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客观指标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秦吉华
孙芝莲
王莉
李碧
刘文杰
唐志先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内科基础教研室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
出处
《中医杂志》
1987年第2期57-60,共4页
-
文摘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变化与唾液生化及舌象细胞学的关系,探讨舌诊的客观化指标,本文对82例虚证(阴虚51例、阳虚31例)病人进行了舌面 pH 值、唾液钠、钾、尿素氮的测定及舌象细胞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舌象
细胞学
客观指标
阳性细胞
舌诊
生物学
角化细胞
病人
脂肪染色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孙利军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5-56,共2页
-
文摘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CT扫描关系探讨孙利军(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济南250011)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CT扫描近年来,随着颅脑CT扫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缺血性中风的检出率较以往明显增高,使很多轻型的中风病,能得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风
中医辩证
CT
-
分类号
R255.20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益气养阴方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170例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陈泽涛
李秀荣
徐瑞荣
刘智慧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10年间采用益气养阴方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170例,结果完全缓解率62.35%,总缓解率70.59%。其中初治95例,完全缓解率65.26%;复治75例,完全缓解率58.67%。17例初治急淋,完全缓解率82.35%,总缓解率88.24%;78例初治急非淋,完全缓解率61.54%,总缓解率70.51%。根掘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对益气养阴力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益气养阴方
白血病
联合化疗
-
Keywords
Decoction for reinforc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Leukemia
Combined chemical medicine
-
分类号
R273.37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呼吸系统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机制探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子臻
张洁承
-
机构
胜利油田钻井医院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变化的时间具有集中趋势。对1121例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病情加重多发生在19时至次日5时,恶化多在23时至次日5时。造成夕加、夜甚的原因,中医认为与人体营卫气血昼夜运行的节律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激素分泌、肺功能、药物作用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此外,睡眠及其体位、胃食道返流,昼夜温差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医学
肺功能
-
分类号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试论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滕佳琳
米杰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6-17,共2页
-
文摘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即活血与止血,通便与止泻,祛邪与补益。提出影响这一作用的因素为所含拮抗成分、用药剂量、不同炮制及配伍变化。
-
关键词
大黄
双向调节
药物剂量
炮制
配伍
-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周延峰
陈庆伟
顾振东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枣庄市立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64-66,共3页
-
文摘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 IT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出血性疾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临床上以慢性型多见。发病机理是在血循环中存在一种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出血。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几年来中医对 ITP 的治疗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9.546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杜秀兰
付新利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0-41,共2页
-
文摘
对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活动期或受损脏器较多且重时加西药。结果有效率87.67%。辨证分5型: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肝郁血瘀型、脾肾阳虚型。
-
关键词
系统性
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65例急性中风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陶凯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8-31,共4页
-
文摘
急性中风发病突然,变化急骤,病情重笃,病死率高。因此,对急性中风重症发展规律及证候特点作一分析研究实为重要。现将我院1981年12月至1988年1月间的65例急性中风死亡病例作一分析总结,供同道参考。
-
关键词
急性中风
临床证侯
死亡分析
中风
-
分类号
R255.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胆胃相关与温胆汤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孙素平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7-28,共2页
-
文摘
对既往文献中较少论及的胆胃相关、胆随胃降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要重视胆胃同治,对胆胃同治的代表方温胆汤,从方义,证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胆胃相关
温胆汤
-
分类号
R256.0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从五脏相关谈冠心病的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薛一涛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5期10-12,共3页
-
文摘
冠心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五脏虚衰,以心肾气虚为主。五脏虚衰及相互影响,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构成了复杂的病理过程,而心肾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标实是在五脏虚衰的基础上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它们是致痛的主要原因。益气补肾,活血通脉化痰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
关键词
冠心病
五腑相关
病机
-
分类号
R256.2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心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67例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王翠萍
李宜芳
王祥礼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5期24-25,共2页
-
文摘
心痛口服液是本科自拟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软坚化痰的治疗作用,对病属气阴两虚、痰浊血瘀之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笔者用本方治疗6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门诊病人57例、住院病人10例),结果心绞痛缓解率为96%,心电图改善率为79%。
-
关键词
心痛口服液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6.2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金匮要略》下法运用琐谈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贾士安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中医函授通讯》
1994年第6期12-13,共2页
-
文摘
下法作为祛除病邪的大法之一,由《内经》提出之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首次将其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各科诸多杂病的治疗,现概述如下。1 肺系病证 1.1 邪壅中焦,肺气不降。如“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因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实邪壅滞中焦、肺气宣降不利,故呼吸短促急迫。当用下法祛除实邪,使气机升降无碍,则喘促自愈。 1.2 饮停胸膈,肺气不利。如“隔间支饮,其人喘满……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痰饮咳嗽病篇》)。
-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下法
-
分类号
R2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4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消痛膏除痹痛75例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周翠英
孙素平
王燕芳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用消痛膏治疗75例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关节痛,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7.3‰平均显效时间18.3h。认为该膏外敷除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发挥其药理作用外,还有调节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且贴敷药不经过胃,脾胃无伤,生机无害,衰老稚弱及胃不纳药者尤为适宜。
-
关键词
消痛膏
痹痛
中药外敷
-
分类号
R255.6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中医药缓解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齐元富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19,共3页
-
文摘
中医药缓解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齐元富(250011)疼痛是影响中晚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控制癌痛,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证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癌证病人的疼痛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癌肿本身压迫、浸润、转移、...
-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癌
肿瘤
疼痛
药物疗法
中药外用法
-
分类号
R730.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高频通气中药湿化鼻导管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陶凯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56-557,共2页
-
文摘
我院自1985年10月起应用高频通气中药湿化鼻导管吸氧抢救慢性阻塞性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年龄57~73岁,平均61岁。慢性咳喘病史30年以上4例,20年以上6例。伴有低钠血症(130mEq/L 以下)6例,低氯血症(93mEq/L 以下)4例,低钾血症(3.5mEq/L 以下)2例,伴右心衰竭7例,心律失常6例,心电图呈缺血性 ST—T改变者4例,BUN>18mg%者6例。
-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高频通气
鼻导管吸氧
-
分类号
R563.80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11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陈金锭
郭宝荣
王立琴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2-43,共2页
-
文摘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10例,获近愈36例,显效31例,有效43例。该疗法控制病情迅速,能明显减轻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益气养阴
甲亢
-
分类号
R581.105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陆永昌治疗老年眩晕的经验
- 17
-
-
作者
陆维娜
曹晓岚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治疗肝肾阴虚眩晕,以滋肾柔肝、清利头目,佐以镇潜浮阳为法,方用自拟滋肾定眩汤;治疗气血两虚眩晕,以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为法,方用自拟益气定眩汤,治疗痰浊中阻眩晕,以祛痰浊、健脾运、清利头目为法,方用自拟祛痰定眩汤。
-
关键词
眩晕
滋肾定眩汤
益气定眩汤
-
分类号
R255.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胆病证治举隅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尹常健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657-658,共2页
-
文摘
1 胆囊息肉韩某,女,43岁,教师,1990年8月22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2月曾患急性肝炎,经住院治疗后好转。
-
关键词
胆疾病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6.4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骨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椎炎80例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尹玉茹
宋绍亮
杜秀兰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18-19,共2页
-
文摘
强直性脊椎炎属于中医肾痹、骨痹辨证范畴,其病变部位以骶髂、腰骶、脊柱为主,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濡养督脉,督脉空虚,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筋骨经络所致。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早期以邪实为主,晚期以正虚多见。以自拟骨痹汤为主治疗80例患者,有效率为88.75%。
-
关键词
骨痹汤
强直性脊椎炎
中医疗法
-
Keywords
Gubi decocti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Clinial treatment
-
分类号
R259.932.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周次清教授诊治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路广晁
-
机构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9,共3页
-
文摘
从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及后遗症期的辨证施治,介绍周次清教授的诊治经验。急性期多为外感风热或风湿而致。轻者治宜祛邪为主,重者扶正为先。恢复期多为虚中兼实,宜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慢性期以虚为主,有阴虚、阳亏之别,应以扶正补虚为宜。后遗症期多为气血不足、阴阳双亏,重在养心与补肾。
-
关键词
病毒性
心肌炎
滋阴通脉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59.422.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