制出成功的肝... 以前我们在研究中对肝郁研究提出应区分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论点,随后对两证病因与发病机理的研究发现肝气郁多因郁怒所导致。为了深化理论认识,研制出反映肝郁理论本质且能实际应用的动物模型,创造形成郁怒的造模方法,复制出成功的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证 动物模型 中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用药经验 被引量:122
2
作者 卢笑晖 单崎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86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3个、新处方9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尚岭 头风病 用药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
原文传递
中医经皮给药与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6
3
作者 袁久荣 王爱武 +1 位作者 荆淑红 袁浩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关键词 中医 经皮给药 中药透皮吸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4
作者 刘英男 牛凤菊 +5 位作者 辛义周 万新焕 谢士敏 杨迎迎 刘子皓 周长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97-1402,共6页
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 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在2000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3篇,其中有效文献68篇。荆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如L-薄荷酮、胡薄荷酮、石竹烯等)、其他萜类(如8,15-异海松二烯-7β,18-二醇、α-生育醌、植醇等)、黄酮类(如芹菜素、山柰酚、芦丁等)及其他成分(如绿原酸、β-谷甾醇等);具有抗病毒(如抗甲型H1N1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止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消疮、透疹止痒等。荆芥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临床应用广泛,后续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99
5
作者 陈晓萍 张长林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各化学成... 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各化学成分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药半枝莲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6
作者 吴晓龙 崔思远 +1 位作者 王琰 徐瑞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9-1462,共4页
中药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中药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是肿瘤防治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做出更加明确的阐释。现代研究表明,传统用于清热解毒... 中药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中药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是肿瘤防治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做出更加明确的阐释。现代研究表明,传统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半枝莲,其有效成分,如黄酮、多糖、二萜、卟啉等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目前,中外学者对半枝莲抗肿瘤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诸多进展。文章就中药半枝莲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有效成分 肿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现状和思路 被引量:71
7
作者 张文高 邵念方 +4 位作者 管昌益 周苏宁 崔连群 马学盛 江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简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心脉通胶囊(人参、何首乌、水蛭、丹参等)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的效果,表明心电图或蹬车试验复查异常率及主要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 简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心脉通胶囊(人参、何首乌、水蛭、丹参等)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的效果,表明心电图或蹬车试验复查异常率及主要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报告了心脉通胶囊6项基础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基本中医病机,并对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思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术后 再狭窄 防治 中药 心脉通胶囊
下载PDF
“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及其论证 被引量:77
8
作者 乔明琦 于霞 +3 位作者 张惠云 陈雨振 殷镜海 胡春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经过对前人情志致病医案统计分析和情志致病方式流行病学调研,发现“五志伤五脏”模式不符合临床实际,多种情志交织共同致病和致病伤肝的概率更大,“社会事件”是形成情志刺激的始发因素。据此,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 经过对前人情志致病医案统计分析和情志致病方式流行病学调研,发现“五志伤五脏”模式不符合临床实际,多种情志交织共同致病和致病伤肝的概率更大,“社会事件”是形成情志刺激的始发因素。据此,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逻辑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志 五脏 多情交织 假说
下载PDF
姜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9
作者 孙林林 乔利 +4 位作者 田振华 赵盼 蒋海强 杨雯晴 李运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姜黄是姜科姜黄属植物之一,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药用价值高。目前研究发现姜黄中主要含有酚酸类和萜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姜黄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通过检索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姜黄... 姜黄是姜科姜黄属植物之一,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药用价值高。目前研究发现姜黄中主要含有酚酸类和萜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姜黄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通过检索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姜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旨在为姜黄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瓜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0
作者 滕勇荣 王连侠 张永清 《齐鲁药事》 2010年第7期417-419,共3页
为深化相关研究、促进栝楼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本文对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的药理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瓜蒌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环糊精包合技术 被引量:47
11
作者 赵海霞 陈浩 田景振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 被引量:63
12
作者 丁书文 李晓 +1 位作者 李运伦 陈守强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关键词 热毒 心系疾病 临证 病理生理特点 疾病传变 瘀滞 虚证 体质 实践 现代人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GC-7901,HepG2和BEL-7402肿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李芮 杜健鹏 +1 位作者 侯仰韶 陈泽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商品名:岩舒注射液)对SGC-7901,HepG2和BEL-7402肿瘤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GC-7901,HepG2和BEL-740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岩舒注射液对于各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率,流式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商品名:岩舒注射液)对SGC-7901,HepG2和BEL-7402肿瘤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GC-7901,HepG2和BEL-740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岩舒注射液对于各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岩舒注射液作用后的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cl-2、CD44V6和nm 2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岩舒注射液浓度达到150μl/ml时HepG2,SGC-7901和BEL-7402细胞存活率最低。岩舒注射液终浓度100μl/ml作用后的H epG2细胞G0/G1期、G2/M期明显增高,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凋亡率(2.8%)明显高于对照组(0.2%);SGC-7901细胞G2/M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凋亡率(4.6%)明显高于对照组(0.8%);100μl/ml岩舒注射液浓度作用后的nm 23为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41.01%),CD44V6为10.29%,明显低于对照组(12.26%)。结论岩舒注射液对于SGC-7901,H epG2和BEL-7402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并影响SGC-7901及HepG2的细胞周期,促进其凋亡;同时能够明显的抑制BEL7402细胞体内CD44V6的表达,促进抑转移因子nm 23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SGC-7901 HEPG2 BEL-7402细胞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 被引量:49
14
作者 李晓 姜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50年代以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仅看作是血管内壁的屏障。目前现代医学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它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从小分子气体的一氧化氮(NO)到肽类大分子内皮素(ET1)... 50年代以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仅看作是血管内壁的屏障。目前现代医学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它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从小分子气体的一氧化氮(NO)到肽类大分子内皮素(ET1)与缓激肽,对血管的舒缩功能与血液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损伤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机与微观辨证研究探讨 被引量:60
15
作者 刘瑶 李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2-1067,共6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面虽有显著优势,但疗效的保障在于准确把握其基本病机。"肾虚湿热血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机,肾虚为本,是慢性肾小球肾...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面虽有显著优势,但疗效的保障在于准确把握其基本病机。"肾虚湿热血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机,肾虚为本,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基础和关键;湿热、血瘀为标,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及病机演变的关键环节。同时,将中医宏观辨证与肾脏病理的客观指标密切结合,推进临床证候的微观量化,充分展现中医证型反映病情轻重与疾病本质的优势,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 病机 微观辨证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根本病机是气机逆乱 被引量:46
16
作者 孔立 卢笑晖 江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机 气机逆乱
下载PDF
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7
作者 石衍梅 李洁 +2 位作者 蔚若川 曹海传 薛一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HD)[1]。2012年心血管病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中占41.1%,在农村占38.7%,为各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HD)[1]。2012年心血管病在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中占41.1%,在农村占38.7%,为各种疾病之首,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在城市为95.97/10万,农村为75.72/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死亡 缺血性心脏病 发病机制 心肌缺血缺氧 粥样硬化 心血管病 平滑肌细胞增生 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血管痉挛 纤维斑块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国真 郭海宏 +2 位作者 王锐 陈明辉 王竹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1-264,共4页
将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与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周围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并... 将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与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周围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并提示,针刺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针灸治疗 机理
下载PDF
揿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内关穴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群 刘宁宁 +2 位作者 王连主 蒋强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内关穴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20~65岁,BMI 18~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讨揿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内关穴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20~65岁,BMI 18~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前30 min,揿针组采取揿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与内关穴,对照组在相同穴位贴上无菌穴位透明敷贴。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相同,揿针组需在术后24 h更新揿针一次。记录术后0~12、12~24、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皮内针相关感染、刺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12、12~24、24~48 h揿针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揿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内针相关感染、刺痛、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揿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内关穴治疗可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揿针 足三里 内关 胃肠功能 紊乱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辨治初探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杨文军 庄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病机 辨证论治 脾胃功能失常 痰浊 瘀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