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敬生 胡龙非 +3 位作者 张向阳 赵宝平 党蓉芳 薛晓玲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254-2257,共4页
目的研究单独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共145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HIFU治疗,共治疗174个肌瘤。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6个月、12个月行MRI检查及随访,分析治疗后肌瘤缩小率、不良反应、临床... 目的研究单独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共145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HIFU治疗,共治疗174个肌瘤。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6个月、12个月行MRI检查及随访,分析治疗后肌瘤缩小率、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45例患者的174个肌瘤均成功完成HIFU消融治疗。1有效性:治疗前和治疗后次日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及治疗后6、12个月行MRI平扫检查,显示肌瘤体积治疗前为4.61-419.70 cm^3,中位体积56.82 cm^3,治疗后次日为3.02-578.21 cm^3,中位体积56.74 cm^3,消融体积为2.42-578.21 cm^3,中位消融体积47.84 cm^3,体积消融率为24%-100%,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体积治疗后6个月为0-264.50 cm^3,中位体积22.49 cm^3,12个月为0-346.02 cm^3,中位体积14.81 cm^3,治疗后6、12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了60.4%和73.9%,治疗前与治疗后6、12个月两个时间点的肌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子宫肌瘤症状(UFS)及中位生活质量(QOL)评分在消融治疗前分别为21.88分和71.55分,消融治疗后6、12个月与消融治疗前比较,UFS分别降低了57.1%、71.4%,QOL分别升高了15.7%、26.5%,治疗前与治疗后6、12个月两个时间点的UFS及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UFS逐渐减轻,QOL逐渐提高。2安全性:发生皮肤浅Ⅱ度热损伤2例,下肢放射痛1例,一过性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2.8%,随访中有6例复发。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对于在传统手术治疗中无法保留子宫或者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丹 孙平 +1 位作者 赵敬生 党蓉芳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60-1762,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MRI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HIFU治疗的179例子宫肌瘤患者(共234...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MRI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HIFU治疗的179例子宫肌瘤患者(共234个肌瘤),对治疗前肌瘤体积及治疗后非灌注区肌瘤消融体积分别采用CEUS和MRI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CEUS和MRI增强扫描在治疗前肌瘤体积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非灌注区肌瘤消融体积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残留两者均可有效检出。结论 CEUS和MRI增强扫描在HIFU治疗前都是治疗必须的检查,两者不可替代;两者均是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但CEUS比MRI增强扫描在治疗中更具灵活性、可重复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MRI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疗效监测
原文传递
预防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并发症的操作技巧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敬生 党蓉芳 +1 位作者 孙平 黄玮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6期5404-540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操作技巧,预防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中、术后的损伤性并发症。结果:损伤性并发症主要为皮肤烫伤、...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操作技巧,预防损伤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中、术后的损伤性并发症。结果:损伤性并发症主要为皮肤烫伤、血尿、肠道穿孔、神经损伤。结论:改变和提高操作技巧可有效避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损伤性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瘤 并发症 操作技巧
下载PDF
子宫肌瘤采用肌瘤剔除术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敬生 胡龙非 +2 位作者 张向阳 党蓉芳 薛晓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0期8-9,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子宫肌瘤采用肌瘤剔除术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HIFU组143例,手术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恢复工作时间、症状... 目的研究对比子宫肌瘤采用肌瘤剔除术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HIFU组143例,手术组59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恢复工作时间、症状缓解、复发和新发肌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UFS-QOL、手术时间和新发肌瘤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恢复工作时间和复发率比较,HIFU组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 HIFU治疗是保留子宫、非手术治疗的另一种选择,同时要充分结合患者诉求,考虑患者在微创和无创的获益率,制定个体化治疗,才能真正让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皮肤烫伤护理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冯玲侠 亢琴仙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596-1597,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8岁。痛经进行性加重1年,于2012年2月5日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示:子宫增大(115 mm×82 mm×80 mm),宫体前壁似可见一大小约67 mm×51 mm×40 mm的...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8岁。痛经进行性加重1年,于2012年2月5日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示:子宫增大(115 mm×82 mm×80 mm),宫体前壁似可见一大小约67 mm×51 mm×40 mm的低实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考虑子宫腺肌瘤的可能;MRI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示:子宫增大,考虑子宫腺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皮肤护理 烫伤
原文传递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小梅 陈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9期174-174,共1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2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并给予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2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并给予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已无痛经;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超声检查示病灶血供明显减少,回声增强。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183例、较满意52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3%(235/244)。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子宫腺肌病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