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后适应中HSP70对心肌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及免疫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政 涂荣会 +3 位作者 钟国强 方存明 马小林 胡学俊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6-391,共6页
为探讨缺氧后适应(hypoxic postconditioning,HPC)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氧培养10 h)、H/R组(缺氧4 h后复氧... 为探讨缺氧后适应(hypoxic postconditioning,HPC)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氧培养10 h)、H/R组(缺氧4 h后复氧6 h)、HPC组(缺氧4 h后行复氧5 min/缺氧5 min,共3次,再复氧6 h)、HPC+槲皮素(quercetin,Quer)组(缺氧前1 h加50μmol/L的HSP70抑制剂Quer后行HPC)。采用Hoechst 332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70、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PC组HSP70、Bcl-2表达水平较H/R组显著升高(P<0.05),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H/R组显著下降(P<0.05);HPC+Quer组HSP70、Bcl-2表达水平较HPC组显著下降(P<0.05),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HPC组显著升高(P<0.05)。该研究提示,HPC可通过上调HSP70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免疫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TOLL样受体4 炎症
原文传递
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小林 刘冰 +3 位作者 丁文龙 伍超 龚天奎 方存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分为左侧桡动脉100例及右侧桡动脉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导管到位所需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右侧桡动脉组患者的成功率为96.25%,左侧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对比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桡动脉组导管到位时间比右侧组患者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种类主要为导管打结、血管痉挛、局部血肿等,右侧桡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5%)明显高于左侧桡动脉(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右侧桡动脉冠脉造影均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两侧入路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左侧入路导管造影到位时间更短,同时左侧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效果
下载PDF
28例冠状动脉肌桥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小林 李镇 +2 位作者 章敬水 胡龙 程久佩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肌桥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行冠脉造影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确诊为冠状动脉肌桥症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肌桥症的患者28例,检...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肌桥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行冠脉造影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确诊为冠状动脉肌桥症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肌桥症的患者28例,检出率为10.94%,且28例患者冠状动脉肌桥现象普遍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中前降支近段10例,占35.71%,前降支中段15例,占53.57%,前降支远段2例,占7.14%,仅有1例出现于回旋支,占3.57%。结论 冠脉肌桥是较常见的解剖异常,多发生在左前降支,收缩期狭窄程度多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肌桥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敬水 徐亚男 +5 位作者 王钧 杨毅 姜海兵 唐龙 王贤平 邵名亮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首次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或射血分数中间范围... 目的探讨新发的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首次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或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本研究以是否合并AF分为:HFrEF合并AF组(n=41),HFrEF合并非AF组(n=59),HFmrEF合并AF组(n=58),HFmrEF合并非AF组(n=35)。比较4组的临床特点和临床不良事件。应用多元Cox回归分析HFmrEF和HFrEF患者合并AF对临床不良事件影响。结果共入选19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8.87±11.13)个月。(1)4组在性别、年龄、尿酸、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缩短分数、CHA_(2)DS_(2)-VASc评分、心功能分级(NYHA)、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利尿剂使用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NYHA(HR=1.814,95%CI=1.051~3.131)、NT-proBNP(HR=1.076,95%CI=1.033~1.120)、CHA_(2)DS_(2)-VASc评分(HR=1.375,95%CI=1.022~1.851)和HFrEF合并AF(HR=5.822,95%CI=1.699~19.955)、HFmrEF合并AF(HR=5.023,95%CI=1.565~16.118)是患者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Kaplan-Meier检验分析显示,4组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2,P=0.006)。结论新发的HFmrEF和HFrEF患者合并AF是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邵艳艳 邵名亮 +1 位作者 彭徳清 陈思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质量...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入院当日)、干预后(随访3个月)的6 min步行试验检测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依从性评分,比较2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检测结果、护理干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随访期间总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工具能够分析影响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质量管理工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乔松素通过调节HIF-1α/BNIP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冰 方存明 马小林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761-1768,共8页
目的:探究乔松素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H/R模型后以0、25、50、100、200、300μg/mL... 目的:探究乔松素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H/R模型后以0、25、50、100、200、300μg/mL乔松素处理24h,采用MT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力,筛选出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乔松素低剂量组、乔松素高剂量组、HIF-1α siRNA阴性对照组、乔松素高剂量+HIF-1α siRNA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H/R模型,然后以乔松素、HIF-1α siRNA及其阴性对照分组处理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量各组H9c2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1β、IL-18水平;采用试剂盒测量各组H9c2细胞氧化应激因子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自噬及HIF-1α/BNI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乔松素低、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均升高(P <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乔松素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自噬体相对含量、细胞CAT及GSH-Px水平、细胞LC3-II/LC3-I及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相比乔松素低剂量组进一步升高(P<0.05),凋亡率、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7、IL-1β及IL-18水平、细胞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松素 HIF-1α/BNIP3 自噬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下载PDF
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通心络是一种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易损斑块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不稳定斑块,可引起血管狭窄或因粥样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 通心络是一种根据中医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易损斑块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不稳定斑块,可引起血管狭窄或因粥样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易损斑块方面作用显著。本文对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下载PDF
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亚男 王钧 +3 位作者 杨毅 姜海兵 帅雪芬 孙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4期80-86,共7页
背景慢性支气管炎与高血压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 背景慢性支气管炎与高血压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关系的研究。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是否合并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将其分为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24例和非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13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尿酸、血清葡萄糖]、24 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白天收缩压平均值、白天舒张压平均值、白天平均血压、白天收缩压负荷、白天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平均值、夜间舒张压平均值、夜间平均血压、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全天收缩压平均值、全天收缩压负荷、全天舒张压平均值、全天舒张压负荷、全天平均血压、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全天脉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吸烟、糖尿病史者所占比例和尿素氮、尿酸高于非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P <0.05)。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全天脉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性大于非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组(P <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0.029,t=2.040)、糖尿病史(B=0.047,t=4.458)、动态动脉硬化指数(B=0.039,t=2.491)、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B=0.042,t=4.113)可能是高血压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支气管炎 慢性 血压变异性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印纹源 徐亚男 +3 位作者 王钧 章敬水 王贤平 唐龙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因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85例,并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根据三分位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低血尿酸组(... 目的 探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因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85例,并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根据三分位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低血尿酸组(≤305 mmol/L)128例,中血尿酸组(305~386 mmol/L)130例,高血尿酸组(>386 mmol/L)127例。基于多变量回归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变异系数以及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关系。结果 与低血尿酸组比较,中、高尿酸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血压负荷、白天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更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及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4 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 24 h舒张压血压变异性 尿酸
下载PDF
CRT前后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镇 徐健 +3 位作者 苏浩 程久佩 邵名亮 方存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4-1136,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对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结果表明,CRT组术后3、6...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对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结果表明,CRT组术后3、6个月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MMP-2、9和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N端脑钠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9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11
作者 唐龙 徐亚男 +4 位作者 王钧 杨毅 姜海兵 胡龙 邵名亮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在2019年9月~2020年7月就诊于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6例,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腹部超声...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在2019年9月~2020年7月就诊于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6例,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腹部超声检查。以动态血压测量参数中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根据是否有NAFLD将患者分为非NAFLD并发高血压组(n=148)和NAFLD并发高血压组(n=58);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并发NAFLD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的性别与高血压等绝大多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的年龄指标降低(P<0.05);HDL-C降低(P<0.01),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r-谷氨酰基转移酶指标升高(P<0.01);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的24 h舒张压标准差升高(P<0.01);24 h舒张压变异性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24 h舒张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B=0.220,P=0.003),而NAFLD对患者的24 h收缩压变异性无影响。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NAFLD可能是24 h舒张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收缩压变异性 舒张压变异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冯启凡 李镇 +1 位作者 胡龙 邵名亮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心脏射血分数以及Borg自觉劳累分级评分,比较2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心脏射血分数和Borg量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老年心肌梗死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心脏射血分数 Borg自觉劳累分级
下载PDF
缺氧后适应中HSP90对补体介导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政 涂荣会 +3 位作者 钟国强 方存明 马小林 胡学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后适应(HPC)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补体介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7组:(1)对照组(常氧培养10 h);(2)H/R组(缺氧4 h后复氧6 h);(3)HPC组(缺氧4 h... 目的:探讨缺氧后适应(HPC)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补体介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7组:(1)对照组(常氧培养10 h);(2)H/R组(缺氧4 h后复氧6 h);(3)HPC组(缺氧4 h后行复氧5 min/缺氧5 min,重复3次,再复氧6 h);(4)HPC+格尔德霉素(GA)组(缺氧前20 min加入1μmol/L的HSP90特异性抑制剂GA后行HPC);(5)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后行HPC);(6)C3过表达组(转染C3a质粒后行HPC);(7)C5过表达组(转染C5a质粒后行HPC)。采用Hoechst 332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SP90、C3a、C5a、NF-κB p65、TNF-α、IL-1β、IL-6、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HPC在上调HSP90的同时显著减少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并抑制C3a、C5a、NF-κB p65、TNF-α、IL-1β、IL-6和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上述效应可被GA阻断。过表达C3a和C5a后HPC对NF-κB p65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抵消。结论:HPC中HSP90通过补体/NF-κB信号通路减轻H9c2心肌细胞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90 补体 炎症
下载PDF
冠心病和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名亮 王贤平 +3 位作者 章敬水 李镇 胡龙 曹蘅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WD)的关系。方法测量58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与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12导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W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ax、PW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WD)的关系。方法测量58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与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12导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W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ax、PW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max和PWD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波离散度 P波最大值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钧 徐亚男 +5 位作者 唐龙 章敬水 李镇 邵名亮 胡龙 王贤平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并完善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本研究以...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并完善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本研究以动态血压测量参数中24 h收缩压标准差和24 h舒张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入选189例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利用三分位方法分为低总胆红素组(≤12.2μmol/L,63例),中总胆红素组(12.3~16.7μmol/L,64例),高总胆红素组(16.8~44.2μmol/L,62例)。与低总胆红素组比较,中、高总胆红素组患者白天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全天收缩压负荷降低(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B=-1.408,P=0.013),年龄(B=0.043,P=0.035),糖尿病(B=2.624,P<0.001)及中、高胆红素分组(B=-1.582,-3.079;均P<0.05)是24 h收缩压标准差的影响因素。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患者的24 h舒张压标准差无影响(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24 h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收缩压变异性 舒张压变异性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小林 刘冰 +1 位作者 吴建林 方存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482-6482,共1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董敏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期84-84,共1页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宣教,从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根据表...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宣教,从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根据表的时间、内容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纽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和自我监护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接受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高血压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健康教育路径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