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惠霞 魏胜全 +4 位作者 梁淑玲 赵双锁 魏喜翠 贾汝臻 张致苍 《医学综述》 2014年第5期946-948,共3页
目的研究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诊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宝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与体检者2688例,并对依从性相对好的10例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舒利迭)观察,6个月后再次复查肺... 目的研究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诊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宝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与体检者2688例,并对依从性相对好的10例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舒利迭)观察,6个月后再次复查肺功能。结果无症状COPD检出率为4.65%,患者肺功能有改善,FEV1/FVC%治疗前平均63.0%,治疗后平均64.2%,平均较前改善1.2%,FEV1治疗前平均51.2%,治疗后平均84.3%,平均较前改善33%。结论筛检无症状潜伏的COPD患者,对所检测出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提高无症状COPD病患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干预
下载PDF
合作学习理论在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红芳 王雪利 +1 位作者 刘兰 王启利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护士心肺复苏(CPR)技术操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个护理单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3~4人,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格局,按"示教—小组练...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护士心肺复苏(CPR)技术操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个护理单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3~4人,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格局,按"示教—小组练习"的半开放培训方式进行;对照组:按传统的"示教—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结束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发放问卷调查自评,对护理核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核心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能提高护士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护士的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心肺复苏 护士核心能力
下载PDF
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薛华 魏胜全 +3 位作者 翟梅 王智杰 李满祥 张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分析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后合并医院获得... 目的分析脾多肽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脾多肽注射液,连续用药7 d。对两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对治疗前及治疗7 d时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中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和免疫指标中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咳嗽与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均下降,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上升,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下降(均P<0.05);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应用脾多肽辅助治疗晚期NSCLC化疗合并HAP患者,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朋飞 王雅宁 赵嘉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6MWT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_(2)、6MWT增加,而PaCO_(2)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6MWT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预计值、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泼尼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疗效 肺功能
下载PDF
老年AECOPD并急性假性肠梗阻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魏胜全 王惠霞 +2 位作者 杨维嘉 高燕 赵双锁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3期553-553,56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3例老年AECOPD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经过2~3周的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2周后复查钡餐/肠镜及腹部CT未...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3例老年AECOPD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经过2~3周的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2周后复查钡餐/肠镜及腹部CT未见肠道新生物。结论老年AECOPD有潜在的急性假性肠梗阻发生倾向,注意防范,及时治疗,预后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假性肠梗阻 临床分析 患者
下载PDF
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魏胜全 薛华 +2 位作者 王惠霞 薛慧君 李满祥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12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止咳、化痰、抗感染及体位引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12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止咳、化痰、抗感染及体位引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血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肺脓肿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疗程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脓肿 电子支气管镜 大型“C”臂实时引导 小导管 冲洗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咳嗽60例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惠霞 魏胜全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9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60例资料相对完整的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慢性咳嗽的病因给予对证治疗。结果 60例中明确诊断者57例,其中CVA36例,UACS15例,GERD2例,心理性咳嗽4例,同时合并CVA、UACS7例,原因不明者...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60例资料相对完整的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慢性咳嗽的病因给予对证治疗。结果 60例中明确诊断者57例,其中CVA36例,UACS15例,GERD2例,心理性咳嗽4例,同时合并CVA、UACS7例,原因不明者3例。结论慢性咳嗽病因较多,熟悉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掌握适当的诊断方法,大多数病例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临床治疗 病因诊断 诊断流程 心理性咳嗽 临床特点 对证治疗 原因不明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魏胜全 薛慧君 +2 位作者 王惠霞 赵双锁 任宝忠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671-2672,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70例AECOPD合并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70例AECOPD合并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氧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4 g+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同时进行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结果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指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液流变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支气管异物3例治疗体会
9
作者 高燕 刘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740-1741,共2页
病例资料 一、支气管异物在呼吸科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近年我院收治3例较为特殊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男,4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7年,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有脑瘫病史,7年来反复咳嗽、咳痰,痰量多,多为黄色粘痰,曾... 病例资料 一、支气管异物在呼吸科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近年我院收治3例较为特殊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男,4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7年,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有脑瘫病史,7年来反复咳嗽、咳痰,痰量多,多为黄色粘痰,曾多次住院治疗,反复行肺部CT示右肺中叶肺炎,均经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此次症状加重,为大量黄色粘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住院治疗 病例资料 反复咳嗽 黄色粘痰 抗感染治疗 耳鼻喉科 中叶肺炎
下载PDF
43例成人下肺结核临床误诊体会
10
作者 魏胜全 李小艳 +1 位作者 王建清 常晓红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705-707,共3页
目的:提高和加深对成人下肺结核(PTLL)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我院43例成人下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43例中成人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及咯血等,痰中找到结核菌5例,PPD试验强阳性9例... 目的:提高和加深对成人下肺结核(PTLL)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我院43例成人下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43例中成人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及咯血等,痰中找到结核菌5例,PPD试验强阳性9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支气管内膜刷检13例查见抗酸杆菌。结论:成人肺结核临床上易于误诊,常易误诊为肺炎、肺脓肿及肺部肿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肺结核 临床误诊 下肺结核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临床回顾分析 肺结核患者 PPD试验 支气管内膜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薛华 魏胜全 +5 位作者 王智杰 翟梅 王小卫 丁俊冰 梁杰 亢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方法 选择65例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脂联素和肺功能水平,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检测血清还原型谷...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方法 选择65例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脂联素和肺功能水平,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检测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结果 观察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FVC)和FEV1/FVC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选者营养状况良好,观察组65例患者中,营养良好者35例(53.85%)、营养不良者30例(46.15%),观察组中营养良好者MNA总分显著高于营养不良者(P<0.05);观察组患者GSH、SOD、TAC显著低于对照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能力三者关系密切,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强,进而造成肺功能水平下降,因此对患者采取干预营养状况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营养状况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红梅 梁淑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0期1054-1055,1050,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80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及其占比为:化疗药物外渗43....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80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及其占比为:化疗药物外渗43.75%、化疗药物过敏18.75%、医院感染13.75%、跌倒坠床11.25%、静脉血栓10%、自杀2.5%,各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护理风险 原因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胜全 贾汝臻 +1 位作者 吕天乐 王惠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能状况、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能状况、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能状况以及血清VEGF、CEA和s PDL1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CEA和s PDL1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CEA和s 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CEA和s PDL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体能状况评分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体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能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改善NSCLC患者的体能状况,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血清VEGF、CEA和s PDL1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联合化疗 非小细胞肺 体能状况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胜全 薛华 +1 位作者 王惠霞 贾汝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诱导痰中炎症介质、T细胞亚群水平和黏附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诱导痰中炎症介质、T细胞亚群水平和黏附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诱导痰中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黏附因子水平变化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用力呼吸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痰中Th1、CD8+CD28-、CD4+CD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h2、Th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黏附分子-1(VCAM-1)、CD4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能有效减轻气道局部炎症、黏附性,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噻托溴铵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诱导痰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沙普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惠霞 魏胜全 梁淑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出现,COP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出现,COP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多沙普仑联合静脉点滴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普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疗效
下载PDF
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胜全 薛华 薛慧君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FF/V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外周血Th1/Th2漂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以数字... 目的观察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FF/V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外周血Th1/Th2漂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其基础上使用FF/VI,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残气量与肺总量百分比(RV/TLC%)、1 s末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GSH-PX、MDA、8-OhdG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h1/Th2漂移[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及IL-4/INF-γ]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RV/T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INF-γ、IL-4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NF-γ/IL-4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2组治疗后INF-γ、IL-4显著降低(P<0.05),且INF-γ/IL-4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INF-γ、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NF-γ/IL-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8-Ohd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F/VI可有效调节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Th1/Th2漂移,改善GSH-PX、MDA、8-OhdG表达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与抗氧化功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发作期 肺功能 TH1/TH2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疗效评估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慧君 魏胜全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3138-3139,3144,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仅进行局部化疗。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仅进行局部化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药物注射3.4次,平均微波治疗3.6次,症状改善率88.46%,KPS评分提高率92.31%,纤维支气管镜下病灶好转率69.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近期效果肯定,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解除阻塞,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微波 局部注药 纤维支气管镜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胜全 任宝忠 +1 位作者 王惠霞 唐广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四联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四联药物(称联合治疗组)及口服抗结核药物+常规小导管闭式引流组(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四联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口服抗结核药物+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四联药物(称联合治疗组)及口服抗结核药物+常规小导管闭式引流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胸液消失快,胸膜粘连发生率低。结论: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药物注入胸腔,减轻了胸膜局部的炎症反应,加速积液消失,防止或减轻了胸膜肥厚和粘连。效果好于常规口服药物加小导管闭式引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 结核性胸膜炎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抑郁共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惠霞 魏胜全 +4 位作者 杨伟嘉 单武强 逯敏娟 梁淑玲 王舟所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0期3161-316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抑郁共病相关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COPD、抑郁共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抑郁共病相关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COPD、抑郁共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年平均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重视和兼顾抗抑郁诊治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年平均住院率颇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症 治疗
下载PDF
BIPAP联合托伐普坦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的研究对NT-proBNP水平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胜全 薛慧君 +2 位作者 王惠霞 吕天乐 贾汝臻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联合托伐普坦对慢性肺心病(CPHD)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疗效及血清钠、NT-pro BNP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所致CPHD...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联合托伐普坦对慢性肺心病(CPHD)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疗效及血清钠、NT-pro BNP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所致CPHD失代偿期并低钠血症患者共31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呋塞米20 mg,螺内酯片20 mg视病情轻重1次/d,连续治疗1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飞利浦伟康Bi PAP ST30双水平家用医用无创呼吸机/器)联合托伐普坦口服(15 mg,1次/d)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钠、NT-pro 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3%(14/15),高于对照组56. 25%(9/16)(Fisher’sχ2=6. 96,P <0. 05)。治疗后两组Pa O2、Pa CO2均改善,血清血清钠、NT-pro 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0. 05)。结论 BIPAP联合托伐普坦能明显改善CPHD心力衰竭期患者心功能,升高血清钠、NT-pro 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托伐普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低钠血症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