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苏丹-1与对位红的含量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建荣 陶志华 曹建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分析食品中苏丹-1与对位红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为萃取剂对不同食品中的苏丹-1及对位红进行萃取并以乙晴-冰乙酸溶液作为流动相从Hypersil ODS2 C18柱上同时分离和测定苏丹-1与对位红,并借助...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分析食品中苏丹-1与对位红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为萃取剂对不同食品中的苏丹-1及对位红进行萃取并以乙晴-冰乙酸溶液作为流动相从Hypersil ODS2 C18柱上同时分离和测定苏丹-1与对位红,并借助于紫外检测器于波长480 nm处检测。结果:苏丹-1及对位红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000.0 ng/L,回收率分别为80.4%-104.4%和84.4%-104.4%,其检出限均为3.0 ng。结论:此方法准确、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食品中苏丹-1与对位红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行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苏丹-l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在Danon病诊断中的应用:附一家系报告
2
作者 殷昆仑 马懿 +6 位作者 张敏 李天骄 韩变梅 刘学文 张玉晶 王仁平 周洲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帮助临床对疑难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方法1例临床表现为轻微心肌肥厚和骨骼肌病的29岁先证者,肌肉活检提示为多微小轴空病,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在患者及其所有亲属中进行该变异的S...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帮助临床对疑难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方法1例临床表现为轻微心肌肥厚和骨骼肌病的29岁先证者,肌肉活检提示为多微小轴空病,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在患者及其所有亲属中进行该变异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在先证者中发现了位于X染色体上可能致病的杂合性变异基因LAMP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的变异位点c.974delT(p.Leu325fs),LAMP2编码Ⅱ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与X连锁显性遗传的溶酶体病——Danon病相关.与先证者具有类似的超声心电图和肌肉活检结果的弟弟也携带该位点的半合子变异,但包括患者父亲在内的健康亲属中均无此位点.因此,该变异位点在此家系中存在与疾病的共分离.结论对于无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全外显子组测序可能是更为可行且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on病 LAMP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MN/CA9和Ep-cam基因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价值
3
作者 赖志珍 陶志华 王良兴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MN/CA9和Ep—cam基因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恶性胸腔积液(MPE)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BPE),采用SYBRGreenIFQRT—PCR检测胸水沉淀细胞中MN/CA9mRNA、Ep—cammRNA的表达,胸水找脱落细胞,免... 目的探讨MN/CA9和Ep—cam基因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恶性胸腔积液(MPE)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BPE),采用SYBRGreenIFQRT—PCR检测胸水沉淀细胞中MN/CA9mRNA、Ep—cammRNA的表达,胸水找脱落细胞,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CEA水平。结果MN/CA9和Ep—cam基因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对MPE的诊断,用FQRT—PCR方法检测MN/CA9mRNA和Ep—cammRNA的敏感性(SN)均高于其它两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特异性(SP)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细胞学阴性的MPE,MN/CA9诊断的SN为55.6%,SP为100%;Ep—cam诊断的SN为61.5%,SP为100%;两者联合检测的细胞学阴性MPE的SN为76.9%,SP为100%。结论SYBRGreenIFQRT—PCR检测MN/CA9和Ep—cam基因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联合检测MN/CA9和Ep—cam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提高细胞学阴性MPE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A9 Ep—cam 胸腔积液 SYBR Green I FQ RT—PCR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80
4
作者 张蓓 沈立松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多聚酶链反应飞速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要的工具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以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和污染少使PCR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对real timeQ PCR技术的原理、五种主要的荧光... 多聚酶链反应飞速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要的工具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以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和污染少使PCR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对real timeQ PCR技术的原理、五种主要的荧光化学及定量方法作一介绍 ,同时也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不足 ,并对其目前在研究领域中主要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荧光 定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5
5
作者 莫茜 秦炜 +1 位作者 傅启华 关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而基于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的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一些质疑。本文从当前疫情的防控现状、检测技术的开发、疾病本身的特点、以及临床采样、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而基于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的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一些质疑。本文从当前疫情的防控现状、检测技术的开发、疾病本身的特点、以及临床采样、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病毒核酸检测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建议了一些可以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检测性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RNA病毒 分子诊断技术 影响因素分析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群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之间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84
6
作者 周健 吕虹 康熙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CYP2C19)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并考察性别、年龄(18~80岁)和体重指数对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83名(126名男性,157名...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CYP2C19)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并考察性别、年龄(18~80岁)和体重指数对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283名(126名男性,157名女性;年龄18~80岁,体重指数:17~31)中国汉族健康人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一共检测到CYP2C19的六个不同基因突变型,野生型纯合子CYP2C19*1/*1占42.4%(120/283),CYP2C19*2和CYP2C19*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2%和6.7%,14.2%(40/283)为CYP2C19的慢代谢基因型。126名男性中,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8.2%和5.2%;157名女性中,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9.9%和8%。18~45岁年龄组,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8.1%和6.6%;大于等于45岁年龄组,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9.9%和6.8%。体重指数小于25,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31.1%和6.6%;大于25,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2.7%和7.0%。结论: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人群中,CYP2C19*2和*3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发生频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初步推断,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可能不是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3
7
作者 柴晓芮 丛洪瀛 任明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评价小而密LDL-C(sd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月因胸闷、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冠心病患者23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狭窄组119例,非狭窄组112例。以本实验室自建的s... 目的评价小而密LDL-C(sd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月因胸闷、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冠心病患者23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狭窄组119例,非狭窄组112例。以本实验室自建的sdLDL-C参考值上限1.39 mmol/L为切点,判断sdLDL-C升高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dLDL-C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狭窄组sd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1.26±0.55)mmol/L vs(0.89±0.57)mmol/L,P=0.036]。狭窄组sdLDL-C水平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非狭窄组(36.3%vs 17.0%,P<0.05)。狭窄组TC、LDL-C、载脂蛋白B(apo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狭窄组(P<0.05)。sdLDL-C与TC、LDL-C及apoB呈正相关(r=0.350、r=0.478、r=0.501,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07,P<0.01),还与D-二聚体、Fib呈正相关(r=0.331、r=0.280,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95%CI:1.582~9.350,P=0.038)、LDL-C(95%CI:1.783~4.650,P=0.016)、apoB(95%CI:1.531~7.963,P=0.023)、D-二聚体(95%CI:1.353~4.801,P=0.040)、Fib(95%CI:1.018~3.507,P=0.032)及sdLDL-C(95%CI:1.770~5.939,P=0.037)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sdLDL-C水平显著升高,sd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LDL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脂异常
下载PDF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34
8
作者 陶悦 傅启华 莫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基因测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两种方法之一,其检测原理区别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势及挑战。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原基因测序方法。mNGS对病原广覆盖的特点不但使其对于新型冠状病... 基因测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两种方法之一,其检测原理区别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在临床应用中有其优势及挑战。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原基因测序方法。mNGS对病原广覆盖的特点不但使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这类新发病原体的快速鉴定具有其他方法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还可以同时为其他病原和混合感染的精准诊断提供依据。但另一方面,由于mNGS操作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原因,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上无法实现大范围推广、快速诊断的目的。因此,mNGS可与RT-PCR技术联合使用,实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核酸类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心肌肌钙蛋白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2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 周洲 +3 位作者 孙艺红 张真路 梁岩 蔺亚晖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7期2947-2961,共15页
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首选生物标志物。本共识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视角阐述了肌钙蛋白的最新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包括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性能标准及分类定义、... 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首选生物标志物。本共识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视角阐述了肌钙蛋白的最新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包括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性能标准及分类定义、性能验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结果报告规范化、检测影响因素和标准化,并给出了适合不同敏感度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流程,以及不同临床应用场景下的肌钙蛋白结果的解读。本共识强调检验和临床在肌钙蛋白应用中缺一不可,只有两方面深入沟通才能发挥肌钙蛋白的最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实验室 检测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B型利钠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1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 周洲 +4 位作者 蔺亚晖 徐芬 俞梦越 张真路 张宇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2738-2754,共17页
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同时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首选生物标志物。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BNP/NT-proBNP的实验... 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同时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首选生物标志物。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BNP/NT-proBNP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需进一步达成共识:(1)BNP和NT-proBNP,哪个更“好用”?是否需要同时开展BNP和NT-proBNP检测?(2)BNP/NT-proBNP体外稳定时间是否与其体内半衰期相同?(3)BNP或NT-proBNP各检测平台间的一致性如何?BNP与NT-proBNP检测结果是否可以相互换算?(4)影响BNP/NT-proBNP检测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BNP/NT-proBNP检验质量?如何开展性能验证?(5)如何标准化报告BNP/NT-proBNP检测结果?解释BNP/NT-proBNP检测结果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6)是否需要建立中国人群BNP/NT-proBNP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7)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是否适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评估心力衰竭预后的BNP/NT-proBNP目标值是多少?预防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干预界值是多少?如何确定心力衰竭患者BNP/NT-proBNP监测频率?(8)肾功能不全、肥胖等患者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界值如何确定?(9)BNP/NT-proBNP均可用于奈西立肽、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及相关患者的预后评估吗?(10)除心力衰竭外,BNP/NT-proBNP还可应用于哪些疾病?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检验专家以及临床专家撰写了本共识,针对上述10个关键问题,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BNP/NT-proBNP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用以指导和规范BNP/NT-proBNP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实验室 检测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29
11
作者 徐翀 赵惠君 +7 位作者 吴政宏 薛惠良 汤静燕 陈静 潘慈 李莉 顾龙君 沈立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5-299,共5页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edisease ,MRD)的方法 ,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患儿初发时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检测 ,同时对照多份正常骨髓标本的检测结果 ,以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uedisease ,MRD)的方法 ,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患儿初发时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检测 ,同时对照多份正常骨髓标本的检测结果 ,以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双参数点图上出现的位置完全不同于正常骨髓细胞的位置的抗体组合作为有效组合 ,以这些有效抗体组合对患者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标本进行监测。对 5 8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患儿初诊时的骨髓标本进行了抗体组合有效性的筛选 ,并对其中的 30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细胞进行了监测。结果 有 5 2例 (89.7% )B ALL患儿都可找到适用于MRD检测的抗体组合。四色组合由CD1 0 CD34 CD1 9外加一个有效标志如CD38、CD6 5、CD6 6c、CD2 1 等组成。该方法的敏感度为 0 .0 1% ,远高于形态学检测法。实验中 8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未见白血病残留细胞 ,但该方法检测结果白血病残留细胞分别为 0 .0 2 8% ,1.4 30 % ,3.0 5 0 % ,0 .0 15 % ,5 .6 6 0 % ,2 .70 0 % ,0 .0 2 7%和 0 .0 6 9%。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MRD能提高对临床缓解期间患者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数量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检测 儿童 B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原文传递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恺隽 李铁威 +4 位作者 蔺亚晖 李阳 周洲 陈曦 康金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74-679,共6页
目的结合影像学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436例门诊初诊怀疑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脉计算机断层... 目的结合影像学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436例门诊初诊怀疑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检查(CT)的患者,从斑块性质、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3个方面分析sdLDL-C与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dLDL-C与载脂蛋白B(apo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呈正相关(r依次为0.644、0.631、0.558、0.434、0.145,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241,P<0.01);sdLDL-C、apoB可作为严重CAD(三支病变及重度狭窄>75%)发生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对于三支病变,LDL-C、sdLDL-C、apoB预测价值依次增强(OR依次为1.936、2.673、31.707);对于重度狭窄,LDL-C非独立危险因素,sdLDL-C、apoB有预测价值(OR分别为2.000、9.457)。结论 sdLDL-C可作为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的严重CAD预测指标,预测价值优于LDL-C,有可能作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小龙 陶洪群 +7 位作者 王薇薇 徐斐 黄小芳 王赛芳 刘欢乐 王金果 刘晖 黄秀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5-697,共3页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常见贫血之一,当体内贮存铁耗尽时就会发生,目前IDA主要通过检测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及血清铁...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常见贫血之一,当体内贮存铁耗尽时就会发生,目前IDA主要通过检测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及血清铁蛋白(SF)等来诊断,但这些指标具有诊断灵敏度不高,疗效评估等待时间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缺铁性贫血 诊断治疗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清铁蛋白 价值 诊断灵敏度
原文传递
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国军 吕虹 +3 位作者 周亚莉 方芳 王雅杰 康熙雄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为慢性肠炎、慢性湿疹、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寻找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通过对66例标本14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全部阴性的病例为4例,仅有1项食... 目的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为慢性肠炎、慢性湿疹、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寻找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通过对66例标本14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全部阴性的病例为4例,仅有1项食物不耐受的8例,2项以上食物不耐受的54例。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临床意义 探讨
下载PDF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郑建新 杨慧 傅启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2-65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发病趋势。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2007和2008年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3.4%和38.0%,后者明显高于前...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发病趋势。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2007和2008年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3.4%和38.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05),2年的感染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高后低再明显升高。结论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病,秋转冬时期为高发期。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被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发病趋势 儿童腹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林晓梅 潘钦石 +3 位作者 张文辉 陈月平 刘欢乐 吴莲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球蛋白比...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球蛋白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酶(γ-GT);HBV-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Ads-DNA)。结果166例CHB患者血清中总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分布以低滴度为主;ANA阳性组的ALT、AST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5),而A/G比值明显低于ANA阴性组(P<0.05);ANA阳性组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1),且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CHB患者ANA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感染可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HBV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性反应与CHB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病毒复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DNA
原文传递
POCT的临床应用及质量管理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国军 康熙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一、POCT的概念 1995年,在加利福尼亚召开的AACC(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年会展览会上辟出一个特殊的展区,专门展示一些可以快捷移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技术与设备,这些新颖的技术和设备带给所有参观者以崭新的概念,即“在... 一、POCT的概念 1995年,在加利福尼亚召开的AACC(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年会展览会上辟出一个特殊的展区,专门展示一些可以快捷移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技术与设备,这些新颖的技术和设备带给所有参观者以崭新的概念,即“在靠近患者的地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获得多项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T 质量管理 临床应用 加利福尼亚 临床化学 展览会 设备
原文传递
80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程军 胡欢 +4 位作者 张海华 高国峰 王浩 王飞燕 周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2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和致病病原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IE患者的平均年龄、血培养和赘生物培...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2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和致病病原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IE患者的平均年龄、血培养和赘生物培养的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近8年IE患者平均年龄由2011年的40.3岁增至2018年的46.8岁,总平均年龄为42.8岁,男女患者比为3.18:1。其中,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410例(51.12%);在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208例(25.9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101例(12.59%);在心脏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的IE共70例(8.73%)。802例IE患者共送检了535例血培养,阳性156例(29.16%);共送检576份瓣膜赘生物培养,102例(17.71%)培养阳性。156例IE患者血培养的主要分离菌为链球菌,共98例(62.82%);其次为葡萄球菌38例(24.36%)和肠球菌10例(6.41%)。IE患者瓣膜赘生物培养的主要分离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有34例(33.33%)和33例(32.35%)。血培养中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1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近8年IE患者的平均年龄增高。IE的基础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增加,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已成为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其主要病原菌仍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不同HPV亚型的多重感染和年龄因素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5
19
作者 周武 陈占国 +1 位作者 陶志华 谷亨芬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632-26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多重感染及年龄等因素与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技术对418例女性HPV感染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多重感染及年龄等因素与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技术对418例女性HPV感染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仅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高危HPV病毒)的女性患者其宫颈癌、尖锐湿疣构成比与仅感染低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低危HPV病毒)组的相应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χ2=41.81,P<0.001);感染多种高危(低危)HPV与感染单一高危(低危)HPV相比,不同宫颈疾病的构成比并无差别;在不同的年龄段,高危型、低危型以及高低危HPV混合感染类型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7.25,P<0.05)。多元logitic回归分析年龄因素及不同类型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显示年龄超过40岁(OR=1.63,P<0.05),16型HPV感染(OR=2.78,P<0.01),58型HPV感染(OR=1.69,P<0.05)宫颈癌患病风险大大增加。结论:感染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而低危型HPV则更易引起尖锐湿疣的发生;多重感染并不会促进宫颈疾病的进展;年龄、16型和58型HPV的感染是影响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导流杂交 分型
下载PDF
脑脊液CRP、CHE、UA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曾海清 李幽然 张国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在成人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无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后临床怀疑颅内感染的患者,检测脑脊液CHE、UA、CRP水平,比较脑脊液CHE、UA...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在成人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无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后临床怀疑颅内感染的患者,检测脑脊液CHE、UA、CRP水平,比较脑脊液CHE、UA、CRP与传统脑脊液检测指标白细胞、蛋白、糖等的变化情况。按照颅内感染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1)和非感染组(n=109)。结果感染组的CHE、UA、CRP水平较非感染组有显著升高(P<0.05)。CHE、UA、CRP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819、0.913;临床诊断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73.5 U/L(82.9%、69.2%)、12.85μmol/L(87.8%、64.5%)、0.695mg/L(92.7%、78.5%)。脑脊液CHE、UA、CRP与传统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脊液CHE、UA、CRP的检测,有望成为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C反应蛋白 胆碱酯酶 尿酸 脑脊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