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影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宁 吕从娜 《城市建筑》 2015年第35期26-26,32,共2页
通过对光和影的要素的了解,如何运用光影效果设计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借鉴国外的优秀案例的设计手法,我们将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运用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中。通过对采光方式、光影强弱的变化以及人视觉心理造成的影响等,归纳整理出... 通过对光和影的要素的了解,如何运用光影效果设计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借鉴国外的优秀案例的设计手法,我们将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运用到室内空间的设计中。通过对采光方式、光影强弱的变化以及人视觉心理造成的影响等,归纳整理出了光影效果存在于室内空间中的意义。利用光影的明暗对比、虚实相间、塑造空间和分割界面等一系列特点,把空间的光环境设计理念结合阴影的变化,包括对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完美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论依据在实践设计中,为能够创造出设计师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光影艺术效果在室内设计中的完美体现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照明 室内设计 光环境 光影效果
下载PDF
辽东地区明清孔庙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兴 吕海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分析了孔庙建设与明清辽东地区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从建筑学视角阐释了辽东孔庙在选址方位、院落布局以及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显著特征,揭示了其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孔庙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并结合辽东孔庙建筑遗存的保护现状,进一步论述其研究... 分析了孔庙建设与明清辽东地区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从建筑学视角阐释了辽东孔庙在选址方位、院落布局以及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显著特征,揭示了其在全国范围内地方孔庙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并结合辽东孔庙建筑遗存的保护现状,进一步论述其研究成果在辽东孔庙建筑遗产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孔庙建筑 遗产保护 研究价值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诸子诚 姚晓洁 李久林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
小城镇建设发展日渐升温,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合理以及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的方法。文章基于GIS平台,分析影响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因子,构建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基准模型。依据生态原则、美学原则、文化原则修正基准模型... 小城镇建设发展日渐升温,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合理以及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的方法。文章基于GIS平台,分析影响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因子,构建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的基准模型。依据生态原则、美学原则、文化原则修正基准模型,根据建筑密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城镇功能分区去构建修正模型。并且以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土地用地性质和区域建设意向为基准,构建土地开发强度的扩展模型。研究发现,修正模型比较基准模型降低了鲁坦河两侧的开发强度,同时提高了老城区部分地区的开发区强度,对部分地区进行了整体性控制,避免了零碎化。修正模型的构建更有利于源潭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南北大道两侧景观的塑造,同时更符合源潭镇现实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小城镇土地开发强度分区模型构建,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土地利用健康发展以及城乡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土地开发强度 安徽省 源潭镇
下载PDF
解析建筑空间设计灵感思维的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迟 惠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灵感是真实感人的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本源,是其继续发展的原动力。捕获这种空间设计的先知性与可行性在于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从既有建筑空间作品灵感表达的形态,解析灵感思维到空间形态的实现,追溯设计灵感来源,反推空间表达的设计意... 灵感是真实感人的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本源,是其继续发展的原动力。捕获这种空间设计的先知性与可行性在于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从既有建筑空间作品灵感表达的形态,解析灵感思维到空间形态的实现,追溯设计灵感来源,反推空间表达的设计意图,探讨建筑空间与人居需求的契合点,探寻其创新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 灵感思维 创新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阳 李丹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期68-69,共2页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不断袭来,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更是关系着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分析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工作问题和解决办法已成为解决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不断袭来,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更是关系着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分析民办高校面临的就业工作问题和解决办法已成为解决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来促进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问题 对策分析
下载PDF
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文博 谢小茂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3-416,共4页
分析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情况,指出微博符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并阐述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搭建平台、设置议题、各载体配合4方面提出了以开发微博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微博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下载PDF
孤独的艺术家
7
作者 汤威 马承娟 《设计》 2016年第5期80-81,共2页
孤独是一种人类常见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会使人感到悲伤难过。也是很多人类历史上悲伤事件的主要情感缘由。作为一种地球史上最成功的群居生物,人类往往会惧怕于这样的一种情感,甚至说完全厌恶它。但是作为人类群体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组... 孤独是一种人类常见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会使人感到悲伤难过。也是很多人类历史上悲伤事件的主要情感缘由。作为一种地球史上最成功的群居生物,人类往往会惧怕于这样的一种情感,甚至说完全厌恶它。但是作为人类群体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组成部分,对艺术家们而言,孤独有时是一种必要的情感状态和生活方式。由于艺术家生活和工作方式和状态有别于其他行业,对于艺术家而言,孤独这样的一种情感,并不一定是一种完全的痛苦,这种情感往往是艺术家创作时候必要进入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的创造力也会得到几何倍数的上升。这种情感有艺术家刻意追求的结果,但也同样有社会群体对于艺术家这一群体的不理解造成。对于艺术家而言,孤独不仅仅是一种痛,伴随着痛苦更是艺术家思想和灵感迸发的源泉。本文从艺术家的孤独如何产生,到孤独对于艺术家来说有什么价值,艺术史上的一些孤独的艺术家典型等几方面来阐述孤独和艺术家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具体的艺术家事例,和艺术家们对于这种情感的再创造等几方面去探讨研究孤独和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希望说明,孤独对于艺术家而言的意义,以及孤独这种情感和生存状态对艺术家来说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艺术家 艺术创作 情感 生存状态
下载PDF
徽州传统民居保护利用适宜策略与应用——以休宁县“五福民居”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志明 王君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已相对成熟,但其应用针对区域环境、结构形式、建筑风格及材料等不同差异明显。通过对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的典型示范项目——休宁县五福民居综合整治案例总结,探讨徽州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模式...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已相对成熟,但其应用针对区域环境、结构形式、建筑风格及材料等不同差异明显。通过对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的典型示范项目——休宁县五福民居综合整治案例总结,探讨徽州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模式、策略与方法,凝练五福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营建技艺为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 五福民居 保护利用 改造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分析
9
作者 张珂 孙升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9-32,117,共5页
为了实现对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的准确预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分布特征进行环境信息检测,构建环境承载力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取反映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特征量的环境物理信息分布集... 为了实现对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的准确预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分布特征进行环境信息检测,构建环境承载力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取反映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特征量的环境物理信息分布集。采用模糊信息融合方法进行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分布式检测,建立环境承载力的模糊相关性特征辨识模型。结合模糊信息聚类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的统计分析,建立环境承载力统计特征分布式检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环境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寻优控制,实现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的准确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城市景观环境承载力预测的准确性较高,提高了预测水平,在环境保护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环境承载力 预测模型 城市景观
下载PDF
环境设计专业广场景观设计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一 吕从娜 《艺术教育》 2014年第7期245-245,共1页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现状与不足,文章介绍了广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即授课方式的多元化、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旨在采用"多元化"教学实践的研究,寻求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现状与不足,文章介绍了广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即授课方式的多元化、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旨在采用"多元化"教学实践的研究,寻求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景观设计 课程 多元化 实践
原文传递
城市运动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11
作者 黄鑫慧 季浩 徐鑫 《风景名胜》 2019年第6期14-14,共1页
城市运动公园作为一种专类性公园,将体育运动和传统的公园完美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户外运动场所。文章从运动公园的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国内外运动公园的案例分析,探究其设计特征。
关键词 运动公园 体育公园 规划设计
下载PDF
新媒体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从娜 齐威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12期26-26,共1页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通过其新的思维方式、操作手段不断运用于各个行业,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也逐渐得到利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以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为主,通过多媒体虚拟技术可以使景观的四大要素更生动具体,从而使设...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通过其新的思维方式、操作手段不断运用于各个行业,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也逐渐得到利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以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为主,通过多媒体虚拟技术可以使景观的四大要素更生动具体,从而使设计出的景观更贴近实际,更为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景观设计 建筑 虚拟技术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从娜 蔡雨则 《艺术教育》 2014年第9期239-239,共1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深远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来研究培养标准,结合本专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调整现...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深远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来研究培养标准,结合本专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调整现有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结构,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浅析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丽娜 丁鹏 《美术大观》 2011年第6期122-122,共1页
本文以室内设计的灵魂——空间为重要的分析对象,阐述室内设计经常运用的平面的几何分析、空间的轴线设计、空间的虚实处理、空间层次、空间尺度等方面的设计手法以及在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空间 手法
下载PDF
关于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唯一 赵津津 《神州》 2013年第15期270-270,共1页
结合基层教学管理工作实践,在进一步认识二级院(系)在教学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改进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 二级院(系)教学管理 构想与建议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6
作者 王正梅 《艺术大观》 2019年第25期0260-0260,共1页
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开展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是对以往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致力于应用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增强人才培育质量,进而使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校企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 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开展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是对以往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致力于应用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增强人才培育质量,进而使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校企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三种模式,提出校企合作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 人才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