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颈珍长A的开花习性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如伟 杨国花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2,共3页
长颈珍长A具有良好的开花习性,其穗伸出度、叶鞘内颖花数、柱头外露率分别为-1.8cm,0—7.5粒和51.7%。开花时间较对照提前 1小时,有利于高产制种。每亩喷 1克“九二0”即相当于珍汕97A每亩喷7~12克的制种... 长颈珍长A具有良好的开花习性,其穗伸出度、叶鞘内颖花数、柱头外露率分别为-1.8cm,0—7.5粒和51.7%。开花时间较对照提前 1小时,有利于高产制种。每亩喷 1克“九二0”即相当于珍汕97A每亩喷7~12克的制种产量。其配合力也比珍汕97A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长颈珍长A 开花习性 制种
下载PDF
应用Fuzzy贴近度预测富阳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泉良 沈洪春 徐刘会 《浙江气象》 1992年第3期32-34,共3页
小麦赤霉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的病害之一。气候条件的好坏,与发病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利用气象因子正确预报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运用历年有关气象因子的普查,选定二个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应用模糊数学的贴近度... 小麦赤霉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的病害之一。气候条件的好坏,与发病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利用气象因子正确预报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运用历年有关气象因子的普查,选定二个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应用模糊数学的贴近度进行合成运算,从而作出预报因子的综合信息,并对1973~1989年进行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判别,拟合率较高。运用此方法对1989—1991年进行试报,预报值与实测相符,使全县三年防治累计面积达35.3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989年6000吨,1990年530吨,1991年3500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就预测方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FUZZY 发病程度 粮食损失 贴近度 累计面积 合成运算 合率 预测方法 隶属函数
下载PDF
蜂窝煤茶灶的构造与节能效果
3
作者 俞锦美 《茶叶》 1991年第2期40-42,共3页
我区为富阳县主要产茶区,年产茶1164吨,其中扁茶占40%。炒制扁茶历来以松、杂柴作燃料。由于近年来扁茶发展较快,年耗柴量已达3400吨,相当于2000立方米木材。因此,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很多茶区茶柴已不能自给,直接影响扁茶生产。... 我区为富阳县主要产茶区,年产茶1164吨,其中扁茶占40%。炒制扁茶历来以松、杂柴作燃料。由于近年来扁茶发展较快,年耗柴量已达3400吨,相当于2000立方米木材。因此,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很多茶区茶柴已不能自给,直接影响扁茶生产。为了解决扁茶生产燃料困难,我们会同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共同设计,并通过多次改进,研制成蜂窝煤茶灶。通过夏、秋2季茶叶,3个生产单位试用,普遍反映良好。1990年10月省科委组织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煤茶灶 构造 节能 茶灶
下载PDF
浙江龙井茶经济效益分析
4
作者 徐乾治 《茶叶》 1989年第3期42-43,共2页
“浙江龙井”是吸取“西湖龙井”的精湛炒制技术制成的一种扁形优质茶。富阳县自1983年引进该茶炒制技术,经多次试制获得成功。产品于1986年通过县级技术鉴定,认为,'外形扁平,色泽绿润,香味清鲜,汤色。
关键词 龙井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杂交桑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王国珍 陈凤英 《蚕桑茶叶通讯》 1992年第4期11-12,37,共3页
杂交桑是广东蚕研所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桑树新品种,近几年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沙2×伦109是其较为优良的一个品种。我市于1989年少量引进种植,经二年观察适宜在本地区栽培,今年从广西引苗三万株,扩大种植,同时设立试验园。
关键词 桑树 杂交种 栽培
下载PDF
衰老茶园换种改植的效果与技术
6
作者 徐乾治 《中国茶叶》 1992年第6期11-12,共2页
衰老茶树通过地上部改造,虽能复壮树势,但随着更新次数的增加,其复壮机能减弱,经济效益降低。何况采用这种更新树冠的方法不能改变原有衰老茶园普遍存在的品种混杂问题。为彻底改变衰老茶园旧面貌,笔者于1988年秋季在浙江省富阳县三桥... 衰老茶树通过地上部改造,虽能复壮树势,但随着更新次数的增加,其复壮机能减弱,经济效益降低。何况采用这种更新树冠的方法不能改变原有衰老茶园普遍存在的品种混杂问题。为彻底改变衰老茶园旧面貌,笔者于1988年秋季在浙江省富阳县三桥乡步桥村对一块几经树冠改造又趋于衰败的茶园(面积4.53亩)进行了换种改植的改造试验,现已初见成效。由于采取改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改植 栽培
下载PDF
良种茶园经济效益分析
7
作者 徐乾治 《中国茶叶》 1992年第1期12-13,共2页
浙江省富阳县青云地区于1984年开发浙江龙井茶生产,由于产品在市场上走俏,生产面不断扩大,生产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产量已达到95吨,产值已逾380万元,成为全县浙江龙井茶的主产区。但是,该地区生产茶园的茶树多为迟芽型的群体种,在很大程... 浙江省富阳县青云地区于1984年开发浙江龙井茶生产,由于产品在市场上走俏,生产面不断扩大,生产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产量已达到95吨,产值已逾380万元,成为全县浙江龙井茶的主产区。但是,该地区生产茶园的茶树多为迟芽型的群体种,在很大程度上推迟了新茶的上市时间和影响茶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良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